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高脂饮食中添加短链菊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小鼠,5只喂食高脂饲料,5只喂食10%菊粉复合型高脂饲料,喂食8周后收集小鼠粪便,检测小鼠粪便中三种主要的短链脂肪酸。同时,提取小鼠粪便中的细菌基因组,对菌群基因组16S rRNA基因V4高变区进行测序,对数据进行PCoA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LEfSe分析和16S功能预测。结果:菊粉添加后,小鼠粪便中含有的细菌DNA量增多,短链脂肪酸增加。菊粉组和对照组PCoA图可以看到明显聚类。菊粉组物种多样性低于对照组。菊粉组小鼠粪便中S24_7菌科丰度上升;Lachnospiraceae(毛螺菌科),Ruminococcaceae(瘤胃菌科)和Deferribacteraceae(脱铁杆菌科)丰度下降。16S基因功能预测发现22个第二层级的KEGG通路发生变化。结论:高脂饮食情况下短链菊粉的添加会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继而影响肠道菌群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生菌干预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肠道菌群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C57BL/6J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和益生菌干预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标准饲料、高脂高糖饲料以及高脂高糖饲料同时给予益生菌干预,连续喂养6周,测量并分析三组小鼠的体重。留取小鼠粪便样本,应用PCR-DGGE法分析菌群,应用酶反应比色法分析三组小鼠血脂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肥胖小鼠体重明显增加,益生菌干预组小鼠体重略有增加;肥胖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与正常对照组分别聚为两大类,益生菌干预组小鼠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聚为一大类。肥胖小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益生菌干预组小鼠较肥胖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但与正常对照组仍有差异。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肥胖小鼠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及脂代谢异常,益生菌干预可以改善肥胖小鼠菌群失调以及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口服益生菌预防根治性放疗宫颈癌患者放疗相关性腹泻(RE)的有效性,并探讨益生菌对根治性放疗宫颈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行根治性放化疗宫颈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口服益生菌组(OP组)和非口服益生菌组(NOP组),每组各23例。采集两组放疗前后粪便标本,通过16S rD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间的菌群差异。结果 OP组RE发生率为8.7%,NOP组RE发生率高达4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口服益生菌能够增加放疗病人肠道菌群丰富度,但不能逆转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下降(P=0.012)。放疗前后肠道菌群β-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物种丰度分析显示放疗后肠道菌群在门、科、属、种水平的组成均发生改变;特别是腹泻患者与非腹泻患者比较:放疗前惰性乳杆菌相对丰度较高,但在放疗后惰性乳杆菌相对丰度较低。结论 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疗期间口服益生菌可有效预防放疗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放疗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别是显著降低肠道厌氧菌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强化玉米饮食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及可提高宿主糖代谢相关菌群功能基因的分析。【方法】分别给予两组小鼠(各10只)常规饮食和强化玉米饮食(1/4的玉米粉加3/4的常规饮食成分),喂养10周,之后采集小鼠粪便样本,提取DNA,使用高通量测序仪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比较两组小鼠肠道菌群和功能基因的差异。【结果】两组小鼠的终末体重没有明显差异。各样本DNA的测序有效率足够,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属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les)-B.pseudolongum分支和Coriobacteriia-Collinsella/Enterorhabdus分支的丰度在强化玉米饮食组的小鼠中显著升高,相应的宏基因组中涉及糖酵解和胆汁酸合成的一些酶和功能单元的含量也在强化玉米饮食组显著升高。【结论】强化玉米饮食可以提高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丰度,增加宏基因组糖脂代谢相关基因和通路的含量,从而可能促进宿主的糖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5.
抗性淀粉对HFA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人源菌群(HFA)小鼠为研究模型,观察抗性淀粉(RS)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无菌小鼠接种健康人志愿者的粪便悬液构建HFA小鼠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一组喂养含20%的抗性淀粉的高脂饲料(RS组),一组喂养纯高脂饲料(CK组),一组喂养普通饲料(CONV组),取第0周和第8周的小鼠新鲜粪便,用PCR-DGGE分析3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的相似性和多样性.结果 3组小鼠在第0周时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相似度达到79%~87%,与人的肠道菌群相似性达到39%,说明构建HFA小鼠模型成功,第8周时,3组之间的均匀度(E)和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丰富度(S)在高脂组(CK)与普通饲料组(CONV)和抗性淀粉组(RS)之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脂饮食引起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而抗性淀粉则能降低这种多样性.结论 抗性淀粉可以显著影响HFA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脂高糖饮食诱导肥胖母亲对子代菌群及脂代谢影响。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益生菌干预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标准饲料、高脂高糖饲料以及高脂高糖饲料同时给予益生菌,连续喂养6周,制成肥胖母鼠模型。6周后雌、雄鼠合笼,受孕,孕期继续上述饮食。产后母乳喂养,3周后处死。留取雌性子鼠第21天粪便样本进行PCR-DGGE分析,同时酶反应比色法分析子鼠血脂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子代相比,肥胖母鼠子代菌群结构出现异常,益生菌干预组子代肠道菌群失调状况明显改善;肥胖母鼠子代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益生菌干预组子代血脂异常情况明显改善。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肥胖母亲子代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及脂代谢异常,益生菌干预母亲有利于改善子代菌群紊乱及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肠道菌群及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实验组(n=20)及治疗组(n=20),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实验组和治疗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治疗组小鼠给予益生菌治疗,于治疗后第1、2和4周对3组小鼠进行各指标检测。采集小鼠粪便标本检测其肠道菌群数量;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小鼠全身脂肪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肝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TING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的表达。结果 与实验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肠道菌群得到改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升高,肠杆菌、肠球菌及白假丝酵母数量降低(均P<0.01);治疗组小鼠脂肪含量降低(P<0.01),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及STING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F4/80+在肝脏组织中的比例明显降低(P<0.01)。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Cidec敲除(CIDEC-KO)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方法:随机分别挑选体重相近、2月龄5只野生型和5只Cidec敲除的雄性小鼠,收集两种基因型小鼠经高脂饲料16周喂养前后的新鲜粪便。提取粪便中的细菌基因组,对菌群基因组16S r RNA基因V4高变区进行测序,对数据进行PCoA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及LEf Se分析。结果:属水平下的LEf Se分析显示,在普通饲料喂养条件下,Cidec缺失小鼠对比野生型小鼠粪便中PrevotellaceaUCG001属丰度显著上升,Blautia属、Streptococcus属、LachnospiraceaeUCG006属丰度显著下降。与同月龄同高脂喂养的野生型小鼠比,Cidec敲除小鼠粪便中RuminococcaceaeUCG014属丰度显著下降。进一步比较同一种基因型下饮食对肠道菌群的改变,发现在喂养高脂饲料后,某些属的丰度仅在Cidec缺失小鼠中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在野生型小鼠中未发现有显著变化,这些属包括:Alistipes属、Bacteroides属、Paraprevotella属、Streptococcus属、LachnospiraceaeUCG006属丰度显著上升。而喂养高脂后,仅在野生型小鼠中发现Peptococcus属和Ruminococcustorquesgroup属丰度的显著上升,以及Tyzzerella3属、Ruminiclostidium6属和A2属丰度的显著下降,在Cidec缺失小鼠粪便中并未发现这些属的丰度有显著变化。结论:高脂诱导下,对比野生型小鼠,某些同代谢综合征正相关的属只在Cidec缺失小鼠肠道菌群中丰度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的疗效机制及临床组方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2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铁皮石斛组和枳术汤组,每组3只。造模阶段正常组灌胃无菌水,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番泻叶水煎液灌胃7 d后,限制饮食饮水8 d,建立脾虚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无菌水,治疗组分别以铁皮石斛和枳术汤水煎液干预5 d。治疗结束后,收集各组小鼠盲肠内容物样本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 脾虚便秘小鼠排便量减少,粪便细小,干燥,质硬,呈黄色。铁皮石斛和枳术汤分别治疗后,小鼠排便量增加,粪便软硬适中,呈黑褐色。测序分析发现,正常组与铁皮石斛组的共有OTU数最多,与枳术汤组的共有OTU数最少。α-多样性指数与PCA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组菌属结构较其余两组更接近正常组小鼠。物种相对丰度及组成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增加了脾虚便秘小鼠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抑制了乳杆菌属、拟杆菌属相对丰度,但对菌群丰度的调节作用不及枳术汤;LEfSe分析与随机森林分析鉴定出布劳特菌属和活泼瘤胃球菌是铁皮石斛组与其他组别的差异菌群。结论 铁皮石斛能恢复脾虚便秘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评价肠道菌群失调和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机制和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老龄小鼠 C57BL/6J 20只,16-17月龄,体重28-3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A=10只)和手术组(AS=10只)。AS组小鼠行剖腹探查术。术后48小时采集小鼠粪便和血清标本,16S rDNA测序检测粪便肠道细菌丰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的IL-1β、IL-6和TNF-α含量。术后3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与A组比较,AS组小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试验在目标象限所花的时间减少(P<0.05);α多样性与β多样性指数分析两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发生差异性改变,AS组的肠道菌群结构中门(6种)和属(15种)水平相对丰度的差异较显著(P<0.05);两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菌群失调改变可能与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合生无益生菌冲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合生元益生菌冲剂组.阴性对照组灌服蒸馏水14 d,合生元益生菌冲剂组灌服1 g/kg·d剂量的台生元益生菌冲剂14 d,检测实验前后肠道菌群数量.结果 灌服后小鼠肠道菌群与灌服前比较,,双歧杆菌数量有显著性增加(P<0.05),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有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包衣益生菌产品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1月到3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10例,患者均服用包衣益生菌产品7 d,使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患者服用前后及停药后3 d和7 d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评价患者便秘情况是否改善。结果 治疗后患者便秘相关生活质量(PAC-QOL)评分、便秘严重程度(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粪便性状好转。停用3 d和7 d时,患者肠道菌群Ace和Chao1指数均较服用前升高(均P<0.05)。服用后,在属水平上,患者肠道Klebsiella、Lactococcus、Bacteroides相对丰度上升,Blautia和Anaerostipes相对丰度下降;在种水平上,肠道Lactobacillus plantarum、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Enterococcus faecium和Megasphaera elsdenii相对丰度升高,Anaerostipes hadrus相对丰度降低。结论 包衣益生菌产品对功能性便秘有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PCR-DGGE技术评价西芹对昆明小鼠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方法给予小鼠高脂饲料,复制高脂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每日给予小鼠西芹提取液灌胃,连续28 d。分别在实验的0、14和42 d,收集每只小鼠粪便,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DGGE(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针对相似性、多样性分析及优势条带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高脂饲料喂养后肠道益生菌约氏乳杆菌等趋近消失,出现了特异菌真杆菌,而西芹灌胃组和食用基础饲料组真杆菌数量显著减少,且西芹灌胃组作用大于食用基础饲料自然恢复组。结论西芹对高脂小鼠肠道菌群的平衡有显著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高脂肪饮食对过敏性炎症的发生以及对益生菌缓解大鼠过敏性炎症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3周离乳期雄性Wistar大鼠(57 g±9 g)随机分为5组(8只/组):对照组、正常饮食模型组、正常饮食治疗组、高脂肪饮食模型组及高脂肪饮食治疗组。基于正常饮食和高脂肪饮食分别建立大鼠过敏性炎症模型,应用益生菌对不同饮食的模型组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应用益生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过敏体征、炎症细胞及免疫平衡的变化,同时应用变性凝胶梯度电泳对各组大鼠的肠道菌群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相较于正常饮食模型组,高脂肪饮食模型组大鼠过敏体征加重,血中炎症细胞水平增高,Th1/Th2失衡显著(t=-8.563,P=0.005),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益生菌能缓解过敏性炎症大鼠的过敏体征,使炎症细胞浸润减轻,明显纠正血和鼻灌洗液中Th1/Th2失衡(t=3.778、10.451,P=0.027、0.001),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而在益生菌缓解过敏性炎症时伴有高脂肪饮食能阻碍过敏体征的缓解,加重炎症细胞的浸润,延缓了益生菌对血清中Th1/Th2的纠偏作用(t=-10.157,P=0.001),阻碍了益生菌对肠道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中海模式的饮食干预对妊娠期女性焦虑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8月,将我院收入的50名首胎孕期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 (25例)和干预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饮食干预,干预组则开展4次地中海饮食模式指导和教育,干预完成后对比前后两组孕期女性的焦虑评分及相关肠道菌群的占比。结果:干预后两组孕期女性的焦虑评分均下降,但干预组(1.47±0.68)要明显优于对照组(2.08±0.7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孕期女性的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27.88% vs 23.65%)和双歧杆菌属(7.76% vs 4.12%)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中海饮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孕妇妊娠期的焦虑评分,并增加肠道益生菌的丰度,未来可考虑在孕期女性中推广该饮食模式,以减少妊娠期不良心理健康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慢传输型便秘(STC)脾虚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初步探讨枳术丸对STC肠道菌群的可能干预机制。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枳术丸组与莫沙必利组。造模组(模型组、枳术丸组与莫沙必利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随后控制饮食饮水采用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成脾虚便秘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枳术丸组给予中药水煎剂灌胃,莫沙必利组给予莫沙必利悬浊液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7 d后测定小鼠肠道推进率和血清D-木糖水平,采集小鼠结肠内粪便进行16S rDNA检测,分析样本菌群的多样性与丰度,分析门、属、种水平的物种组成。结果模型组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与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较正常组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STC发病过程中伴随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水平和菌群物种数目的降低以及菌群多样性水平的降低。在门水平上,正常组与模型组均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在属水平上,模型组肠鼠杆菌属(Muribacul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乳杆菌属(Lactoba...  相似文献   

17.
方圆  李玭  武微  熊倩  律娜  朱宝利  张玉梅 《微生物学报》2021,61(11):3642-3652
[目的] 比较持续母乳喂养条件下不同分娩方式的34周龄婴儿肠道菌群差异,探讨分娩方式对较大婴儿肠道菌群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北京地区招募健康足月分娩母乳喂养婴儿,在34周仍然参与随访的持续母乳喂养婴儿共21例,其中剖宫产婴儿16例、阴道分娩婴儿5例,进行肠道菌群的16S rRNA检测。[结果] 两组共21个粪便样本中,共注释到6个门,分别为:疣微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两组共21个样本中共有57个OTU注释到属水平,其中,26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厚壁菌门,18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变形菌门,6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放线菌门,5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到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疣微菌门各有1个属水平OTU被注释。其中变形菌门在阴道分娩组(44.17%)肠道菌群中的含量高于剖宫产组(16.10%);而放线菌门在阴道分娩婴儿(0.00%)肠道菌群中的含量低于剖宫产婴儿(0.09%)。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共有7个菌属的丰度发生了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副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嗜血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及一注释到科水平的毛螺旋菌科OTU。[结论] 分娩方式对持续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出生后34周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枳术丸对脾虚证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小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s)、5-羟色胺(5-HT)和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探讨枳术丸治疗STC的机制。方法 将50只健康的KM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35只),正常组小鼠基础饲料喂养,造模组小鼠以番泻叶灌胃和限制饮食饮水方法制作脾虚证STC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小鼠分为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和枳术丸组,每组10只,对应给药治疗7 d。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粪便中SCFAs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使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结肠组织中5-HT水平。结果 造模后,各造模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治疗结束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肠道推进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和枳术丸组小鼠体质量和肠道推进率升高(均P<0.05)。小鼠结肠组织HE病理显示模型组腺体排列不齐,结肠黏膜轻微水肿、充血,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乳腺炎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度特征与组织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用24只泌乳10 d的昆明雌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健康对照组、低剂量攻菌组(含金黄色葡萄球菌10~3 CFU/25μL)、中剂量攻菌组(含金黄色葡萄球菌10~4 CFU/25μL)和高剂量攻菌组(含金黄色葡萄球菌10~5 CFU/25μL)。用非损伤方法经乳头管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浊液于小鼠的第4对(腹部)乳腺内。观察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乳腺组织中TNF-α和Cav-1含量变化;收集小鼠粪便,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鼠粪便菌群进行分析。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小鼠相比,高剂量攻菌组乳腺组织呈明显的炎性病理变化,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Cav-1表达明显降低(P0.05);(2)不同组小鼠肠道菌群物种丰度不同,对照组肠道菌群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攻菌组乳腺炎模型小鼠厚壁菌门丰度增高,拟杆菌门、疣微菌门丰度降低,变形菌门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后发现,从属以上水平看,后者拟杆菌属、另枝菌属、普雷沃菌属丰度相对较低。结论提示乳腺炎发生和进展与肠道菌群的平衡有密切的关系,结果为研究乳腺炎的免疫学、病理学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伊乳杆菌对小鼠免疫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50只昆明系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发酵上清液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罗伊乳杆菌菌液及发酵液上清21d后,眼球取血收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IL-2、IFN-γ、IgA和IgG含量;采用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血清IL-2、IFN-γ、IgA和IgG的水平均明显升高,粪便菌群丰度有所增高,多样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粪便菌群结构无显著差异,而高剂量组和发酵上清液组小鼠粪便菌群结构差异显著。结论罗伊乳杆菌可以增强小鼠免疫力,提高菌群丰度,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