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道菌群对宿主健康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而饮食习惯对肠道菌群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实现对肠道菌群的靶向调节,从而改善宿主代谢,促进宿主健康已取得显著成效。Gordon等对微生物群导向性食物的一系列研究,与赵立平团队对由全谷物、中药和益生元组成的配方食物的一系列研究均发现,补充特定的食物成分可以有效增加特定的菌种、菌株以及“功能群”的丰度,从而有效改善宿主表型。本文拟对这两个系列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探寻更好的以优化肠道微生物群为导向的饮食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负荷运动不仅会使运动系统如骨骼、骨骼肌等受到影响,还可导致消化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包括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微生物多样性降低、肠屏障功能损伤等问题。而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态调节剂则可以对肠屏障功能、肠道微生物群等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降低大负荷运动所引起的不良影响,提高恢复能力,进而提高运动表现。这提示微生态调节剂作为营养补剂在运动营养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文对大负荷运动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介绍,并梳理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并评估了绿豆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代谢(TG、TC、LDL-C、HDL-C)、肝脏脂质分布、抗氧化酶活性(SOD、CAT、T-AOC)的影响。还研究了绿豆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SCFAs)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添加绿豆显著减轻大鼠了血清和肝脏的脂质积累,并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大鼠盲肠中的SCFAs含量随绿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大鼠盲肠内容物以厚壁菌和拟杆菌为主。绿豆摄入影响了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度,拟杆菌和放线菌相对丰度等增加。这些结果表明,绿豆具有改善肠道微生物及调节脂代谢的作用,对机体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方法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试验。结果低聚果糖、水苏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均能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增殖,并能够酸化肠道的pH;能够显著提高肠道的B/E值(肠道内双歧杆菌和肠杆菌数量log值的比值),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的比例,有益于稳定肠道的微生态平衡。结论这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人体肠道微生物生态模拟系统(SHIME),探究黄芩提取物对人体肠道菌群中的厌氧菌菌群丰度和短链脂肪酸(SCFA)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模拟系统模拟人体肠道微生态。大肠模拟罐中接种人体粪便样本,待粪便中的微生物维持稳定后,添加黄芩提取物(3.2 g/d)连续干预7 d,使用平板计数法分析模拟系统中的总厌氧菌及乳酸菌的菌群丰度变化,分别使用脑心浸液培养基(BHI)、MRS培养基(MRS)接种菌液,并在厌氧箱中倒置培养48 h。使用气相色谱分析黄芩提取物干预前后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SCFA(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异己酸和己酸)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第6天取样结果相比,第14天的取样结果黄芩提取物增加了乳酸菌在内的厌氧菌菌群丰度。SCFA中的丁酸含量显著上升(P<0.01),而异戊酸含量显著下降(P<0.01)。乙酸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黄芩提取物可能通过改善乳酸菌及总厌氧菌的菌群丰度,提高丁酸含量,达到治疗肠道疾病的功效,为中草药黄芩提取物的体内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开发利用木质纤维素材料能显著增加地球上可再生资源的储备量。白蚁分布广泛,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借助细菌、古细菌、真菌等肠道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协同降解食物中的木质纤维素,在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括了近年来白蚁肠道微生物研究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已被证明的肠道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降解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大蒜多糖的益生元功能。方法以不同剂量的大蒜多糖灌胃健康雌性昆明小鼠,并以菊糖为阳性对照,采用微生物选择性培养分析和T-RFLP技术分析大蒜多糖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同时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来分析小鼠血脂代谢指标。结果连续灌胃21 d后,大蒜多糖和菊糖能够改善小鼠肠道微生态菌群,其中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而类杆菌的数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FLP结果也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不同实验组小鼠血清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和鼠胸腺和脾脏的重量与体重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大蒜多糖对小鼠的免疫系统无副作用。结论本实验初步证实了大蒜多糖具有益生元功效。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是一种结构较复杂的植物多糖,可以与蛋白质相结合。AG的来源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微生物中。随着研究的深入,AG的结构逐渐被人们熟知,主要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近年来,AG在抗氧化、抗肿瘤和维持肠道稳态等方面展示出良好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领域。现将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探讨传统中草药对肠道益生微生物的调整作用,重点概述了不同种类与剂量中草药对益生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在上述基础上对中草药与肠道益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党参为生活中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具有补益作用,其中党参多糖为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很多学者在研究党参多糖治疗肠道相关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近期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能是党参多糖治疗相关肠道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因此,本文就党参多糖对肠道微生物调节及肠道疾病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党参多糖作为益生元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和治疗肠道相关疾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在高糖情况下,引起肾脏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破坏肾脏生理结构并导致肾脏间质纤维化。大量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能够影响机体代谢和健康。本文通过梳理肠道微生物群与DKD相关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阐明肠道微生物群在DKD的发生和防治过程中的作用。首先,阐明了肠道屏障和肠道微生物群代谢物与DKD的联系;其次,总结近几年抗DKD研究中的作用机制;最后,对补充益生元、益生菌和粪便移植在DKD治疗中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通过梳理相关内容,本文可为DKD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益生元与肠道微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生元是一种非消化的成分,通过选择性的刺激肠道中一种或少数种益生菌的增长和/或活性而对宿主有利.具有抵抗致病菌侵入的天然功能.目前广泛研究的有果糖和半乳糖,体内与体外试验均表明不被正常人酶类所消化,在大肠中容易发酵,粪便内未能检出这种糖的成分.通过大肠细菌对益生元的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是刺激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增长的重要因素.应用现代技术获得了人肠道微生物细菌群的组成与种类的多样性.本文综述有关益生元的研究状况,强调益生元选择性刺激的机制和对人生理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富含燕麦麸皮饲料对正常大鼠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及其对肠道功能、肠道菌群构成、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和干预组(含燕麦麸皮21.7%饲料喂养),4w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一般生活状况、进食量、体重、血糖、血脂水平、肠道转运时间等指标,第29d处死大鼠,记录盲肠总重、壁重及内容物重量,行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特异性培养及计数,测定盲肠内容物氨含量及pH值。结果:喂养4w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大鼠盲肠内容物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上升,盲肠内容物pH值水平明显下降,其他各项指标在2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大鼠对干预组剂量的燕麦麸皮安全耐受,燕麦麸皮增加正常大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降低肠道内pH值水平,未观察到其对肠道转运时间、盲肠结构及糖脂代谢水平等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然而,T2DM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最近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肥胖和T2DM有关。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通过对体质量、内毒素血症、胆汁酸代谢、促炎活性和胰岛素抵抗的调节而影响宿主。通过使用饮食、运动、益生菌、益生元和粪便微生物移植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能有助于改善宿主的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但仍需要继续进行研究,以提高我们对肠道微生物群与T2DM关系的理解,并且为2型糖尿病的新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抗性淀粉作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功效的膳食纤维,其无法在小肠中直接消化吸收,需要经肠道微生物发酵,可通过与肠道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调节微生物组构成,是一类极具发展潜力的益生元。抗性淀粉的益生元功效可影响肠道微生物,可以应用于肠道微生物失调导致的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酒精性肝病与肠道微生物群落密切相关。酒精性肝病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调,而微生物群落失调又可进一步加重肝病进程。本文综述了酒精性肝病与肠道微生物群落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以及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和噬菌体等肠道微生物及其相关产物改善或治疗肝病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二甲基亚砜(DMSO)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为DMSO的降解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肠道菌群方面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批发酵、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DMSO的降解量与肠道菌群结构间的关系。结果 发酵液中主要检测到甲硫醚、二甲基砜、二甲基二硫醚及甲基硫代磺酸甲酯等DMSO相关代谢产物;与其他他汀相比,生理浓度氟伐他汀组菌群的DMSO降解效果最佳,可能与Proteobacteria及Solobacterium和Escherichia-Shigella等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有关。不同肠道菌群产二甲基硫醚(DMS)水平差异明显,DMS分解可能与硫代谢途径相关,涉及的微生物主要是Desulfovibrio。结论 人体肠道菌群可降解DMSO,其降解效率可能与Escherichia-Shigella的相对丰度有关,降解产物对人体肠道菌群结构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肠道微生物在肠道稳态和大脑健康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血清素是大脑的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90%以上在结肠肠嗜铬细胞中由色氨酸代谢转化而来,在机体发挥广泛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素对机体发挥的作用可能受到肠道微生物影响.肠道中某些微生物具有产生血清素的能力,同时,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如丁酸)能通过影响色氨酸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肉鸡日粮中添加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Pers.ex Gray.)Pat.]发酵浸膏对肉鸡盲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22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空白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中添加5 mg/kg黄霉素)、3个剂量的GAC添加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7,3.15,6.29 g/100 g的GAC),每个处理3组重复,每组重复15只。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肉鸡21日龄时,各GAC添加组沙门氏菌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各GAC添加组乳酸杆菌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各GAC添加组盲肠乙酸、丙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6.29%GAC添加组盲肠丁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肉鸡42日龄时,1.57%和6.29%GAC添加组沙门氏菌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6.29%GAC添加组效果较好;各GAC添加组乳酸杆菌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1.57%与6.29%GAC添加组盲肠乙酸、丙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各GAC添加组盲肠丁酸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GAC在肉鸡生长过程中可以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浓度,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的增殖,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植物多酚的分类和来源、在代谢组学技术的驱动下,新型多酚物质的鉴定、控制植物多酚合成途径的关键因子以及多酚的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植物多酚在肠道中的代谢以及其作为“益生元”调节肠道微生态并影响机体健康的重要功能。目前的研究表明不同植物多酚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方面存在差异,多数有促进肠道有益菌作用,并通过与肠道微生物“互作”发挥促进健康效应。总之,植物多酚作为“益生元”影响人体健康可能离不开肠道微生物的介导。各个植物多酚的益生功能也需要进一步阐析,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宿主,膳食等混杂因素的综合影响,且需要拓展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