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主茎与分蘖间的物质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借助放射性同位素C~(14)、P~(32)从地上部和地下部分研究了水稻各生育期(分蘖期、抽穗期、乳熟期) 主茎与分蘖间同化物运转的规律,所得结果如下: 1.水稻植株在不同生育期主茎与分蘖间同化物的运转各有特点,分蘖期主茎叶片的同化物和根部吸收的P~(32)均可流向分蘖内,抽穗至乳熟期同化物极少(几乎没有)流入分蘖。分蘖中的物质在分蘖期亦流入主茎;抽穗期同化物则极少流入主茎,乳熟期光合产物流入主茎的量显著增加。 2.分蘖期主茎叶片光合产物流入分蘖的量比分蘖流入主茎的量多16.47%;主茎根系所吸收的P~(32)流入分蘖的量比分蘖流入主茎的量少12.87%。主茎与分蘖地上部与地下部物质相互运转差别直到抽穗期物质相互运转极少的情况下仍然存在。 3.主茎与分蘖间同化物运转与植株各生育期光合产物的积累,各器官对物质的需要,养分(C~(14),P~(32))进入植株体内的途径不同有着密切关系,有自主性,也有相关性。 4.试验征明:水稻植株内养分能互相协调成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看来分蘖植株对水稻体内营养物质有调节的良好影响。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乳熟期分蘖植株竟有1/3的光合产物转向主茎穗部积极参与主茎结实器官形成,这无疑地对增加主穗重起着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2.
隗溟  李冬霞 《生态学报》2013,33(22):7098-7107
本研究选用两个籼稻杂交品种西农优1号和冈优725,采用人工去蘖形成分蘖初期的早发、中发、迟发三个处理,在群体条件下研究分蘖和生产力的补偿能力。本研究发现,迟发处理高节位群的分蘖补偿能力最明显,但绝对补偿量小。迟发处理高节位群的生长势、有效分蘖倍数增加,抽穗期单茎叶面积有增加的趋势,但抽穗期有效穗数、叶面积系数降低;迟发处理冠层光分布增加,叶绿素、蛋白质含量提高,叶片细胞内保护酶类(Superoxide dismutase, SOD、catalase,CAT)活性下降慢,叶片衰老慢,但是漏光率增加,截光率下降;迟发处理净光合生产率(Net assimulation rate, NAR)增加,同化物分配合理,经济系数有增加的趋势,但物质积累速度(Crop growth rate ,CGR)和干物质生产量减少。在本实验条件下,早发与中发处理的经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早发与迟发处理的经济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苗秧对生物、非生物因素胁迫,如本田前期一定程度的人工去蘖,具有一定的分蘖补偿能力。  相似文献   

3.
引言在稻麦作物的密度试验中,对于主茎和分蘖之间的关系争论颇多,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强调主茎优势并认为分蘖的产生会消耗主茎的养分,如果抑制分蘖使主茎的营养集中地使用在其本身则产量可以提高,执这种看法的人主张依靠主茎,因而应该种得密一些。另一种看法则根据单株分蘖数愈多主茎性状愈好的事实,认为分蘖对主茎有帮助,因而主张种得  相似文献   

4.
谈谈水稻的分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药发生的—般情况1.分药发生的部位水稻和其他的禾本科作物一样,在泥土中或靠近地面的基部数个节上的腋芽,遇适当的条件,即能成为侧茎并产生不定根,称为分药。稻的主茎上有很多节,节数的多少,因品种、生长期的长短而有所不同。生长期长的品种可多至17个节以上;生长期短的品种,常常仅10个节左右。一般有13—16  相似文献   

5.
水稻化感作用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7,自引:21,他引:77  
选用具有强化感作用的6个水稻品种为供体,大田稗草为受体,研究了水稻化感作用及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提高水稻叶片浸提液浓度,可以相应增强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果,这种抑制效果与杂草的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化感水稻叶片浸提液能显著抑制物质稗草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从而影响其生长;苯丙氨酸氨解酶(PAL)的活性大小与酚类物质的含量吴正相关;多种酚类物质的化感作用之间可能是增效的,也可能是拮抗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分析了水稻矮杆多分蘖突变体丛矮648 (CA648)及对照中花11 (ZH11)在分蘖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还原糖、蔗糖含量以及POD酶活力。结果表明,分蘖期ZH11剑叶中叶绿素含量高于CA648。水稻分蘖前期,CA648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低于ZH11,胞间CO2浓度高于ZH11;而在分蘖盛期(分蘖期后20 d)两种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ZH11净光合速率比CA648高17.5%,同时CA648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都低于ZH11;而分蘖后期ZH11与CA648净光合速率几乎相同。分蘖盛期CA648叶片还原糖含量明显比对照高;而茎杆还原糖含量与对照无差异。CA648叶片蔗糖含量低于对照,约为ZH11的77.5%;而茎杆的蔗糖含量高于对照,比ZH11高30.7%。两种材料POD酶活力差异明显,其中在分蘖盛期,CA648叶、茎中的POD酶活力分别比ZH11高73.0%、16.8%。  相似文献   

7.
个别的小麦品种特别是冬小麦,分蘖在获得高额产量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春小麦品种留切先斯62第一个分蘖通常在主茎的第三或者至第四个真叶出现时形成。留切先斯62小麦的主茎生长圆锥突起的伸长在时间上与第三个真叶显现的时间相符合;同时也显露第一个分蘖。因此在此时期内明确主茎和分蘖的生长圆锥突起是怎样的和它在何时进行分化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在達里彦沃斯特农牧业科学研究所(位於哈巴罗夫斯克)研究了这个问题。供试品种为春小麦留切先斯62和其他几个品种。留切先斯62用马  相似文献   

8.
供试材料为广西农学院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室提供的杂交水稻(Oryza sativa)汕优挂34F_1(亲本)及其花粉植株后代89AH-97,89AH-167和88AHW-16三个品系。测定结果表明:花粉植株后代三个品系叶内叶绿素含量在分蘖盛期明显低于亲本汕优桂34F_1,在孕穗期则差异不大。但三个花培品系的净光合强度在分蘖盛期与汕优桂34F_1无明显差异,在孕穗期则显著地高于汕优桂34F_1。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大螺旋藻一些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邱丽氚  凌元洁 《植物研究》1998,18(3):356-360
证实了大螺旋藻(SpirulinamajorKuetz)含有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缺乏叶绿素b。此外发现大螺旋抗藻的荧光光谱与高等植物很相似,大螺旋藻没有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区带出现,而可溶性蛋白质的区带却很明显,尽管大螺旋藻生长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但这些区带总是很稳定。  相似文献   

10.
水稻对UV-B辐射增强的抗性遗传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本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B(UVB,280~330nm)能严重影响水稻秧苗生长发育,从而引起植株矮化,叶片干枯,叶绿素含量降低,单株干物质减少甚至死亡。不同水稻基因型对紫外线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在3个供试品种(HR、M63、Hr)中,HR最抗UVB危害。遗传分析表明水稻抗UVB的性状为数量遗传性状且受多对隐性基因控制,生化分析表明水稻秧苗经UVB处理后,在0~3d内,随着时间推移,秧苗保护酶活性明显增强,之后,保护酶活性逐惭下降,MDA含量相应增加。抗UVB品种HR比感UVB品种Hr保护酶活性一直较高,膜质过氧化程度较低,反映了保护酶对抵抗UVB危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水稻无侧根突变体RM109,原品种大力及杂交后代F1三者的部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包括抗氧化酶(SOD、POD、CAT)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及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等的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RM10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大力的50%,F1为大力的72%;RM109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大力高125%,F1的比大力低3%;RM109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大力的56%,F1为大力的11%;RM109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为大力的60%,差异都极显著。揭示了基因突变后引发的生理生化的变化,从中探讨突变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苗移栽大田后仍能保持较强的生理生化优势,从分蘖期到乳熟期,旱育秧植株的抗坏血酸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ATP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4.09~12.22%、8.22~19.68%、10.19~24.73%、2.77~22.36%、36.11~137.5%和26.11~135.2%,丙二醛含量降低5.04~7.14%,膜透性相应减少29~16.06%,因而抗逆性强,秧苗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成穗率高,叶片不早衰,干物质积累多,高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苗移栽大田后仍能保持较强的生理生化优势,从分蘖期到乳熟期,旱育秧植株的抗坏血酸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ATP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4.09~12.22%、8.22~19.68%、10.19~24.73%、2.77~22.36%、36.11~137.5%和26.11~135.2%, 丙二醛含量降低5.04~7.14%, 膜透性相应减少29~16.06%, 因而抗逆性强,秧苗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成穗率高,叶片不早衰,干物质积累多,高产。  相似文献   

14.
玉米黄化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户单26'为材料,研究了黑暗条件下生长的玉米黄化幼苗内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条件下生长的对照组相比,黄化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降低,特别是叶绿素a含量大幅度降低;黄化幼苗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显著增加.研究发现,黑暗条件下的玉米幼苗叶绿素a的合成受到了显著影响而表现出黄化现象,黄化幼苗能主动提高其自身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轻黑暗逆境对植物细胞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大豆苗期喷施水杨酸、间苯二酚和丹宁酸后,叶片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叶绿素、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下降,主茎生长速率加快。三种酚类物质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间苯二酚、丹宁酸、水杨酸;对主茎生长速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丹宁酸、间苯二酚、水杨酸。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速生杨与钻天杨的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速生杨的叶绿素、脯氨酸、脱落酸、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含量、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钻天杨。但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且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细胞膜通透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麦粒能够长到多大多重?为了探讨小麦的增产潜力,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意义。小麦的千粒重被认为是一个品种特性,品种间差异很大。例如我国各地的推广良种中,千粒重轻的如西北54,平原50、蚰子等,只有26—29克,重的如华北187、四川51等,约为40—43克,中等的如华北497,碧蚂1号、石家庄407等,在35克左右(金善宝,1961)。据报导个别杂交种,千粒重有高达65—70克的1953)。同一品种的千粒重随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虽说千粒重在产量构成要素中比较  相似文献   

18.
芍药是一种适应性强的宿根花卉,尤其在干旱地区的应用具有良好前景。但芍药不同品种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以4个芍药品种大富贵、粉玉奴、Karl Rosenfield和Duchesse de Nemours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水平对植株表型性状、光合指标、水分生理指标及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4个品种的抗旱性。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抗旱性依次为Karl Rosenfield>Duchesse de Nemours>粉玉奴>大富贵。这将为芍药在干旱地区的栽培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甘蔗与斑割复合体杂交F1代中1个株系在主茎和分蘖茎的节间长度存在明显差异的植株为实验材料,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甘蔗主茎(节间短)和分蘖茎(节间长)叶片样品RNAs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进行从头组装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测序数据量11.16Gb,其中甘蔗主茎(BG-stalk)为5.67Gb,分蘖茎(BG-tiller)为5.49Gb。去冗余后,denovo组装得到69204条Unigene,并对这些Unigene进行七大功能数据库(NR,NT,GO,COG,KEGG,Swissprot和Interpro)注释,结果发现,有83.73%(57942条)的Unigene得到注释,16.27%(11262条)的Unigene未被注释。所有的Unigene共有9156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位点,其中三核苷酸重复最多、四核苷酸重复最少,且CCG/CGG出现的频率最高。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显示,分蘖茎(BG-tiller)样品表达的上调基因有1842个,下调基因的有2663个。进一步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Pathway功能分类分析,分别获得57个功能小组和19条生物通路。本研究对甘蔗主茎和分蘖茎叶片转录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获得了分蘖茎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差异基因,为后面进一步分析调控甘蔗节间长短差异的基因及挖掘甘蔗分蘖生育调控相关基因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魔芋多糖固定化酿酒酵母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魔芋多糖载体固定化酿酒酵母的生理生化特性。批式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与自然细胞相比较,前者的糖利用速度和乙醇生成速度分别提高28.1%和32.2%,而细胞增殖速度减少了28.0%。前者细胞内大分子组成和某些酶活力分析结果说明,固定化细胞蛋白质(包括含氮量、粗蛋白)、去氧核糖核酸、细胞内聚多糖含量和EMP代谢途径的某些酶活性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