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动物学研究》2006,27(6):620-620
李庆伟,男,1955年5月生于辽宁大连,博士,校一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细胞生物学方向学术带头人。199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遗传专业,获博士学位。1982年开始在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辽宁师范大学生物系副系主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校科研处处长、校长助理,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在学术方面,担任辽宁省生物技术协会理事、辽宁省鸟类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动物学会理事、辽宁省生态学会理事、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遗传学会动物专业委员会委员,《遗传学报》、《遗传》、《动物…  相似文献   

2.
<正>杨阳博士,副教授现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蔬菜化感作用研究2010年6月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文章5篇,主编《简明生物化学》教材1部,荣获武汉市第二届市属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正>徐飞博士,讲师现任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植物病理及果实采后保鲜研究2012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4.
<正>方中明博士,讲师现任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职教师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的研究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5.
《动物学研究》2007,28(5):506-506
杨光(1968年9月),男,1996年在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至今。1999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分子进化生物学与分子生态学、濒危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等研究。  相似文献   

6.
《四川动物》2007,26(2):311-311
由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编印的《中国及其周边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文献目录》于日前出版。该书为“蛇蛙研究丛书之十四”,是在赵尔宓院士指导下,由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何苗等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编写而成。此书收集了我国及周边地区有关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文献目录,分中文部分和英文部分,并附有中外文作者名录,全书607页。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省教育厅公示了2016年度"楚天学者计划"人选名单,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徐飞副教授入选"楚天学子"。徐飞2012年于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来我校任教,一直从事植物抗逆(抗干旱、抗盐、抗涝及抗病虫害)、植物发育及果蔬保鲜研究。曾参与完成7项国家级课题,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40余篇,SCI论文近30篇。2016年7月,徐飞与他人合作研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郭晓红博士,讲师现任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职教师主要从事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调控机制的研究2012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简介项目名称:MPK经ZO-1抑制人舌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项目经费:23万项目主要内容:AMPK作为细胞代谢调节器可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正陈晔光,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学位,1986年和1990年分别获江西大学动物学硕士和美国纽约福特汉姆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在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于2000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2002年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刘秀娟博士,讲师现任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专职教师主要从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绿色环保分析技术的研究2011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11.
《动物学研究》2008,29(1):62-62
周荣家,男,1961年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育遗传学研究。1978—1982、1983—1986年分别在四川农业大学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9—1992在华西医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92—1994在武汉大学生物(遗传)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对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Louisiana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12.
《动物学研究》2006,27(4):366-366
丁平,男,1962年8月出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和1985年于杭州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9月至1992年1月美国蒙大拿大学(University of Montana)访问学者、研究助理;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访问教授;2006年2月至6月加拿大阿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访问教授。现任国际鸟类学委员会(IOC)委员、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理事、浙江省…  相似文献   

13.
《动物学研究》2007,28(5):469-469
肖蘅,男,1958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学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1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动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相似文献   

14.
《动物学研究》2007,28(6):669-669
张云,男,1984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92年9月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合培博士,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12月-1995年9月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分子生物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10月-1997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毒素研究室副主任;1997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正高职、副高职评定委员会委员,《动物学研究》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通报》2006,41(4):62-62
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市属重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其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特聘院士1 名,特聘教授3名,讲座教授3名,教授博导15名,副教授30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研究经历的35名。有3 名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有2名校级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863和973子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层次科研项目50多项。有植物学北京市级重点学科,遗传与生物工程“211”重点建设学科,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校级重点学科;有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植物学、遗传学2 个博士学位点和1个生物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每年约招收硕士生(含教育硕士等)150人、博士生15~ 20人,博士后5—10人。学院教学与研究的技术平台国内一流,具备培养高级人才的师资队伍和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6.
《遗传》2015,(6)
<正>人物简介:于黎,女,汉族,博士,民盟盟员,1976年12月生。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现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副院长,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云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分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云  相似文献   

17.
《遗传》2011,33(2):96
张永清,男,1963年10月生于湖北。1985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7月获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12月获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92—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作博士后,1994年1月—1995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94年6月—1994年12月,荷兰瓦赫宁根(Wageningen)大学访问学者,1995年9月—1997年12月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1998年1月—2002年10月美国犹他大学博士后,2002年11月—2004年12月,美国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博士后,2005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当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声 《遗传》1990,12(1):39-40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59年9月25日。在这之前,最早叫“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创建于1951年7月,馆长是乐天宇同志。1952年9月改称“申国科学院遗传栽培研究室”,室主任为冯兆林教授。195‘年改名为“遗传研究室”,祖德明教授兼任室主任,冯兆林教授为副主任,行政上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59年9月25日,经国家科委批准,遗传研究室与动物研究所的遗传组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当时专职副所长为钟志雄同志,兼职副所长为祖德明教授;全所共有研究人员朽名,技术人员37名。胡含同志于1977年出任本所第一任所长。1987年换届后由李振声教授继任所长。现在全所共有4“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88人,中级研究人员149人。全所共有38个实验室,研究内容涉及植物遗传、动物遗传、微生物遗传、人类群体遗传、医学遗传、免疫遗传及进化遗传等一系列遗传学研究的领城。本所也是我国遗传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n-.师29人。三十年来,共取得科技成果332项:其中有国家级科技成果9项,院、部级科技成果53项,所级科技成果262项。近年来,本所承担的“七五”国家攻关课题有“ 项,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即“八六三”课题任务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以及一批横向联系的研究课题。所有这些项目的研究工作都在顺利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9.
《动物学研究》2006,27(2):220-220
尹文英院士尹文英,女。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早年从事鱼类寄生虫和鱼病防治的研究。1960年后系统地进行原尾虫的分类、形态、生态、胚后发育、生物地理、比较精子学和亚显微结构等研究,记述我国原尾虫164种,其中141新种,18新属和4新科,提出原尾虫系统发生新概念,并据此建立了原尾纲新的分类体系,1999年出版了《中国动物志:原尾纲》。1985年后,主持和推动土壤动物学的系统研究,联合60多位学者在6个气候带完成土壤动物组成(3000多种)、变动规律及…  相似文献   

20.
《昆虫知识》2011,48(1):227-228
<正>(排名不分先后)刘玉升,山东莒南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中国昆虫学会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虫业协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农业害虫、果树害虫生物防治和环境昆虫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先后参加科技部、农业部项目飞蝗、草地螟和鼠害监测预警及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