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白念珠菌内不同光敏剂浓度下生成原卟啉IX(Pp IX)的水平及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对白念珠菌的抑菌率,为临床选择最佳光敏剂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悬液,与ALA避光孵育,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p IX产生情况,MTT法测定5-ALA-PDT对白念珠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白念珠菌与ALA避光孵育后有荧光物质Pp IX产生,ALA光敏剂浓度与Pp IX强度呈正相关,当ALA浓度到达300 mg/m L时,Pp IX强度将不再增加。对照组无荧光物质出现。结论 ALA-PDT对白念珠菌抑制效应同光敏剂浓度密切相关。这为临床ALA-PDT治疗白念珠菌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对体外培养的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的杀伤效应。方法将临床Majocchi肉芽肿患者皮损分离培养出的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活化后制备菌悬液,与5mmol/L ALA共孵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原卟啉PpⅨ(ProtoporphyrinⅨ,PpⅨ)产生情况。实验分对照组、单药组、单光组和ALA-PDT组。对照组无处理。ALA-PDT组断发毛癣菌与5 mmol/L ALA共孵育6h后,采用功率密度为40mW/cm2的633nm红光以不同能量密度(50、100、150、175、200J/cm2)照射。单药组断发毛癣菌与5mmol/L ALA共孵育6h,不照光。单光组无ALA共孵育,只给予200J/cm2红光照射。通过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及菌浓度评估ALA-PDT对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砖红色荧光物质PpⅨ产生,当照光能量密度为175、200J/cm2时,照片显示菌落生长明显受限,数量减少,菌浓度计数分别为(0.53±0.058)×105 CFU/mL、(0.13±0.057)×105 CFU/mL,明显低于对照组、单药组、单光组及其他低能量密度ALA-PDT组(P0.05)。结论 ALA-PDT对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有明确的杀伤效应,可为临床ALA-PDT治疗皮肤癣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5?氨基酮戊酸(5?ALA)与白念珠菌菌悬液不同孵育时间生成PpIX的水平及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抑菌率,为临床选择最佳孵育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悬液并与ALA避光孵育,设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pIX产生情况,MTT法测定ALA光动力治疗对白念珠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白念珠菌菌悬液与ALA避光孵育后有荧光物质PpIX产生,孵育30 min到90 min产生的PpIX最多,120 min以后PpIX开始明显减少,对照组无荧光物质出现。结论 ALA?PDT对白念珠菌抑制效应同孵育时间密切相关。这为临床ALA?PDT治疗白念珠菌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氨基γ 酮戊 (ALA)及其己酯 (He ALA)具有内源生成光敏剂的特点 ,在肿瘤光动力探测及治疗中显示出了优势。ALA及He ALA对神经母细胞瘤、肝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光动力作用被研究比较。由特征荧光光谱证实 ,经ALA或He ALA培养后 ,三种细胞内均可生成原卟啉 (PpIX)产物。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显示 ,在经ALA或He ALA培养后的神经母细胞瘤中 ,PpIX均以弥散方式分布在细胞质中。PpIX在三种细胞中的积聚动力学过程不同 ,随着ALA或He ALA培育时间的增长 ,PpIX在肝癌细胞及成纤维原细胞中的积累增加 ,而在神经母细胞瘤中PpIX在 8h后已达到饱和。此外 ,在同样的培育条件下 ,神经母细胞瘤中PpIX的生成浓度明显高于肝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经ALA培养及光照射后 ,可使近 90 %的神经母细胞瘤失活 ;而在同样条件下却只能杀伤 5 0 %左右的肝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揭示了神经母细胞瘤对ALA光动力作用有极高的敏感性 ,并适于光动力治疗。与ALA相比 ,He ALA可在三种细胞内造成与ALA相近的杀伤率 ,但所用的药物浓度却比ALA低 10倍 ,显示He ALA具有极高的光动力灭活效率。因此在内源光动力治疗中 ,He ALA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5.
荧光探针在光动力疗法亚细胞损伤位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荧光探针在光动力疗法研究中检测亚细胞损伤位点。方法:传代培养鼠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将血卟啉单甲醚(HMME)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24小时后,加入线粒体探针Bhodamine-123、内质网探针DioC6(3)和溶酶体探针Lucifer yellow分别对细胞器染色。首先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光敏剂进行亚细胞定位。应用荧光显微镜汞灯照射激发光敏剂的光动力效应,加入ROS探针H2DCF-DA检测产生的单线态氧。分别在激发前后采集Pdloclamine-123、Lucifer yellow和DioC6(3)的荧光图像。结果:线粒体探针Phodamine-123的荧光图像在光动力损伤前后差异显著,原有形态特点发生明显改变;Phodamine-123在光动力损伤后再分布于细胞核区。结论: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导致亚细胞水平多位点损伤,线粒体和核膜可能是PDT敏感位点;荧光探针标记检测光动力损伤亚细胞位点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 ALA PDT)对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 CD4 0阳性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1 2例活动期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光动力疗法前后 CD4 0、CD95的表达。结果 :1 ALA PDT后 CD4 0阳性淋巴细胞下降至 9.2 8± 1 .2 2 ,较 ALA PDT前的 1 3.36± 0 .89,有显著性的差异 ( P<0 .0 5)。2 CD95 /CD4 0 淋巴细胞在 ALA PDT后立即上升至 1 3.2 3± 2 .1 0 ,较 ALA PDT前的 7.84± 1 .93,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 P<0 .0 1 )。 ALA PDT后继续培养 1 8小时检测 CD95 /CD4 0 淋巴细胞下降至 7.68± 1 .4 6,较 ALA PDT后即刻检测有显著性差异( 1 3.2 3± 2 .1 0 ,P<0 .0 1 )。结论 :ALA PDT能降低 CD4 0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比 ,即可能抑制活动期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 B细胞的活性。这种作用可能与 Fas介导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食物中含有的天然抗氧化剂对光动力疗法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在常规培养的K562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染料木素、鞣花酸、山竹黄酮这几种天然抗氧剂,用戊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作用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研究发现染料木素、鞣花酸、山竹黄酮均可以提高光动力疗法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剂疗法和光动力疗法相互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光动力疗法是效果很好的癌症微创治疗方法,主要依靠光敏性药物(也称为光敏剂)进行癌细胞杀伤。在光动力治疗中,光敏剂单态氧产率是影响光动力效果的关键因素。利用纳米金的光学特性来提高光敏剂的单态氧产率为研制新型光敏剂来改进光动力治疗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利用绿光LED灯、红光LED灯、氙灯和635 nm连续激光四种光源对混合有光敏剂原卟啉Ⅸ和纳米金的溶液进行光照。用单态氧检测试剂测定了光照后的单态氧产率。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疗法中细胞凋亡的几种信号转导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光敏剂在肿瘤细胞中积累,受光激发后,产生毒性的活性氧,杀死肿瘤细胞。在光动力疗法中,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本文主要总结了死亡受体、线粒体和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聚乙二醇化黑色TiO2介导的光动力疗法体外灭活HL60细胞的潜力,先后采用水热还原法和表面修饰法制备不同质量比的聚乙二醇化黑色TiO2(PEG@B-T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F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粒度仪研...  相似文献   

11.
优生优育是我们重要的国策。自二胎政策颁布以来,高龄产妇数量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先天性畸形儿的发生几率变大。传统的产前检测方法存在较高流产风险、灵敏度低、耗时等问题,探寻一种无损快捷、经济灵敏的产前检测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的胎儿出生缺陷及当前临床常见的产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重点综述了光谱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产前检测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光谱核型、实时荧光定量PCR、SNP等位基因位点分析等利用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和拉曼光谱在产前检测中的应用情况。特别阐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在生物检测中的优势,最后总结并展望了SERS光谱在产前检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拉曼信号增强原理,常规SERS增强基底的研究应用进展;同时介绍了疏水性基底的定义及优势,并重点综述了疏水性SERS基底的分类及研究应用的进展;最后展望了疏水性SERS基底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疏水性SERS基底的发展将有望为今后开展面向超低浓度的生化物质检测以及基于人体体液的疾病的灵敏、客观检测诊断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与RS的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漳江口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1、2015及2017年Google Earth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基于土地覆盖数据构建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及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探究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2005-2017年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恶化趋势,健康等级由亚健康转变为一般,其中压力、响应健康状况大幅下降,状态健康状况略微改善;(2) 2005-2017年研究区各子区域间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前阶段(2005-2011年)健康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北部>南部,后阶段(2015-2017年)健康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北部>南部;(3)海平面上升、互花米草入侵、水产养殖池与网箱养殖扩增及海堤建设等是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恶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保护区的建设及多种保护措施的实施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维持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亚心形扁藻为样品,波长1 341 nm的Nd∶YAP激光为光源,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研究Nd∶YAP激光辐照亚心形扁藻对亚心形扁藻叶绿体自体荧光强度和叶绿体面积大小的影响。Nd∶YAP激光辐照后的亚心形扁藻通过488 nm Ar^+激光激发获得亚心形扁藻自体荧光图像及其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试验中除(10 W,60 s)辐照剂量组外,其余辐照剂量组均提高了亚心形扁藻的自体荧光强度,且所有的辐照剂量组均增大了亚心形扁藻的叶绿体面积。Nd∶YAP激光可刺激亚心形扁藻的叶绿体发育,促进藻细胞的生长,改善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斑马鱼作为一种优良的动物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相关疾病机理及药物筛选的研究。由于斑马鱼骨骼发育过程和调控机制与哺乳动物高度保守,目前已成功构建斑马鱼骨骼疾病模型。本文首先介绍斑马鱼骨骼发育过程和分子调控机制,并对斑马鱼模型骨骼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在骨骼药物筛选中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斑马鱼作为骨骼疾病模型进行药物筛选或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蚕Bombyx mori的潜在驯化基因——转录因子ZnF-706在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进化过程及家蚕驯化过程中的分子进化格局;并基于CRISPR/Cas9家蚕基因组编辑平台,探讨ZnF-706基因在家蚕中的功能。【方法】首先分析了家蚕ZnF-706序列特征,并利用已发表芯片数据调研该基因在家蚕幼虫组织中的表达格局;利用Phylogenetic Analysis byMaximum Likelihood (PAML)分支检验方法,分析该基因在鳞翅目不同类群中的分子进化格局。基于已发表的家蚕-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群体基因组多态性数据,对ZnF-706进行基因区域人工选择信号分析;对ZnF-706基因上游2 kb的调控区域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频率检测,发掘在家蚕群体中固定下来的突变位点;针对突变位点所在区域进行转录因子结合活性预测。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ZnF-706基因,获得纯和突变体;以野生型家蚕为对照,检测突变体的茧重及蛹重变化。【结果】家蚕ZnF-706的编码蛋白具有典型的锌指蛋白结构域。ZnF-706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尤其表皮、脂肪体和生殖腺中有很高的表达量;该基因在鳞翅目、蚕蛾总科(Bombycoidea)及天蚕Antherea yamamai 3个分支中均呈现快速进化信号,在家蚕中有强烈的人工选择信号。该基因所在基因组区域的家蚕-野桑蚕种群分歧度参数Fst明显升高,家蚕群体中的群体多样性π明显降低,表明它位于一个选择扫荡区域内;该基因在家蚕-野桑蚕中的9个SNP位点存在于上游调控区,并位于转录因子结合活性区域内。该基因的纯合家蚕突变体ΔZn F-706生存力减弱,并且茧重以及蛹重与野生型家蚕相比都显著降低。但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不同的是,家蚕中该基因的突变并不致死。【结论】ZnF-706可能在鳞翅目尤其是泌丝昆虫中进化,并在家蚕驯化过程中受到选择压力,提示其对于特征性状茧丝的变异可能发挥作用。该基因可能通过对丝蛋白基因的直接调控,或通过影响家蚕的生长发育而间接地影响茧丝性状。本研究不仅为探究家养动物人工选择机制提供了来自昆虫类材料的独有证据,也为后续深入开展家蚕重要经济性状的转录调控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Red/ETDNA重组技术对实验室已有的含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RhlAB的分泌表达载体pBBR1-genta-RhlAB进行修饰,将3种不同强度组成型启动子(Papra、Ptac和PrhaB)成功替换了RhlAB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原始启动子,成功获得了表达载体pBBR1-genta-Papra-RhlAB,pBBR1-kan-Ptac-RhlAB和pBBR1-kan-PrhaB-RhlAB,并将这些表达载体分别在防御假单胞菌Pf-5中异源表达,通过LB培养基发酵42h后,Pf-5/pBBR1-genta-RhlAB的鼠李糖脂产量为17.56mg/L,而Pf-5/pBBR1-genta-Papra-RhlAB,Pf-5/pBBR1-kan-Ptac-RhlAB和Pf-5/pBBR1-kan-PrhaB-RhlAB分别是11.135mg/L,441.135mg/L,557.764mg/L,启动子优化后产量分别是原始启动子的0.63,25.12和31.76倍。对发酵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共检出相对含量变化的4类质核比不同的鼠李糖脂同系物。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hlAB基因的表达量,发现启动子替换为Ptac和PrhaB后RhlAB基因表达量分别是原始启动子的2.16和2.77倍。本研究初步实现了RhlAB基因在Pf-5中的表达,发现组成型启动子Ptac和PrhaB比RhlAB的原始启动子表达效率更高,可为异源合成鼠李糖脂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株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小麦赤霉病发病田块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小麦赤霉病高效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这株拮抗菌株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 mirabilis DY05发酵液和无细胞上清均可显著抑制禾谷镰刀菌菌丝体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9.50%和51.25%)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均为100%),减少呕吐毒素产生(分别减少84.32%和82.82%)。田间赤霉病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接种DY05,可降低发病率52.13%,同时病情指数降低48.74%,显示出较好的防治效果。促生生理活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Y05可以产生铁载体和IAA,并具有溶磷作用和ACC脱氨酶活性,具有很好的促生长潜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Y05对小麦植株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菌株DY05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小麦幼苗茎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其中茎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了22.21%、26.41%、44.77%和26.53%。分离得到的拮抗菌株DY05具有拮抗病原真菌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功能,为开发禾谷镰刀菌生物防治制剂提供了菌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越南防己科(Menispermaceae)一新记录种:短梗千金藤(Stephania brevipes Craib)。据文献记载,该种仅分布于泰国,现首次在越南发现其分布。本种与粪箕笃(S.longa Lour.)形态相近,但叶宽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扁圆形,雄花序小,腋生或生于无叶的茎上,总梗较短,花萼淡黄色,花瓣红紫色,内果皮外部沟数目较少而与后者不同。还提供了该种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图版、分布及生态学等信息。凭证标本保存在越南国立自然博物馆标本馆(VNMN)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根据WHO调查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 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病因。COPD的形成与发展涉及众多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COPD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氧化应激、炎症机制、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以及细胞凋亡与之密切相关。另外,自身免疫反应、微生物组的变化以及无效的受损修复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同样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深入了解并研究COPD的发病机制对预防与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