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工程学报》2003,19(3):331-331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 (CNRS)和戈埃马公司 (GOEMAR)的试验室从海带中提取出一种天然物质 ,这种物质能够激励植物的免疫抗病系统。研究人员用这一植物分子制造了一种新的小麦抗真菌剂 ,刚刚在法国市场上出售。这种类型的产品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出现。从今年开始 ,法国的农业种植者可以采用一种全新的产品 ,为他们种植的农作物防治病害。这种新的产品是从海带中提取出的一种物质 ,能够激励植物的免疫抗病系统。和目前所使用的所有杀真菌剂都不同的是 ,这种新物质的作用原理不是杀灭寄生的真菌 ,而是直接刺激植物的防护机制 ,对于植物来说 ,这…  相似文献   

2.
最苦的东西     
美国阿托梅吉克化学公司报告了迄今所知最苦的物质。这家公司已对这种叫做denatonium sacharide的物质申请了专利。它是一种白色晶状粉末,即使稀释二千分之一,仍有一种经久不去的苦味。这种具有恶劣味道的物质,可以添加在有毒的家用物品中,以防儿童的意外摄入。他们还在调查这种新的化学物质是否能用于鲨鱼、河狸、啄木鸟与麝香鼠的驱逐剂中。  相似文献   

3.
瞳孔大小作为反映个体心理状态的窗口在社会互动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除了非社会性信息(如刺激物理属性等因素)加工被发现影响瞳孔大小变化之外,越来越多的文献指出,瞳孔大小与个体社会信息加工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基于此,本文系统综述了社会性刺激(如面孔和生物运动)本身以及社会性刺激含有的情绪信息对于瞳孔大小的影响,总结出瞳孔大小变化不仅可以反映个体对社会信息的感知,同样可以体现个体对更为复杂的社会互动情境的加工。这种社会性信息加工相关的瞳孔大小变化主要涉及个体的情绪唤醒和社会性注意过程。此外,对于自闭症谱系患者这一在社会互动中存在障碍的特殊群体,有关研究发现其对社会性刺激存在异常的瞳孔反应模式。这一特异性为进一步采用瞳孔指标对自闭症进行早期诊断提供了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水在-1.86℃结冰,而极区鱼的血液在-2.0℃左右才结冰。经分析,发现它们血液中存在一种大分子物质,能使鱼的血液冰点下降。近年来,对这种大分子抗冻剂作深入研究,已证明四种鱼的血清中,两种鱼的这种抗冻剂是糖蛋白,另两种鱼的是蛋白质。这些抗冻剂在化学组成和空间构型上有所不同,但都能降低血液的冰点。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们的抗冻机制也很相似。一、抗冻剂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砷中毒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P物质作为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的一种神经递质,在各种伤害性刺激信息的传递、调控和痛敏形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两者在神经系统损伤过程中的相关机制,以期更好的了解砷中毒所致的神经损伤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一种长期被忽略的蛋白质(11年前就被发现)最近引起了一些除草剂生产者、作物育种家和其它研究人员的重视。据报道,它在控制植物对太阳能的使用中起主要作用。此外,一些强有力的证据也表明,在喷洒最广泛的一些杂草控制剂种类中,有许多是通过妨碍这种不平常的物质的生物功能起作用的。 Edelman教授说:“当我们开始研究这种通常所说的32千道尔顿叶绿体膜白蛋(32-kDa蛋白)时,我们没有想到在使用除草剂领域,它能成为这样一个热烈讨论中的题目。尽  相似文献   

7.
组胺释放剂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胺释放剂是一类具有从组织中释放组胺这一共性的生物和化学物质,深入研究这类物质的组胺释放作用,对研究组胺生理效应、组胺释放机制及与组胺释放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组胺释放剂的分类、研究方法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来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我们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我们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是生物领域中重要的一种分析形式,在分析微生物油脂发酵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起到了优化的作用。在响应面法分析的过程中,对应用的相关的菌种中含有的物质和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其温度,再加入一些花生饼粉等物质,对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来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我们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我们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来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我们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我们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来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我们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我们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  相似文献   

13.
土壤圈是地球各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在土壤圈中的养分变化和生物结构变化对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起重要作用[6]。土壤有机质层是动态的生态系统。它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它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组成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系统。其中土壤中有机质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类也参与这一过程。这种作用与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密切相关,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活性有机质的动态变化方面。所以土壤活性有机质可以表征土壤物质循环特征,也可用以评价土壤质量的优劣。有机质的生产和矿化过程是土壤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证实了毒物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来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我们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我们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证实了毒物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卵黄蛋白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卵生非哺乳动物中的糖磷脂蛋白,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殖蛋白参与卵生动物生殖、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最新研究表明,卵黄蛋白原还参与动物的免疫防御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模式识别分子。本文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卵黄蛋白原的研究进展,包括卵黄蛋白原的激素诱导、合成方式、分解代谢、结构特性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对卵黄蛋白原近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可为今后开展卵黄蛋白原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动物的生殖细胞是从哪里来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殖细胞是机体内一种特殊分化的细胞。动物的个体发生就是从雌、雄配子的受精开始的,并借此达到种族繁衍。那么,这些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怎样形成的?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以及怎样形成生殖腺的? 现在已证实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八个门近九十种动物的生殖细胞是从胚胎的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发育来的。原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些卵裂球内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质,它可被一定的染料着色,呈现出一定的形态结构,人们把这种物质称为生殖质(germinal plasm)。含有这种生殖质的卵裂球就被称为原生殖细胞,胚胎的生殖细胞就是由它形成的。当然在不同的动物中,这种特殊的细胞质还有别的名称。如昆虫中称为极质(Polar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证实了毒...  相似文献   

19.
镁元素是常量元素之一,也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含镁矿物的风化产物经河流输送到达海洋,并在此过程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最终通过碳酸盐沉淀重新成岩,这一过程与全球的碳循环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非传统金属同位素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MC-ICP-MS(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的使用,镁同位素的测试精度与便利程度都有提升,镁同位素因为其广泛参与化学风化过程以及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从而成为示踪表生环境中物质来源与各类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有效工具。因此,研究镁同位素在各类生态系统中的组成特征与分馏机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态系统内发生的各类地球化学过程,进而探寻全球物质循环与气候变化规律。本文系统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组分镁同位素的组成和分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未来森林生态系统中镁同位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等都是微生物。它们栖居在土壤和水体中,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当一种微生物对另一种微生物的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就认为前者对后者有拮抗作用。这种拮抗作用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在拮抗作用中,微生物常常产生能抑制其他微生物正常生长过程或生存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抗生素。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很早就受到了微生物学家的重视,但第一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短杆菌肽是在1931年由美国科学家杜伯斯等人从土壤细菌中提取到的,当时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由于这一成就,导致了其他两个极为重要的发现:一个是弗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