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皱蝽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皱蝽的卵、若虫和成虫均为聚集分布,其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d)~2(ax~b),最佳抽样方法为“Z”形和平行线形。若用5点式取样。虽按理论抽样数确定样本数,但其特征数代表不了总体。用“Z”形抽样法,可比确定的理论抽样数减少10%~20%个样本。  相似文献   

2.
稻瘿蚊为害(标葱)的空间分布型及其与有效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自军 《昆虫知识》1994,31(3):135-137
稻瘿蚊为害的空间分布型属聚集分布,田间估计稻瘿蚊为害的最佳取样方法为棋盘法和平行线法,当每丛受害超过1苗时,抽样数量可稳定在151丛以下。标葱率和有效穗相关性测定表明:当标葱率在20%以下时,为害程度与有效穗的多少无显著相关;当标葱率大于20%时,标葱率与有效穗呈显著负相关,每受害加重5%,有效穗将减少0.37个/丛。  相似文献   

3.
杭州五云山米槠种群幼苗大小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相邻格子法研究了杭州五云山米槠种群幼苗的大小结构 ,分析了不同立木级幼苗的死亡率及死亡动态和原因。采用“方差 /均值”法 ,Lloyd聚块性指标m /m等指数测定了各立木级米槠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 ,并探讨了用不同样方取样情况下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该区米槠幼苗库比较丰富 ,平均 3 3株·m-2 ,大小结构呈显著的金字塔型 ,表明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各大小级幼苗死亡率不同 ,从Ⅰ级到Ⅴ级呈波状起伏 ,有两个死亡高峰。采用不同样方取样均表明种群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米槠幼苗种群的集群分布主要是由米槠种子的散布特性所致 ,不同大小级幼苗分布格局的变化是种内种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天然红海榄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湛江高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中的天然红海榄种群为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野外调查,同时根据红海榄种群个体定位图,运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聚块性指数、扩散型指数、平均拥挤度、负二项参数、Cassie.R.M.指标,分析天然红海榄种群在不同潮带、不同群落类型及不同取样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红海榄种群在高潮带和低潮带中趋向于随机分布的空间格局,中潮带则呈现为明显的聚集分布;红海榄种群在纯林中的分布格局略偏向于随机型,在混交林中则呈现较强的聚集分布,聚集度指标表现为C>1,Iδ>1,K<8,m*/>1,Ca>0;红海榄种群在不同取样尺度的分布格局存在差异,聚集强度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大而减弱,在取样尺度为5m×5m时呈现明显的聚集分布,取样尺度为5m×10m时亦表现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相对较小,取样尺度为10m×10m时其空间格局介于聚集分布与随机分布的临界状态。红海榄种群的分布格局与生境条件的异质性以及红海榄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以200 m×200 m动态监测样地的地形数据和群落学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扩散系数、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取样面积、生长阶段下树种分布格局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地形因素对树种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群落中多数树种呈聚集分布,少数树种呈随机分布。多数树种的分布格局与取样面积无关,其中大部分在各取样面积下都呈聚集分布;少数树种的分布格局受取样面积的影响,取样面积较小时多呈随机分布,取样面积较大时多呈聚集分布。群落中约有一半树种的分布格局与其生长阶段无关,其中大部分在各生长阶段都呈聚集分布。另有一半树种的分布格局受其生长阶段的影响,其中大部分在幼树阶段表现为聚集分布,在中树、大树阶段表现为随机分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异质性对多数树种的聚集分布有重要影响,其中树种在资源生态位上的分化是控制因素,而地形对水热资源的再分配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思茅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方 《昆虫知识》1992,29(2):102-104
寄生于滇油杉上的思茅松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以平行线式和棋盘式抽样所得结果误差较小。文中还给出了序贯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中心点四分法在武夷山取样的有效性,1982年,我们在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山顶以小叶黄杨和岩柃为主要建群种的矮林里顺坡设置4条平行样线,线距5米,点距4米;在样线与样线之间规则设置15个4×5米~2的样方。用中心点四分法取样时,在直线各随机点上划分四个象限,测定从中心点到每个象限内最近的个体。用样方法取样时,进行每木调查。两种取样方法均记载胸围在18厘米以上的植株的种名,测定胸围、树高等定量数据,研究中心点四分法取样的精度、野外工作效率以及矮林的最小面积和最小点数。  相似文献   

8.
土壤异质性是导致植物空间异质性分布以及土壤动物和啮齿动物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合理的土壤取样点数量和分布对反映研究区土壤信息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土壤为例,以土壤紧实度、容重和水分为调查指标,在110 m×110 m的样地中,以每个样点相互间隔10 m设置了121个取样点,运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取样数量(3~36个)和3种取样方法(随机法、网格法和对角线法)与整体取样(121个样点)所获得的结果。研究发现:(1)土壤物理性状的取样误差均随着取样数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2)最优的取样方法是随机法,且取样数量大于18个,即能达到最小误差以及满足90%和95%置信水平的取样精度。建议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草地类型,关注草地取样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枣飞象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o et Morimoto是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枣飞象在陕北黄河沿岸枣树种植区暴发成灾,给陕北红枣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明确枣飞象成虫在陕北枣区的空间分布型及最佳抽样技术,为枣飞象的监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于陕西省佳县枣区,首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样地,采用五点抽样法、双对角线抽样法、棋盘式抽样法、平行线抽样法和Z形抽样法抽取受害枣树,随后采取分层取样法分别统计每株枣树上枣飞象成虫数量。采用t-检验对这5种抽样方法的适合性、代表性和变异程度进行了比较,确定最理想的抽样方法;随后用聚集度指标、Iwao m*-m回归分析法以及Taylor幂法则对枣飞象成虫在枣区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选用Iwao提出的理论抽样公式和序贯抽样公式确定了枣飞象成虫的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结果】结果表明,5种抽样方法都适合枣飞象成虫在陕北枣园的调查,其中以平行线抽样方法最为理想,枣飞象成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间相互吸引的个体群,且个体群的聚集度与其成虫数量成正比,枣飞象个体群聚集原因是由于某些环境成分或者是本身聚集性活动中的一个因素或共同作用引起的。建立的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18.995/m+0.0203),序贯抽样模型为T_0', T_(0(n))'=30n±47.53(1/2)~n。【结论】枣飞象成虫在田间最理想调查方法为平行线抽样法,枣飞象在陕北枣区成虫分布型呈聚集分布,为陕北枣区枣飞象的监测预报及可持续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淡娇异蝽发生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启昌  杨有乾 《昆虫知识》1999,36(3):151-154
淡娇异蝽UrostylisyangiMaa属半翅目,异蝽科,属东洋区系昆虫,为中国特有种。主要危害板栗、毛栗,刺吸嫩枝汁液,轻者减产或绝收,重者整株死。本文主要从生物学特性方面作了一些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卵块林间分布调查平行线取样法,取样单位为。采用Lloyd,M.方法,进行聚集指标测定。1.2生物学特性观察1.2.1卵滞育现象测定试验条件:18、21、24、27、30、33℃不同的恒温箱,光照时间为每天12小时,光照强度为s668lx,湿度由饱和NaCl溶液控制。方法:取24小时产的卵放入…  相似文献   

11.
岷江柏四个地理种群分布格局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柏是我国特有珍稀树种,其种群分布格局一直缺乏必要的研究。采用Greig-Smith的相邻格子样方调查法,调查了四川西部四个岷江柏地理种群,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种群空间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岷江柏种群分布格局与取样尺度有关。在2m×2m、4m×4m、6m×6m、8m×8m四个取样尺度下,小金种群均表现为集群分布,马尔康种群均表现为随机分布,金川种群和理县种群却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大,表现出聚集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的变化趋势。四个取样尺度中以2m×2m取样尺度来分析岷江柏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时效果最好。方差/均值比率法运用统计方法确定T值的显著性,数学推导严密,运算简单,在分布格局分析中是一种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省宜兴市龙池山发现了1个浙皖虎刺自然种群,属江苏省分布的新记录。通过野外居群取样及统计分析方法,首次研究了浙皖虎刺的形态变异。浙皖虎刺针刺长度为1.0~4.6 mm。叶片形状与大小变异较大,长3.0~9.0 cm,宽0.9~3.2 cm。核果成熟时红色,扁球形至近球形,具1~4个分核,其中具2核或3核的果实数目相对较多(p<0.01)。浙皖虎刺种群生长于海拔95~140 m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下,具果实的个体约120株。在20个1 m×1 m林下层样方中,浙皖虎刺共有14种伴生植物,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3种植物分别为狗脊、虎刺和米槠。在江苏省境内,浙皖虎刺、虎刺和米槠都局限分布于宜兴龙池山。在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浙皖虎刺等虎刺属种类可能为米槠的伴生种。  相似文献   

13.
闽东白背飞虱发生情况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闽东山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1961—1965年笔者曾作过一些调查研究,1970年以后又作了补充观察,现将所得资料整理如下。 一、垂直分布与田间消长 闽东地处亚热带,背山面海,地形复杂。海拔500米以上山区年平均气温约15.5℃,以种植单季稻为主。随着海拔高度和耕作制度的不同,白背飞虱的发生差异很大。经多年调查,并参考有关县病虫测报站资料,其垂直分布和田间消长情况,如表1、2。 从表1、2看出: 1.白背飞虱虫口密度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加大,以海拔500米以上的山间盆地稻田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14.
褐飞虱又一种危害方式及其损失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常年其自然为害损失超过其它任何一种害虫。对褐飞虱的刺限为害同人早有共识,但有一种为害方式──以产卵器划破德颈产卵,导致水稻产量下降,至今未有报道。为了弄清其危害损失程度,给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就此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调查方法1.1田间调查:选择褐飞虱不同密度的稻田(品种汕优63),在水稻收获前跳跃式取样,每点2穴,共查20穴;并数得20穴总株数。将20穴所有穗颈有产卵痕的稻穗取下,观察产卵痕部位,同时在同一穴中取相当数量和大小的无褐飞虱产卵痕…  相似文献   

15.
天南星属(Arisaema)植物全世界约有150余种,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北美洲,以亚洲为其分布中心。我国南北各省区有84种,占全属种数的56%。其中59种为我国的特有种,占国产本属种数的70.2%。在我国横断山脉地区就产约40种,占国产种数的47.6%,为本属多样化中心。 本属在天南星科中是一个较大的家族,种类丰富。在知其分布海拔高度的61种中,局限于海拔2000米以下分布的仅13种,其余48种都分布至2000米以上,其中分布达3000米以上的有29种,和达4000—4400米的有网檐南星(A.utile)、黄苞南星(A.flavum)等5种,而仅限于在海拔2000米以上分布的有23种,  相似文献   

16.
羊草草原种群分布格局的最适取样面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持  宝荣 《生态学报》1986,6(4):324-329
只有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才能保证展现出特定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的真实面貌,然而,反映群落种类组成的种-面积曲线所给出的最小面积远不能反映种群结构和群落结构的特征。本文将以统计学的方法对研究种群个体分布格局的最适取样面积作深入探讨。 应用Greig-Smith格局分析的原理,计算在一个由小到大的样方面积系列中测得种多度值均方的变化,得到了随样方面积逐级增大的多度值均方的变化曲线,变化曲线表明:8个植物种群的变化曲线韵峰值基本上都出现在区组16到32范围内,表示这些种群个体斑块的聚块群的平均面积在288—576平方米,所以,对多数种群来说,500平方米(12米×40米)的样方可以作为研究种群个体分布格局的最适取样面积。  相似文献   

17.
为搞清红地球葡萄(Red Globe Grape)霜霉病(Plasmopara vaticola)的发生流行规律,以及在生产实践中为提高田间抽样的准确度,运用聚集度指数(K、CA、I&和M^*/X、λ)分析研究了红地球葡萄霜霉病系统型病株的田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霜霉病病株在葡萄园中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型,分布的基本型是嵌纹分布和核心分布,适合率分别为75%和76.67%。二项分布的适合率为8.33%.在此分布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病叶平均数,比较平行线、“W”字型、“Z”字型抽样方式,最后肯定平行线法最好.  相似文献   

18.
南方红壤区3年生茶园土壤呼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南方红壤区茶园的土壤呼吸特征,采用LI-Cor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观测3年生茶园系统的土壤呼吸速率,对茶园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和在茶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呼吸速率的月动态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特征,峰值出现在8月;茶园土壤呼吸速率的月动态变化与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10 cm的温度能够解释茶园不同观测区域土壤呼吸速率月动态变化的67.79%~88.52%;用指数方程计算的茶园不同观测区域土壤呼吸Q10值为1.58~1.86。在茶行尺度上,茶园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土壤呼吸速率通常在距离茶树基部较近的位置较高;根系生物量能够解释茶园土壤呼吸速率在茶行尺度上空间变异的82.68%。因此,根系分布的空间差异是造成茶园土壤呼吸速率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稻田三化螟集团分布的初步调查及其在实用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本文就昆虫常见的数种集团分布:潘松分布、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式分布的公式、性质和例子等略加讨论介绍。 (二)我们在广州附近对三化螟各时期和白穗、枯心苗的田间分布型式作了初步的调查,所得结果如下: 1.螟蛾和卵块在秧田上是随机分布的。 2.幼虫在本田分布不随机,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式分布。 3.白穗在田间的分布不随机,1×1丛、2×2丛、……6×6丛各种取样单位型样本均符合负二项式分布,4×4丛、5×5丛和6×6丛三种取样单位型样本则更符合核心分布。 4.稻遗株内越冬幼虫分布不随机,亦不符合核心分布,但符合负二项式分布。 5.晚造本田枯心苗田间分布不随机,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式分布。 (三)本文就昆虫集团分布型式的调查在实用上的意义,联系到三化螟来讨论,我们论及与虫害调查取样技术、田间试验设计、统计代换方法、昆虫生活习性和害虫防治等各方面的关系;其中取样技术方面,我们举出针对三化螟幼虫在本田和白穗不随机分布的取样新方法的尝试,希望对今后螟害调查工作有所帮助。 (四)最后,我们就一些昆虫分布的特殊问题加以论列,像密度对分布型式的影响,混合集团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于昆虫集团分布类型等,就中说明了密度过大过 小时了解分布型式成为不必要的,因为极度的不均衡会回复为均衡状态的。  相似文献   

20.
美洲斑潜蝇幼虫空间分布型和田间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玉文  刘箐 《昆虫知识》1998,35(5):276-279
通过田间调查和计算,明确了美洲斑潜蝇幼虫呈聚集分布,且以负二项分布为主,理论抽样数当t=1.00,D=0.2时,n=26.08/X+16.12,如果防治指标定为10头/株,则最大抽样数为19株,序贯抽样的累积幼虫数量界限为.田间随机取样以平行线和Z字形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