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虫蛾飞行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罗礼智  李光博 《昆虫学报》1996,39(2):141-148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粘虫雌蛾Mythimna separata(Walker)飞行(背纵)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肌原纤维由500-700根肌球蛋白丝(粗丝)组成,每根粗丝由6根肌动蛋白丝(细丝)环绕排列成六角形,每根细丝精确地位于两根粗丝间1/2处,从而使粗丝和细丝的比为1:3。肌节较短,长度约2.2-2.6μm。肌原纤维之间充满着线粒体和横管。每个肌节约有线粒体三个,横管二根。线粒体约占肌纤维体积的40%,而横管为7%。每根横管准确地位于肌节的1/4、3/4处,或Z线和中膈的中央,并与肌质网交接形成二位体(dyads)或三位体(triads)。肌质网相当不发达,约占肌纤维体积的2.5%。但其分布很有特色,即除了紧贴于肌原纤维周围的由单层液泡组成的肌质网以外,在中膈处还有一层横穿于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和其它同步飞行肌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比较的结果还表明,粘虫蛾飞行肌具有较善于飞行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经典的肌丝滑动学说认为,横管在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肌动作电位传导至肌纤维内部的通道,并因此成为动作电位与终池释放贮存钙两过程之间的偶联场所。当终池释放钙使肌浆内游离钙浓度达到10~(-7)M以上时,引发收缩反应;而当Ca~( )被纵管重新吸收并贮于终池中时,肌肉舒张。最近,美国费城杰佛逊医学院的Bianchi对横管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兴奋-收缩偶联过程  相似文献   

3.
经典的肌丝滑动学说认为,横管在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肌动作电位传导至肌纤维内部的通道,并因此成为动作电位与终池释放贮存钙两过程之间的偶联场所。当终池释放钙使肌浆内游离钙浓度达到10~(-7)M以上时,引发收缩反应;而当Ca~(++)被纵管重新吸收并贮于终池中时,肌肉舒张。最近,美国费城杰佛逊医学院的Bianchi对横管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横管并不单纯起通道的作用,它还可吸收由终池释放的Ca~(++),而这一功能又与肌肉疲劳的发生有密切关联。在本工作中Bianchi与Narayan将蛙的缝匠肌浸浴于含~(45)C的林格氏液中,并给予1赫兹脉冲刺激300次。然后移出肌肉,用含有氯化锶的无钙林格氏液洗出细胞间隙包括横管内的~(45)Ca与Ca~(++),并进行测定。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2例乳腺小管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乳腺小管癌12例(单纯型8例、混合型4例),组织形态学特征为肿瘤均由高分化的小管结构组成,管腔形状不规则成角状,衬覆单层上皮细胞,未见肌上皮细胞及完整的基底膜成分,SMA(-)。间质增生并富于细胞。12例中9例随访6个月到4年,均无复发。结果 乳腺小管癌是一种由高分化小管结构组成的特殊类型乳腺癌,预后良好,可能是保乳手术的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在骨胳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肌浆钙离子浓度主要由肌浆网系调节。青蛙心肌细胞的肌浆网系不发达,没有横管,且细胞直径很小,因此肌浆钙离子浓度很可能由发生在肌膜上的过程调节。本文从定量角度验证这一设想的可能性。假定青蛙心肌细胞兴奋时钙离子顺浓度差从细胞外跨膜扩散入细胞使肌浆钙浓度升高,又经肌膜上类似载体作用的主动过程将钙离子排出细胞,由此计算静息蛙心肌在某一频率的重复刺激下肌浆钙离子浓度随刺激次数的变化以及对不同刺激频率当收缩张力达稳态时肌浆内钙浓度值。利用肌肉稳态收缩张力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之间已知的单值关系可以看到,计算结果同实验记录的蛙心肌稳态张力与刺激频率间的“阶梯”关系符合得很好,说明青蛙心肌细胞膜在调节肌浆钙离子浓度中起决定作用这一想法从定量角度考虑也完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钙离子在心脏兴奋-收缩偶联中发挥关键作用,全细胞钙浓度升高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已受到广泛的关注.肌浆网是心肌细胞重要的钙库,在维持细胞内钙稳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因素.舒张期心肌细胞肌浆网RyR2通道活性增强,异常开放增加或关闭不全,钙离子异常释放,引起肌浆网钙漏流.心力衰竭时肌浆网功能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尤其是在终末期,肌浆网钙漏流所介导的心肌细胞局部钙信号增强,从而引起心脏发生结构、功能的重构.本文就肌浆网钙漏流的发生机制及其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展望,以期为临床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及有效药物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齿苋叶片PEPCase由四个相同的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为83kD。远紫外CD光谱分析表明,此酶含有36.6%α—螺旋结构。马齿苋叶片PEPCase可被G6P激活,但不能被Gly、Ser激活。G6P可防止酶的尿素变性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作用。这种保护效应与G6P诱导的酶构象变化有关。 从酶对低温、高温及尿素的反应来看,马齿苋叶片PEPCase的稳定性高于高粱叶片PEP—Case,两者的免疫特性和电泳特性亦不同。  相似文献   

8.
杨新宇  蒋锦昌 《昆虫学报》1995,38(2):173-178
鸣鸣蝉Onvotympana maculaticollit Motsch的发声肌平均含193个初级肌束,多数初级肌束含9-10条肌纤维,其顶、底瑞的附着结构仅由柱状粘和细胞层组成。每条肌纤维约含1 900根肌原纤维,多数肌原纤维的长,宽和截面分别约0.77μm、0.68μm和0.53μm2.井约含200根粗肌丝,其粗细肌丝的比值一般为3∶1。肌小节的长度和z线的宽度分别约3μm 和0.2μm.三联管分别位于距两端z线约0.75μm处。肌原纤维、线粒体和微气管-肌质网的面积系数分别约31.3%、46.O%和11.9%。肌小节中粗肌丝纵贯两端z线,中间无1带;细肌丝由z线相向延伸到肌小节中央,其空区约0.15-0.25μm,并无M线。这些结构特征不仅使发声肌能够利用有限的几何空间产生最大的张力,并可适应高速串的收缩运动。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学修饰的方法观察精氨酸残基在PEP羧化酶的催化和调节功能中的作用。用丁二酮在硼酸盐缓冲液存在下处理PEP羧化酶使酶活性迅速丧失。其失活速度表现为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特性。 低温处理(15℃),或者PEP、G6P、甘氨酸,苹果酸,G6P加甘氨酸和PEP加甘氨酸等酶的底物和效应剂的存在对酶的丁二酮失活均具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PEP和G6P的P_(0.5)值各为4mM和1.5mM。 丁二酮对酶的修饰表现为可逆失活。在Tris-H_2SO_4缓冲液中透析可使被丁二酮修饰而丧失的酶活性恢复。 丁二酮处理还使酶失去对G6P的敏感性,但不影响甘氨酸对酶的调节作用。低温(15℃)下丁二酮修饰酶的G6P脱敏速度比常温下(30℃)底物保护的修饰酶的G6P脱敏速度慢。比较脱敏速度常数(k_(dG6P))前者是0.0116(分~(-1)),后者是0.0562(分~(-1))。甘氨酸的加入不影响底物保护的修饰酶的G6P脱敏速度而明显降低酶的丁二酮失活速度。 这些结果表明精氨酸残基不仅存在于酶的催化部位并为酶的催化所必需,同时还存在于酶的G6P结合部位而参与G6P对酶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心肌横管系统在兴奋收缩偶联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显微镜分辨率的提高,近年来对横管又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主要综述了各类心肌相关疾病的t-tubule重构模式和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跨肌浆网膜的钙离子ATP酶SERCA1a可在水解ATP的同时逆浓度梯度从胞浆转运钙离子入肌浆网,引发收缩的骨骼肌细胞舒张.目前对SERCA1a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要领先于对其他P型离子转运ATP酶的研究.为了解SERCA1a跨膜螺旋M7与M8膜内侧连接部Linker78(L78)的功能,我们评估了L78部分氨基酸残基突变对SERCA1a反应循环的影响,发现:除G864A之外的所有突变体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钙离子转运速率;G862或P863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导致SERCA1a的ATP酶活性显著降低或丧失,并引起由ATP或无机磷酸Pi生成的磷酸化酶中间体EP量显著减少;A893被P取代对SERCA1a的影响与G862、P863突变相似;与野生型SERCA1a相比,G864A与FMQ873-875单突变体ATP酶活性及EP生成量无明显差别.上述结果表明,M7、M8膜内侧连接部L78不仅与跨膜区钙离子转运过程密切相关,而且L78在GPG862-864处及A893附近的正确转折对胞浆结构域P的磷酸化也具有关键的远距离调控作用,提示L78的结构及柔度对SERCA1a构象正常的周期性变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G6P脱氢酶(G6PDH)是氧化的戊糖磷酯途径中的第一个酶,它广泛存在于C_3、C_4、CAM植物和藻类植物体中(Herbert等1979)。在叶绿体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前人对该酶有较多研究(Dennis 和 Miernyk1982,Fickenscher 和 Scheibe 1986,  相似文献   

1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是一种神经肽,它由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CGRP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CGRP受体参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的调节,特别是CGRP在血管舒张以及偏头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去认为CGRP受体是一种经典的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特性。近年来发现,与经典的G蛋白偶联受体不同,具有生物活性的CGRP受体由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like receptor,CLR)、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eceptor activity modifying protein,RAMP1)和受体组成蛋白(receptor component protein,RCP)组成,CGRP受体的这些不同组分在跨膜信号转导中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RAMP参与多种G蛋白偶联受体的组成,在G蛋白偶联受体的表型及功能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RAMP的发现修正了有关G蛋白偶联受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目前对CLR,RAMP以及RCP在CGRP受体激活和信号转导中作用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深入研究RAMP的胞外N末端和RAMP的单跨膜区域如何协同CLR以识别并结合相应的配体,以及G蛋白与RCP之间怎样相互作用,都将为有关G蛋白偶联受体的理论提供新的内容。本文将综述CGRP受体各组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CGRP受体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在大脑信号传递中至关重要,而在阿尔兹海默症(AD)中,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调控α-、β-及γ-分泌酶分泌、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生成及β-淀粉样蛋白(Aβ)降解,直接影响β-淀粉样蛋白在神经系统信号级联反应;另外,阿尔兹海默症中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可以扰乱G蛋白偶联受体功能.因此,阐明G蛋白偶联受体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开发以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的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酰胺合成酶是生物体氮代谢的中心酶之一,在消耗ATP的情况下,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由谷氨酸和NH4+向谷氨酰胺的转化,Toch ikura提出了将酵母发酵与纯化酶结合生产谷氨酰胺(G ln)的方法,本实验通过建立酶法合成L-G ln与酵母酒精发酵的能量偶联体系,研究了在此偶联体系中各因素对谷氨酰胺酶转化效率的影响,为工业上利用酶法生产G ln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鹌鹑的核型及G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胰酶处理法,对鹌鹑染色体的核型和G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鹌鹑染色体数目为2n=78,有10对大染色体(包括Z、W),29对小染色体。染色体形态分别为:NO.1染色体为sm型,NO.2、Z染色体为m型,其余染色体均为t型,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G带分析结果显示,鹌鹑的前9对大染色体及Z、W染色体G带可分为27个区,134带。  相似文献   

17.
PEP诱导产生的差光谱在237nm是一强负峰,在252nm附近呈宽负峰。Mg~(2+)产生的差光谱在275nm附近为正的阔峰,在237nm处为一负峰。PEP、Mg~(2+)共同与酶作用的差光谱在263nm附近呈宽的负峰。正效应剂G6P、Gly及GG分别存在条件下PEP羧化酶的差光谱亦各具明显差异,在270nm以下光区内尤其显著。在284nm和291nm为两个负峰,Gly诱导的峰强度大于G6P的,而GG复合效应剂对此两峰的影响表现很大的协同作用。Mal作用于酶的差光谱在246nm处有一负峰。  相似文献   

18.
从高梁叶片中纯化的PEP羧化酶在低温下活性迅速丧失,失活是可逆的。将低温失活的酶重新加热至室温酶,活性可以得到恢复。酶的失活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失活速度越快。 底物PEP、效应剂G6P、甘氨酸均能防止酶的低温失活。在G6P和甘氨酸同时存在时对酶的保护更为有效。 酶的沉降特性表明在低温下酶由聚合状态(10.2S)解联成低聚状态(4.1S)。而在G6P和甘氨酸的共同保护下,酶在低温下仍保持具有催化活性的聚合状态(10.1S)。 尿索(3M)导致酶的失活,而在G6P和甘氨酸的存在下酶的失活程度大大下降(残存酶活性为53%),而在Mg~(++)同时存在下可使酶对尿素的稳定性大大提高(残存酶活性为79%)。 NaCl,KCl等也具有防止酶低温失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范世藩  陈明 《昆虫学报》1986,(2):139-142
用能溶解肌球蛋白但不溶解副肌球蛋白的溶液(300 mM KCI,pH6.0)处理分离的蜜蜂间接飞翔肌粗肌丝,经数分钟后可以看到粗肌丝端头散开成为多根微丝,微丝数最多为7根。延长处理时间,可以见到粗肌丝中央部分只剩下直径约为5 nm的徽丝。实验结果支持我们以前提出的蜜蜂间接飞翔肌粗肌丝的结构模式,并指示贯穿肌小节、两端都和Z线相连的内芯至少部分由副肌球蛋白组成。只存在于A带的,由6根微丝形成的外套是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20.
李方方  李文庆  荆清 《遗传》2013,35(4):459-467
血管发育包括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两个阶段。近年研究表明, G蛋白偶联受体广泛参与调控成血管细胞的分化、迁移和接合, 尖端细胞和柄细胞命运决定, 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等多个过程。文章以血管发育中的这些关键事件为主线, 总结了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特别是视紫红质类和卷曲类受体在调节血管发育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着重介绍了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在血管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独特优势, 并展望了利用斑马鱼深入开展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研究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