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内与进口零食的标识情况。方法:采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调查法在上海市8所不同的大型超市获取食品营养标签初始信息,利用 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国内与进口零食标识率和规范率,与前几年相比显著提高。进口零食可选择的营养素和致敏原标识率均高于国内零食,但两者均存在致敏原标识含糊的现象。结论:《通则》实施两年后,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率显著提高。对比进口食品,国内零食在可选择的营养素和致敏原标识率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安徽省食品生产企业、监管部门、检验机构、科研院所食品专家对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的执行情况、理解能力和依从性,为标准的实施和修订提供资料。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法,通过电子邮件、座谈会、传真等多种形式开展调查。调查对象选取安徽省区域内的食品生产企业、监管部门、检验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收集调查对象对标准具体条款的认知情况、执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反馈的建议等。结果:食品生产企业、监管部门、检验机构和科研院所回收的有效问卷分别为34、25、28和12份,收集的反馈意见分别为74、35、17和14条;标准的知晓率为85.9%;食品企业、监管部门、检验机构工作人员和科研专家认为标准整体合理程度较高(合理和基本合理)的比例分别为67.8%、79.2%、84.2%、90.9%。标准使用频率≥1~2次/月的比例分别为64.5%、50.0%、47.3%、27.3%;认为标准可操作性较高(可操作性很强和可操作性好)的比例分别为77.4%、62.5%、68.4%、90.9%。针对具体条款“可选择标示内容”、“营养成分的表达方式”、“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的理解程度较低。结论:GB 28050—2011的整体合理程度较高、可操作性较好,但是部分具体条款还需要完善和优化,建议对中小食品生产企业、检验机构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推进标准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预包装食品市场,为老年食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及老年食品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收集的220例预包装老年食品营养声称情况。结果:220例老年食品可分为调制乳粉、液态饮料类、糕点类和芝麻糊等四类,分别占调查总数的31.4%、12.3%、39.5%和16.4%。调制乳粉类以强化补充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C和维生素A、D、E为主要特点,部分产品添加膳食纤维、牛磺酸、植物甾醇和益生菌。维生素B1、B2、叶酸添加率较低,未发现有维生素K、烟酸等的添加。液态饮料类以“低脂、脱脂、无乳糖” 为特点,55.5%产品强化钙。糕点、饼干类分为糕点类(73.5%)和饼干类(26.5%),营养声称“富含膳食纤维”“粗粮纤维”“无蔗糖、麦芽糖醇”等为特点,但“低脂”产品仅占8.0%,脂肪含量总体较高。芝麻糊等类,藕粉类(27.8%)、芝麻糊(58.3%)、核桃和其他坚果粉(18.9%),冲调食用,易于老年人消化和吸收,口感丰富。结论:目前市售的老年食品较少,品种单一,以调制乳粉、糕点、饼干为主;添加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脂肪含量过高。乳粉、豆粉及其制品可以作为老年食品的首选载体。建议加强老年食品的标准化管理,促进老年食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国市场上各类预包装食品进行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监测和分析,为评估居民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来源和摄入水平、指导居民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市场上主要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记录和分析了3 762条预包装食品能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数据,获得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在各类预包装食品中,主食和方便速食食品(冷冻米面制品除外)、膨化食品、糕点/甜点、饼干、坚果种子、糖果(果冻除外)、部分饮料和冷饮、奶粉、糖及甜味料含碳水化合物和总能量较高;海苔、奶酪、奶油、部分酱及酱制品、植物油总能量含量较高;果酱、果脯/蜜饯、果蔬干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结论:市场上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预包装食品普遍存在,居民需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并注意控制摄入总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居民预包装食品消费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沈阳市、哈尔滨市、济南市、郑州市、长沙市、南宁市等9个城市的706名成年居民进行预包装食品消费状况调查。 结果:成年居民营养标签知晓率为59.6%。年龄和教育程度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44.9%的成年居民关注脂肪,其次是糖(44.2%)、蛋白质(43.5%)、能量(37.7%)、碳水化合物(36.8%)、膳食纤维(35.4%)和钠(28.2%)。93.3%的成年居民在超市购买预包装食品,其次是便利店(54.1%)、市场(38.4%)和网络(14.3%)。 结论:应开展全民营养健康教育,指导居民读懂营养标签,引导居民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高消费预包装食品钠、钾含量的现状。方法:通过对实体超市与网络超市中进口预包装食品的销量进行预调查,选取销量较高的8类预包装食品,每类食品采集至少5个品牌的样品,检测其钠、钾含量。结果:虾片、干脆面是本次调查钠含量最高的两类食品,钠钾比大于2.0;威化饼干钠含量较低,同时钾含量较高,钠钾比中位数为0.5;不同品牌同类预包装食品钠钾比值范围较广,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近25倍。结论:市场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普遍都存在钠含量偏高钾含量偏低的状况,食品生产企业应探索减盐经验,进一步改善食品中钠钾比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消费者通过包装正面(FOP)标签选择整体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性食物,本研究借鉴瑞典Keyhole标签、新加坡较健康选择标志、荷兰选择标识的营养评价标准,选取膳食纤维和全谷物、钙、膳食纤维分别作为谷物制品、豆制品、蔬果制品的鼓励性营养素/食物组,并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膳食纤维与钙来源的含量要求以及《全谷物及全谷物食品判定及标识通则T/CNSS 008—2021)》关于全谷物原料含量要求设置阈值,再结合《预包装食品“健康选择”标识规范(T/CNSS 001—2018)》的阈值规定,初步完成谷物、豆类、蔬果及制品的营养评价标准设计,但未来还要构建分门别类、动态更新以及考虑推广效果的营养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21个省、市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关注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城乡整体来看,食品营养及生产信息、食品时间信息、食品品牌信息、食品营养含量信息等是城乡居民关注营养标签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食品营养及生产信息。城市居民对食品营养标签中的产品标准更加关注,而农村居民对食品营养及含量更加关注。最后,提出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加强政府引导以及规范企业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关于营养标签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的食品类专业所有在校大学生,对其营养标签的KAP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834名大学生,营养标签知识得分4.9±1.1分,及格率48.9%,女生、二年级学生、城市户籍学生、月生活费较高的学生得分较高(P<0.05),他们对某些重要的营养标签知识答对率较低,主要是通过上课、专业书籍获得知识,仍有26.7%人未获得相关知识,他们希望从网络、专业书中获得知识。营养标签态度得分8.8±2.4分,56.3%认为很有必要在食品包装上标识营养标签。对于营养标签的使用,只有9.3%表示每次都会查看、23.1%经常查看,关注的内容主要是“能量”、“脂肪”,营养标签使用行为得分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二年级学生、知识得分越高,行为得分就越高。结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营养标签知识得分不高,不能很好地利用营养标签指导健康,应强化高职学生特别是男生、低年级学生的营养标签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美果汁在营养标签法律法规、营养声称及营养功能声称标示、营养成分表含量的差异。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果汁品牌丰富的大型综合超市与部分购物网站,对中国和美国果汁食品营养标签内容及营养声称等进行调查。结果:美国果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比中国果汁高,能量和脂肪含量比中国果汁低。美国果汁在营养声称及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方面更加详细;中国果汁防腐剂、调味剂、色素比率低于美国果汁。结论:美国果汁和中国果汁各有优势和不足,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引导居民使用营养标签的作用,总结1995年以来六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对营养标签的使用建议发现,美国营养标签使用建议因指南关键推荐略有差异;营养标签科普力度逐渐加大;经常提醒居民关注营养事实标签的食用份量,鼓励查阅营养事实标签选择低热量、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低钠的食品;更加重视菜单标签的推广应用。因此,我国膳食指南的修订工作应考虑加强营养标签科普,阐述营养标签修订之处,介绍新出台的餐饮食品营养标签,在居民全生命周期建议营养标签使用。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但随着植物营养科学研究与分析化学技术的发展,在16种必需营养元素之外,近年来发现还有一类营养元素,适量条件下它们对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或作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为所有的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有益元素”,钠元素便是植物有益元素之一。一、植物体内销的含量通常植物内钠的平均含量大约是干物质总重的0.l%左右,是钾量的回/且比不同种类植物含销量变化很大,例如甜菜的含销量可达3%-4%,相当于钾的含量,甚至高于钾;不同种的牧草含钠量可在2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全面分析遗传基因来探究食品功能性的研究越来越走向成熟。 这项研究的基础是一种名为“营养基因组学”的新研究方法。 营养基因学的出现,使食品开发和服务不断发生着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校大学生营养标签教育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东某2所高校自愿参加大学生营养与健康公选课的学生,在开展营养标签教育前后,进行营养标签KAP问卷调查。结果:营养标签教育后,大学生对14项营养标签知识认知有了明显提高;对6项营养标签态度有了明显改善;对9项营养标签行为有了明显的规范;与教育前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高校采取营养标签教育与大学生营养与健康公选课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大学生营养标签教育效果明显,建议有条件的高校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膳食习惯及营养标签的知识(K)、态度(A)、行为(P)情况,为改善学生营养水平及提高学生食品营养标签知识、改善态度、改变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共选取山东某医学院4个医学相关专业的一、 三年级本科学生共480人。问卷内容主要有营养基础知识、膳食习惯、营养标签知识、态度、行为,共发放问卷480份。结果:本科一年级与三年级医学生的营养基础知识、标签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饮食习惯的调查没有显示差异(P>0.05)。 结论:高年级学生营养基础知识、营养标签知识中掌握程度明显优于低年级学生;在饮食习惯、食物选择的态度、行为方面医学生没有年级差异,女生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6.
食品添加剂——异维生素C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维生素 C 钠作为食品添加剂、抗氧剂对保持食品的色香味,防止食品因氧化而产生的变质、变色、异味等现象,提高食品的品质,延长保质期和贮藏期有着明显的作用。本文采用将异维生素 C 钠添加在果酒、肉类腌制品,以及水果罐头等食品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收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已经通过注册的10岁以上全营养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对其配方组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为特医全营养配方食品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研究表明,已注册13款产品,蛋白质供能比在14%~20%之间;脂肪供能比在25%~34%之间;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多在50%~60%之间;大多数产品维生素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3倍;矿物质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2倍;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膳食纤维、胆碱、牛磺酸被添加频率较高,氟、肌醇、核苷酸未被添加。我国已注册全营养配方食品配方组成与国外标准肠内营养制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包装正面(FOP)标签尚未在我国生鲜农产品应用,为了给我国超市生鲜农产品FOP标签落地实施与可持续运行提供支撑,本研究基于政府、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企业三类推行主体,总结瑞典Keyhole标签、美国心脏检查标志、新加坡较健康选择标志、美国指引星标签、荷兰选择标识、美国NuVal评分标签等生鲜农产品FOP标签实施经验发现,我国适合采用政府主导以及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企业认证两类超市生鲜农产品FOP标签运行机制,前者以政府为统筹,负责发布营养评价标准与监管标签使用,辅以第三机构的营养数据库构建、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生鲜超市按国家标准使用标签;后者以认证机构开展营养评价标准设计、标签使用申请审核与管理为核心,政府审核认证资质与规范认证行为为保障,生鲜超市参与申请与使用标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市售添加食品用菌种的食品产品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产品种类、菌种信息的标签标识以及声称的使用等情况,为完善我国该类食品的管理模式,提高菌种标签标识管理的科学性提供参考。方法:在大中型超市、便利店进行采样和记录,同时通过登录我国主要网络购物平台进行检索和查询,收集添加食品用菌种产品的种类及标签等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采集符合要求的样品510份,样品种类主要包括饮料、发酵乳、婴幼儿配方食品、糖果、饼干等;菌种主要标示为种名称(67.6%);活菌型产品中有74.7%对菌种量进行了标示,标识方式主要为保质期内含量(35.4%)和添加量(33.6%),标识位置主要为配料表(35.8%)及独立标识(31.7%);部分样品使用了涉及肠道、消化、吸收、腹泻、便秘等的功效声称。结论:目前,国内市售添加食品用菌种食品产品的种类丰富,产品标签上对于菌种名称、菌种量的标示方式较为多样。部分产品未正确使用“活菌”“益生菌”等术语,类似功效声称的使用值得商榷。在标示了适用人群包括婴幼儿的样品中,存在未规范使用和标示菌株的情况。建议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菌种使用和标识的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应加强标签标识的监管力度;行业应严格遵守食品标签和声称的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20.
包装正面标签能有效发挥健康消费引导作用,但尚未在我国生鲜农产品应用,发达国家的实践做法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介绍了瑞典的Keyhole标签、美国的Heart-Check标志、新加坡的较健康选择标志、美国Guiding Stars标签、荷兰选择标识、美国NuVal评分标签6个应用于生鲜农产品的FOP标签,分析了标签间的异同点,建议我国以生鲜超市为试点,完善生鲜农产品营养成分数据库,定期更新标签营养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