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蛇毒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学资源,是由蛇毒腺分泌的混合物,主要用于防卫和消化捕获的食物。蛇毒具有特殊的腥味,弱酸,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属于生物毒素。主要含神经毒素、心脏毒素、蛇毒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等,不同蛇种分泌的蛇毒成分也有所差异。蛇毒含水量在70%左右,每100ml毒汁中可得干毒20~29g。蛇毒的干物质中90%以上是蛋白质,是其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眼镜蛇及其毒性成分可通经络,祛风湿,并具有强  相似文献   

2.
眼镜王蛇是当今排毒量最大,最毒的一种蛇类,是含神经毒素、血液毒素、细胞毒素,心脏毒素等多种混合毒类的毒蛇,使人致死率很高。关于眼镜王蛇毒致实质性器官组织超微变化的实验,国内至今仍未见有报道。本实验通过给小白鼠注射眼镜王蛇毒致死后,观察小白鼠实质性器官的组织微细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蛇毒具有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K5 62细胞株的毒性作用 ,作者从含有十几种毒素组份的江西产银环蛇毒素中筛选出可能诱导细胞凋亡的组份 ,探讨银环蛇毒素及其若干组份在体外对白血病 K5 62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 ,为蛇毒用于治疗白血病提供理论依据。作者采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银环蛇粗毒 ,并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将银环蛇粗毒分为若干组份 ,然后对银环蛇粗毒及其若干组份素进行毒性测定 ( LD50 测定 )。利用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对经蛇毒粗毒及其组份处理过的白血病 K5 62细胞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除 峰毒素外 ,银环蛇…  相似文献   

4.
《动物学研究》第2卷第4期增刊(1981) 本期增刊为“蛇毒研究与蛇伤治疗”。主要内容是:福建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clli siamensis)蛇毒磷酯酶A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毒性磷酯酶A_2的氨基酸组成和N-末端部分氨基酸顺序测定;浙江蝮蛇毒碱性磷脂酶A的分离纯化及性质;我国10种蛇毒磷脂酶A活力比较;广东金环蛇细胞毒素Ⅷ的化学组成和部分一级结构;眼镜蛇膜毒素对菠菜叶绿体光合膜的影响;中华眼镜蛇毒膜毒素对鼠肝线粒体的作用;眼镜王蛇毒中L-氨基酸氧化酶的分离纯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3)
正中华眼镜蛇(Naja najaatra)俗称饭铲头或吹风蛇,是我国十大毒蛇之一。其毒素成分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主要为皮肤软组织局部肿胀、坏死,严重者可致心脏受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终导致死亡。目前,研究认为抗蛇毒血清为毒蛇咬伤治疗的唯一有效解毒剂,但使用抗蛇毒血清并非毒蛇咬伤治疗的全部,因其只能中和循环中未与靶器官结合的蛇毒素,而对已与靶器官结合并激活或未激活下游毒理反应的毒素则无中和效应~([1])。  相似文献   

6.
蛇毒中非成瘾性止痛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果  苑隆国 《蛇志》2003,15(4):65-70
普通止痛药 (去痛片 )长期滥用极易成瘾 ,产生耐受性。因此 ,寻找新的无成瘾性止痛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蛇毒替代吗啡用于癌症晚期的镇痛已有报道。目前 ,已有研究毒素的蛇种属主要有Vipera berus,Crotalus adamanteus,C.durissusterrificus,Bothrops alternatus,B.cotiara,B.jararacussu和 N aja naja。止痛有效的产品已从眼镜蛇毒 (Naja naja)中分离得到 ,由于它具有更高的镇痛活性 ,且无成瘾性 ,有可能成为吗啡的重要替代品。从 V.aspis和 V.ammodytes中分离得到的戒毒素在关节炎和风湿症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满意效果。另外眼镜蛇毒素…  相似文献   

7.
精制抗蛇毒血清救治孕妇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羊梅兰  陈康德 《蛇志》2001,13(2):22-25
目的 观察蛇毒毒素(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抗蛇毒血清制品对孕妇和胎儿有影响。方法 对6种不同毒蛇咬伤的12例孕妇,采用精制抗蛇毒血清治疗,配合抗生素、中医中药等。结果 12例患者中治愈10例,占83.3%;好转2例,占16.7%,总有效率达100%。出生后新生儿全部存活,无畸形,发育正常。结论 抗蛇毒血清治疗孕妇毒蛇咬伤有显著疗效,使用过程中无明显的过敏反应,也无流产、早产及胎儿致畸现象。研究表明,胎盘的屏障作用完全可以抵御蛇毒素、抗蛇毒血清制品对胎儿的损害,关键是要尽早使用足量的抗蛇毒血清。  相似文献   

8.
《蛇志》1989,(4)
(1 988年)-~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圆斑蜂蛇毒V 1 Pera russelli(Russell‘5 Viper)2纽mg100mg三00mg lg 9.40美元22 .60美元73.55美元122 .50美元金环蛇毒Bungarus faseiatus(Banded Krait) 10mg 6.85美元 25mg 13.45美元 100mg 34.65美元500mg 113.80美元 1 9 188.90美元眼镜王蛇毒OPhioPhagus hannah 25mg 9.60美元(Naja hannah;King loomg 20 .80美元Co bra)soomg 75.90美元 1 9 137,15美元银环蛇毒Bungarus multieinetus smg 17.70美元(Fo rmosan Banded lomg 28.25美元krait)25mg 56.35美元 100mg 155.65美元竹叶青蛇毒…  相似文献   

9.
王顺年  彭松峰 《蛇志》1990,2(2):30-32
应用眼镜蛇蛇毒注射液,治疗风湿痛、慢性头痛、坐骨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已应用20余年,临床疗效明显。我院从1962年开始,对制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药理、毒理试验以及药品安全试验等系统研究。经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81.8%,未发现明显的毒付反应,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眼镜蛇Naja naja(L),我院研制的蛇毒注射液的原料眼镜蛇毒主要为湘、桂两省蛇场供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年来将眼镜蜿科的蛇毒对腹水癌细胞的作用进行研究,经过动物体外试验、体内试验和接种率试验观察发现,眼镜王蛇毒、眼镜蛇毒、金环蛇毒有抗癌作用,其中以眼镜王蛇毒、金环蛇毒和金环蛇毒细胞毒素抗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
抗蛇毒血清滴眼治疗眼镜蛇毒致眼外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单价抗眼镜蛇毒血清溶液滴眼治疗中华眼镜蛇毒(Naja naja atra,Chinese cobra)不慎进人眼睛引起外伤中毒性急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1992~2002年我院急诊救治眼镜蛇喷毒或加工蛇毒时不慎蛇毒进人眼睛引起外伤性急性角膜炎8例男性病人,从受伤到就诊时间最快15min,最慢50min。就诊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受伤眼睛,紧接着给予单价抗眼镜蛇毒血清溶液滴人患眼0.5h后,用氯霉素眼药水、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眼药水交替滴眼,直至痊愈。结果使用抗蛇毒血清滴眼后局部疼痛、异物感等症状在20min内得到缓解,3天内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等角膜炎症状消失。8例病人均治愈,未留有后遗症。结论:单价抗眼镜蛇毒血清滴眼治疗中华眼镜蛇毒致眼外伤是非常方便有效的方法,可能与其能迅速中和眼睛内残留的蛇毒有关。  相似文献   

12.
廖共山  林柏溪 《蛇志》1993,5(2):10-14
为解决目前蛇毒成份检测困难以及寻找一种可用于蛇伤快速鉴别诊断的方法,本研究建立了酶标抗原火箭免疫电泳法。本法结合了酶标法灵敏度高和火箭电泳操作简单的特点,对待测的同种抗原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酶标抗原),检测时把微量的酶标记抗原掺入被测样品中,在含多价抗血清的免疫电泳板进行电泳。最后用辣根过氧化物底物3.3′-二氨基联苯胺在板上直接显色,显色后观察到的免疫沉淀线高度与被测抗原含量呈正相关(r=+0.98)。采用本方法检测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和限镜王蛇毒 L-氨基酶氧化酶,细胞毒素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10ng/ml,氨基酸氧化酶为60ng/ml。比单向火箭免疫电泳法灵敏度高30倍。用同一原理的酶标记抗原融合电泳法监测L-氨基酸氧化酶的层析分离时,比酶活性法检测灵敏度高20倍。全部检测只需30分钟。初步观察商品眼镜蛇毒抗血清可对蛇毒15种成分产生免疫沉淀线,眼镜蛇的细胞毒与同科异科蛇毒的细胞毒素无交叉免疫反应。因此,采用本法可以确定不同蛇种蛇毒中所含的特异性抗原,获得蛇伤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蛇毒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刚  邓立普 《蛇志》2009,21(2):123-125
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余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10%。我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剧毒、危害剧大的有10种,如眼镜蛇王、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蝮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于死亡。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25/10000。蛇毒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由蛋白质、多肽类和多种酶类组成。蛇毒对机体的作用比较复杂,按其有毒成分的毒理作用可分为神经毒、血循环毒和混合毒三类。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的蛇毒主要含神经毒,其主要作用特点为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阻断神经一肌肉接头的冲动传递而导致呼吸肌麻痹,是蛇伤致死的主要原因;蝰蛇、五步蛇、烙铁头和竹叶青的蛇毒主要含血循环毒,包括心脏毒、凝血毒、溶血毒、蛋白水解酶、透明质酸酶等;眼镜王蛇等蛇毒属于混合毒,此类蛇毒既含神经毒成分,又含血循环毒成分。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20,(1)
目的探究多次注射中华眼镜蛇毒后,家兔体内产生抗体的情况,观察多次蛇毒免疫对家兔在致死量蛇毒攻击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其中蛇毒组和细胞毒素组分别用眼镜蛇毒及其分离出的细胞毒素于皮下注射家兔后腿,蛇毒+佐剂组和细胞毒素+佐剂组分别用经弗氏佐剂乳化的眼镜蛇毒和细胞毒素以背部多点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家兔,蛇毒空白组和细胞毒素空白组经家兔后腿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均按0、14、28、35天免疫4次,利用双向免疫扩散和间接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体内抗体水平;用致死量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皮下注射对应组家兔,观察呼吸、瞳孔、精神状态等生命体征及其局部组织损伤程度、死亡时间。结果蛇毒组双向扩散为1∶4,间接ELISA为1∶64000;蛇毒+佐剂组双向扩散为1∶16,间接ELISA为1∶256000;细胞毒素组双向扩散未见明显沉淀线,间接ELISA1∶1000;细胞毒素+佐剂组双向扩散为1∶8,间接ELISA为1∶128000。致死量蛇毒、毒素攻击后,蛇毒组家兔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瞳孔散大、精神萎靡,注射部位有紫色瘀斑,8 h内全部死亡,与蛇毒空白组相比,家兔死亡时间相对延长;细胞毒素组和细胞毒素空白组家兔出现口鼻大量白色泡沫样黏液,呼吸困难,但注射部位瘀紫不明显,均在5 h内全部死亡;弗氏佐剂免疫组家兔无死亡,注射部位出现皮肤损伤坏死。结论在没有佐剂的情况下多次以同种蛇毒、毒素免疫的家兔产生抗体量少,对致死量蛇毒、毒素攻击无明显保护作用,虽有一定量的抗体也无法阻止毒液中细胞毒对皮肤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周升铭  董伟华  孔天翰 《蛇志》2011,23(2):96-101
目的 比较3种流速的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舟山眼镜蛇(Naja naja atra)蛇毒(snake venom,SV)的柱效,为SV的分离纯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采用3种流速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舟山眼镜蛇蛇毒;(2)反向高效液相法分析各组分的纯度及内标法...  相似文献   

16.
该文简要综述了蛇毒制剂抗肿瘤活性及其机理。实验已证实 ,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蛇毒对多株人肿瘤细胞系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其中以眼镜蛇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从蛇毒中可分离出心脏毒素、直接溶解因子、细胞毒素 (CT)、神经毒素 (NTX) ,其中 CT是作用较强的成分。这些毒素毒性都通过破坏细胞膜而实现 ,故称为膜毒素。蛇毒在体内外都有抗癌作用 ,对人高、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 ,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和小鼠肝癌均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其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分别为 79μg/ ml、75μg/ ml、5.5μg/ ml、65μg/ ml,表明对白血病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尖吻蝮蛇毒、蝮蛇毒及抗蛇毒血清能使接种S_(180)、EAC腹水癌的小鼠明显延长存活时间、降低接种率,但不能完全阻止痛细胞生长。体外具有较明显的导致,菡细胞肿胀、膜破裂,核纤维化,坏死等。从腹水酶活力测定及抗血清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癌细胞病变中产生的某些抗原物质可能与蛇毒中的酶和毒蛋白相近。因此注射蛇毒后可在体内产生相关抗体,中和癌细胞产生的毒素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9,(2)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尖吻蝮蛇毒、银环蛇毒和金环蛇毒的蛋白构成。方法采用鸟枪蛋白质组学策略结合无标记定量方法检测4种蛇毒的蛋白种类及丰度。结果金属蛋白酶Aculysin-2、金属蛋白酶前体H_4、心脏毒素1e、磷脂酶B 81b、Thaicobrin、乙酰胆碱酯酶在多种毒液中均被检出,可能成为影响免疫鉴定方法准确度的因素。结论揭示不同蛇毒的蛋白构成的异同可以为蛇伤鉴定方法的开发与蛇伤救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蛇毒粗毒的抗菌作用,并比较不同蛇毒对不同细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采用抑菌环法测定蛇岛蝮、江浙蝮和短尾蝮蛇毒粗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比较不同蛇毒粗毒的抗菌效果;加入过氧化氢酶(catalase),考察蛇毒抗菌作用的变化.结果 (1)3种蛇毒粗毒对5种细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3种蛇毒粗毒对5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3)加入catalase后,蛇毒的抗菌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1)3种蛇毒粗毒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具有明显抑菌选择性.(2)3种蛇毒的抗菌效果不同,蛇岛蝮蛇抗菌作用最强.(3) catalase能显著降低蛇毒的抗菌活性,表明L-氨基酸氧化酶是蛇毒起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防治各种心、脑、周围闭塞性血管病过程中,清栓酶(蝮蛇抗栓酶)显示出良好疗效,市场需求量较大。从而自86年起,生产厂家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已有32个厂家或单位生产此类药品。随着厂家增多,其原料东北白眉蝮蛇毒(粗原毒)也相应的畅销,售价高于江浙蝮蛇毒8~10倍。由于蛇毒差价原因,给某些商贩造成可乘之机,将江浙蝮蛇毒冒充东北白眉蝮蛇毒进行兕售。据了解不少厂家或单位直接以个体养蛇户或商贩手中购买粗原毒,造成原料不纯,直接影响清栓酶药品质量。江浙蝮蛇毒以外观上与东北白眉蝮蛇毒相似,但含神经毒、出血毒素均较高,一般分离制药残留较多,临床用药容易出现其反应,并且降低血小板作用明显。而东北白眉蝮蛇毒含神经毒极微,出血毒素极低,经一般分离制药即可以除去,临床用药安全,一般不降低血小板。根据调查分析,假冒原料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