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国北方的大凌河水系、黄河流域进行鱼类样本采集时,发现■属Zacco鱼类一新种,命名为中华■Zacco sinensis sp. nov.。该种最突出的特征为:成熟雄性个体腹鳍未到达肛门,鼻孔较大;侧线鳞为41~45,侧线上鳞为8;背鳍前长占体长的48.3%~52.2%。经形态比较,该新种与宽鳍■Zacco platypus在形态上相似,但两者存在明显差别:头长占体长的24.4%~27.1%(vs. 22.7%~24.8%),背鳍前长占体长的48.3%~52.2%(vs. 42.0%~47.6%),尾柄长占体长的16.8%~19.2%(vs. 20.6%~23.7%);鼻孔较大(vs.鼻孔较小)。该新种与同属的棘颊■Zacco acanthogenys形态区分特征为:腹鳍距肛门较远(vs.较近或到达);鼻孔较大(vs.鼻孔较小);眼睛上边缘红色(vs.黑色);侧线上鳞为8(vs. 9或10)。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变异显示,中华■与宽鳍■和棘颊■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达到0.048和0.081,支持它们为不同的物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澜沧江水系的鲤科(鱼丹)亚科鱼类一新属新种。新属裸(鱼丹)属Gymnodanio gen.nov.在侧线、臀鳍条数目等特征上近似于低线(?)属Barilius,但以其除侧线鳞外体裸露无鳞,具不完全之腹棱等而与其及(鱼丹)亚科现有各属相区别。新种命名为条纹裸(鱼丹)G.strigatus sp.nov.。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浙江近海鲵属鱼类物种组成, 对采自舟山和温州近海共计411尾鲵鱼样品进行形态学测定, 并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片段探讨其序列差异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 浙江近海的鲵属鱼类为少鳞鲵和中国鲵, 两种鲵鱼形态特征鲜明, 鱼鳔形态差异明显。所测得的少鳞鲵和中国鲵COⅠ基因片段长度均为600 bp, 平均GC含量分别为46.6%和49.9%。依据Kimura-2-parameter模型(K2P), 少鳞鲵和中国鲵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和0.000, 两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11。采用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 中国鲵先和邵氏鲵聚为一支, 然后与少鳞鲵聚为一支, 再与其他鲵属鱼类聚类。研究结果明确了浙江沿海鲵属鱼类的物种组成, 并为探讨少鳞鲵和中国鲵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基于COⅠ基因的鲵属鱼类物种鉴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鲤科鳅(鱼它)属鱼类一新种,定名为少耙鳅(鱼它)Gobiobotia paucirastella。和近似种裸胸鳅(鱼它)Gobiobotia tungi相比,该新种胸腹部裸露区较大,鳃耙与侧线鳞较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的鲤科鱼类一新种。Sauvage(1878)以上下唇具乳突等特征建立了方口鲃属Cosmochilus,迄今共3个种。新种命名为南腊方口鲃C.nanlaensis sp.nov.以乳突不发达、呈绒毛状;第一鳃弓鳃耙稀疏;上颌须呈退化状,口角须亦不发达;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较短;侧线鳞数目偏少等特征易与本属其他种类相区别。文末附本属鱼类之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根据形态学特征及线粒体Cyt b和COⅠ基因对我国泥鳅属(Misgurnus)和副泥鳅属(Paramisgurnus)鱼类进行了分类整理。结果表明: 泥鳅属和副泥鳅属鱼类在鳞焦大小, 须长及基枕骨末端愈合程度等特征上存在差异。基于联合基因分析, 泥鳅属和副泥鳅属属间遗传距离(15.2%—17.5%)接近于泥鳅属种间遗传距离(10.7%—18.4%); 分子系统树显示我国泥鳅属鱼类未构成单系, 副泥鳅属嵌套分布于泥鳅属中; 北方泥鳅(Misgurnus bipartitus)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亲缘关系近, 其次是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黑龙江泥鳅(Misgurnus mohoity)位于系统树的基部。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 副泥鳅属应作为泥鳅属同属异名, 大鳞副泥鳅应归入泥鳅属; 北方泥鳅曾为黑龙江泥鳅的同物异名, 与黑龙江泥鳅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 且两者亲缘关系较泥鳅远, 北方泥鳅为有效种。  相似文献   

7.
Can条属鱼类和黑龙江流域Can条属鱼类的初步生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条属(Hemiculter)Can类是一种繁殖得很快、生活力很强的鱼类,在我国各种水体中都能生存。Can条虽然是一种小型鱼,但由于产量很大,在今后大力发展淡水渔业,扩大生产对象的情况下,它也可成为一种很有价值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8.
1979年9月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昌平采得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ilinae标本20尾,经鉴定系一新属新种;现描述如下; 异条鳅属Paranemachilus,新属 模式种:颊鳞异条鳅Paranemachilus genilepis,新种。 身体粗壮,稍延长和侧扁。整个身体(包括胸部)被有细密鳞片,头部非常特殊地在两  相似文献   

9.
现报导中国鱼类4属5种的新纪录。标本分别为杨余光、杨岚、杨德华等同志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 1.鲃鲤 Puntioplites proctozysron(Bleeker)1959年在勐仑采得两尾,全长为370、270毫米。其臀鳍第三硬刺后缘具锯齿,故应属鲤亚科。背鳍分枝鳍条仅8条而区别于亚科内其他属。鱼体高侧扁,体长为体高的1. 9、2.2倍。侧线鳞36(37)、围尾鳞16。咽喉  相似文献   

10.
高原特有条鳅鱼类两新种在广西的发现及其动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描述了采自广西都安县红水河水系的条鳅亚科鱼类2个新种:丽纹云南鳅yhnnanilus pulcherrimussp.nov.在侧线长度、鳞片分布、鳍条数目、尾型、吻须长度等方面与侧纹云南鳅yunnanilus pleurotaenia(Regan,1904)最为相似,但新种独特的斑纹和上下唇的长乳突可明显与之区别,二者在一些度量特征上也有区别。黄体高原鳅Triplophysa flavicorpus sp.nov.与同分布于西江水系的南丹高原鳅T.nandanensis Lan et al.较为相似,并以下列特征组合与高原鳅属所有已知种相区别:背鳍分枝鳍条10根、臀鳍分枝鳍条6~7根、体被细鳞、侧线完全、具6条宽横斑和1条沿侧线的细纵纹、尾鳍深分又、尾鳍基具1半圆形黑斑、尾鳍上下叶各具2条黑色横斑、腹鳍末端后伸超过肛门、腋部具发达的肉质鳍瓣、上唇中央完全中断等。云南鳅属和高原鳅属均是高原特有类群,前者仅分布于云南东中部地区,后者则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两个新种的分布地均远离这两个属的分布中心,而且呈间断分布。通过各自相近种谱系关系分析,推测这种特殊的分布格局是通过隔域分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编著我国的鱼类志,作者于1984年10月至12月在广东和广西两省(区)采得一批条鳅亚科(Noemacheilinae)鱼类标本,经鉴定有三属五种,其中有一个新种,即稀有条鳅Noemacheilus rarus sp. nov.。另有一个新属和两个新种:间条鳅属Heminoemacheilus gen.nov.、郑氏间条鳅Heminocmacheilus zhengbaoshani,sp.nov.和叉尾平鳅Oreonectes furcocaudalis sp.nov.,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郑葆珊研究员和暨南大学郑慈英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卫同志提供的。根据我们的采集和原有的记载,广东和广西两省(区)的条鳅亚科鱼类共四属九种,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北京自然博物馆于1965年2—4月在西沙群岛采获一批动物标本,鱼类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郑葆珊同志协助鉴定后,其中有些种类在我国为首次记录。现将其中的7个属种报道于下。1.长尾光鳞鲨 Nebrius macrurus(Garman) 须鲨科(Orectolobidae)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境内水系复杂,鱼类种类繁多,但有关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ilinae鱼类仅有零星记载。 为编著我国鱼类志的需要,曾于1978年4月至6月在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的澜沧江水系,以及云南西部的怒江水系和大盈江、龙川江(属伊洛瓦底江水系)等地,采得一批条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红河水系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西畴金线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记述了采集自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兴街镇干海子(红河水系)一洞穴的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命名为西畴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xichouensis Pan,Li,Yang et Chen sp.nov.)。该新种眼睛正常,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变粗变硬,后缘3/5具锯齿,与属内分布在邻近南盘江水系的已知种大眼金线鲃(S.macrophthalmus)、圭山金线鲃(S.guishanensis)、狭孔金线鲃(S.angustiporus)、侧条金线鲃(S.lateristritus)、丘北金线鲃(S.qiubeiensis)、滇池金线鲃(S.grahami)、曲靖金线鲃(S.qujingensis)、麻花金线鲃(S.maculatus)、紫色金线鲃(S.purpureus)及疑似红河水系易门金线鲃(S.yimenensis)相似。籍第一鳃弓外侧鳃耙9以下的特征,可与大眼金线鲃相区别;眼间距为体长的8.1%~9.9%,吻须后伸超过眼后缘,口角须后伸超过前鳃盖骨后缘,可与圭山金线鲃相区别;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体侧沿侧线无黑色横带,可与侧条金线鲃相区别;侧线鳞74~88,侧线上鳞20,侧线下鳞16,可与滇池金线鲃相区别;侧线弯曲,侧线鳞74~88,围尾柄鳞48,可与曲靖金线鲃相区别;背鳍前距为体长的47.1%~53.7%,背鳍基长为体长的12.8%~15.8%,臀鳍前距为体长的66.0%~71.0%,臀鳍长为体长的13.7%~17.1%,胸鳍前距为体长的26.0%~29.5%,尾柄长为体长的19.3%~24.7%,下颌长为体长的4.7%~7.0%,明显区别于易门金线鲃;全身被鳞,具侧线鳞,可与其分布邻近的麻花金线鲃和紫色金线鲃相区别;背鳍前鳞35~39,鳃耙6,眼间距为体长的8.1%~9.9%,可与狭孔金线鲃及丘北金线鲃相区别。  相似文献   

15.
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6年6月在贵州盘县一溶洞的水体中采到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命名为角金线鲃,新种Sinocyclocheilus angularis sp. nov.。本新种形状怪异,头背缘末端具一朝前的角状突,其内有顶骨突;眼正常;侧线鳞明显;鳔后室发达等特征而易与金线鲃属其他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利用传统形态学与DNA条形码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进一步探讨中国布氏鲾属Eubleekeria Fowler 1904鱼类的分类与鉴定问题。2014—2016年从广东湛江和广西北海、防城港和东兴近海采集了153尾鲾科鱼类样品, 经形态学鉴定为布氏鲾属种类: 琼斯氏布氏鲾Eubleekeria jonesi (James, 1971)。该种主要鉴别特征为: 眼位于口裂的水平线之上, 颊部无鳞, 两臀鳍之间区域裸露无鳞, 颈部有半圆形裸露无鳞区域, 背鳍上黑斑色淡, 略呈灰色。将其鉴别特征与相关文献记录比较, 表明之前中国大陆记录的黑边布氏鲾Eubleekeria splendens (Cuvier, 1829)可能为琼斯氏布氏鲾。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结合GenBank中布氏鲾属鱼类的同源序列, 采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 此研究中采集自中国大陆的布氏鲾属鱼类标本与中国台湾记录的黑边布氏鲾Eubleekeria splendens (Cuvier, 1829)明显地分为两支。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K2P)计算, 支系间遗传距离为0.130, 远大于支系内平均遗传距离(0.005和0.006), 支持将二者作为独立物种的观点, 与此研究传统形态学方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作者于1982年5月、7月和11月采自浙江奉化溪口的鳅科花鳅属鱼类一新种,定名为斑条花鳅(Cobitis laterimaculata)。本文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特征,并简要记录其主要生态资料。还将该新种和近似种中华花鳅(Cobitis sinensis)就背鳍、臀鳍位置,脊椎骨数目,体色及个体大小等方面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Zhu DG  Zhu Y  Lan JH 《动物学研究》2011,32(2):204-207
该文记述了采自广西贺州市贺江水系——洞穴的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命名为黄田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huangtianensis Zhu,Zhu et Lan sp.nov.)。新种眼睛正常,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柔软,后缘无锯齿,与属内同分布在贺江水系的已知种季氏金线鲃及邻近漓江水系的桂林金线鲃相似,但新种侧线鳞为52~59枚,侧线上鳞17~23,侧线下鳞16~17,围尾柄鳞40~46,鳃耙9~10,眼径为体长的4.3%~5.4%,眼间距为体长的9.2%~9.6%,口宽为体长的6.0%~7.3%,与季氏金线鲃和桂林金线鲃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中国鲑科鱼类地理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鲑(gui)在我国古书中见于东汉王充(27—107)论衡“鲑肝死人”,实为河豚鱼。杜亚泉等(1923)在动物学大字典中始称Salmonidae为鲑科。此科主要特征为“上下颌、犁骨、腭骨及舌常有牙齿。鳍无鳍棘及硬刺。背鳍2个,后一为脂鳍。腹鳍条多于7,腹位,鳍基有一长腋鳞。体被圆鳞,头部无鳞。有侧线。鳃盖膜分离且不连喉峡。鳃膜条骨7—20,有中喙骨及辅颌骨。顶骨位额骨与上枕骨之间(如白鲑属)或两侧(如鲑属)。有或无眶蝶骨及上前鳃盖骨。幽门盲囊11—210个。鳔有管通食道”。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条鳅属鱼类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75年5月至6月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通天河上游各地区采得大批属于鳅科Cobitidae的条鳅属Nemachilus鱼类。经鉴定,共9种,兹将其中的一新种描述于下。唐古拉条鳅 Nemachilus tanagulaensis,新种(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