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高粱馒头的工艺及品质,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45.74%高粱粉、45.74%小麦粉、6.52%谷朊粉和57.5%水在35min的二次醒发时间下醒发,可以得到品质良好的高粱馒头,在这种配比下得到的馒头感官评分为86.28。经测定,该高粱馒头的血糖生成指数(GI)为57.07,属中GI值水平,适合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食用。  相似文献   

2.
刘丽清 《蛇志》2015,(2):155-156
目的观察优质低蛋白饮食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期与治疗后期营养状况及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期摄入量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轻度增加,膳食纤维增加,符合优质低蛋白饮食设计要求。经营养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值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明显增高,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指标值轻度增加,肌酐和尿酸指标值显著降低。结论低蛋白饮食对血糖控制良好,可明显提高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降低尿素氮,对肌酐和尿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高优质低蛋白饮食营养治疗可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应用于临床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共186例纳入研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和传统营养评价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18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接受营养风险筛查和一般营养状况评估,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方法显示56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占30.11%;糖尿病肾病Ⅳ期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1.52%、Ⅴ期发生率为70.59%,均显著高于Ⅲ期发生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水平低于30g/L者30例,占16.13%;BMI检查结果示营养不良者19例,占10.22%;相关性研究发现,营养风险筛查与BMI、ALB、PA、SCr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可有效评估患者早期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以便早期干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以豆饼粉为基质发酵猪苓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豆饼粉的附加值,以豆饼粉为液体基质发酵猪苓菌。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筛选出影响菌体产量的主要因素,继而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通过实验发现,当豆饼粉质量分数为3.7%,蛋白胨质量分数为0.6%,MgSO4质量分数为0.27%时,菌体产量达到最大值47.44 g/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比较2种方法对DN患者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营养状况指标,治疗后观察组SGA评分结果显示营养正常,对照组SG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仍处于轻中度营养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功能损害指标,治疗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炎症反应指标,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且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俊燕  谭英姿  冯国鄞  贺林  周里钢  陆灏 《遗传》2012,34(12):1537-154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不同种族的发病率分析和家族聚集性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3个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候选基因”的关联研究、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关联研究及荟萃分析显示一些候选基因与糖尿病肾病显著相关, 包括ACE、AGT和PPARG等基因; 连锁分析及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发现多个糖尿病肾病的易感染色体位点;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发展,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成为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途径。虽然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但还不能完全解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 因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然而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学研究可为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以及药物治疗靶点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背景】粉被虫草是民间常用药用真菌,具有抗辐射等多种药理作用,虫草素是其重要的活性物质。【目的】探究粉被虫草中提取虫草素的影响因素,为制取虫草素提供参考。【方法】以虫草素得率为指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工艺。分别考察超声时间、液料比和超声功率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606 s、液料比45.9:1、超声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虫草素得率为6.136 mg/g,与模型预测值接近,方程拟合良好。【结论】首次对粉被虫草中虫草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将对制取虫草素提供参考,有利于粉被虫草的深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6 例,肾脏穿刺进行肾脏活体组织检查,通过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尿、视网膜病变。结果: 经肾脏组织活检,56例患者中NDRD 患者24 例(42.9%),DN患者32 例(57.1%);对24 例NDRD患者进行病理类型分类,其中IgA 肾病33.0%,膜性肾病25.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2%、高血压肾损害8.3%、微小病变4.2%、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4.2%、新 月体性肾小球肾炎4.2%。与DN组比较,NDRD 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视网膜病变均有差异(P<0.05);而血肌酐、血 尿素氮、血尿酸、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为糖 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且以IgA 型肾病比较多见,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视网膜病变对鉴别二者具有一定的指 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收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已经通过注册的10岁以上全营养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对其配方组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为特医全营养配方食品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研究表明,已注册13款产品,蛋白质供能比在14%~20%之间;脂肪供能比在25%~34%之间;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多在50%~60%之间;大多数产品维生素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3倍;矿物质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2倍;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膳食纤维、胆碱、牛磺酸被添加频率较高,氟、肌醇、核苷酸未被添加。我国已注册全营养配方食品配方组成与国外标准肠内营养制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以来,低蛋白饮食被证实可以改善血液肌酐等肾病综合征,显著延缓肾衰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低蛋白饮食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并对低蛋白主食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RSD)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人们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这一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为人们探索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新近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如何对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揭示潜在的新调控网络及其生理与病理生理意义,为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衰的元凶,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因此,建立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疾病防治、新药开发的关键环节。本文回顾并分析了有关该疾病模型的国内外文献,从造模方法、发病机制、病理改变、适用条件、模型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是否通过增强营养剥夺信号促进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自噬,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和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6),达格列净组(n=7),另设正常对照组(n=7)。达格列净组和糖尿病组分别给予达格列净和生理盐水灌胃4周。灌胃结束后收集大鼠24 h尿液以及血液、肾脏。记录体重、肾重、肾周脂肪重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血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以及尿白蛋白、尿总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ELISA法检测血清酮体水平;HE染色、PAS染色以及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自噬相关蛋白7(ATG7)和足细胞标记蛋白NPHS1的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皮质中ATG7、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物-1α(PGC-1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达格列净组空腹血糖、24 h尿白蛋白、24 h尿总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降低,肾重/体重比、肾周脂肪重/体重比减小(P<0.05);HE和PAS染色和电镜观察到糖尿病组较达格列净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足突增宽、融合(P<0.05);达格列净组甘油三酯、空腹血清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糖尿病组,血清酮体高于糖尿病组(P<0.05);电镜下观察到达格列净组足细胞内自噬溶酶体数密度高于糖尿病组(P<0.05);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显示达格列净组足细胞NPHS1和ATG7的表达高于糖尿病组(P<0.05); Western blot显示达格列净组肾皮质ATG7、SIRT1/PGC-1α/FGF21信号通路以及PEPCK、PPARα的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达格列净增强营养剥夺信号的同时,观察到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自噬增强,这种自噬的增强可能是通过营养剥夺信号诱导的,其中的机制可能与达格列净上调SIRT1/PGC-1α /FGF2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苦荞麸皮粉中蛋白含量及其蛋白组成。方法:采用碱法提取-等电点沉淀分离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料液比(w/v)、pH、时间等3个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 (Box-Behnken 中心组合)优化苦荞麸皮粉蛋白提取工艺。结果:料液比、pH、时间对麸皮蛋白提率有显著影响,影响顺序为料液比> pH>时间。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pH 10.5、料液比1∶35、时间3 h 40 min,此条件下苦荞麸皮蛋白提取率为(97.31±4.64)%。结论:本研究为有效开发利用苦荞麸皮粉的蛋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致命的重要原因。但是糖尿病肾病的致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明了,理想的动物模型无疑可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包括诱发性、自发性和转基因等多种类型的动物模型,各种类型的动物模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变化等多个方面与人类糖尿病肾病具有相似的特征。应用这些模型有助于开展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发病机理、相关药物的开发等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混合营养培养普通小球藻生产生物质的培养基组成.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11个相关营养因素的效应进行了评价,并筛选出影响小球藻细胞生长的3个主要因素为KNO3、葡萄糖和NaC1;然后结合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以小球藻浓度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获得优化的培养基组成为KNO31.64g/L、葡萄糖45g/L、NaC1 1.57g/L;模型预测的最大浓度为5.28g/L,验证值为5.68g/L;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预测精度较好,可用于优化小球藻的混养培养基组成.优化条件下混养小球藻细胞的蛋白质和色素含量较优化前降低,而可溶性糖和油脂含量提高,脂肪酸以棕榈酸和油酸为主;细胞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混养培养所得小球藻生物质具有作为生产微藻生物能源原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优化苦参抑菌配方的回流提取工艺,以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作为响应值,通过考察提取工艺的单因素:浸泡时间、回流时间、水浴温度、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等,选取具有显著影响的参数作为响应面实验设计变量。经过数学模型预测与验证实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 5%、回流时间1. 6h、水浴温度95℃。在0. 003 g/m L生药给药条件下,最优工艺的醇提物的抑菌率达到94. 29%。验证结果稳定且与预测值偏差低于2%,该工艺合理可行。优化后的工艺下,所提浸膏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DM)已成为世界性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其发病率必然还会进一步加剧。血管病变是DM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伴随着体内凝血活性和抗凝活性的失调,同时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发生炎症反应。炎症应答过程中释放的炎症因子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导致抗凝活性减弱。DN患者体内血细胞激活,微粒形成增多会加强凝血活性。此外,纤溶酶抑制剂(PAI-1)与纤溶酶激活剂(t PA)的失衡会引起纤溶系统紊乱。这三个方面引起DN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加重,并因此加速肾功能恶化,导致肾小球率过滤降低,系膜基质增多,最终引起肾小球硬化及终末期肾脏疾病。本文就糖尿病肾病致凝血异常的发生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肾病成为导致慢性肾脏疾病和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控制血糖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防止糖尿病肾病进展。近年来发现,慢性低水平炎症和免疫系统激活在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炎症机制将有助于确定新的潜在靶点及研发抗炎治疗策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肾病的高血糖和蛋白尿,并能延缓其进展成为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病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证实中药复方、中草药提取物和中药单体具有调节炎症介质的作用。本文旨在归纳总结文献中与糖尿病肾病肾损伤相关的炎症分子和途径,并探讨中草药靶向抗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不同透析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透析方式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在血压控制,血糖,白蛋白、血总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甘油三酯以及出血发生率等各项指标有其各自的优劣性,但是均可使患者获益,提高生存率,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及时、恰当的选择肾脏替代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甚或更换方案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