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标志放流回捕方法评估了人工繁育鳜放流规格对其成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012年5—6月选取3种不同大小规格的人工繁育鳜鱼苗各800尾, 中等规格鳜苗种和大规格鳜苗种分别采用剪尾鳍和编码金属标标记后放入试验湖泊小赛湖, 2012年12月试验湖泊逐渐降低水位, 回捕收集放流鳜并鉴定身份。结果显示3种规格放流鳜的总成活率为40.5%, 其中大规格放流鳜的成活率为63%, 明显高于中规格放流鳜(39.1%)和小规格放流鳜(19.5%)。放流鳜的终末体长和体重均随放流规格的增加而增加, 且3种规格放流鳜的终末体长和体重均呈现显著差异。放流鳜的产量和净收益在大规格处理组最大, 在小规格处理组最小。结果表明鳜放流规格对鳜放流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 建议长江中游湖泊鳜的最佳放流规格应不小于50 mm。  相似文献   

2.
象山港日本对虾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对虾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增殖品种,2010年象山港分两批次放流日本对虾苗种约1.67亿尾。通过对放流苗种存活状况、洄游分布、生长特性及回捕情况的跟踪调查,对象山港日本对虾的增殖效果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日本对虾放流苗种在8月中旬成为补充群体,集中于港区底部进行索饵育肥;9月中旬,第1、2批放流苗种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95.4 mm和71.4 mm,成活率分别约为0.79%和1.06%;10月上旬,随着港区水温降低,增殖苗种资源量锐减。(2)协方差分析表明:日本对虾增殖群体和自然群体的体长-体重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增殖群体的体征状况明显优于自然群体。(3)日本对虾放流苗种在港区主要为桁杆拖虾和地笼网渔业所利用,在港区滞留期间,回捕率约为0.25%。总结发现:栖息地破坏及放流苗种的过早利用是制约象山港日本对虾增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优化增殖策略、保护港区生态环境应是今后港区增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海南地区进行仿刺参养殖的可行性,在海南琼海进行了仿刺参苗种中间培育、养成和度夏研究。苗种中间培育时,不同规格仿刺参的生长速度均较快,绝对生长率呈逐渐增加趋势,规格越大绝对生长率越高,但是苗种规格越大个体增重率越小,最小增重率为(317.88±73.2)%;苗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成活率变动范围为(39.3±4.8)%~(53.7±8.7)%。经过105 d养成后,投喂天然饵料的仿刺参大约是投喂人工饵料刺参的3倍体重,而投喂两种饵料的仿刺参成活率约为60%、彼此间没有显著差异;投喂人工饵料仿刺参的绝对生长率基本恒定,而投喂天然饵料的仿刺参绝对生长率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而且后者至少是前者的2.32倍。度夏结束时仿刺参平均体重均显著下降,至少减少了56.23%;仿刺参度夏时成活率最高仅为(46.4±3.4)%,而且仿刺参室内度夏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室外度夏仿刺参,大规格仿刺参的成活率略高于小规格仿刺参。因此,在海南地区适宜的季节可以进行南北接力养殖仿刺参。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鳜(Sinierca chuatsi)养殖需要, 实现均衡上市的苗种供应要求, 研究通过对两批亲鱼在不同季节各进行4次交替人工催产, 按月建立苗种繁育模式。结果显示, 池塘中自然培育的亲鱼, 卵巢成熟系数出现2个峰值, 而网箱中培育的亲鱼, 经过4次人工催产, 出现4个成熟系数峰值, 产卵量和出苗量与成熟系数峰值正相关。以二繁的成熟系数、产卵量和出苗量最高, 显著高于其他三次(P<0.05), 二繁、三繁和四繁的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培育成活率均较高, 显著高于一繁(P<0.05), 温度是影响一繁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培育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产后亲鱼成活率随人工繁殖次数增加而下降, 其中以一繁的成活率最高, 达93.33%, 显著高于三繁和四繁(P<0.05)。综上结果表明, 通过按季节分梯次人工繁育模式解决鳜苗种生产的均衡供应是可行的。这为转变鳜的养殖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也为其他鱼类苗种的均衡生产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丰  冯玉铭  李昊  李为  张堂林 《生物资源》2020,42(4):421-427
通过稻田原位围隔(每个20 m2)试验,比较了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生长、存活及养殖效果。试验设计了三个不同放养规格处理组,小规格平均体重为3. 35 g,中规格为6. 49 g,大规格为10. 35 g,每个处理组有3个重复,试验开始时投放的虾种生物量均为1 000 g。试验结果为:小规格组围隔内伊乐藻生物量和覆盖度急剧减少,可能与放养密度过高有关;虾体重特定生长率与放养规格呈现负相关的趋势;大规格组的存活率(77. 3%)最高,显著高于中规格组(58. 1%)和小规格组(60. 1%);大规格组试验前后的性比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但中规格组和小规格组试验前后的性比均无明显变化;经过45 d养殖,大规格组平均体重为45. 15 g、单个围隔平均产量为3. 64 kg;中规格组平均体重37. 64 g、围隔平均产量3. 32 kg;小规格组平均体重27. 47g、围隔平均产量5. 08 kg;大规格组饲料系数为1. 85,中规格组1. 77,小规格组2. 34;大规格组单个围隔毛利润为165元,中规格组79元,小规格组96元。这些结果表明放养大规格(10 g左右)虾种时,养殖死亡率低、产品档次高,因而能以较低的产量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东江草鱼标志放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  张其中  崔淼 《生态科学》2011,30(6):575-580,601
东江放流草鱼的全长为(18.2±2.0)cm,体长为(14.8±1.6)cm。在标记前进行草鱼食性转化驯养。试验采用两种标志方法对草鱼进行标记,第一种方法用直径为0.14 mm的铜丝把椭圆形塑料标志牌(8mm×5mm×1mm)挂在草鱼背鳍第一和第二支鳍骨间缝隙处,第二种方法剪除左侧腹鳍。标记后需进行为期10 d的暂养,使其穿刺部位愈合。总共放流草鱼10万尾,其中标志草鱼4万尾(挂牌标记1万尾,切腹鳍标记3万尾),标志草鱼占放流草鱼总数的40%,放流后1个多月时间内,总共回捕放流草鱼881尾,其中标志草鱼278尾,标志草鱼占回捕放流草鱼总数的百分率(标志率)为31.6%,总回捕率为0.695%。同时,食性分析发现放流草鱼已摄食江中水草和水葫芦的根,并带进一些藻类,饱食度高(4~5级),表明其在1个多月时间内完全适应了江中环境,放流效果好,标志放流技术可行。该技术要点:(1)放流草鱼的体长在11~17 cm范围内,既适于作切腹鳍标志,又适合作挂牌标记,其挂牌位置为背鳍肌肉内第一与第二支鳍骨间缝隙:(2)标记后需要经过约10 d的暂养治疗使伤口愈合;(3)放流前应作2周的食性转化训练,从吃饲料转变为吃草;(4)在水草茂盛的江段放流有利于放流草鱼尽快找到食物,较快适应环境,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人工标志放流中华鲟幼鱼的降河洄游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98— 2 0 0 2年期间 ,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中华鲟 2月龄稚鲟 (全长 7 5— 17 0cm) 17 5 2万尾 ,其中 7795 7尾用CWT进行标记 ;14月龄幼鲟 (全长 5 5 0— 98 0cm) 4 0 0尾 ,全部用外挂银牌和CWT双重标记。放流后沿长江及沿海收集中华鲟稚鲟和幼鲟样本 ,4年共回收稚鲟样本 6 4 0 0尾 ,幼鲟样本 13尾 ,检测到携带标记的稚鲟和幼鲟各 13尾。人工放流的幼鲟降海洄游的速度平均达到 2 8 6km/ 2 4h(7 1— 10 0 2km/ 2 4h) ,回捕时离放流点的距离从 346—2 4 5 9km ,平均 16 0 0km ,回捕的标志幼鲟有 4 6 2 %的个体来自海区。初步估算出 1999年和 2 0 0 0年人工放流个体在长江口幼鲟种群中的贡献率分别为 2 2 81%和 0 997%。结果表明 ,人工放流中华鲟稚鲟和幼鲟的生长、洄游及分布与自然种群没有明显差异。放流较大规格的幼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而目前长江中华鲟种群的补充仍以自然繁殖种群为主。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不同地理种群鳜遗传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通江湖泊(洞庭湖、鄱阳湖)、陆封型湖泊(牛山湖、涨度湖、汤逊湖、肖四海湖)不同水体鳜为研究材料,利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对其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检测的遗传多样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长江、通江湖泊群体>无放流陆封型湖泊群体>放流的陆封型湖泊群体,并且发现一些稀有等位基因位点在陆封型湖泊鳜群体中消失;由杂合度检验可以看出,所有群体在绝大多数位点都呈现杂合过剩现象,经过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显示均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st为0.2727,显示群体间已发生较大遗传分化,其变异主要体现在通江湖泊和陆封型湖泊之间,同时由于陆封型湖泊之间放流管理模式的不同,亦会产生中度分化。研究结果表明,江湖阻隔是造成定居性鱼类鳜种群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山东近海魁蚶资源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海洋贝类─—魁蚶资源增殖研究的全过程,包括人工育苗、中间培育、底播放流以及增殖生物学等.结果表明,对亲贝采用阴干、流水、升温、精液或漂白液刺激等诱导方法,苗种生产可实现全工厂化;风浪小、饵料丰富的内湾、虾池等是稚贝适宜的中间培育水域.当年稚贝主要生长期为7—11月,略高于成体适温上限的环境更利于生长,但越冬(12—2月)后的稚贝难以渡过26℃以上的高温;选择敌害生物少、海底表面稳定性好的海区是增殖成败的关键.放流苗种的理想规格为2.0—2.5cm,1年后回捕率在50%以上,1.5年后可达壳长5cm以上的商品规格,增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君兴研究员主持的“白鱼的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 ,荣获2 0 0 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该成果研究人员在对白鱼生物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探索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途径 ,不仅将白鱼的天然产卵孵化率从 4 0 %提高到 86 % ,而且首次在白鱼的人工授精孵化、饵料培育、驯养繁殖方面获得成功 ;人工孵化鱼苗 15 43万尾 ,培育0 7~ 3 0cm规格苗种 12 71万尾放流湖中 ,从而使 2 0 0 2年抚仙湖白鱼产量得到了恢复性增长 ,扭转了抚仙湖白鱼产量急剧下降的趋势。该成…  相似文献   

11.
放养鱼类的回捕率,是衡量水库、湖泊等大水面渔业利用效果的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鱼的产量,也是反映水体经营管理、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大水面养鱼的回捕率都不高,尤其是大、中型水库,能达到20%以上的不多,大多在10%以下,还有少数不到1%。回捕率低,是水库鱼产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也是水库养鱼成本较高、收益较少的原因。研究和分析回捕率,对于提高大水面养鱼的产量和改进渔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动物。然而由于生境破坏、环境污染和人为捕杀等原因,该物种数量锐减,被列为国家Ⅱ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恢复大鲵野生资源数量,进一步评估水温、水质、饵料生物和两岸植被类型等生境因子对大鲵人工放流结果的影响,作者于2013年4月在秦岭山脉南麓(宁陕东河)、北麓(周至黑河)选择放流点分别人工放流16尾和15尾健康大鲵个体。利用PIT芯片进行标记追踪,实时监测水温变化,定期采集周边生境因子数据,一年后南、北麓回捕标记个体8尾和0尾,回捕率分别为50%和0。结果显示,南麓放流点日平均水温显著高于北麓放流点(p0.01),最高温度较北麓放流点高3.85℃,最低温度较北麓放流点高4.26℃,且南麓放流点水温日均温差变化较小。我们认为水温是影响放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因此,依据野生大鲵的生境特征标准,选择水温更加适宜的放流点,可能是大鲵人工放流成功和实现野生资源增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本研究于2012—2017年在绥芬河东宁段对大麻哈鱼溯河洄游群体进行跟踪监测.共采集样本462尾,其中,标记个体(剪脂鳍)41尾.根据调查数据,计算了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回捕率,评估了增殖放流效果.结果表明: 2010—2012年的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回捕率为0.295%,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数量效益为1∶2.87.标记组和非标记组群体年龄组均为1+~5+龄,平均年龄分别为3.93和3.63龄.采用Logistic 曲线方程计算标记组和非标记组大麻哈鱼的50%初次性成熟叉长(L50)分别为53.13和49.89 cm.ARSS分析结果显示,大麻哈鱼两组群体的叉长生长差异不显著,但两组间的性成熟比例差异显著.本研究表明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对其资源增殖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今后增殖放流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鳜消化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鳜(Sinlpe)、caoh。。alsiBasilewsky)在我国的各大河流水系和各淡水湖泊均有分布。鳅鱼是淡水鱼类中的珍品,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嫩和少细刺等特点,有很高的经济价值。l材料和方法鳅不同发育阶段的实验材料,由武汉市东湖养殖场的菱角湖提供。在纽的苗种生长期间对其体长和口裂进行定期测量。取体长约60cm的级进行解剖。记录消化道的长度和重量。然后用Bouln氏液固定,24h后洗净,脱水。最后石蜡包埋,消化道各部位作连续切片,厚度为spin,H--E染色。光镜观察拍摄。2结果和讨论皈的消化道分为口腔,咽,食道,胃,肠和肛门…  相似文献   

15.
水温影响幼蟹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一些进行人工放流增殖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湖泊中,河蟹的产量占全湖水产品总产的39.5%。继内陆水域河蟹人工放流获得成功之后,各地又进行了池塘养蟹的尝试。我省1987年池塘养蟹面积达567ha,大水面放养河蟹6.87×10~4ha,成蟹总产达1662t。因此,进一步开展河蟹生态学的研究,对发展我国河蟹养殖业或合理制订河蟹自然种群的繁殖保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许步劭等(1980)、赵乃刚(1980)曾对河蟹的人工繁殖和蚤状幼体的发育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鱼类对各种捕捞方式的脆弱性, 对于制定最佳的捕捞策略和合理开发鱼类资源至关重要。研究从渔获物组成、捕捞效率和个体大小等方面, 对长江中游典型湖泊牛山湖的四种渔具(网簖、刺网、电捕和鸬鹚)的捕捞选择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使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评价渔具捕捞对鱼类物种的选择性, 同时通过计算渔获物的平均营养水平(MTL)和饵料鱼与凶猛性鱼类的重量比, 分析捕捞对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 网簖和电捕捕获的鱼类种数多、体长范围广, 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性最大, 应当加以限制或废除; 鸬鹚是捕获鳜(尤其是高龄鳜)的一种有效方式, 但对幼鳜和其他幼鱼也有较大损害, 应控制其捕捞强度; 刺网主要捕获几种经济鱼类, 并可平衡捕食者和饵料鱼之间数量关系, 是利用鱼类资源的一种较好方式, 关键在于对刺网网目大小和捕捞强度的限制。建议湖泊捕捞应从单一物种转向多物种综合管理, 并考虑物种之间的营养生态关系, 以更好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7.
了解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鱼类对各种捕捞方式的脆弱性,对于制定最佳的捕捞策略和合理开发鱼类资源至关重要。研究从渔获物组成、捕捞效率和个体大小等方面,对长江中游典型湖泊牛山湖的四种渔具(网簖、刺网、电捕和鸬鹚)的捕捞选择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使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评价渔具捕捞对鱼类物种的选择性,同时通过计算渔获物的平均营养水平(MTL)和饵料鱼与凶猛性鱼类的重量比,分析捕捞对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网簖和电捕捕获的鱼类种数多、体长范围广,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性最大,应当加以限制或废除;鸬鹚是捕获鳜(尤其是高龄鳜)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对幼鳜和其他幼鱼也有较大损害,应控制其捕捞强度;刺网主要捕获几种经济鱼类,并可平衡捕食者和饵料鱼之间数量关系,是利用鱼类资源的一种较好方式,关键在于对刺网网目大小和捕捞强度的限制。建议湖泊捕捞应从单一物种转向多物种综合管理,并考虑物种之间的营养生态关系,以更好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8.
赵帅营  韩博平 《生态学报》2006,26(8):2646-2654
星湖是一个位于热带北缘的浅水湖泊。于2002年和2003年对该湖的后生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并以体重作为个体大小变量研究了浮游动物的个体大小组成结构。星湖后生浮游动物的体长范围为50—1300μm,所有优势种的体长均小于1mm。轮虫优势种中,体长最小的是剪形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和广布多肢轮虫等,它们的平均体长均小于100μm。前节晶囊轮虫是个体最长的轮虫。枝角类的优势种及次优势种为长额象鼻潘、颈沟基合潘、短尾秀体潘和微型裸腹潘等中小型种类,平均体长介于220.430μm之间。桡足类优势种为台湾温剑水蚤和温中剑水蚤,平均体长介于680~730μm之间,此外,无节幼体和剑水蚤幼体在数量和生物量上也比较高。后生浮游动物的个体体重范围为0.034.70.24μg,绝大部分种类都分布在3个体重等级以上,其中前节晶囊轮虫的分布范围最宽,为0.548~70.24μg。后生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是以小个体为主,并且随着体重增大逐渐减少,而生物量则在4.39—8.78μg这一中等个体体重的位置上出现峰值。根据对两个子湖——波海湖和青莲湖2002年和2003年生物量分布的分析与比较,2003年生物量均有所下降,在生物量分布的每个体重等级上轮虫基本上都是第一优势类群,其次是桡足类。星湖后生浮游动物的个体大小范围和出现生物量峰值的位置均小于温带湖泊,其个体大小结构特征与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湖泊相似。除了与营养水平较高有关外,鱼类的下行效应和水温可能是影响该湖后生浮游动物的大小结构而产生与温带湖泊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研究该湖中浮游动物和鱼类的关系将有助于在热带湖泊中利用生物操纵来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鲤、鳜、斑点叉尾、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大口鲇和乌鳢作为捕食者,以中华绒螯蟹幼蟹作为猎物,在室内水泥池(2.4 m3)进行捕食试验。以日捕获率和日摄食率为指标,评估这些鱼类对幼蟹的捕食作用和危害程度,为提高湖泊幼蟹放流效果、建立蟹—鱼复合的优质高效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在幼蟹完全暴露的条件下,经过多次(至少9次)重复的试验(短期1d和长期7d),鳜对不同大小的硬壳和软壳(刚蜕壳的)幼蟹没有任何捕食作用;黄颡鱼对硬壳和软壳幼蟹也没有捕食作用,但还需做进一步观察;虽然鲤、瓦氏黄颡鱼对硬壳蟹的捕获率低,但对软壳的幼蟹有较大的危害性,对幼蟹的日摄食率分别为0.070%、0.012%;大口鲇、斑点叉尾、乌鳢对幼蟹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对幼蟹的日摄食率分别为0.122%、0.188%和0.284%。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建议:(1)在池塘和湖泊河蟹养殖中,完全可以将鳜作为套养或混养对象,以期提高养殖效益;(2)在河蟹放养的湖泊,需要抑制乌鳢和大口鲇种群,适当减少鲤和瓦氏黄颡鱼丰度,以期减少这些鱼类的捕食作用,提高幼蟹存活率;(3)在河蟹养殖池塘,不能放养乌鳢、大口鲇、斑点叉尾、瓦氏黄颡鱼和鲤。  相似文献   

20.
平均单管出蜂量、子代蜂的平均千头重和平均体长是评价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人工繁育效果的三项重要指标.试验测定并分析了利用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幼虫作为中间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时,在不同虫蜂量条件下对这三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接蜂时选用的种蜂与寄主的量对繁蜂效果存在不同影响,种蜂量对出蜂量无显著影响,对子代雌蜂千头重和体长均存在显著影响;寄主量对出蜂量、子代雌蜂千头重和体长影响显著.繁蜂生产中,采用规格为12mm×50mm指形管繁蜂时,多选用5只青杨天牛幼虫和4~5头种蜂.也可以根据防治实际中目标害虫的虫口密度及单株放蜂数量来确定每管的接入寄主数和种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