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辣椒素的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李浩明  高蓝 《广西植物》2001,21(3):284-286
报道了一种用有机溶剂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素、用吸附层析法纯化辣椒素的方法。该方法可结合现行的辣椒红色素生产工艺 ,具备一定的工业化可行性。由此法得到的样品可满足药用辣椒素的纯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海南黄灯笼椒等辣椒的辣椒素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30℃,外标法定量。结果:辣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2.0μg/mL~20.0μg/mL,r=0.9990;精密度、稳定性实验的RSD均低于2%;平均回收率100.8%(n=9),RSD=1.87%。对海南黄灯笼椒等7个品种辣椒的辣椒素含量进行测定,海南黄灯笼椒的辣椒素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辣椒中辣椒素含量的测定;海南黄灯笼椒辣椒素含量最高,这些信息可为海南黄灯笼辣椒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干辣椒为原料,丙酮为提取剂,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2h,回收溶剂后得到辣椒树脂;用碱溶液洗脱辣椒树脂中辣椒素后,得到含脂肪酸酯的辣椒红色素的粗产品,将其再用碱溶液进行水解后,过氧化铝柱除去水解生成的脂肪酸盐,最后利用硅胶层析柱分离提纯得到色价为605的游离态辣椒红色素;利用红外光谱对提纯得到的辣椒红色素进行分析检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相同光照条件下,脱酯后得到的游离态辣椒红色素稳定性比未脱酯的辣椒红色素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重新评价卵蛋白致小鼠哮喘模型,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的气道高反应动物模型和相应的检测指标,为研发治疗本类疾病药物和研究气道高反应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实验手段.方法 小鼠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致敏后(15~21)d给予10% OVA雾化吸入激发哮喘,在末次激发24 h内测量小鼠辣椒素引咳的半数有效浓度,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测定匀浆中NO、IL-13、ET-1的含量.结果 卵蛋白致敏模型小鼠随辣椒素浓度的升高其咳嗽反应阳性率、咳嗽次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模型组辣椒素引咳的半数有效浓度为89.39 μmol/L,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分别为204.84、220.02 μmol/L;小鼠肺匀浆NO、ET-1、IL-13含量均明显增加,地塞米松可明显抑制NO的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结论小鼠经卵蛋白致敏并连续激发7 d与临床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多种特征相似,操作简便易行,稳定性高,故可作为气道高反应性的模型.辣椒素引咳阈值的测定、动物肺组织中NO、IL-13、ET-1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评价模型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辣椒红色素是红辣椒果实中的四萜类天然色素,着色效果好、安全性高,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和饲料工业.概述了辣椒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在辣椒果实成熟过程的动态变化,阐述了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在各领域应用,并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40份湖南辣椒地方品种资源和12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辣椒果实干物质、Vc和辣椒素含量、TMV、CMV和炭疽病抗性与第一花节位、株高、株幅、分枝数等植株性状的关系较近,与果长、果宽、单果重量、结果数和单株产量等果实性状的关系较远.根据灰色关联度的大小,从湖南辣椒地方品种资源中筛选出重要育种材料有伏地尖、河西牛角椒和湘潭晚辣椒,从杂交组合中筛选出优良杂交品种湘研1号、湘研3号、湘研5号、湘研9号和湘研10号,这些材料和品种均在育种和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能够用于指导辣椒育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和苯丙氨酸(Phe)对‘湘研5号’辣椒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维生素c以及干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00和1000mg·L-1 MeJA处理60d后的辣椒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7%和58.4%:同时500mg.L-1 MeJA处理能促进辣椒果实中的二氢辣椒素、维生素C的积累,对干物质积累也有一定作用。60mg·L-1 Phe处理能提高辣椒果实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干物质的含量,但对维生素C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功能性蔬菜,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及药理作用。辣椒尤其辣椒素在防治糖尿病领域的研究较多,但其辛辣特性限制了辣椒在降糖产业应用的范围及剂量。本研究从辣椒活性物质、提取物、辣椒饮食等方面阐述了辣椒的降糖活性。从产业化角度,建议选育辣椒素含量低而降糖效果好的辣椒,以期为降糖型辣椒的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评价中国灌木辣椒种质,选取有代表性的8份辣椒材料,开展了中国灌木辣椒农艺性状鉴定和疫病抗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灌木辣椒长势强,株高均在1.0 m以上,叶片阔大,花瓣白绿色;果实直立向上,单果质量在0.51~2.04 g之间,平均为1.26 g;果实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含量之和在565.00~1821.00 mg/kg,平均为1328.33mg/kg,是一年生辣椒B9431的407倍;对疫霉菌抗性水平表现为中抗至高抗,其中,海南野生灌木辣椒H108表现高抗。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将中国灌木辣椒与一年生辣椒及美洲灌木辣椒有效区分开来。本研究结果为中国灌木辣椒优异基因的发掘和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湘研15号辣椒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与镉(Cd^2+)在辣椒米实不同发育时期对辣椒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处理后辣椒素、维生素C含量变化与POD活性以及叶片光合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湘研15号辣椒植株经ABA与Cd^2+处理后果实中辣椒素含量峰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4%与61.4%,POD活性均显著升高,二者处理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PO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后叶片光合速率均有下降趋势。ABA处理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在转色期比对照降低12.8%~21.7%,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值显著增加;Cd^2+处理后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在转色期比对照减少18%~25%,红熟期减少13%-26%,叶片叶绿素相对值在红熟期之前比CK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高油酸花生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子仁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达到80%左右,其中油酸是影响花生油理化稳定性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品质指标。十五以来,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花生国际竞争力和满足国内人们对高品质花生油的消费需求,培育高油酸花生品种成为我国重要的花生品质育种目标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高油酸花生突变体、高油酸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机理、育成发放的高油酸花生品种的研究进展,对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谱、育成方式进行分析。分析高油酸花生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高油酸花生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5%醋酸钠饱和乙醇溶液抽提辣椒树脂油中的辣椒素,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在紫外波长280 nm处测定。用此法分析测得福建特产"小米椒"的辣椒素含量为10.38%。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95%醋酸钠饱和乙醇溶液抽提辣椒树脂油中的辣椒素,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在紫外长280nm处测定。用此法分析测得福建特产“小米椒”的辣椒素含量为10.38%。  相似文献   

14.
油酸(C18∶1)是双低菜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之一,合理的高油酸菜籽油脂肪酸组分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因此提高油酸含量是双低油菜品质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我国高油酸油菜品种选育相关研究进展缓慢,高油酸菜籽油产业化进程急需提速。围绕高油酸油菜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论述:国内外利用理化方法成功创建的油菜高油酸种质资源及其高油酸性状遗传模式;油菜高油酸性状的控制基因及其突变位点;世界上高油酸品种的培育以及我国高油酸品种的发展趋势;当前高油酸品种的不足及今后高油酸油菜品种的改良途径。为油菜育种工作者较全面地展示了国际上高油酸油菜在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今后我国高油酸油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辣椒资源及其加工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辣椒的起源、传播、栽培种分类、生产和加工利用的概况,介绍了辣椒的化学组成、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羊茅叶片表皮蜡质含量与其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4个高羊茅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试验中对干旱高温胁迫下的叶片表皮蜡质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生理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热胁迫下高羊茅品种间的叶片表皮蜡质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叶片蜡质含量与综合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78(P<0.01)和0.68(P<0.01);蜡质含量越高的品种,其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越低,水分利用效率越高,但所有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绝对值都较低。研究发现,在干热胁迫时,高羊茅叶片表皮蜡质可通过对气孔导度的调节来减少气孔蒸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最终提高其抗旱性;表皮蜡质含量可以作为高羊茅品种抗旱性鉴定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辣椒的主要辛辣成分是辣椒素。目前的研究揭示辣椒素有很多药理和生理作用,但其详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并且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参考国内外对辣椒素的临床研究文献报道作出简述,并以后的研究及膳食辣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辣椒品种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抗性机制。【方法】对Q型烟粉虱为害辣椒后不同抗性品种的保护酶活性和次生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Q型烟粉虱取食辣椒后,不同品种叶片SOD、POD活性及总酚、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成虫取食后,6个品种辣椒的SOD活性均升高,除了感虫品种港上红尖椒外,其余5个品种的SOD活性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抗虫品种(苏椒5号和新研988椒王)、中等抗虫品种(萧新九号和湘辛三号)的POD活性明显增强,而感虫品种(港上红尖椒和大禹牛角王)的POD活性明显降低。从SOD、POD活性变化值来看,抗虫品种最大,中等抗虫品种次之,敏感品种最小。Q型烟粉虱为害辣椒后,大多数品种叶片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升高。总酚含量以抗虫品种苏椒5号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从总黄酮含量变化值来看,抗虫品种反而较敏感品种较小。【结论】供试6个不同品种对Q型烟粉虱的抗性强弱与辣椒叶片SOD、POD活性、总酚含量有关,而与总黄酮含量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9.
辣椒系列产品 本所自1985年研究辣椒色素以来,参照有关资料并加以创新,研究出一套技术先进、能生产无辣味红色素、辣味素、辣椒调味料、辣椒籽油、蛋白质及果胶的工艺。经测定,红色素的质量指标巳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辣椒素类物质的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对国内外在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类(Capsaicinoid)物质化学组成及结构、化学合成及分子结构改造、生物合成及降解代谢、提取与分离方法以及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构鉴定、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