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牙周膜是位于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无论是在正畸治疗还是在牙周组织修复及再生过程中,牙周膜的成骨分化都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影响牙周膜成骨分化的因素,包括机械力,细胞因子,药物等,这些因素可以单独作用于牙周膜,也可以联合使用加快牙周膜成骨分化,可以为临床上加快牙齿移动和修复牙周组织缺损提供更多新的思路。现就影响牙周膜成骨分化的诸多因素及其主要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一具中国乳齿象骨架化石,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技人员研究、修复、装架,已于1986年9月运往古都西安,不久将在陕西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展出.因这具古象化石来自汉江上游的汉中盆地,科学家给它起名为汉江中国乳齿象,简称"汉江乳齿象",它的形态以及牙齿结构与新大陆的乳齿象相似.与这具完整的雄性壮年个体遗骸一起出土的,还有老  相似文献   

3.
“谜”一般的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设计着难题,等待人们去解决。我们的祖先正是在不停息地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发展了科学。在这篇短文中,要向大家介绍一个由六千万年前的小动物带来的古地理之谜。这个小动物就是在我国广东南雄发现的蕾贫齿兽。贫齿类,是一类在遥远的南美洲生活着的珍奇的哺乳动物,如现生的树懒、食蚁兽、犰狳等。它们虽名为“贫齿”,其实牙齿并不很少,其中某些种类的牙齿数目甚至要比其他哺乳动物多得多。  相似文献   

4.
金丝猴牙齿与体重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金丝猴牙齿与体重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雄性中,无论是线性还是面积与颅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均较雌性的更为紧密。而且,随着体重的增加,雄性牙齿的近中远中长(M/D)也比雌性的增长较快。在上、下颌中,上颌牙齿与颅长的关系表现出更强的相联性。与其他灵长类相比较,金丝猴在取食和咀嚼过程中主要利用颊齿;大的个体具有大的犬齿及一定比例的臼齿面积和齿弓(牙合)面面积;上齿弓(牙合)面面积大于下齿弓(牙合)面面积。也就是说上齿弓提供了比下齿弓更大的咀嚼面积。金丝猴牙齿与体重间的关系位于猴类和人猿类之间,更接近于大猩猩(Gorilla)、疣猴(Colobus)和猕猴。  相似文献   

5.
胡荣 《化石》2012,(2):9-11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从外部观察,牙体由牙冠、牙根及牙颈三部分组成,从牙体的纵剖面可见牙体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根组成。在牙齿表面和内部保留着周期性的发育记录称为牙齿生长线,代表牙齿硬组织分泌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个古生物具牙齿的话,可以根据它的齿式推断它的食性。例如霸王龙,常挥舞着它那长长的、细锯齿的尖牙对动物发动进攻。它的牙齿是撕食动物的利器。但很多动物并不具明显的齿式,有些根本就没有牙齿。这时,化学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推论古代动物的食性。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科学家利用N的同位素测定绝灭已久的生物是肉食的还是草食的。他们知道,吃植物的动物与食肉动物相比,体内的N(?)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灵长类中根据牙齿的萌出情况和换齿序来确定年龄的研究国内较少。曾中兴等1965在“猕猴精巢发育的研究”中顺带谈到换齿序和年龄的关系,1980年又在“猕猴乳齿的发育”文章中提到乳齿发育与年龄关系。国外研究较多,如赫尔曼(Hurme)、詹姆斯(James)等,对猕猴的出齿序和年龄关系均有论述。肯尼(Kenney),又将前几位学者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有所推进。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的出齿序和年龄的关系,则尚未见有报道。本文目的就是根据我国珍稀动物金丝猴的资料(牙齿: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产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上三叠统横齿兽类北方阔齿兽新材料的牙齿。基于牙齿的特征,尤其是犬后齿的形态,这些标本被暂归入杰斐逊北方阔齿兽Boreogomphodon jeffersoni;不过它们的下阔齿型犬后齿前横脊一般有两个而不是3个齿尖。根据牙齿大小、直接替换情况,推测阔齿型齿从后部萌发,从前部脱落。这个类群仅有一代阔齿型犬后齿;至少有一代,可能是两代裂齿型犬后齿。  相似文献   

9.
牙体严重缺损,牙髓不可避免受累,要先作根管治疗然后再根据形态和功能的要求进行牙体修复。6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使用成品牙本质固位钉加银汞或复合树脂修复体修复大面积缺损的牙齿。由于死髓牙本质脱水弹性和张力强度降低,容易引起牙折,常导致修复失败。70年代根管桩加银汞修复体十分盛行,但此种设计远期效果不理想,往往易引起牙根折裂,Sorenser指出经根管治疗的上下后牙未作冠复盖的临床成功率只有50%左右,而作冠复盖的临床成功率达90%以上。因此,经根管治疗的牙齿,大多数临床牙冠缺损严重,用冠类修复能获得较好效果。而桩和核心制作为冠修复打下基础。桩、核可给修复体提供垂直与水平向的支持与固位。桩、核套上全冠修复体,使患牙具有更大防裂能力,同时增加冠外抗力和咬合力的保护,并可预防根面龋。在桩、核上可根据患者条件和需要制作任何一种全冠修复体。目前随着修复材料不断改革提高,对残冠残根的修复带来美好前景。我们对牙体严重缺损保存治疗中桩核的应用作了一些探索,在临床上我们对50多只牙冠大面积缺损的牙齿应用桩核冠系列修复获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往在义齿修复时,常把病人口内的残冠、残根拔除后,再作义齿修复。这样在拔牙创口愈合的同时,其牙槽骨就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近年来,我在临床中,把根管治疗后的残冠、根,通过铸造合桩,烤瓷冠等方工恢复牙冠,或将残冠根在牙根表面制作金属顶盖置放在基托内。使义齿修复达到美观,咀嚼效能提高。 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的是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古猿化石产地与古猿共生的一种中国兔猴化石。这类化石以下颌骨和牙齿较纤细,牙齿的颊侧齿带较发育,牙齿狭长,齿尖锐利和臼齿咬合面的三角凹较大,下次小尖向后延伸而使下内尖和下次小尖之间有较大间隔;上臼齿的颊舌径较小等特征区别于中国兔猴厚齿种(Sinoadapis carnosus Wu and Pan.)根据以上的形态特征,作者把它订为中国兔猴一新种:中国兔猴石灰坝种Sinoadapis shihuiba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云南下禄丰组的早侏罗世中国尖齿兽的新材料显示出从前未曾认识到的早期哺乳动物牙齿特征.中国尖齿兽的门齿和犬齿,像非哺乳类犬齿兽一样,是多次替换的。新的中国尖齿兽幼体标本保存有前臼齿,前臼齿替换一次之后,在较大(更老)的标本上就永久消失。犬后齿分化为前臼齿与臼齿,以及前臼齿仅替换一次是现代哺乳动物的衍生特征。中国尖齿兽前边的臼齿可能无后继齿替换而消失;后边的臼齿替换一次.中国尖齿鲁当其成体的牙齿还在经受替换期间,头骨仍在继续生长。中国尖齿首是所有其他哺乳动物的姊妹类群。中国尖齿兽的牙齿替换方式可解释为从爬行类原始多出齿系向哺乳动物进步的二出齿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由中国尖齿兽的多出齿系和其头骨无期限式生长推知,该类动物尚不具备现代哺乳动物所具有的有期限生长方式和哺乳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及MMP-8在牙齿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人牙根不同发育阶段的牙髓分成三组,即牙根开始发育组、发育中组、根尖孔闭合组。采用SABC法对标本石蜡切片进行Ⅰ型胶原及MMP-8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Ⅰ型胶原与MMP-8均存在于牙髓中的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壁及细胞外基质中。牙根刚开始发育时染色最强,根尖孔闭合时染色最弱。Ⅰ型胶原与MMP-8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①牙本质和前期牙本质中Ⅰ型胶原主要是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且随着牙齿发育,分泌胶原能力减弱;②MMP-8参与牙齿成熟过程;③MMP-8参与牙齿发育中Ⅰ型胶原的降解,有维持牙髓中胶原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祁国琴 《人类学学报》2014,33(3):389-400
记述了云南禄丰古猿产地的一些獾类化石,主要据其牙齿和下颌特征订为食肉目、鼬科、獾亚科中一个新的属种——禄丰云南獾(Yunnanotherium lufengense gen.et sp.nov.)。从M1的冠面和牙根的特征看,可把宗冠福1991年提出、1997年所订的Trochotherium yuanmouense 1)的1枚M1(另1枚所谓m2经本文作者鉴定不属于这类动物)以及在元谋雷老发现的1枚M1和1枚m2放入这个属中。另外,产自禄丰古猿产地D剖面6层的1枚单个的m1也可归入这个属中。云南獾与欧洲的Trochotherium在牙齿(主要是M1)方面有某种程度的相像(如冠面较平坦、齿尖较低、齿根多),都是一类主要以软体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但二者之间在牙齿(特别是M1)的结构和下颌形态方面仍有明显的区别。这可能与二者所生长的时代以及生态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齿饰(Dental Modification)是一种人为对牙齿外观做出改变的现象,根据其修饰手法的不同,在国外的研究中亦有人称"Dental decoration"、"Dental transfigurement"或"Dental mutilation",主要的手段有锉磨、刨削、穿孔、镶嵌、拔除、染色等,修饰牙齿的动因多样,人群多样,在中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以及欧洲等地区多有发现。齿饰沿用的时间也非常悠久,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自晚更新世起人类就开始修饰牙齿,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群保留有这一习俗。  相似文献   

16.
思维跳跳糖     
<正>犰狳是陆地上哺乳动物中牙齿最多的,有将近100颗!长吻飞旋原海豚是牙齿最多的海洋哺乳动物,有250多颗!抹香鲸的牙齿十分巨大,仅一颗牙齿就有1~1.5千克重!在古代,人们用马尾或将杨柳枝弄成刷状当做牙刷!古埃及人发明了用动物骨粉和香料混合在一起的牙粉,它是牙膏的雏形。直到1893年,世界上才出现了第一支装在软管中的牙膏!  相似文献   

17.
在河北省阳原县大黑沟中更新世和岑家湾附近石沟早更新世地层中分别发现了犀牛的下颌骨和股骨化石。其下颌联合部窄长、无下门齿、牙齿釉质层平滑而无褶皱、牙齿表面无垩质充填,股骨较披毛犀的长,故将其归入梅氏犀(Stephanorhinus kirchbergensis)。泥河湾盆地的化石是我国早期梅氏犀化石中材料最可靠,地点层位最明确的记录。山神庙咀和大黑沟出土的板齿犀牙齿及前脚骨化石,是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最好材料,尤其是大黑沟出土的板齿犀牙齿化石,是迄今在泥河湾盆地首次发现的完整材料;依据冠面结构和测量数据,该批材料可归入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 peii);裴氏板齿犀特征鲜明,是有效名称,我国早更新世的板齿犀均应归入该种。我国第四纪的板齿犀与高加索板齿犀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釉质层厚度较大但褶皱不够强烈、下颊齿的下后尖发育、颊齿冠面的前后径多数大于颊舌径、M3比M2小、M3后附尖欠发育,后脊与外脊已完全融合、上颊齿的齿脊更厚。此外,我国的板齿犀与西伯利亚板齿犀也有差异,后者的牙齿齿冠更高、无齿根、釉质层薄且褶皱强烈、上颊齿无后窝。最新地层研究表明,我国含板齿犀属的地层时代不晚于早更新世,且集中出现于下更新统。在晚新生代期间,犀牛在泥河湾盆地十分常见,先后出现过如下属种:大唇犀(Chilotherium sp.)(上新世)、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 peii)(早更新世)、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s)(早更新世)、梅氏犀Stephanorhinus kirchbergensis(早-中更新世)和真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中-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8.
利用排除法和引入昆虫的方法相结合,研究越南篦齿苏铁(Cycas elongata)的传粉媒介.结果表明,越南篦齿苏铁靠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的雌株结实率分别55.3%和57.2%,自然传粉的结实率为63.5%,说明风和象鼻虫都是越南篦齿苏铁的有效传粉媒介.越南篦齿苏铁散粉高峰在白天,夜间散粉很少,在3.0 m以内风传花粉的密度较高,3.0 m之外的密度急剧下降.可见,风媒和虫媒都是越南篦齿苏铁的有效传粉途径,与泽米铁类植物为专一寄主性昆虫传粉的结论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陆相三叠纪地层里,完美中国颌兽是非三列齿类犬齿类的唯一代表,首次报道时曾被鉴定为犬鳄科 (Cynosuchidae). 本文记载了该头骨的牙齿、颌关节等特征,证明应归宽齿犬齿兽类的 Trirachodontinae.  相似文献   

20.
步氏巨猿牙齿大小上的变异性和南方古猿类食性假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银运 《人类学学报》1983,2(3):205-217
步氏巨猿牙齿大小上的变异性表明,在柳城巨猿洞局部地区的堆积中可能有少量时代稍晚的巨猿牙齿标本。晚期步氏巨猿与早期的相比,后部齿显著增大而前部齿则无显著差异。从步氏巨猿牙齿在大小上的演化趋势来看,南非南方古猿类中的纤细类与粗壮类之间在齿列比例上的不同不一定意味着其食性上有大的差异,纤细类与粗壮类也未必有“属”这一分类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