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联合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A)组、急性胰腺炎组(B组)、白藜芦醇组(C组)、乌司他丁组(D组)和白藜芦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C+D组)。制备各组AS大鼠模型,观察各组腹水量及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NF—κB、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结果:B组与A组相比,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C、D及C+D组与B组相比,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C+D组与C组、D组相比,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O.05),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和D组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病理学评分均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C+D组上述指标改善较C组和D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白藜芦醇通过升高SOD保护性因子、降低MDA损伤性因子,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尤其在乌司他丁与白藜芦醇合用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水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肠鸣音活跃,阵发性腹痛,大便次数增加以及头晕等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不良反应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SAP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滴注,乌司他丁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清学相关指标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4.6%)(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中转手术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3.2±0.5)d,(7.3±2.2)d,4.2%,(15.8±1.5)d,6.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9±0.6)d,(11.5±3.1)d,10.4%,(24.7±2.1)d,12.5%](P均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白细胞、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140.2±49.1)U/L,(5.2±1.0)×109/L,(6.3±3.4)mg/L,(24.3±4.2)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30.6±60.2)U/L,(10.2±2.2)×109/L,(16.3±5.2)mg/L,(40.3±5.9)ng/L](P均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并发症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发生率(14.6%,12.5%,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5.4%,22.9%,39.6%)(P均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及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用于治疗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其中,两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相当(P0.05),但观察组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与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肿型胰腺炎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未见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用于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明显下调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尤为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莉  胡静  刘润  李晓  李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4):4676-467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水、充分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奥曲肽,实验组予乌司他丁,共治疗7天。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前、治疗第1、3天及治疗后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测定;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尿淀粉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3治疗后,实验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胰腺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这可能与其显著降低其血清IL-6、IL-8、TNF-α、淀粉酶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尿淀粉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分析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两组血清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52%)显著高于参照组(71.91%),观察组并发症(12.36%)明显低于参照组(24.72%),P0.05,组间有统计差异。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显著提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资料,治疗组(30例)采取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的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APACHEII评分、胸片变化、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的呼吸频率、Pa02、PaO2/FiO2、PC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6.39,6.27,24.07,9.82,P〈0.05);治疗组的VAP发生率20.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6.7%(x^2=5.84,P=0.016〈0.05);治疗组的病死率3.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6.7%(x^2=5.71,P=0.017〈0.05)。两组之间的APACHEII评分及胸片变化均有明显差异(t=7.14,6.33,P〈0.05)。结论: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较好地改善肺功能,缓解ARDS患者症状,提高安全可靠性,控制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资料,治疗组(30例)采取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的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APACHEII评分、胸片变化、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的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6.39,6.27,24.07,9.82,P0.05);治疗组的VAP发生率20.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6.7%(X2=5.84,P=0.0160.05);治疗组的病死率3.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6.7%(X2=5.71,P=0.0170.05)。两组之间的APACHEII评分及胸片变化均有明显差异(t=7.14,6.33,P0.05)。结论: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较好地改善肺功能,缓解ARDS患者症状,提高安全可靠性,控制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LR4、白介素及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和乌司他丁治疗,而实验组还要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记录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测量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的TLR4、血浆炎症因子及白介素水平。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APACHEⅡ评分、腹痛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2)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TLR4、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TLR4、CRP、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的治愈率(34.29%)和总有效率(74.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14.29%)和总有效率(48.57%)。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抗炎效果相较于单独使用乌司他丁疗效显著,能更好地降低炎症反应,使得TLR4、血浆炎症因子及白介素等炎症因子降低。  相似文献   

10.
何浩  胡亮  何彩霞  崔嵘  夏凤强  李成 《生物磁学》2011,(17):3334-3338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7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例)、CBP组(n=23例)和CBP+乌司他丁组(n=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典治疗方案,CBP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乌司他丁组在CBP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病情发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功能检测和动脉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和CBP组相比,CBP+鸟司他丁纽患者病死率、ICU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②经过治疗,CBP+乌司他丁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降至15.46±3.96,与对照组(18.06±4.25)和CBP组(17.14±5.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患者BUN、HR降低程度依次为CBP+乌司他丁组〉CBP组〉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前后PH值、HCO3-、MAP比较差并不明显(P〉0.05)。④CBP+乌司他丁纽血清CRP含量下降,WBC数量减少,其变化程度明显大于CBP组和对照组(P〈0.05)。⑤对照组、CBP组和CBP+乌司他丁组患者PT、TT和APTT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下降,其中CBP+鸟司他丁组PT、APTT时间短于CB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血气指标、肝肾功能和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期间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73例SAP并发ARD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7),对照组患者予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气指标、肝肾功能指标以及肠黏膜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 %(33/37),高于对照组的66.67 %(24/36)(P<0.05)。两组治疗7 d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以及血清肌酐(creatinine,Cr)、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SAP并发ARDS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肝肾功能和肠黏膜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ICU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60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并且经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意分组。分为UTI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综合治疗措施,A组除综合治疗外还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每次30万U,每日2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开始治疗、治疗后第3天、治疗第7天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结果、并且记录患者在ICU治疗的转归,应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治疗3天A组呼吸频率低于B组,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两组PO2、PO2/FiO2、SaO2均有上升。比较后发现A组PO2、PO2/FiO2、SaO2高于B组(P<0.05),两组PO2、SaO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经治疗3天A组与B组生化指标比较、白细胞计数、肾功及血乳酸均有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治疗结束后A组与B组死亡率比较(UTI组34.29%,对照组38.26%,P=0.0097)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UTI组7.54±3.27天,对照组11.78±2.69天,P=0.0086),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剂量UTI用于ARDS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急性胰腺炎被定义为一种以急性炎症和胰腺实质坏死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按照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存在几种学说,包括胰酶的自身消化、腺泡细胞凋亡、过度炎症反应、微循环改变、钙超载及肠道细菌易位学说等。本文主要对急性胰腺炎的定义、病因、分型、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