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按蚊是我国北纬25度以北地区传播疟疾的重要媒介。温度是影响按蚊繁殖和疟原虫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对疟疾流行季节与流行程度影响甚大。本文从温度与中华按蚊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关系,分析不同纬度地区中华按蚊  相似文献   

2.
光周期是引起蚊虫滞育越冬的主要因素,脂肪是滞育越冬期间的能源物质,研究光周期对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脂肪含量的影响,对进一步解释该蚊越冬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材料与方法1.1实验蚊株中华按蚊上海株,为本实验室养殖。1.2蚊虫饲养条件温度25±1℃,长光照为16L:8D,短光照为8L:16D。1.3脂肪含量测定法称重法参照王仁赉方法〔1〕,比色法参照Van Handel方法〔2,3〕。2结果2.1称重法测定中华按蚊上海株脂肪含量及体重在短光照和长光照条件下羽化的中华按蚊10日龄平均单个雌蚊脂肪含量、体重分别为163μg、842μg和150μg、100…  相似文献   

3.
雷心田  赖勤 《四川动物》1997,16(1):16-21
对四川赫坎按蚊种团各蚊种因个体、地区以及季节和温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卵形态变异进行了观察。将中华按蚊因各种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异卵,归结为“宽中曲型”、“甲断型”两类卵型,认为“宽中曲型”卵,有可能为中华按蚊正在分化过程中的类型;中华按蚊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温度条件下,能够产生同“小窄甲板型”、“大窄甲板型”、“小宽甲板型”、“大宽甲板型”相似的中华按蚊卵。为了避免产生误解,建议马氏(1964、1966)所称谓的“中华按蚊类群”仍称赫坎按蚊类群为好。  相似文献   

4.
中华按蚊类型的问题,过去已有学者作过研究,早在1935年姚、吴二氏曾指出南京的中华按蚊有宽底和窄底两种类型存在(Yao等,1935)。Reid氏在1953年报告马来亚的中华按蚊类型已有7种(Reid,1953)。1958年冯兰洲等报告了杭州中华按蚊有“大型”与“小型”两种类型。继后有张本华、刘维德等和浙江卫生实验院都对这一问题有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5.
徐涵秋  何慧  黄绍霖 《生态学报》2013,33(10):2954-2963
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盆地区的大片山地曾由于植被稀少、山岭裸露、气候炎热,而被称之为“火焰山”.通过20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该区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利用遥感技术,计算了长汀县河田盆地区在1988-201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伴随的地表温度变化.结果表明,通过近22a的水土流失治理,该区的平均植被覆盖度有了明显的升高,从1988年的48.83%上升到2010年的59.78%;而同期盆地内外的温度差异也随之下降,盆地裸露区和周边地区的温差降低了近1 ℃.定量研究表明,河田盆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0%,可降低地表温度0.6-1℃.  相似文献   

6.
稻田是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Wiedemann,1828)的主要孳生场所,因此掌握稻田中华按蚊孳生规律,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经济有效地进行防治。我们将1982年4—10月间对沈阳稻田中华按蚊孳生状态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983年6月至1985年10月对四川江油地区蚊体寄生的四川罗索线虫(Romano mermis sichuanensis)的调查结果。四川罗索线虫的自然宿主为中华按蚊等幼虫。它的主要孳生地为稻田,尤以双季田内中华按蚊幼虫的感染率为最高,5~10月份,其平均感染率为6.74%,冬水田为2.14%,流水沟为1.38%,堰塘中偶见(仅占0.15%)。各孳生场所内中华按蚊幼虫的感染幅度为0.15~26.78%。四川罗索线虫在不同月份中对中华按蚊的感染情况来看,自5月至10月份中均有感染,但在不同类型孳生地内出现的感染季节高峰也各有不同,如在双季田内中华按蚊幼虫的感染率以8月份为…  相似文献   

8.
中华按蚊在实验室内的自然交配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我们在上海曾对宝山县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进行了室内饲养,通过自然交配繁殖了8代。1975年又对重庆郊区的中华按蚊同样地进行了室内累代饲育。近几年来文献上报道:未经驯化的中华按蚊,在实验室内常规饲养条件下,不易发生自然交配(Oguma和Kanda,1976;潘家复和韩罗珍,1979)。这一报道与我们的经验很不一致。为了弄清引起这种不一致的原因,以便改进饲养工作,我们特别对第一代中华按蚊在实验室内自然交配的某些规律,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华按蚊是我国按蚊的优势蚊种,是我省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了观察近几年来DDT、马拉硫磷和杀螟硫磷对中华按蚊的毒效作用,我室于1996年在独山、荔波两县进行了3种杀虫剂对中华按蚊的毒效测定,为今后我省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杀虫剂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作者等在1961至1962年冬季在江苏吴江县震泽公社观察小型中华按蚊卵越冬的初步结果。观察结果证实了小型中华按蚊在自然情况下以卵越冬,卵的越冬场所主要是冬季多草的茭白田。  相似文献   

11.
秦耀庭 《昆虫学报》1959,(3):272-283
一、前言 关于东北蚊类之文献,首先是1932年Jettmar氏报告在松花江下游,有中华按蚊之存在并谓可传播疟疾。1936年秦耀庭在沈阳、海龙、吉林、长春曾采到中华按蚊1种、伊蚊属4种及库蚊属7种。1937年冯兰洲、秦耀庭在龙镇、黑河,除采到中华按蚊之外,并采到羽斑按蚊。1937年秦耀庭又采到2种伊蚊,1938年冈部浩泽有北满蚊科之调查。1941年浅田及大野曾调查以上2种按蚊之分布状况,除在海拉尔(现属内蒙自  相似文献   

12.
中华按蚊是农村水稻种植区最普通、数量较多的按蚊。其数量的变动常与水稻种植有着密切关系,被称作“稻田型”蚊类。以往辉县胡桥公社稻区中华按蚊种群数量较多,从1977—1981年的密度测定中看出,最高密度为人工小时捕捉320只(1977年9月上旬)。但自1979年以来,其种群密度急剧下降,1981年6—10月每旬一次共15次的人诱通宵捕捉中华按蚊共15只,平均每月每旬·次捕捉1只。1977年的同期用同法捕捉,其捕获量为1981年的29.6倍。中华按蚊种群数量这样大幅度下降是近年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华按蚊Anopheles hyrcanus sinensis Wie-demann吸血活动与光线、温湿度、降雨等外界条件变化的关系已有不少报道,为了解中华按蚊产卵与吸血方面的相互关系,我们在以往基础上于1981年至1983年进行了19次观察,现  相似文献   

14.
一.中华按蚊产卵数及吸血至 产卵所需的时间 1956年我们在湘西吉首镇南郊外,采集牛栏、人房的中华按蚊以浸30%葡萄糖的棉球饲养一个时期,待其胃血消化、腹面呈黄白色,即将此蚊转入产卵罩内产卵。产卵罩用12厘米培养皿上盖—个大小适度的圆铁纱罩制成。皿中置湿棉花一层,吸水纸一张,并加小草数根,以便蚊虫栖息。中华按蚊一般在下午10时~上午2时以内产卵。个别也有在正午12时产卵的。卵初为白色,逐渐变褐,最后呈黑褐色。每头中华按蚊产卵数目自  相似文献   

15.
张肖肖  雷丹  李香盈  陈斌 《昆虫学报》2021,64(9):1050-1060
【目的】在全基因组鉴定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含LY结构域的胰蛋白酶(LY-trypsin)基因,探究其分子特征、表达模式以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以NCBI数据库中冈比亚按蚊An. gambiae、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胰蛋白酶家族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为询问序列,通过本地Blast搜索鉴定中华按蚊基因组中胰蛋白酶基因,将中华按蚊LY-trypsin基因依据其结构域特征及系统发生关系进行命名LY-trypsin。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中华按蚊LY-trypsin基因的结构、在scaffold的定位、结构域、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在中华按蚊不同发育时期、成蚊不同组织和吸血前后雌成蚊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在中华按蚊全基因组上共鉴定得到27个中华按蚊LY-trypsin基因;在黑腹果蝇、冈比亚按蚊、致倦库蚊和埃及伊蚊基因组中未鉴定到LY-trypsin基因。中华按蚊27个LY-trypsin基因分别编码329~1 125个氨基酸,分子量在36.8~125.5 kD之间,等电点在4.73~8.94间。其中, 20个LY-trypsin具有信号肽,信号肽长度在10~62个氨基酸之间。这27个中华按蚊LY-trypsin基因的外显子数为1~5个,内含子长62~20 093 bp。这27个中华按蚊LY-trypsin基因被定位在11个scaffold上,其编码蛋白均有YWTD保守基序(LY基序);其中16个LY-trypsin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含丝氨酸、组氨酸和天冬氨酸催化三联体的活性位点。系统发育结果表明,27个中华按蚊LY-trypsin基因聚类为4个分支。在不同发育阶段,半数以上的中华按蚊LY-trypsin基因显示出相似的表达模式,在幼虫阶段均高水平表达;在中华按蚊不同成蚊组织中,LY-trypsin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吸血前后雌蚊中仅有个别基因表达,并未发现表达特异性。【结论】本研究在中华按蚊基因组中首次鉴定出LY trypsin基因,并揭示了这些LY-trypsin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为LY-trypsin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信息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中华按蚊在福建省分布普遍,已证实系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我们前农(1959)肯定了该省中华按蚊不是纯一种。马来丝虫病山区至少存在有宽卵型与窄卵型的两种中华按蚊,后者丝虫自然感染率与感染度均较前者为高;班氏丝虫病平原区则仅有宽卵型一种,且尚未见有丝虫感染。初步认为本省马来丝虫病主要流行于山区,而不在平原传播的原因,除感染源外和该地区中华按蚊的种型及其生态不同有关。同时发现两地区(宽卵型)中华按蚊的产卵数和卵的船面宽度有些差别,因此对不同丝虫病区内的宽卵型中华按蚊是否系一纯种存在怀疑。至于窄卵型中华按蚊是否即为我国  相似文献   

17.
陈健行 《昆虫学报》1960,(1):117-118
著者浙江嘉兴进行中华按蚊越冬的调查中,初次发现中华按蚊的窄型卵有越冬的可能,为了进一步证实中华按蚊两种不同类型的卵,对低温是否表现不同的抵抗力。著者于1957年7—8月进行了两种类型卵与低温关系的观察。兹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一、不同发育时间的卵对低温抵抗力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二个部分: 一、中华按蚊自然感染马来丝虫的情况; 二、中华按蚊的生物气候学。 浙江临海涌泉公社为较低度的马来丝虫流行区, 流行率为25%。当地人帐内白昼捕捉中华按蚊的类型比例大型为小型的20倍。蚊虫的马来丝虫自然感染率大型中华按蚁为12.9%, 小型中华按蚊为76%。有感染期幼虫的蚊数, 大型中华按蚊为阳性蚊数的2.5%, 小型为7.8%。 当地中华按蚊在冬季以成蚊存在为主。雌蚊在冬季仍不断吸血, 卵巢也在发育。生殖营养失调和协调的雌蚊均有发现, 但以协调者为多。全年幼虫高峰在5月中旬, 成蚊高峰在5月下旬。  相似文献   

19.
仇鑫  孟晨  王明斌  陈斌  张玉娟 《昆虫学报》2023,(9):1183-1191
【目的】探讨野生环境下不同地区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共生微生物群落与杀虫剂抗性的关系。【方法】采集分别来自中国重庆、云南和安徽野生中华按蚊雌成虫,采用WHO标准体外生物测定法和0.05%拟除虫菊酯类试验纸,对中华按蚊雌成虫进行拟除虫菊酯类药敏试验,获得杀虫剂敏感(FS)和杀虫剂抗性(FR)的中华按蚊雌成虫并通过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比对16S rRNA和18S rRNA基因序列鉴定杀虫剂敏感和杀虫剂抗性中华按蚊共生微生物,并进行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 PCoA)和共生微生物群落差异分析。【结果】从来自重庆、云南和安徽FS和FR野生中华按蚊雌成虫中鉴定到共生微生物3 284种,分属14门52属。安徽FR野生中华按蚊雌成虫共生微生物多样性差异及群落丰富度最高,重庆FS野生中华按蚊雌成虫的最低。野生中华按蚊雌成虫共生微生物群落首先按地区聚类,其中重庆和云南野生中华按蚊共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更相似。FR野生中华按蚊雌成虫共生微生物中10株细菌...  相似文献   

20.
中华按蚊是我国疟疾和丝虫病的主要媒介之一。近年来对中华按蚊的生态习性等研究,证明我国各地的中华按蚊存在着差异。是否中华按蚊为一个种团(也即复合体)?这个问题值得研究。目前,国外对蚊虫种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疟疾现场应用研究科学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报告,已确定了蚊虫种团有冈比亚按蚊种团、点体按蚊种团、催命按蚊种团等,可能为种团的有乌头按蚊、库态按蚊、萨氏按蚊、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