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经标准馒头餐试验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组,均接受标准馒头餐试验,对其餐前及餐后0.5 h、1 h、2 h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80例血糖无异常的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餐前及餐后胰高血糖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试验组餐前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餐后明显升高,在餐后1 h达到峰值,餐后0.5 h、1h、2 h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健康对照组餐后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在餐后1 h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较餐前略高,但差异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餐前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餐后水平升高幅度缓慢,餐后0.5 h、1 h、2h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实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Pearson相关分析,试验组餐后0.5 h、1 h、2 h胰高血糖素水平与HOMA-IR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0.273、0.335、0.36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表达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胰高血糖素可拮抗胰岛素,及时检测二者的水平对临床准确评估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诺和锐30每日2次和3次皮下注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为期3个月的随机、开放式试验,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皮下注射2次(每日早、晚餐前)、3次(早、中、晚餐前)组,观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中餐前血糖,晚餐前血糖,睡前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差异。结果:诺和锐30皮下注射3次组总体血糖水平低于2次组,低血糖事件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次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地降低血糖,3次治疗组控制餐后血糖更具优势,HbA1c降低更好,未增加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盐酸伊托必利片时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胃电活动和胃排空率的影响.方法:将HP检测阴性的42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铝碳酸镁片+伊托必利片)22例和对照组(铝碳酸镁片)20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胃电图、胃排空率,比较两组各指标的改变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餐后/餐前功率比、反应面积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胃排空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餐后/餐前功率比、反应面积、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排空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伊托必利能显著提高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的胃排空率、餐后/餐前功率比、反应面积,对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怎样理解进餐后,人肝的血液中比出肝血液中所含血糖量要大得多?在两餐之间,出肝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大于人肝血液中血糖的浓度?答:这与肝脏在糖代谢中维持血糖浓度恒定功能密切相关。进餐后,食物中大量糖类(主要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胰肠麦芽糖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用营养粉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患者66例,按照随机病例编号奇偶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分别给予不同营养干预方式,然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分娩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水平以及患者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之间的差异。结果:营养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差异(P>0.05);分娩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前和分娩前空腹血糖变化幅度以及餐后2h血糖变化幅度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新生儿体重和孕妇分娩方式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预进餐专用营养粉对辅助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有益。  相似文献   

6.
胆碱能神经对人餐后神经降压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6名健康成人进食、餐前肌注阿托品以及单纯咀嚼食物后的血浆神经降压素样免疫活性物质(NTLI)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胆碱能神经对神经降压素释放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NTLI和胰多肽(PP)的含量,以便同时比较两者释放的状态。6人的基础血浆NTLI和PP的水平平均分别为15.7±2.4和16.6±9 7pmol/L。进食后,血浆NTLI和PP水平均显著增高,并呈双相反应。第一个血浆NTLI高峰平均为60.7±13.2pmol/L,出现于餐后的20min。餐后90min,又出现另一个高峰,其平均水平为58.8±8.2pmol/L。在进食前肌注阿托品1mg,餐后的第一个血浆NTLI高峰消失,而第二个高峰仍存在。单纯咀嚼食物后,血浆PP水平明显增高,而对NTLI的释放无刺激作用。本文结果提示,餐后早期的神经降压素释放的调节是由非迷走胆碱能神经参与的,而后期的释放不受胆碱能神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对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功能及出生后整体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产科接诊的134例G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将其分为良好组(餐前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2 h血糖≤6.7 mmol/L,睡前血糖>3.3 mmol/L,妊娠期糖化血红蛋白<5.5%,65例)和不良组(餐前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2 h血糖>6.7 mmol/L,睡前血糖≤3.3 mmol/L,妊娠期糖化血红蛋白≥5.5%,69例),另选择5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分别于妊娠3238周、新生儿出生后17 d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新生儿心功能和Tei指数。比较胎儿、新生儿心功能、Tei指数的差异。结果:不良组胎儿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E/A峰的速度比值(E/AMV)、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右室收缩末期内径(RVDs)、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Tei指数、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良好组和对照组(P<0.05),三尖瓣E/A峰速度比值(E/ATV)低于良好组和对照组(P<0.05)。良好组LVFS高于对照组(P<0.05),良好组LVEF、E/AMV、E/ATV、RVDd、RVDs、左心室Tei指数、右心室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组新生儿LVEF、E/AMV、RVDd、RVDs、LVFS、左心室Tei指数、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良好组和对照组(P<0.05),E/ATV低于良好组和对照组(P<0.05)。良好组LVFS高于对照组(P<0.05),良好组LVEF、E/AMV、E/ATV、RVDd、RVDs、左心室Tei指数、右心室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可敏感地反映GDM孕妇胎儿以及新生儿心功能损伤,妊娠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保护胎儿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韦朝霞  刘洁娴 《蛇志》2014,(2):179-18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化湿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6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给予自拟健脾化湿和胃方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胃动力药多潘立酮治疗,4周为1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胃电图检测,评价患者治疗前后餐前、餐后幅值变化,并对治疗前后各主要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餐前、餐后胃电图幅值均高于治疗前,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前、餐后胃电图幅值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湿和胃方可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加快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和消化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高纤维含量的米面伴侣是否有控制健康人餐后血糖的作用,30名健康志愿者早餐进食碳水化合物量为75g的纯小麦面、45%的荞麦面和50%的米面伴侣馒头后,测定0、30、60、120、180 min血糖、胰岛素、C肽和抑胃肽(GIP)的变化情况,观察小麦面条以及添加含高纤维的荞麦或米面伴侣的小麦粉面条对健康人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和GIP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饮食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米面伴侣馒头组(4.57±0.55 mmol/L)120 min血糖显著低于小麦面组(5.10±0.57 mmol/L)及荞麦面组(5.07±0.94 mmol/L)后120 min血糖(P<0.05),米面伴侣馒头组[(598.87±71.23 mmol/(L·min)]120 min血糖曲线下面积低于小麦面组[616.81±63.21 mmol/(L·min)]和荞麦面组[631.26±78.57 mmol/(L·min)],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进食小麦面[128.91±32.95nmol/(L·min)]后120 min C肽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荞麦面[152.06±34.84nmol/(L·min)](P <0.05),3种饮食120 min胰岛素和GIP曲线下面积(AUC)没有差异。因此,米面伴侣对健康人的餐后血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且使用简单方便,适合在日常生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综合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前往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9人)、对照组(49人)。对干预组人群开展为期6个月的膳食指导和符合营养制剂补充的综合营养干预,对照组不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同基线数据相比干预组人群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有降低,对照组分别增加0.1±2.6kg、0.1±0.9mmol/L、0.5±3.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0.5h血糖、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值分别为-0.5±2.5、-0.8±3.1、-0.7±4.1、-0.5±4.7mmol/L,对照组分别为0.2±1.9、1.2±2.8、0.5±3.4、-0.7±4.0mmol/L。结论:综合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低血糖指数(GI)全营养素与高蛋白营养素2种不同营养配方预进餐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2型糖尿病患营养治疗记录,其中高蛋白营养素治疗组31例为高蛋白组、低GI全营养素治疗组39例为低GI组、无肠内营养治疗干预组45例为对照组,每组都进行糖尿病饮食指导、教育并编制糖尿病膳食食谱。观察比较3组患者营养干预前,营养干预后第1d、第3d、第7d的空腹、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蛋白组与低GI组空腹血糖在干预前后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血糖在干预前、第1d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3d、第7d血糖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GI组相比,高蛋白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干预前后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营养配方预进餐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尤其是餐后2h血糖控制,2种营养配方控制血糖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2.
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 CCK)是生物体中抑制生物食欲的饱食信号因子,布氏鲳鲹属于摄食代谢十分旺盛的鱼类,揭示其CCK的表达规律能够进一步揭示鲳鲹的代谢机制。本研究开展了布氏鲳鲹禁食及餐前餐后养殖实验,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布氏鲳鲹的缩胆囊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在餐前餐后实验中,结果表明布氏鲳鲹下丘脑中的CCK的表达量在餐后0 h迅速上升达到峰值,随后在餐后1 h、3 h逐渐下降,并在+3 h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在禁食实验中,下丘脑中CCK的表达量在禁食阶段逐渐降低并在第5天下降至显著低于对照组,复投喂后在第7天又上升到对照组水平并保持至第11天。布氏鲳鲹CCK的表达对于饱食的信号反馈非常迅速,CCK的高表达与鲳鲹食欲控制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布氏鲳鲹CCK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核桃低聚肽(walnut oligopeptides,WOPs)干预对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个核桃低聚肽组(220、440、880mg/kg·BW)、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乳清蛋白对照组;并选用db/m小鼠作为非糖尿病小鼠空白对照。经过为期6周的干预,检测小鼠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结果:核桃低聚肽(880mg/kg·BW)可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水平,同时能有效改善糖耐量(P<0.05)。结论:核桃低聚肽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糖耐量,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冲调谷膳粉、多种谷膳粉、辅助降血糖营养粉及燕麦β-葡聚糖棒等4种调节血糖保健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GI),为患有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者食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2名健康志愿者,于服用25g葡萄糖粉后0、15、30、45、60、90、120min各测其血糖水平。按同样方法,于不同天进食含25g碳水化合物的4种受试食物,分别测定7:00血糖水平。以葡萄糖为参照物,根据Wolever 方法计算各食物的GI 值。结果:冲调谷膳粉的GI为37.7±19.0、多种谷膳粉的GI为53.0±27.2、辅助降血糖营养粉的GI为38.7±20.9、燕麦β-葡聚糖棒的GI为56.7±28.2。相比葡萄糖,进食4种受试食物的血糖曲线均较低平。结论:4种调节血糖保健食品均为低GI 食物,患有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用黑米黑木耳粉(一种新型复合杂粮)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6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黑米黑木耳粉组和普通糙米组,实验时间1个月。研究期间登记受试者饮食情况。研究开始前和干预1个月后进行血液生化、维生素浓度和人体成分测定,其中血糖测定分别选择空腹、餐后0.5、1和2h等4个时间点,血脂测定选择空腹和餐后2h等2个时间点。结果:4例患者退出研究,获得有效数据56例,其中黑米黑木耳组27例、普通糙米组29例。研究前后2组身高、体重、BMI、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维生素浓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束后与普通糙米组比较,黑米黑木耳组代谢综合征患者空腹血糖、LDL-C、餐后2h甘油三酯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黑米黑木耳组维生素B9(叶酸)浓度高于普通糙米组,黑米黑木耳组维生素B1、维生素B9浓度亦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结论:食用黑米黑木耳粉,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餐后甘油三酯,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主食选用。 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麦麸膳食纤维对控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分析。方法:将32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膳食习惯不变,根据医嘱正常服用降血糖药物;观察组在服用降血糖药物基础上,实施膳食干预,将每餐主食减半,增加1份含15g麦麸膳食纤维的饼类食物,清晨空腹状态下两组患者进行静脉血样采集供血糖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膳食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h血糖与甘油三酯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同时血糖标准差与平均血糖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空腹胰岛素和内稳态模型评价指数下降幅度达到3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麦麸膳食纤维可辅助血糖控制,降低胰岛素抵抗,稳定血糖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17.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7例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2月的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并观察,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6、12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胰高血糖素、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血压、肝肾功能、体重。结果:磷酸西格列汀治疗3、6、12个月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胰高血糖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体重、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磷酸西列汀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抑制α细胞活性,同时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且安全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18.
研究健康中年人进食含麦麸膳食纤维的食品后2 h的血糖变化特点,为麦麸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14人,连续2天分别测定他们的空腹血糖、进食普通馒头后2 h的血糖和进食麦麸膳食纤维馒头后2 h的血糖。结果:志愿者进食含膳食纤维早餐后2 h血糖增量比进食普通早餐后2 h的血糖增量减少0.8 mmol/L,二者差异显著(P<0.001)。结论:麦麸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健康人的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19.
防治糖尿病的几种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未成熟苦瓜的新鲜汁液可提高胰脏β细胞活性,从而降低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水平 。苦瓜素含多种植物类固醇,是有效的降糖物。苦瓜中的多肽P,类似于胰岛素,可降低I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苹果其果胶含可溶纤维,可减慢葡萄糖进入血流的速度,防止血糖浓度攀升。胡卢巴豆科草本植物,我国西北、华北等地有分布。其种子富含可溶纤维、植物胶和4 -羟基异亮氨酸,可刺激胰岛素的产生。其可溶纤维可增强人体处理血糖的能力,刺激细胞 “燃烧”血糖,减慢人体对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防止危险的餐后血糖高峰。此外,洋葱、大蒜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磷酸西格列汀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7 例血糖控制欠佳的2 型糖尿病患 者进行为期12 月的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并观察,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6、12 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 FBG) 、餐后2 h血糖、胰高血 糖素、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血压、肝肾功能、体重。结果:磷酸西格列汀治疗3、6、12 个月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胰高血糖 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或0.01),体重、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磷酸 西列汀可显著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抑制α细胞活性,同时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2 型 糖尿病有效且安全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