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病患儿住院期间的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并分析肝病患儿营养风险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实施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就诊于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的360例肝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Z评分法对患儿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采用STAMP评分法对患儿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价,分析营养不良与疾病的关系,探讨不同营养风险评分与血液学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运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不良临床结局(感染、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的关系。结果:与其他常见肝病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营养风险组与中、低营养风险组患儿比较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血清营养指标及不良临床事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感染患儿容易发生营养不良,高营养风险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医疗花费明显增加,高营养风险组患儿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明显异常是区分不同营养风险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在老年住院患者整体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对2009年7月-2012年3月在我院内科干部病房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选取NRS2002评分〉13分的有营养风险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应用肠内营养持支持组和普通饮食对照组,各31例。分析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实验室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血红蛋白(Hb)水平影响及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发生率的影响变化。结果:入院14d后,营养支持组各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组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以使有营养风险的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减轻显著降低其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患者全面主观营养评估(PG-SG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住院治疗的消化系统肿瘤患者680例,分别用NRS 2002和PG-SGA评价患者营养状况,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38.2%和36.2%;不同年龄段、肿瘤类型和TNM分期的肿瘤患者NRS 2002/PG-SGA评分及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随年龄和TNM分期增加而增高,胃癌和结直肠癌高于其他类型消化系统肿瘤(P<0.05);以白蛋白(ALB)为“金标准”判断营养不良,NRS 2002和PG-SGA与ALB判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约登指数分别为0.667和0.751;NRS 2002与PG-SGA判断结果一致性高,列联系数r为0.49。结论:消化系统肿瘤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随年龄和TNM分期增加而增高,NRS 2002和PG-SGA均可用于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  相似文献   

4.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肝胆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脊柱外科的新入院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共有750例患者入选,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营养风险最高均为42%,但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分别为23.8%和31.7%,肝胆内科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最高,但也仅为47.6%;营养风险≥3分的患者中体质指数(BMI)、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3个指标均低于营养风险<3分的患者,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NRS2002适用于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普遍较低,相关营养指标可辅助判断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2种营养筛查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为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的年龄≥65 岁、住院时间≥24h 的180 例老年患者,由经过培训的营养师对神经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2种筛查方法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观察其评估营养状况的可行性。结果:180例老年患者中低体重、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1%、23.3%和16.7%,体重指数正常者占53.9%。采用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定,有营养风险者共计75例(41.7%),其中男性患者61例占42.7%、女性患者14例占37.8%;高年龄组患者有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59.4%)。采用MNA-SF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58.3%、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7.3%,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增加(P<0.05)。105例NRS<3分的患者,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65例(61.9 %)、营养不良者6例(5.7%);NRS≥3分者75例,再按照MNA-SF进行评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共40例(53.3 %)、营养不良者25例(33.3%),2种方法的筛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NA-SF的营养风险检出率更高。结论:MNA-SF的适用性更好,老年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营养技师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配合临床医生积极进行营养干预和营养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刘丽清 《蛇志》2015,(2):155-156
目的观察优质低蛋白饮食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期与治疗后期营养状况及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期摄入量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轻度增加,膳食纤维增加,符合优质低蛋白饮食设计要求。经营养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值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明显增高,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指标值轻度增加,肌酐和尿酸指标值显著降低。结论低蛋白饮食对血糖控制良好,可明显提高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降低尿素氮,对肌酐和尿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高优质低蛋白饮食营养治疗可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并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喉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53例喉癌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评估其营养风险,并将存在营养风险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0例)和对照组(122例),分别给予个体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总能量、蛋白质的估计以及营养制剂的合理选择等)和家属自备匀浆制剂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其一般住院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和远期生存质量等。结果:553例喉癌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者262例,营养风险发生率47.4%;干预组住院时间、咽瘘发生率和术后放化疗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营养相关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干预前(P<0.05),营养相关指标干预前后差值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专用头颈量表(FACT-HN)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积极个体化的营养支持不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甚至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必要对喉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提高预后和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充益生菌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益生菌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补充益生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血脂、肾功能指标、相关炎症及应激反应因子的水平,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进展情况,应用Cox回归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血脂、肾功能指标和相关氧化应激反应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益生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的炎症及应激反应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益生菌组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益生菌组的进展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8%(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补充益生菌、24 h尿蛋白1.5 g、HbA1c、Cys C是老年性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因素(均P0.05)。结论补充益生菌能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状况和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显著降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STAMP评分对新生儿外科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其营养风险状况及临床结局,为合理运用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住院的486名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24 h内采用STAMP评分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收集入院前饮食情况、身长、体质量、住院时间及费用、营养支持等相关信息,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儿外科患儿营养风险评分的平均得分为3.15±1.67,25.72%的患儿处于高风险;不同性别的患儿营养风险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胎龄、喂养方式、疾病诊断的营养风险评分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儿的评分高于足月儿(P<0.05),母乳喂养的患儿营养风险最低,食管和肠道疾病患儿的营养风险较高。不同风险程度的患儿在住院费用、收入ICU人数比例和EN管饲人数比例、病情好转人数比例、住院时间等临床结局方面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外科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临床工作中应关注其营养状态,给予合理的营养干预,改善患儿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 2002)评估338例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并探讨营养治疗对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选取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38例,采用NRS 2002评估其营养风险,并将存在营养风险的2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7例)和对照组(95例),分别给予个性化精准营养支持和家属自备饮食,观察并比较其一般住院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和远期生存质量等。结果:338例胃癌患者有202例存在营养风险,发生率59.8%;治疗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营养相关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营养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躯体、情绪、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和QLQ-STO22(疼痛、反流、饮食受限、焦虑和味觉改变)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个体化精准营养支持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甚至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针对胃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有利于提高疾病预后和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对慢性心肾综合征(CRS)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6月间在我院就诊的83例慢性C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患者的GNRI,以患者随访1年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定义为预后不良。观察患者GNRI和其他临床资料与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不同预后患者GNRI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和风险因素(冠心病、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分级、NT-proBNP、Scr、尿酸、CysC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体质量指数、GFR、LVEF、白蛋白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中高营养风险是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P<0.05),其他风险因素包括NT-proBNP、CysC(P<0.05),保护性因素包括LVEF(P<0.05)。结论:GNRI与CRS患者预后相关,在预测CRS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一种智能营养自动筛查系统与NRS 2002在肿瘤患者中的适用性,从而为营养筛查工作的落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选择。方法:采取连续取样的方法,对205名住院成年肿瘤患者进行观察性的横断面研究。在入院后24h内营养师利用NRS 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智能营养筛查系统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提取智能营养相关数据指标,如BMI、体重下降、进食减少、ALB、膳食医嘱等,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识别。χ2 检验比较两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结果差异,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Kappa 值分析比较两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的评定效果。结果:采用NRS 2002筛查发现59人(28.8%)存在营养风险,同时智能营养筛选系统检测出78名患者(38%)存在营养风险。与NRS 2002相比,智能营养筛选系统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80.1%、约登指数为0.63、Kappa为0.58。NRS 2002和智能筛查系统均与体重、体重下降、BMI、影响进食的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但智能筛查系统在影响进食症状、体重下降、BMI的相关性明显优于NRS 2002。NRS 2002与智能筛查系统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349,P<0.000)。NRS 2002<3分组较NRS 2002≥3分组的体重、BMI、TP、ALB、LY、HGB、R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智能筛查系统无营养风险组与营养风险组在体重、BMI、ALB、HGB、R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智能营养筛查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住院肿瘤患者尚可以被接受,可用于筛查和早期识别存在营养风险的住院肿瘤患者,但需要在更多的病种和患者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筛查血液肿瘤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并对其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的血液肿瘤住院患儿290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儿的一般资料情况,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协会推荐使用的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STAMP)评价患儿营养风险状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依据STAMP评分标准,对研究对象290例患儿进行评价,高度营养风险的患儿247例,占比85.17%。中度营养风险的患儿43例,占比14.83%。低度营养风险患儿0例,占比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肿瘤住院患儿营养不良风险与年龄、化疗次数、肿瘤分期、总蛋白缺乏、血红蛋白缺乏有关(P<0.05),而与居住地、性别、肿瘤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患儿监护人文化程度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为1~3岁、化疗次数>5次、肿瘤分期为晚期、存在血红蛋白缺乏是血液肿瘤住院患儿高度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肿瘤住院患儿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不良风险,且受年龄、化疗次数、肿瘤分期、血红蛋白缺乏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考虑针对此类群体进行营养筛查,并给予及时的干预,以改善血液肿瘤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的应用。方法:采用24 h回顾法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拟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和营养风险筛查,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调查的2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中,通过24 h回顾法膳食调查发现,患者每天平均摄入的热量为1 602.8±172.5 kcal,仅达到目标需要量的64.1%,76例患者显示为营养不足(BMI < 18.5 kg/m2)。通过NRS2002调查发现,162例患者NRS-2002评分≥3分,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3.3%。此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这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分别为9.9%vs 6.4%(P=0.006)、6.2% vs 2.1%(P<0.001)。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14.18±2.37 vs 12.75±1.91,P=0.04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热量摄入量较低,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鼓励术前进行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6 例,肾脏穿刺进行肾脏活体组织检查,通过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尿、视网膜病变。结果: 经肾脏组织活检,56例患者中NDRD 患者24 例(42.9%),DN患者32 例(57.1%);对24 例NDRD患者进行病理类型分类,其中IgA 肾病33.0%,膜性肾病25.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2%、高血压肾损害8.3%、微小病变4.2%、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4.2%、新 月体性肾小球肾炎4.2%。与DN组比较,NDRD 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视网膜病变均有差异(P<0.05);而血肌酐、血 尿素氮、血尿酸、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为糖 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且以IgA 型肾病比较多见,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视网膜病变对鉴别二者具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声评价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超声检查技术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应用,并探讨二维灰阶超声(two—dimensionalgray—scale ultrasonographyic,2D—US)、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ntegral backscatter signal, IBS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CDE)、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ie,3D—US)、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等超声检查技术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比较2种方法对DN患者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营养状况指标,治疗后观察组SGA评分结果显示营养正常,对照组SG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仍处于轻中度营养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功能损害指标,治疗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炎症反应指标,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且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在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免疫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方法:收集60例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FTS)和传统治疗组,分别用快速康复措施和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的处理,其中引入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和预防性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与胃肠道免疫功能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住院总费用的差异。结果:与传统组相比,FTS组术后血清白蛋白(ABL)水平明显升高(P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早,术后住院日更短(P0.05),但两组的住院总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并营养干有助于结直肠癌的快速康复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及营养风险筛查情况,为临床诊治CHD患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HD患儿150例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于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父母的年龄、胎数、产检次数、烟草暴露情况、负性生活事件情况以及产妇营养不良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同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研究组患儿疾病分布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房间隔缺损(29.33%)、动脉导管未闭(24.67%)、室间隔缺损(20.67%)、法洛四联症(8.00%)以及房室间隔缺损(6.67%)。研究组父亲年龄≥50岁、母亲年龄≥35岁、多胞胎、产检次数9次、烟草暴露、负性生活事件以及产妇营养不良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父亲年龄≥50岁、母亲年龄≥35岁、多胞胎、产检次数9次以及烟草暴露均是CHD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患儿低度风险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而重度风险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度风险人数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儿的影响因素包括父亲年龄≥50岁、母亲年龄≥35岁、多胞胎、产检次数9次以及烟草暴露,且患儿营养风险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 (PLC) 肝切除术前营养风险,并研究营养支持对营养风险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PLC患者99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 量表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根据有无营养风险分为营养风险组(n=64)和无营养风险组(n=35),其中营养风险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未接受营养支持组和术前接受营养支持组,各32例。其中术前未接受营养支持组术前不接受营养支持,术前接受营养支持组术前接受营养支持,对比术前未接受营养支持组、术前接受营养支持组的康复效果。结果:经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显示,99例PLC患者中有64例术前就已存在营养风险。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营养风险组、营养风险组在肿瘤直径、贫血、临床分期、家庭月收入、年龄、并发乙肝方面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年龄为60~岁、家庭月收入<3000元、临床分期为Ⅱ期、贫血、并发乙肝均是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接受营养支持组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术前未接受营养支持组(P<0.05)。两组术后7 d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下降,但术前接受营养支持组高于术前未接受营养支持组(P<0.05)。术前未接受营养支持组、术前接受营养支持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发生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术前给予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效调节患者术后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