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红树基因培育耐盐豇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的盐渍化是影响农业与生态环境的一个严重问题。全世界的盆地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有一亿亩,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培育耐盐作物品种是利用盐碱地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用常规方法选育耐盐作物品种的工作进展缓慢,因此,人们试图通过生物技术提高作物的耐盐能力。植物抗盐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性状,具体表现在避盐性和耐盐性两方面,即有的植物表现为对盐分排斥,不吸收;另外一些植物则表现为对高浓度盐分的忍耐。植物抗盐性是多性状的综合表现,普遍认为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多基因调控。在目前识别与分离抗盐相关基因和同…  相似文献   

2.
杜氏盐藻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耐盐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能在0.05 mol/L至饱和NaCl浓度下正常生长,因此其耐盐机制倍受人们关注。研究发现,杜氏盐藻盐耐受性与甘油代谢密切相关。为此,我们综述其耐盐机制、甘油代谢调控、甘油代谢与盐耐受性关联性、甘油代谢重要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进展,希望对深入研究植物耐盐机制、培育耐盐作物新品种及开发甘油等高附加值次生代谢产物等研究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能否解决农作物的耐盐性问题,这还很难过早下结论,但普遍存在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低量供给淡水、过量灌溉,以及自然蒸发和矿物蒸发都会引起盐浓度的增加。一个解决办法是培育一些耐盐作物。对这类作物的研究包括: 寻找一些天然存在的耐盐植物(称为盐土植物)的新的应用方法。利用常规育种技术鉴定和增强被认为具有高于平均抗盐水平的一些作物品种。采用重组DNA方法将抗盐性基因引入现有的植株中。  相似文献   

4.
烟草悬浮培养细胞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培育耐盐植物,在短期内不易获得成效。近年来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的进展为培育耐盐植物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而且利用细胞培养研究植物的耐盐性也有一些突出的优点:诸如在选择培养耐盐细胞的过程中,耐盐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5.
高等植物调渗蛋白与耐旱耐盐基因工程艾万东(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土壤中盐的积累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了解植物耐盐机制,对于耐盐作物多样性的开发与应用是一个关键因素。植物为了消除由盐胁迫而造成的不平衡,通常在细胞中积累两类性质不同的渗透保护剂(Osmoprotectant),一类是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如甜菜碱和脯氨酸,另一类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怡然  薛立 《生态科学》2019,38(3):225-234
盐胁迫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 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对开发和有效利用盐碱地有重要的意义。叶绿素荧光动力技术作为研究植物光合生理状况及植物与逆境胁迫关系的理想方法, 可表明外界胁迫环境对植物光合器官的伤害程度。通过总结性阐述盐胁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分别从盐分类型、植物类型、光照强度以及盐旱交互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植物叶绿素荧光对盐胁迫的响应, 进而反映盐胁迫对植物光合能力的影响程度, 并提出增强植物抗盐性的途径, 包括施加外源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真菌的协同效应和培育耐盐品种。最后对叶绿素荧光动力技术在抗盐胁迫的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当前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旨在为提高植物耐盐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业其它     
决定合作培育并出售耐草甘麟的玉米杂交品种。这些耐除草剂品种将通过植物遗传操作技术来培育。(金人一)860438酿酒酵母  相似文献   

8.
盐腺是泌盐盐生植物抵御盐胁迫的重要表皮结构,泌盐盐生植物可以通过盐腺将体内多余的盐离子排出体外,从而避免盐胁迫。盐腺作为泌盐盐生植物实现高效抗盐的重要结构,在逆境生理、发育和进化等领域都引起了关注和讨论,集中在盐腺的超微结构、生理功能、泌盐机制以及发育模式等不同层面已有广泛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盐腺结构、分泌机制、盐腺发育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盐腺泌盐的可能途径以及盐腺发育的调控方式和关键基因,对未来盐腺泌盐和发育的研究提出了相关见解,讨论了盐腺这一独特形态学结构对于植物耐盐性的作用,并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培育耐盐品种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建议,有利于深入解析植物耐盐适应演化、培育抗盐作物和高效利用盐碱地。  相似文献   

9.
植物适应盐逆境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多年来,许多研究人员为培育耐盐作物、开发大面积盐碱地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农业生产上,当考虑耐盐作物的利用价值时,要求种植的作物必须达到足够的产量(谷物、牧草、生物量或化学物质等)来保证种植业的经济效益。而盐胁迫使植物的生长量减少,从生理生化角度可归结为三个主要原因:(1)碳同化减少;(2)渗透调节耗能;(3)维持(maintenance)能耗。本文探讨渗透调节耗能和耐盐育种方向及指标问题。 1.不同渗透调节途径耗能比较渗透调节(osmotic adjustment)指细胞中渗压剂(osmoticum)的净增加,从而使细胞的渗透势降低。它不同于  相似文献   

10.
藜科盐生植物的形态特征与耐盐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生物环境胁迫因子中,盐胁迫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藜科植物耐盐的形态生理学机制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入手,讨论了藜科植物耐盐基因工程的新进展,探讨藜科盐生植物的盐胁迫机理,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盐植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植物耐盐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耐盐蛋白的研究邵宏波,初立业(四平师范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吉林四平136000)关键词植物耐盐蛋白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真正育成一种耐盐的作物品种。究其原因,就是不了解植物耐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近年来,有关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引起...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环境因子之一。近年来,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在盐胁迫中的功能被广泛研究。其中,NAC(NAM,ATAF1/2,CUC2)转录因子家族的基因已被证实与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有关。本文介绍了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参与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在盐胁迫调控中的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揭示NAC基因在植物适应盐渍环境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培育耐盐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耕地的减少和淡水资源的不足将迫使人类开发和利用大面积的盐碱地、海岸带和滩涂地带,植物耐盐的机理和耐盐植物的培育研究将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植物的耐盐性、植物中各种渗透调节剂及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等方面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要的评价 。  相似文献   

14.
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土壤现化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耕地的减少和淡水资源的不足将迫使人类开发和利用大面积的盐碱地、海岸带和滩涂地带,植物耐盐的机理和耐盐植物的培育研究将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植物的耐盐性、植物中各种渗透调节剂及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等这十年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cDNA-AFLP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分离与表达研究的mRNA指纹图谱技术,在分离植物特异性基因等生物技术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植物耐盐基因鉴定方面,该技术的应用处于新兴初始阶段,但已取得了诸多成效.本文在概述植物耐盐响应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对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的植物耐盐相关基因及其相应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植物耐盐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是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威胁植物的生长发育。了解植物盐胁迫适应性机制有利于科学选育耐盐作物,进而有效利用盐地滩涂,减轻日益增加的粮食压力。盐胁迫导致植物体内离子失衡、渗透紊乱以及毒性物质积累,特别是活性氧(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为了适应盐胁迫,植物需要平衡细胞离子、重塑渗透势并维持ROS稳态。在过去遗传学和生理生化研究揭示了大量的植物盐胁迫响应和调控因子,它们通过多重复杂的胁迫信号通路调控植物的耐盐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盐胁迫下植物的感知、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控以及适应性响应,归纳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植物盐胁迫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利用前期获得的向日葵耐盐相关基因E3泛素连接酶基因序列(HERC2),构建瞬时表达载体Cam-35S-HERC2-GFP,采用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采用RT-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HERC2在耐盐品种P50和盐敏感品种P29根、下胚轴和叶中的表达差异;构建HERC2植物表达载体pPZP221-HERC2,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HERC2导入烟草,进行耐盐功能验证。结果表明:(1)HERC2蛋白定位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2)受到NaCl胁迫后,HERC2基因在耐盐品种P50和盐敏感品种P29中均上调表达,但耐盐品种中的表达量较高。(3)HERC2基因的表达,能够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向日葵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耐盐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甜菜碱是一种无毒的渗透调节剂.在盐胁迫下,植物体内迅速积累甜菜碱等小分子化合物以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本文对甜菜碱的生理作用、生物合成、基因工程及植物抗盐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为培育理想的耐盐植物新品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植物抗盐分子机制及作物遗传改良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胁迫是全球农业生产上的一个主要逆境因子。解析耐盐分子机制有助于培育耐盐能力提高的作物新品种。我们综述了植物对盐胁迫的感应及信号传导、主要Na^+运输体、盐胁迫下的解毒途径以及耐盐途径中涉及到的表观遗传研究。此外,我们还讨论了利用遗传改良手段提高作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DNA超甲基化在小麦耐盐胁迫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耐盐品种‘德抗961’和盐敏感品种‘豫麦34’盐胁迫后叶片和根DNA中5-甲基胞嘧啶百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150 mmol/L NaCl处理6 d后,‘德抗961’叶片和根DNA中的5-甲基胞嘧啶的百分含量显著下降,但经150 mmol/L NaCl处理10 d后,耐盐品种‘德抗961’叶片和根DNA中的5-甲基胞嘧啶的百分含量都比盐敏感品种‘豫麦34’的高。由此推测DNA超甲基化可能是植物耐盐机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