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精是单倍体配子(精子和卵子)融合产生新生命的过程,是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根据动物种类的不同,受精可以发生在体内,也可以发生在体外。它一方面恢复了染色体双倍体数目,保证了双亲的遗传作用;另一方面,受精可以把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同源重组获得遗传物质变化和个体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遗传下去,保证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在生物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双倍体与二倍体、单倍体与一倍体概念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讲到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时,往往会遇到讲解双倍体与二倍体,单倍体与一倍体这四个概念,感到有些混淆不清。这是由于目前所出版的遗传学教科书和一些参考资料对这些名词概念没有统一的提法,多数书只提到二倍体与单倍体的概念,认为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认为二倍体生物所产生的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有些书把二倍体也叫双倍体,单倍体也称一倍体,那更不确切。我认为,双倍体应对单倍体而言,二倍体应对一倍体而言。双倍体应该是指凡是能产生配子的生物体,它的合子染色体数用2n表示。包括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等。双倍体的配子(染色体数减半)称为单倍体,用n表示。那么,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的单倍体  相似文献   

3.
有性过程     
生物的遗传现象是离不开生殖过程的。因此有性生殖过程(箭称有性过程,以下同)的研究便成为遗传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不同遗传学学派争论的一个焦点。米丘林学派研究有性过程的观点是继承达尔文的观点发扬光大起来的。在达尔文以前人们虽然已经理解有性生殖的机制,但是对于它的重大生物学  相似文献   

4.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明 《生物学通报》1995,30(11):15-17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现象中最关键的细胞行为。现有的观察资料提示最初的减数分裂可能类似于二倍体细胞转化为单倍体细胞的某种较简单活动(一步减数分裂);原始单细胞前性生物可有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等类型,以原始减数分裂形式相互转化。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物种的单倍体细胞丧失了增殖能力但具有了与类似细胞融合并恢复增殖的特性,从而形成某些原始配子,并演化出了有性生殖现象;两性的性差异可能主要基于形成有性生殖时两个  相似文献   

5.
世代交替是指一些生物的生活史中有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与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由于涉及孢子、配子、孢子体、配子体等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并产生一些疑惑,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真菌为对象的有性生殖机制研究揭示了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生物学现象及规律,包括染色体倍性变化、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交配对象识别及细胞一细胞融合形成合子等.真菌的有性生殖由交配型位点控制,除了类似其他真核生物两性生殖的异宗配合外,还包括同宗配合和次级同宗配合,部分物种的单倍体还具有交配型互换的能力.互补交配型的单倍体通过荷尔蒙及其受体进行相互识别,再经过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调控有性生殖过程及子实体发育,这一过程受多种胞内调控因子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真菌类群生殖方式的演化与物种进化仍缺少统一的规律.进一步研究揭示,真菌有性生殖的调控机制及环境诱导因子,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利于促进不同经济真菌子实体的人工培养及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条件下诱导四膜虫种群交配进行有性生殖时,交配后的种群中除有性后代外,还会混杂一定比例的亲本细胞,而高纯度的有性后代是研究四膜虫一些基本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四膜虫交配时不能摄食并且新产生的有性后代几小时后才恢复摄食能力的特性,以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thermophila)交配种群为对象,在其有性生殖阶段后期向交配体系中加入Fe3O4磁性纳米颗粒,未交配的亲本细胞由于能够摄入磁性颗粒而具有磁性;再利用有性后代和未交配细胞的磁性差异,在磁场作用下将有性后代分离纯化出来。通过优化过柱分离的时间点、分离柱的口径、分离柱中铁粉/石英粉的质量等分离条件,有性后代的分离纯度及收率均能达到98%以上。该分离方法亦可为其他种四膜虫或纤毛虫有性后代的分离纯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早在1879年,Joseph就描述了Peridinium stygium的配子融合现象.之后的近八十年中,对甲藻生活史中是否存在有性生殖一直存在着争论.直至Von Stosch(1964)报道了Ceratium horridium和C. cornutum有性生殖核配的详细过程后,甲藻的有性生殖才得到公认.迄今,至少已在15属30种甲藻的生活史中观察到有性阶段.    相似文献   

9.
羊草种群生物量生殖分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对羊草种群生物量生殖分配的研究表明,在生殖生长过程中,种群用于根茎和营养生长的生物量生殖分配占有绝对优势比例,而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量生殖分配比例较小,在10%以下。在羊草种群构件生物量生殖分配中,根茎和营养枝的叶占有较大比例(20%~40%),而用于有性繁殖体种子生产的比例很小,在1.5%以下。对有性繁殖的小比例投资是导致羊草种群有性繁殖体种子产量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用分子生物学法提高酵母茵产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酿酒酵母中乙醇脱氢酶Ⅱ(Adh2)是受葡萄糖抑制,而利用乙醇的酶。通过乙酸锂转化的方法,把一段对遗传霉素抗性的DNA片断,转入酵母细胞中,与adh2基因的ORF(open reading frame)进行同源重组。经过抗性筛选,得到一株adh2基因突变的杂合双倍体菌株。由突变的杂合双倍体菌株,通过四分体剖分,获得了一株adh2基因被删除的突变单倍体菌株。经过发酵实验,发现adh2基因被删除的突变单倍体菌株不利用乙醇。  相似文献   

11.
准性生殖     
准性生殖是发生在真菌中的一种特殊的生殖方式,具有类似于有性生殖的细胞核融合,染色体及基因的交换,分离,重组,并形成重组体;但无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其基因重组是通过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实现的。准性生殖过程包括:不同的单倍性细胞结合成异核体,异核进而融合成杂合双倍体,然后通过有丝分裂实现基因重组和单元化,准性生殖也可以使生物的遗传性状得新组合并产生相应的变异,人们可以利用来进行基因定位。  相似文献   

12.
受精作用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的终极事件,精子与卵子间的融合过程是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相互识别和融合形成一个双倍有机体。尽管其潜在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最近的基因敲除试验已经证实精卵融合过程中需要3个必不可少的因子:位于卵母细胞上的CD9蛋白,精子上的Izumo1蛋白及其在卵母细胞上的受体蛋白Juno。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种蛋白分子将会导致精卵融合机制紊乱。综述重点介绍了这3种精卵融合关键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淡水三角涡虫染色体变化与生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空气干燥法对淡水三角涡虫的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涡虫的染色体数目为n=8,2n=16,2n=24,为二倍体2n=2x=16、三倍体2n=3x=24和混合倍体2n=2x=16,2n=3x=24,有时也可见到非整倍体。以有性生殖为主的类群.有性生殖期间有性个体大量存在,生殖器官比较发达.染色体为二倍体;以无性生殖为主的类群,很少出现有性个体,染色体为三倍体;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的类群,有性生殖期间,生殖器官发育稍差,染色体主要为混合倍体.有时出现二倍体或三倍体。本文对影响三角涡虫性成熟的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单倍体水稻植株染色体加倍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几年来,通过花药诱导或其它手段而进行的单倍体生产已经为获得纯合子品系(homozygous lines)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方法.在水稻中,通过雄配子发生而再生的植株其绝大多数是双倍体和单倍体,但偶尔也有多倍体和非整倍体单倍体所占的百分率随品种杂交方式及培养基组成或花药的预处理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答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的重要方式之一,对生物的稳定繁衍有重要意义,它在何时发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高中“生物”课本中是这样描述的:“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减数分裂”;《辞海》中说:“凡以有性方式繁殖的动植物,在生殖细胞(配子)成熟时都发生减数分裂。”《中学生物学教师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双角多甲藻有性过程的初步研究,表明在这种间核生物的生活史中存在着典型的育性生殖。在双角多甲藻春季生长高峰的末期(3月底至4月初),有性生殖大量发生。形成的合子经过一系列变化后成为厚垣合子进入休眠期。  相似文献   

17.
在膜翅目中 ,未受精卵形成单倍体的雄蜂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受精卵将产生双倍体的雌蜂。但是 ,因互补性别决定机制 (CSD)的作用 ,受精卵有时也会产生双倍体雄蜂。这种性别决定机制包括单位点的CSD和多位点的CSD。在单位点的CSD作用下 ,唯一的一个性位点上的多个等位基因决定后代个体的性别。性位点上杂合的个体将是雌性 ,半合或同型结合的个体将分别形成单倍体或双倍体的雄性。在多位点的CSD作用下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位点控制后代的性别 ,每个性位点上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如果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性位点是杂合的 ,形成的双倍体后代都是雌性的 ,但若是所有的性位点都为同型合子 ,则将产生双倍体的雄蜂。在膜翅目中 ,目前已知 4 3种具有双倍体雄蜂 ,其中 2 2种发现存在单位点的CSD ,但是多位点的CSD还有待于确认。双倍体的雄性个体或者不能存活 ,或者不育 ,这样的个体形成将对寄生蜂种群的增长带来一定的遗传负担。在生物防治上 ,保护寄生蜂种群的性等位基因的多样性及减少其遗传多异性的损失极其重要。如果利用具有单位点CSD的种类 ,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可避免由于双倍体雄性的形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无融合生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贤 《生物学通报》1989,(12):14-15,4
在自然界,大多数高等生物的生活周期都有明显的配子体世代和孢子体世代交替的现象。孢子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雌雄配子受精融合,成为下一代孢子体的开始,这就是有性生殖,是生物最主要的生殖方式。但是,有些生物的生活周期绕过了这个重要过程,不经过雌雄配子融合,直接从配子体或孢子体的一个或一群细胞发育为子代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融合生殖(apomixis),这是无融合生殖的广义概念。无融合生殖的狭义概念则认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这种生殖方式在动、植物界都存在,但在植物界更为普遍,且类型较多。  相似文献   

19.
正在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花粉管需要将两个不能自主移动的精子输送到雌配子体及胚囊中.只有不断地接受雌配子体释放的信号,花粉管才能在雌蕊中精确地进行导向性生长,从而完成受精过程.此外,雌雄配子体之间的识别与否也是生殖隔离的决定因素.雌配子体发出什么吸引信号引发花粉管的导向生长?花粉管感受这个信号的受体是什么?这是植物生殖生物学中重要且长期受到关注的两个  相似文献   

20.
胭脂虫的行为及生殖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 Costa在产卵、孵化、固定、泌蜡、蜕皮、结茧、羽化等方面的行为特性进行观察,并就该虫在有性及无性生殖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性生殖♀虫平均怀卵量为269粒/雌,平均产卵量232粒/雌,平均孵化率96.5%,雌雄成虫性比约为3∶1,♂蛹羽化率可达94.7%,发育起点温度为5.77℃,世代有效积温为1600.60日.度。该胭脂虫不能以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繁殖,种群的延续需要以有性生殖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