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根据三年的调查,我们初步认为褐稻虱在我县无霜冻出现的年份,无论成虫、若虫都可以越冬,越冬场所具备下列几个条件:1.有食料存在。褐稻虱在越冬期间,再生稻不枯萎死亡。2.冬春季气候温暖,无霜冻,一、二月份旬平均温度高于8℃。3.越冬场所湿度大,或靠近有水源的地方,一般都在背北向南的水涌河边再  相似文献   

2.
林贻鼎  应薛养 《昆虫知识》1993,30(6):325-327
<正> 全国褐稻虱科研协作组研究认为,我国大陆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越冬北限以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的北纬21°~25°之间摆动。在此以北广大地区为不能越冬区。闽北建阳(北纬27°20′,1月份平均气温7.2℃)1978年3月10日首次发现短翅雌成虫越冬,大大超越了当时认定的纬度、温度界限,引起国内同行的极大兴趣。为了探明其内在原因,10余年来,我们对越冬区的特殊生境及虫源作用做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 广东地处祖国最南方,跨热带和亚热带。海南岛五指山以南四时如夏,水稻全年可正常生长。粤北各县,冬季霜、雪常见,水稻(包括再生稻)不能生存。因此,了解褐稻虱Nilaparvatalugens Stal在广东的冬季分布,对研究其在我国的越冬北界、预测与防治很有帮助。 (一) 从1974年冬开始,我们定点于广州石牌地区进行越冬调查,并在气候特异年份按不同纬度组织有关单位或派出科技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如1975年冬至1976年春为广东自1893年以来最寒冷之年,冷冻过后,我们即派出人员从海南岛南端的崖县起至粤北的东昌县逐点进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我国在协作研究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的迁飞规律工作中,针对褐稻虱能否在我国境内越冬?越冬的虫态和越冬范围?越冬的生态条件以及越冬后的残留虫量能否构成国内的主要虫源等进行了几年的调查和有关实验。 由于褐稻虱是水稻的专食性害虫,各虫态不耐低温,因此,越冬调查工作在过去一些单位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放在两广、福建、湖南、江西、云南、贵州等省的一些生态环境内进行,并结合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1975年冬至1976年春是广东省自1893年以来气温最低的一年。这一年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从海南岛最南端的榆林崖城向北调查,在田间落粒自生苗,再生稻及早稻秧苗上均可发现各虫态的褐稻虱,但虫口密度由南向北递减,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查明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在我县的越冬虫源,我站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又于1979年1月7—22日和1981年6月,在四县八区境内采集了不同种类杂草20多斤,扩大调查和饲养观察,1979年2月23日将当年各地所采来的杂草分栽36缸,在温室内对褐稻虱卵进行饲养观察及分类鉴定,结果证明褐稻虱能以卵在背北风潮湿的沟边、圳边、塘边、田边李氏游草Leersia hexandra Sw.的茎秆髓部及裂缝处嫩芽鞘内过冬,是我省及长沙县早晚稻的有效虫源。 现将研究结果小结如下: 一、饲养调查情况 据我站多年的饲养和调查,褐稻虱成虫、若虫在我县及我省(除温泉外)任何寄主上都不能过冬。晚稻收割后至11月底初霜前后,除部分长翅型成虫从稻田迁往李氏游草及其他禾本科杂草上取食、产卵过冬外,多  相似文献   

6.
褐稻虱在广西越冬情况和迁飞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栽培制度等条件的改变,过去局部发生的褐稻虱,1969年以后连年早、晚稻普遍发生,威胁着水稻的高产稳产。探明其发生规律,对预测和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1973年我区组织了褐稻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研究协作组,并得到区北海捕捞公司、广西气象局、有关县气象站的热情帮助,提供条件、资料,得以顺利进行工作。现把几年来对褐稻虱在广西的越冬和迁飞情况分析论证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县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褐稻虱逐步上升为水稻穗期的大害虫。近年来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褐稻虱在我县一般于7月中、下旬由外地大量迁入,以后在本地繁殖3—4代。8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的第四代,为害单季晚稻;9月下旬—10月上旬发生的第五代,为害单季稻、后季稻。四、五代的虫量很大,一般年份,四代虫口每亩12—30万头,大发生年高达100万头以上;五代虫口单季晚稻50—200万头,后季稻10—80万头;大发生年单、后季稻的虫量分别每亩达220万头和170万头左右。而三代虫量则很少,主要发生  相似文献   

8.
褐稻虱再猖獗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近十几年来,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ál),大量杀虫剂用于褐稻虱的防治,用药不当往往造成褐稻虱的再猖獗,严重影响产量。本文报道了:(1)浙江稻田天敌的控制作用:缨小蜂对褐稻虱卵的寄生率约22%;褐稻虱的成、若虫被螯蜂、线虫等的寄生率在1984年为29.4%,在1983年为15.2%。黑肩绿盲蝽的功能反应为: N_a=N/(8.294+0.058N) (2)杀虫剂对害虫——天敌(蜘蛛)的影响,介绍了简单的杀虫剂内禀选择性测定方法: a)在室内,内禀选择性指数 P=天敌的L_(D50)/害虫的L_(D50)-1 b)在田间,某些杀虫剂对褐稻虱一蜘蛛的杀伤试验。 (3)某些杀虫剂对褐稻虱生育力的影响。 本文认为引起褐稻虱再猖獗的因素是复杂的,但是从害虫一天敌系统在种群动态,生态学上可分二类:一类是杀虫剂促进菜种害虫的种群增加:如刺激生育力,另一类是破坏了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如使用大量杀伤天敌的药剂、不适当的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等。  相似文献   

9.
我区自1968年由两熟制改为三熟制以来,褐稻虱在水稻穗期暴发的频率明显增加。十一年来已大发生五次,中度流行三次,尤以1968、1975两年为害最烈。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的扩种,施肥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褐稻虱的繁殖和为害。我们在初步掌握褐稻虱消长动态的基础上,对防治策略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褐稻虱取食试验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用茚三酮法, 以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排泄的蜜露面积来测定其相对取食量.试验表明:取食量随虫期增大, 逐日取食分布各虫期呈现明显的峰期(图3);发育历期与累积取食量成幂函数关系: N(t)=0.0531t2.298式中N(t)=累积取食量, t=发育历期(天);褐稻虱各虫期取食率的变化;若以一龄若虫为1计算, 一一四龄若虫取食量比分别为1:1.66:2.10:3.16:10.26, 成虫为73.19;羽化后8天, 短翅型雌虫日均取食量比长翅型雄虫大6.33倍;按褐稻虱的取食行为, 化学防治适期以世代成虫初见期为宜.  相似文献   

11.
褐稻虱翅型分化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正>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长翅型和短翅型终年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交替发生,借以不断维持种的生存。实践证明,长翅型的大量产生,往往是迁飞(扩散)的征象,短翅型的数量激增,预兆着大发生的到来。说明它们在繁殖为害规律上各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对于这两种翅型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们的繁殖为害习性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应用翅型分化规律来提高褐稻虱的测报和防治效果,这些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翅型分化因子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现将所获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白背飞虱褐飞虱能在四川省米易县越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在我国的越冬北界,一直是昆虫界所关注的问题。许多报道认为可从三方面特征进行判断:①地理位置特征:大致在北纬25度左右,东南沿海北纬27度左右还可查到零星虫。②温、湿度特征:1月平均气温10℃以上,绝对低温0℃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③物候特征:再生稻、落谷自生苗能安全越冬。近年来,我们在攀枝花市(原渡口市)调查水稻病虫,发现米易县境冬季气温较高,再生稻和落谷自生苗生长良好,据当地同行反映,  相似文献   

13.
<正>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水稻穗期暴发性害虫,它以口针刺入植株吸取液汁,导致水稻失绿、枯萎、甚至死亡。褐稻虱取食量的变动,关系到其数量消长,翅型分化,为害程度,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我们在1979年所进行的褐稻虱各虫态取食量测定研究的基础上,1980年又系统地进行褐稻虱不同虫态在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和不同时期的取食变化,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褐稻虱食料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一种嗜食水稻,食性单一的害虫。广西农科院用32种杂草和作物饲养结果,除水稻外,只在幼嫩的茭白和早熟禾上能完成世代,但在自然情况下其上未有褐稻虱为害。广东农科院用7种杂草饲养也没有成功,但发现普遍野生稻OryzaSativa f.spontanea是一种重要寄主。1974年我组曾用千金子,双穗雀稗、狗牙根、游草、香附子、水娱蚣、稗草等杂草饲养结果皆不适于褐稻虱生育,成虫虽能在草茎上产卵和孵化,但孵化出来的若虫不能成活。 褐稻虱只食水稻,而水稻的不同营养素质对褐稻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何影响?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根据1973—1979年的观察结果作一些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对褐飞虱各虫态和不同生育期水稻过冷却点的测定及在人工模拟低温条件下耐寒力的比较表明:褐飞虱各虫态的耐寒力明显高于水稻。证明在冬季低温降临后,水稻先行枯萎,褐飞虱在食料缺乏和低温的共同影响下相继死亡。 水稻生存的下限温度在0—-2℃间,可作为褐飞虱在我国越冬的温度指标。据此,对褐飞虱在我国大陆的越冬北界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 自1978年10月30日开始到1979年11月8日止,我们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福州经浙江到上海的海面进行网捕褐稻虱20次,航程1.7万公里,捕到褐稻虱活虫372头,其中甲板上抓到25头。1979年8月下旬的一次海捕中获三对活虫,于福州室内饲养已成功地繁殖三代。  相似文献   

17.
全国褐稻虱第三次科研协作会议于2月20—27日在广西桂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8个省、市、自治区共110个单位的147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就褐稻虱迁飞规律,各地消长特点和综合防治途径等方面交流了科研成果和经验。同时又按褐稻  相似文献   

18.
稻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浙江,如温州地区虽然大面积推广抗褐飞虱的杂交稻汕优6号已经5年,但是田间种群仍以生物型1占优势。 我们把田间褐飞虱罩在具有Bphl抗虫基因的品种 Mudgo 上连续饲养 11代,即可育成褐飞虱生物型2,既可以适应 Mudgo,也可适应具有 bph2基因的品种 ASD7和 IR36。在台湾省用同样方法育成的生物型 2也可以适应ASD7,因此我们的生物型 2与台湾省的生物型 2相类似;但是后者不适应 CR94-13(IR36的亲本),故两者又有所不同。菲律宾的生物型2对 ASD7和IR36均不能适应,故与我们的不同。 把田间褐飞虱在抗虫品种ASD7上连续饲养,结果很容易育成褐飞虱生物型3。甚至在 ASD7上所饲养的第1代5龄若虫即能为害具有bph2抗虫基因的品种 ASD7,甚至 IR36。这表明本地田间种群由生物型1能很快向生物型3转变。 由于褐飞虱在浙江基本上不能越冬,并根据本地自然种群的生物型鉴定结果,推测本省南部的虫源可能由台湾和福建迁入,而中部和北部虫源可能主要来自两广以至中印半岛。故本地自然种群可能混杂有生物型1、2甚至3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探索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起飞迁出的习性,1979年我们在衢县梧村公社田间自然条件下和室外用笼罩法,在双季早稻、单季中稻的黄熟期以及单季中稻灌浆期,分别对褐稻虱长翅型成虫迁飞习性有关的几个方面作了一些调查、观察。现将观察情况整理如下。 一、起飞概况 据7月下旬、8月下旬、9月中、下旬共18天,分期观察长翅型褐稻虱2,038头,起飞前,一般先从稻株基部逐渐向上爬行,直至稻株的中、上部,大部分停留20—60  相似文献   

20.
褐稻虱的发声器官与发声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的是最近发现的真正的褐稻虱发声器官和发声机理。发音器位于胸、腹结合部两侧,由后足后基片和第三腹侧板向前延伸的圆瓣状骨片组成,前者顶端和后者下表面均密布片状骨质突起。当腹部振动时,圆瓣状骨片摩擦后基片顶端而发声。此结论可能在飞虱科(Delphacidac)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