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alallin(甘丙肽)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肽,功能涉及摄食、睡眠和觉醒、疼痛、认知和生殖等各方面。我们在成年小鼠脑的神经细胞新生部位如SVZ,DG和RMS发现有galanin及其受体的mRNA表达,同时在SVZ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中也检测到有galanin及其受体的表达。细胞实验中.在分化后特定时间段GALKO小鼠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产生神经突的细胞比例及神经突的长度明显小于正常小鼠来源的神经干细胞.而加入galanin或受体激动剂GAL2—11后.该神经干细胞则在产生神经突的细胞比例及神经突的长度都明显上升。受体拮抗剂M35的添加可减弱galanin或GAL2-11所产生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galanin及其受体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及神经突的生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可能参与了神经系统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人胚胎干细胞向神经上皮祖细胞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研究早期胚胎发育和细胞替代治疗的重要细胞来源.采用一种与小鼠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方法进行人胚胎干细胞的神经诱导,可产生高纯度的神经上皮祖细胞,其神经上皮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时空性;诱导生成的神经上皮祖细胞具有增殖潜能并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是潜在的神经干细胞.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上皮祖细胞为研究神经发育和神经诱导提供了新材料,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且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获取高纯度的神经干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天小鼠胚脑皮质,制成单细胞悬液,在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在B27和bFGF存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在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在撤出B27和bFGF的有血清培养基中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结论小鼠胚脑皮质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在体外稳定培养、传代并自然分化,为细胞替代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4.
胚胎大鼠脑和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Fu SL  Ma ZW  Yin L  Lu PH  Xu XM 《生理学报》2003,55(3):278-283
研究采用显微解剖、无血清细胞培养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等实验技术 ,成功地建立了胚胎大鼠脑和脊髓神经干细胞 (NSCs)的分离和培养方法。结果显示 ,( 1)在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 (FGF 2 )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 ,两种来源的NSCs经体外培养 8- 10代后 ,其细胞数呈指数级增加 ,其中脑来源的NSCs数由原代培养时的 1× 10 6 增加至 1× 10 12 ,脊髓来源的NSCs数从 1× 10 6 增加至 1× 10 11。增殖的细胞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 (nestin) ;( 2 )在含 1%胎牛血清 (FBS)的培养条件下 ,它们都能被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但其分化比例可随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改变 ,其中 ,大脑来源的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从第二代 (P2 )的 11 95± 2 5 %下降至第五代 (P5)的 1 97± 1 16% (P <0 0 1) ,而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比例则基本保持不变 ,这一分化格局同样可在脊髓来源的NSCs中发现。结果表明 ,我们所分离和培养的细胞在体外经多次传代后仍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 ,它们都表达nestin ,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运用PCI2细胞和B104细胞对甘丙肽(GAL)在神经增殖上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运用RT-PCR方法检测GAL及其受体在PCI2细胞和B104细胞中的表达:运用MTT法检测GAL及其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PCI2细胞表达所有三种GAL受体(GalRs).而不表达GAL;B104细胞表达GAL及两种受体GaIR2和GalR3,而不表达GalRl;GAL及其受体激动剂GAL1-11和GAL2-11能够明显地抑制PC12细胞增殖、却会明显促进B104细胞的增殖。这些效应皆可被非特异性GAL受体拮抗剂M35所阻断。结果说明,GAL可以通过其受体影响细胞的增殖.并且不同受体可能介导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裂潜能和自更新能力的母细胞,它可以通过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方式产生神经组织的各类细胞,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损伤导致了临床症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修复作用不大,原因是干细胞的数量有限,微环境的不允许。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进入体内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保持未分化状态或大部分分化为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调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直接决定神经干细胞源性神经元的比例和神经元之间功能性突触的数量。现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在中枢神经系统 ,成年后新神经元发生主要见于两个脑区 ,即室管下区 (subventricularzone)与海马的颗粒下区 (subgranularzone)。正常情况下 ,除上述脑区外的其它脑区能够产生神经胶质细胞 ,但是不能产生神经元。为了研究神经元和 /或神经胶质细胞对来源于成年的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Song等分离了成年大鼠海马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将其分别或联合与来自成年的、依赖FGF 2的神经干细胞共培养 ,意外地发现神经元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 ,而星形胶质细胞则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  相似文献   

8.
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存在着神经干细胞(nueral stem cells,NSCs),是成年哺乳动物脑内重要的神经发生区域。神经发生过程极为复杂,包括一系列的生物学事件。在病理状态下,SVZ区的细胞增殖,新生的神经细胞迁移到病灶处,取代或修复受损的细胞,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该文就SVZ区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发生过程及病理状态下神经发生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Alamarblue、BrdU掺入免疫荧光双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了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γ-aminobutyricacid)对成年小鼠脑室下区(sub ventricular zone,SVZ)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成体NSCs被不同浓度的GABA和BICC干预后,GABA组增殖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BICC组的增殖则减弱;GABA组作用后增殖活跃期的NSCs比例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BICC组增殖活跃期的NSCs比例明显降低沪〈O.05);GABA作用组的处于s—G2期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该研究表明,GABA能促进成年小鼠SVZ区来源的NSCs进入增殖活跃期从而促进其增殖。  相似文献   

10.
在成体的许多组织中发现了多能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参与组织的正常修复。神经干细胞在体外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成体神经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都能分化成成体神经系统中的各种神经细胞。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因此神经干细胞可以应用于神经损伤或者神经疾病的修复。本文概述了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及其生长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从新生大鼠嗅球中分离出嗅成鞘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运用RT-PCR方法检测甘丙肽及其受体在体外培养的嗅成鞘细胞中的表达;运用MTT法检测甘丙肽及其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对嗅成鞘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嗅成鞘细胞表达甘丙肽(GAL)及其受体GalR2,而不表达其他两种受体GalR1和GalR3;甘西肽及两种受体激动剂GAL1-11和GAL2-11能够明显地抑制体外培养的嗅成鞘细胞的增殖,这一效应可被非特异性甘丙肽受体拮抗剂M35所阻断。  相似文献   

12.
运用慢性非预见性应激刺激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用开野实验(open—field)检测大鼠建模前后行为学变化,HPLC—EC法测定血清皮质醇变化,由此对模型进行初步评价。运用原位杂交、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脑区和中缝背核甘丙肽及其受体2的表达。结果显示.慢性应激后模型组大鼠活动性明显降低,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海马脑区和中缝背核甘丙肽及其受体2的表达显著上调。在慢性应激大鼠抑郁症模型中,甘丙肽及其受体2在部分脑区的高表达提示甘丙肽很有可能参与了应激过程中神经元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实验运用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观察了过氧化氢对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效应及甘丙肽(GAL)对氧化应激过程中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过氧化氢对海马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毒性效应。甘丙肽以及甘丙肽非特异性受体激动剂GAL1-11和甘丙肽受体2 (GalR-2)特异性激动剂GAL2-11能显著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在氧化应激过程中的损伤反应,这种效应可被GAL非特异性受体阻断剂M35阻断。实验提示GAL对氧化应激导致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很有可能是由GalR-2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4.
15.
16.
医院分支杆菌菌库和基因库的建立 ,应用了计算机管理 ,不仅使各类菌及其相关资料得到系统管理 ,也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了可靠信息 ,是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从生物资源,药理学,化学合成和组织培养方面对红豆杉植物中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从中可以了解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The gametophyte, old embryo, and sporophyte of Schizaea pseudodichotoma sp. nov., sporophyte and female parental gametophyte of S. diversispora hybr. nov. (S. pseudodicholoma X probably S. dichotoma), sporophyte of S. rhacoindusiata sp. nov., and gametophyte, old embryo, and sporophyte of Actinostachys macrofunda sp. nov. are described. The taxonomy of Schizaea is discussed and the system of Diels is strongly supported. The two sectional names used by Diels, Euschizaea Hook, and Lophidium Rich, are replaced by Pectinatae Prantl and Schizaea respectively. The prime morp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chizaea pseudodicholoma lies in its leafless embryo and its simple leaf differing from other species in its section, and that of Actinostachys macrofunda lies in its reduction to nearly complete heterotrophic existence and its frequent multiple annulus. Fungal hyphae have been traced from Schizaea and Actinostachys through the substratum and into root nodules of Casuarina and into roots of two other angiosperms.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