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四川动物》2005,24(3):439-43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IUCN/SSC-CRASG是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保存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我国专门的从事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的专家组。1991-2000年在前任专家组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成都生物研究所赵尔宓教授的具体领导和指导下,以及从2001年起在新一届专家组成员的努力下,  相似文献   

2.
受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学会、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成都地奥制药(集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国际学术报告会暨第五届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代表大会将于2000年7月中旬在成都举行,已有数十位亚洲和欧美学者表示届时将参加学术交流,近期将发出会议正式通知。热烈欢迎全国的两栖爬行动物学界的学者、专家以及热爱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人士参加这一在成都举行的世纪之交的学术盛会。国际会议消息  相似文献   

3.
《动物学杂志》2007,42(6):171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的创导者之一,世界自然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成员,中国林业部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亚洲蛇蛙研究(AHR,英文版)》及《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编委、《中国蛇蛙研究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现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主任,原江苏省动物学会理事、原苏州市生物学会理事长,全国优秀教师,著名动物学家赵肯堂教授于2007年7月23日因病去世,享年75岁。噩耗传来,闻者无不悲恸。赵肯堂同志,1932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江西南昌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同年任教于南…  相似文献   

4.
《动物学研究》2007,28(5):469-469
肖蘅,男,1958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学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1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动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相似文献   

5.
《四川动物》2006,25(2):439-440
《蛇蛙研究丛书》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成都生物研究所赵尔宓研究员于1990年组织创建、一个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我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的不定期正式出版物。16年来,出版了《从水到陆》等研究专著和论文集13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专辑》是《四川动物》杂志正式列入出版计划的学术专辑,已经出版6辑。丛书和专辑的出版,对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发展与国际学术交流、中青年学者成长和学风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赵尔宓院士的指导下,《蛇蛙研究丛书》和《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专辑》新一届顾问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已经正式成立。编委会将继续坚持民…  相似文献   

6.
蛙属一新种——凹耳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2年6月至7月及1974年4月至6月,我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在安徽省的黄山地区发现蛙属一新种,现描述于后。模式标本保存在成都四川省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四川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赵尔宓是一位从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研究的学者,也是一位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心系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认认真真地为保护野生动物做每一件事情,显示了一位心系野...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8月25日,在贵州省荔波县(108.027 637°E,25.217 600°N,海拔735 m)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时,于1株灌木上采集到白环蛇属Lycodon Fitzinger, 1826雌性成体标本1号。经形态对比,鉴定为锦白环蛇Lycodon pictus Janssen, Pham, Ngo, Le, Nguyen&Ziegler, 2019(图1),贵州省新记录。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标本号:CIB 119085)。  相似文献   

9.
本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决定:第二次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大会订于1993年12月29日至1994年1月5日在澳大利亚南部阿德雷德市召开,1992年元旦开始办理注册手续。欢迎对两栖爬行动物有兴趣的全球人士与会交流学术与经验,以推动科学研究与保护工作的进展。大会将安排专题讨论、大会发言、墙报、经验交流、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提供了解丰富多彩的澳州两栖爬行动物的机会。有关注册、交通、食宿及程序等事项将于近期在各国出版的两栖爬行动物学刊物上公布。中国联络处:成都416信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赵尔宓教授。邮政编码610015。来函询问请…  相似文献   

10.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李伯刚同志当选为学会名誉理事长四川省动物学会五届二次全体理事会议决定召开“六大”本刊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李伯刚同志当选为四川省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这是1996年4月23日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动物学会五届二次全体理事会...  相似文献   

11.
消息     
本刊编委肖蘅教授简介肖蘅,男,1958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学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1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动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相似文献   

12.
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四川省卫生防疫站)秘书:邓安孝谢常赵呈明主任委员:王酉之生态与自然保护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四川省林副主任委员:张家驹曾和期业厅)秘书:张中干主任委员:毕凤洲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成都药械厂)副主任委员:余志伟周守德主任委员:安德选秘书:(待定)副主任委员:黄汝平陈书荣朱丹驯化与利用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成都市动物园)黄尚珩罗光宇胥泽民主任委员:何光昕叶钟灼陈兆平副主任委员:王大中胡洪光汤纯香秘书:叶钟灼(兼)秘书:赵小苓实验生物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成都生物研究所)教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成都教师进修学院…  相似文献   

13.
1995 ̄1996年,作撰写《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卷鬣蜥科岩蜥属Laudakia时,详细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属全部标本,发现其中采自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及通麦的9号标本在《西藏两栖爬行动物》书中被鉴定为喜山鬣蜥拉萨亚种Agama himalayana sacra,已上升为种,改隶岩蜥属,称拉萨岩蜥Laudakia sacra,实际与拉萨岩蜥不是同种动物,而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境内发现黑头剑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晓煜  雷隽  丁利 《动物学杂志》2013,48(1):139-140
2012年7月22日,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密兴路获得黑头剑蛇(Sibynophis chinensis)成年标本1例,黑头剑蛇首次于河北省境内发现.标本现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5.
《动物学研究》2007,28(1):94-94
王义权,男,1957年12月生,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学士;1985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学助教班;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博士;1997年中国药大学博士后出站;1998年4-7月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00---2002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访问教授、辛辛那提大学访问学者。目前兼任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Journat of Genetics & Genomics、《遗传》、《动物学研究》编委等职。1982--1992年于安徽师范大学从事动物学教学,主要从事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与生态学研究;1992--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和工作期间主要从事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子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2002年10月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要从事文昌鱼的模式动物化及比较与功能基因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际交流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八五”攻关项目3项,另外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会议”于 2 0 0 0 - 0 7- 1 6~ 2 0在成都望江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办 ,美国科学院院士DavidB Wake、日本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松井正文等 1 7个国家的近 5 0名代表和我国大陆、台湾及香港地区的近 8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的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因事未能出席大会 ,他发来贺电并表示了歉意 ;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康乐副局长到会致贺。大会收到论文摘要近 1 5 0篇 ,基本涵盖了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的各个分支学科。大会用语为英语 ,极少数英语有困难者用汉…  相似文献   

17.
1995~1996年,作者撰写《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卷鬣蜥科岩蜥属Laudakia时,详细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属全部标本,发现其中采自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及通麦的9号标本在《西藏两栖爬行动物》书中被鉴定为喜山鬣蜥拉萨亚种Agamahimalayanasacra,已上升为种,改隶岩蜥属,称拉萨岩蜥Laudakiasacra,实际与拉萨岩蜥不是同种动物,而是未经描述的新种,将其订名为吴氏岩蜥Laudakiawui,以纪念1973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藏两栖爬行动物考察队已故的吴学恩队长。吴氏岩蜥与拉萨岩蜥的主要区别在于:1)前者体侧小鳞间杂以大鳞,后者则无大鳞夹杂其间;2)前者体侧各有1条明显而细的皮肤褶(本文暂名背侧肤褶),前端始自肩前,弯曲向后,直达胯部;后者如有背侧肤褶,既不明显,亦不完整;3)前者背面斑纹呈前后缘镶暗黑边的暗褐色宽横斑,两横斑之间相距极窄,是灰褐色窄横纹;后者背面棕褐色,许多鳞片色黑,形成黑色网纹,虽偶有网纹断离者,但亦不呈明显的横斑。  相似文献   

18.
梁厚果教授1935年12月2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1960年兰州大学植物生理专业四年制研究生毕业。历任兰州大学生物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植物生理研究一室主任和甘肃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省科协委员。1993年调四)l]大学,两校协议仍兼任兰州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名誉主任和博士生导师。现任四)11联合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被选为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植物代谢及贮藏专业委员会委员、四)11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受聘任《植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和《西北植物学报》编委,特邀为美…  相似文献   

19.
胡正海教授,浙江省湖州市人,男,1949年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现为苏州大学),同年至西北大学生物系任助教。1957年—1959年在北京大学进修植物形态解剖学,1959年返回西北大学生物系继续任教。现任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兼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和结构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药学会和科普作协的常务理事、西安市环境保护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安联合大学…  相似文献   

20.
赵尔宓 《四川动物》1994,13(2):72-76
对当前两栖动物学著作的刍见赵尔宓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在学术上开展争鸣,大有助于科学的发展。过去,两栖爬行动物学界在这方面做得很少,只有费梁等先生开展较好。譬如,自1986年以来,费梁等对皱纹齿突蟾的有效性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