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城碘泡虫原始描述中形态数据较为简单,且存在多个宿主及寄生部位,其有效性有待确定。利用现行主流的黏孢子虫形态特征和基因标记系统分析相结合的分类学方法,对采自太湖棒花鱼鳃丝的海城碘泡虫进行了补充描述。该碘泡虫孢囊呈白色,圆形,大小为(0.6—1.1) mm。成熟孢子正面观近似椭圆形,上端稍尖,侧面观呈纺锤型,孢子长(10.8±0.7) μm (10.1—11.5 μm),孢子宽:(8.1±0.5) μm (7.5—9.0 μm),孢子厚:(5.7±0.4) μm (5.2—9.0 μm);两极囊呈梨形,大小存在细微差别,极囊顶端存在突起,大极囊长:(4.7±0.5) μm (4.8—6.7 μm),宽:(2.5±0.2) μm (3.2—4.3 μm),小极囊长:(4.4±0.2) μm (4.1—4.8 μm),宽:(2.2±0.1) μm (2.0—2.5 μm);极丝盘绕4—5圈。基于18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Y965936)比对分析,该碘泡虫与放射孢子虫Hexactinomyxon type 2相似率最高,为9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碘泡虫与Hexactinomyxon type 2、Hexactinomyxon type 1、Hexactinomyxon type SH-2006、Myxobolus pfeifferi、Myxobolus caudatus和Myxobolus squamae聚为独立分支,和其他已报道的黏孢子虫亲缘关系较远。研究在补充了海城碘泡虫形态学、基因标记序列信息基础上,推断了该虫生活史。  相似文献   

2.
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和18S rDNA序列对比,对寄生于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表的粘孢子虫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其为武汉单极虫Thelohanellus wuhanensis,并发现了形态学新特征:膜状鞘的起始位置不同,且仅包围孢子后部;壳瓣底部内侧具“V”形褶皱;一片壳瓣前端有突起结构;缝脊直,突出明显;测得极丝全长为158.5 ~179.2 (170.7 ±5.7) μm.经18S rDNA序列对比,与T.wuhanensis[HQ613410]的相似率为99.8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单极虫与碘泡虫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将单极虫属与碘泡虫属二者归属于碘泡科的分类方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形态和分子信息重描述了寄生于嘉陵江重庆段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鳃部和胆囊的尖形碘泡虫(Myxobolus acutus Wu and Chen, 1987),并获得了该虫体的18S rDNA和ITS1 rDNA序列。尖形碘泡虫成熟孢子壳面观呈梨形,前端稍尖,后端钝圆,缝面观呈宽纺锤形。孢子长(13.6±0.9)μm [(11.4—15.3)μm],宽(10.2±0.9)μm [(7.5—12.8)μm],厚(7.6±0.6)μm [(6.9—8.3)μm]。两梨形极囊开口处紧靠并位于孢子前端,极囊大小不等,大极囊长(6.2±0.4)μm [(5.1—7.5)μm],宽(3.8±0.4)μm [(2.8—4.7)μm],极丝盘绕5—8圈,小极囊长(2.7±0.4)μm [(1.7—3.7)μm],宽(1.4±0.2)μm [(0.9—1.9)μm],极丝盘绕2—3圈。基于18S rDNA为分子标记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尖形碘泡虫与中华单极虫(Thelohanellus sinensis)有最近的亲缘关系,两物种形成的进化支与贝壳碘泡虫(M. mu...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细胞学方法与18S rDNA序列比较的方法,对采自于重庆市嘉陵江段的粘孢子虫,尼氏单极虫Thelohanellus nikolskii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此为首次在我国长江流域检获尼氏单极虫。本文在补充了尼氏单极虫中国种群18S rDNA序列信息的分析、比较基础上,探讨了该虫与相邻种属的系统关系,佐证了其分类学位置。  相似文献   

5.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数据(18S rDNA)重新描述了寄生于重庆江津地区金鱼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鳃丝的田中碘泡虫 (Myxobolus tanakai Kato, et al., 2017), 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近缘种进行了比较研究。形态学特征: 该虫种孢子为后端钝圆的长梨形, 大小为(14.58±0.54) μm×(6.09±0.37) μm; 两个极囊等大; 极丝与极囊长轴垂直缠绕8—10圈; 囊间突起位于极囊前端呈三角形; 具有嗜碘泡。分子特征: 共获得3个分离样本的18S rDNA序列, 其一级结构序列与日本黑川地区鲤 (Cyprinus carpio) 鳃丝寄生的田中碘泡虫的一致性达99.3%—99.6%, 且在系统发生树中聚为一支。结果表明: 本研究种与日本的田中碘泡虫为同种, 此为中国新记录; 金鱼为田中碘泡虫的宿主新记录。18S rDNA的V2、V4和V7区二级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 田中碘泡虫已发生了明显的种内变异, 推测可能因宿主差异和地理隔离同时所致。此外, GenBank中报道的数个野鲤碘泡虫的序列是否为同种有待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6.
1996年10月份,从来自本所关桥试验场的异育银鲫肝脏和腹腔中发现一种碘泡虫,,经鉴定,是碘泡虫属的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学研究室。关侨碘泡虫,新种冲。bolusguanq。oens。Sp.n0V.(图)寄生与客生部位异育银鲫Allogynoge。tiesibercrucla  相似文献   

7.
粘孢子虫是一类拥有广泛寄主的后生动物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类,并可引发病害,从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但其基础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方面存在着许多争议。而碘泡科是粘孢子虫最大的一科,其在属级和种级阶元的归属问题上也一直备受争议。此类动物结构简单、种类繁多,依据传统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类并不十分准确,借助更为先进的显微技术和以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的应用,其分类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从碘泡科的种、属级阶元分类和方法学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碘泡科物种系统分类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碘泡科各属的归类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种类进行了厘清,同时总结了应用于碘泡虫系统分类研究中的几种方法,以期为该科动物的系统分类和鱼类粘孢子虫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形态分类学方法与以28S rDNA和ITS-5.8S序列为基础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对采自嘉陵江重庆市磁器口江段的黄颡单尾虫Unicauda pelteobagrusMa,1998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于28S rDNA数据探讨了黄颡单尾虫以及单尾虫属与相邻种属粘孢子虫间的系统地位;基于5.8S rDNA数据比较分析了粘孢子虫的系统地位。补充了黄颡单尾虫重庆种群形态学信息和28S rDNA、ITS-5.8S rDNA序列的分子信息。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叩甲科昆虫是叩甲总科中最大的一科,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但是直到现在叩甲科的分类系统还存在着不确定的地方,因为早期的分类系统是基于成虫和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建立的,很多的族、属、甚至亚科的划分都有争议。本研究利用核糖体28S rD NA片段,对国内采集的叩甲科昆虫共80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分析中还采用了Gen Bank已有的86种叩甲科昆虫序列作为内群,14种外群,利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不同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构相同,并部分支持了基于外部形态特征建立的分类系统。结果显示,叩甲科共分为5个分支,分别为齿胸叩甲亚科分支、小叩甲亚科分支、心盾叩甲亚科分支、萤叩甲亚科分支以及叩甲亚科分支。其中,方胸叩甲属属于叩甲科类群,在系统树中却更加接近于红萤科,并且外群中萤科的位置也与以前的观点不同。研究的结果支持叩甲科昆虫具有良好的单系性。并且根据结果提出以下假设:尖鞘叩甲亚科、异角叩甲亚科和胖叩甲亚科可以纳入齿胸叩甲亚科内部;单叶叩甲亚科和槽缝叩甲亚科并入萤叩甲亚科;梳爪叩甲亚科并入叩甲亚科。这个结论还需要引入更多的种类及分子标记来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贝叶斯法(Bayesian-inference,BI)、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ML)和最大简约法(Maximumparsimony,MP),基于18SrDNA序列对介形纲4目12超科间以及其它相关泛甲壳动物(Pancrusacea)间的系统分类关系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探讨单独的核基因18SrDNA序列研究介形纲各阶元分类时的稳定性,及分析介形纲两大主要类群内的系统分类关系。结果发现,应用单独的核基因18SrDNA序列对介形类进行研究时,所获的三种系统树的拓扑结构在介形纲的目、亚目和超科阶元均表现稳定,表明单独的核基因18SrDNA序列在该3个阶元的分类研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进一步对介形类内两主要类群的系统分类研究,结果支持Martin和Davis(2001)对介形纲中壮肢亚纲(又称丽足亚纲,Myodocopa)在目、亚目和超科阶元上的分类;但尾肢亚纲(又称速足亚纲,Podocopa)中各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却与Martin和Davis(2001)的分类略有不同,其中Punciidae游离于尾肢亚纲主要类群尾肢目(又称速足目,Podocopida)之外,而该结果却与Liebau(2005)对Punciidae归类一致;此外尾肢目中5个主要类群的分类关系呈现[浪花介亚目Cytherocopina+[金星介亚目Cypridocopina+简肢亚目Platycopina(小花介科Cytherellidae)+[达尔文介亚目Darwinulocopina+巴氏介亚目Bairdiocopina]]]。  相似文献   

14.
研究测定了19属33种中国瓢蜡蝉和1种外群(Paravarcia decapterix)的18S r DNA及无翅基因(Wg)部分DNA序列,并利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2种分析方法获得的瓢蜡蝉科(Issidae)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将该科分为5个亚科:杯瓢蜡蝉亚科(Caliscelinae)、汤瓢蜡蝉亚科(Tonginae)、帕瓢蜡蝉亚科(Parahiraciinae)、球瓢蜡蝉亚科(Hemisphaeriinae)和瓢蜡蝉亚科(Issinae)。并支持将角唇瓢蜡蝉属(Eusudasina)归入球瓢蜡蝉亚科(Hemisphaeriinae)。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角形虫属CeratomyxaTh啨lohan ,1892 1新种和中国 4新纪录 :黄海角形虫C .huanghaiensissp.nov .,狭窄角形虫C .angustaMeglitsch ,196 0 ,倾斜角形虫C .declivisMeglistch ,196 0 ,川鲽角形虫C .platichthytis(Fujita ,192 3)Schulman ,196 6及镰状角形虫C .drepanopsettaeAwerinzew ,190 8,并对各角形虫的生境、感染率等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两极虫属Myxidium和楚克拉虫属Zschokklella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形态鉴定界限模糊。为进一步厘清两者的分类学关系,本研究对采自涪江重庆市潼南县江段的楔形两极虫M.cuneiforme Fujita,1924进行了形态学重描述,并对其分子系统学进行了研究。楔形两极虫孢子壳面观呈长条形,中部稍凹陷或孢子一边突出,壳瓣上有6~8条与缝嵴平行的条纹;缝嵴直,缝面观呈梭形。孢子长12.5μm±0.3μm,宽5.4μm±0.3μm(n=20)。极囊2个,呈梨形,分布于孢子两极端;极囊长4.3μm±0.2μm,宽3.1μm±0.2μm(n=20),极丝细长且明显,盘曲5~6圈。以18S rDNA为分子标记,对楔形两极虫及其近缘种进行了保守区变异、遗传距离、序列相似度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两极虫属和楚克拉虫属均非单系发生,两属间物种相互交叉聚支;两极虫属与楚克拉虫属物种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本文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的研究结果支持将两极虫属和楚克拉虫属合并为一个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从中国东海的青石斑鱼 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和褐带石斑鱼E. bruneus Bloch 1793的胆囊中检获了石斑角形虫 Ceratomyxa epinephela Wu, Wu et hua, 1993, 首次提供了其SSU rDNA和ITS1 rDNA序列, 并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数据进行了重新描述。石斑角形虫成熟孢子的孢子长(4.8±0.5) μm (3.6—5.6 μm), 孢子厚(31.8±4.8) μm (23.3—37.5 μm); 孢子壳瓣光滑且等大, 由垂直的缝线连接; 极囊长(2.9±0.2) μm (2.4—3.7 μm), 极囊宽(2.6±0.2) μm (2.2—3.1 μm); 孢子夹角处稍微凹陷, 延伸至两端逐渐变平坦, 夹角为 (175.9±3.7)° (165.5°—179.7°)。基于SSU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石斑角形虫与诺兰角形虫C. nolani Gunter & Adlard 2009, 卡特莫尔角形虫C. cutmorei Gunter & Adlard 2009和横山角形虫C. yokoyamai Gunter & Adlard 2009 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且其宿主均为石斑鱼属物种。结果表明, 类群关系较近的宿主其寄生的同属黏孢子虫可能具有更近的系统发育关系。基于SSU rDNA和ITS1 rDNA的遗传分析显示, 石斑角形虫的4个分离株已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形成了4个基因型), 形成了不同的种群, 但在不同宿主种类间并未形成特有的分化。  相似文献   

18.
19.
鱼类寄生粘孢子虫两新种(粘孢子目:粘体科,碘泡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寄生鱼类体表的粘孢子虫两新种:寄生在胡子鲇的珠江粘体虫Myxosoma zhujiangensis sp.nov.和寄生在麦瑞加拉鲮Cirrhina mrigala的广州碘泡虫Myxobolus guangzhou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游走类纤毛虫的系统发生,对寄生于淡水鱼类的车轮虫科中的6种车轮虫进行了18S rDNA的测序并获得了9个序列。采用了最大似然法(ML)与贝叶斯法(BI)对GenBank中所有游走类纤毛虫的18S rDNA序列进行了系统树的构建,并首次将SPSS与18S rDNA遗传距离结合分析了游走类纤毛虫的系统发生。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车轮虫属(Trichodina)的非单系发生与小车轮虫属(Trichodinella)的有效性。此外,研究结合18S rDNA的GC含量与遗传距离分析提出了游走类纤毛虫科属及种间新的鉴定依据:18S rDNA的GC含量可用于游走类纤毛虫的科属区分,且与游走类纤毛虫的分化密切相关;18S rDNA的遗传距离在游走类纤毛虫的不同阶元中具有一定的阈值范围,即通常种内遗传距离阈值范围为0.000—4).005,属种间阈值范围为0.005—0.150,当遗传距离大于0.150时,则达到了科间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