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海是位于我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的一个陆架浅海。其表层沉积的孢粉、藻类分布可分为四个孢粉区:1.蒿—藜—禾本科孢粉区;2.松—栎—草本花粉—刺球藻孢粉区;3.松—椭球藻—栎—蕨属—凤尾蕨孢粉区;4.松—栎—凤尾蕨—椭球藻孢粉区。通过整个海区表层沉积的孢粉、藻类研究,着重探讨了:表层沉积孢粉组合和陆缘植被的关系;再沉积孢粉化石与海盆物质来源;刺球藻、椭球藻的分布与水深的关系;硅藻分布与深度、水团的关系;红树植物花粉与海流。  相似文献   

2.
在对上海市树附生藻类的调查中,发现了1个中国新记录属——绿叠球藻属(Chlorokybus)。对该属1个新记录种绿叠球藻(Chlorokybus atmophyticus)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其系统位置讨论结果认为,绿叠球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藻类,在陆生植物演化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支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目——绿叠球藻目(Chlorokybales)处理。  相似文献   

3.
对三种泉溪大型藻类(脆弱刚毛藻, 弧形串珠藻和普生轮藻)藻体上附生藻类的种类、分布及环境因子与寄主本身对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004 年7 月至2005 年4 月在山西省辛安泉泉域采集三种大型藻类植物(每个季节采集一次)。研究结果表明, 三种大型藻类藻体上的附生藻类种类数不同, 普生轮藻上的附生藻类有49 种, 脆弱刚毛藻上37 种, 弧形串珠藻上6 种, 其中硅藻门种类数最多。这说明寄主本身结构的复杂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附生藻类的种类数及多样性。就季节变化而言, 三种大型藻类藻体上的附生藻类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大致趋势为: 春季>秋季>夏季>冬季, 同时, 灰关联分析结果也表明, 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对附生藻类也有影响, 最关键的影响因子是流速、水深和电导。这说明影响大型藻类植物藻体上附生藻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不仅有寄主本身, 同时流速、水深和电导这三种环境因子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淡水藻类产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淡水藻类的许多种属都可产生毒素,如微囊藻属(Microcystis)、节球藻属(Nodularia)、鱼腥藻属(Anabaena)等。藻类毒素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引起人类或动物的健康问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试就国内外近年来对藻类毒素的毒理、性质、结构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晏妮  张腾  熊康宁  陈倩  郭丁力  刘之威 《生态学报》2021,41(24):9593-9603
藻类是真核生物进化、植物起源与进化、生物地理学研究的良好材料,研究藻类物种多样性对理解生命起源与早期进化,探明地球地质地貌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两世界自然遗产地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赤水丹霞的陆生藻类为研究对象,通过G-F多样性指数、Jaccard相似性系数、Bray-Curtis矩阵比较分析了不同地质地貌的两世界自然遗产地陆生藻类的物种多样性及种组特征,结果如下:(1)两地陆生藻类丰富,均以蓝藻为优势,共有优势科为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施秉云台山还具伪枝藻科Scytonemataceae、念珠藻科Nostocaceae优势,优势属为粘球藻属Gloeocapsa、色球藻属Chroococcus,赤水丹霞仅以粘球藻属Gloeocapsa为优势。(2)施秉云台山G-F多样性指数高于赤水丹霞。(3)两地陆生藻类泛热带成分明显,施秉云台山中国特有成分较赤水丹霞丰富;两地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依次为:56.25%、44.05%、37.62%,科的相似性达到中度水平,与同纬度范围其它地区的Bray-Curtis矩阵聚类结果显示不同地质地貌的两地首先聚为一类。从陆生藻类多样性组成上,初步反映两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质历史、地层岩性及地理位置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正什么是藻类?藻类是一类有趣的低等生物的统称。它们没有根茎叶分化,绝大多数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说它们低等,是因为在它们完整的生命周期内自始至终不会形成胚,而高等生物(例如种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等)则会在繁殖发育过程中形成胚。藻类既包含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蓝藻(蓝细菌),也包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真核生物(灰胞藻、绿藻、红藻、隐藻、定鞭藻、异鞭藻、甲藻、裸藻和网绿藻等),还包括具有叶绿体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群落对蓝绿藻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2种常见水生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构建了荇菜群落(浮叶植物群落)、黑藻群落(沉水植物群落)和荇菜-黑藻群落(复合群落)等3种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群落,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环境条件下与自然水体中藻类共培养,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群落对藻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3种群落对水体中藻类的抑制作用顺序为荇菜群落>复合群落>黑藻群落,实验结束时水体叶绿素a分别减少了63.1%、44.7%、3.3%.2)荇菜群落中蓝藻受到了较强抑制作用,其总藻细胞密度比初始减少了99.5%;而绿藻总藻细胞密度则比初始增加了31.6%;黑藻群落中蓝藻仍保持较高生物量,绿藻藻细胞密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复合群落对蓝绿藻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蓝藻藻细胞密度比初始下降了95.9%,绿藻藻细胞密度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3)3种群落中藻类组成变化不同:荇菜群落中初始以微囊藻、色球藻等蓝藻门植物为优势种,逐渐转变为以小球藻、栅藻、四角藻等绿藻门植物为优势种;黑藻群落中藻类一直以微囊藻为优势种,伴生有少量的小球藻属、栅藻属、隐藻属藻种;复合群落水体中藻类组成与荇菜群落中藻类变化相似,实验期间微囊藻数量逐渐减少,而栅藻数量逐渐升高.4)不同群落中植物生物量增加明显,荇菜和黑藻的鲜重在单种群落和复合群落中均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分别为129.8%、63.6%和108.8%、66.5%;植物生长对光照、温度、pH等环境因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荇菜群落中水下20 cm处光衰减率与水体叶绿素a显著相关,说明荇菜的遮光作用是其产生显著抑藻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基于叶绿体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绿色裸藻类的系统发育树,并对绿色裸藻类植物8个形态性状进行祖先重建分析,以明确绿色裸藻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为研究该类植物的起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贝叶斯法构建的绿色裸藻类系统发育树显示,双鞭藻属与拟双鞭藻属互为姐妹群,扁裸藻属、鳞孔藻属和盘裸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而囊裸藻属和陀螺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裸藻属、隐裸藻属、柄裸藻属和旋形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表明裸藻属不是一个单系类群。(2)基于形态性状的祖先重建结果显示,绿色裸藻类相对原始的7个性状包括:表质柔软易变形,出现螺旋形线纹,细胞后端渐尖或尖尾刺状,无囊壳,叶绿体为片状、盾状或大盘状,具无鞘蛋白核,副淀粉粒为小颗粒状且数量不定,而鞭毛长度不能推断可能的祖先状态。(3)综合8种性状祖先重建结果发现,裸藻属和眼裸藻属植物具有所有原始性状,可能是最先出现的绿色裸藻类的祖先。  相似文献   

9.
济南春季常见的几种隐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暖花开,大地复苏.随着气温的回升,济南各水体中就开始出现浮游藻类.在有鞭毛的藻类中,隐藻体形较小,但区分特征明显,易于辨认.有关文献记载,啮蚀隐藻为较好的污水指示种,主要分布于污染比较严重或者中等严重的水体中,所以对此类藻类的确认有一定的环境生物学意义. 隐藻类植物虽然较常见于一般水体,但由于其在系统分类的教科书上极少被提及,所以常不被理科教学所重视.该类植物隶属于甲藻门的隐藻纲,也有另立为隐藻门的.常见种类多是该纲的隐鞭藻目的隐藻属和色胞藻属.隐  相似文献   

10.
叶附生苔类植物是一类主要生长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维管植物叶片表面的苔类植物, 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是苔藓植物中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一个类群。但由于其个体细小、分类困难等原因, 此前针对我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的采样可能存在低估其多样性的情况。为了解采样方式可能对叶附生苔类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本研究在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叶附生苔开展了系统的采样及比较研究。根据叶附生苔附主植物的叶片特性、分布位置等因素, 对保护区内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及附主植物开展沿海拔梯度的系统调查和取样, 分析了叶附生苔类植物和附主植物的多样性及物种组成情况。结果显示, 该保护区共有叶附生苔类植物5科14属49种, 叶附生苔附主植物57科84属119种。与历史数据相比, 本研究区新增叶附生苔2科5属35种, 其中浙江省新记录苔类4种。叶附生苔物种丰富度表现出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型分布的模式, 在500-900 m海拔段的种数最多。基于叶片数的物种累积曲线及随机抽样分析表明, 该保护区叶附生苔在不同生境及同一附主植物不同叶片间表现出较大的种类组成差异。鉴于本研究采集方法获得的较高叶附生苔物种多样性, 建议在我国叶附生苔多样性其他分布中心开展类似的研究, 以进一步摸清我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日益恶化的喀斯特环境下叶附生苔类植物的分布状况,对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多样性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有叶附生苔类植物5科15属43种,其中,九洲疣鳞苔(Cololejeunea yakusimensis)、巴氏薄鳞苔(Leptolejeunea balansae)、斯氏唇鳞苔(Cheilolejeunea streimannii)、麦氏细鳞苔(Lejeunea micholitzii)、巨齿细鳞苔(L.kodamae)和纤细细鳞苔(L.exilis)为广西苔藓植物新记录。该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具有热带性质和东亚分布特点。与邻近地区比较,该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与贵州茂兰的亲缘关系和区系关系最紧密。该地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分布随海拔增加呈增加趋势。那坡老虎跳保护区、龙州和宁明弄岗保护区以及靖西龙邦镇风水林是叶附生苔类植物分布最丰富的地区,因此,建议应对这些地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进行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12.
九龙大雾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龙大雾山已知叶附生苔类植物有5科10属12种,其中有5属6种,即双齿护蒴苔、小叶拟大萼苔、东亚指叶苔、四齿异萼苔、双齿异萼苔和台湾角鳞苔,均为我国叶附生苔类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软体动物粗蛋白对藻类的凝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盐藻(Dunaliella salina)、塔胞藻(Pyramimonas sp.)、海产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亚心型扁藻(Pyatymonas cordiformi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紫球藻(Porphyridium purpureum)等7种单细胞藻类对福建省10种常见软体动物粗蛋白提取物进行凝集活性筛选,其中有7种动物粗蛋白显示出对藻类细胞有凝集活性。同时,发现紫球藻的敏感性强于其他种类。这些粗蛋白的凝集活性在不同酸碱度和高温下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尤其是薄壳绿螂、菲律宾蛤仔、斑玉螺、短蛸的粗蛋白在95℃恒温15min后仍有活性。这些动物粗蛋白对紫球藻的凝集活性可以被0.02mol/L和0.04mol/L的EDTA所抑制,同时还能为9种糖类所抑制。  相似文献   

14.
人工滩涂湖泊滴水湖浮游藻类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逐月对中国最大人工滩涂湖泊——滴水湖的浮游藻类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利用CANOCO4.5软件对浮游藻类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以揭示浮游藻类对生态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全年共检测到浮游藻类186种及变种,隶属于8门92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其次是蓝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小席藻、微小平裂藻、银灰平裂藻、不定微囊藻、弱细颤藻、啮蚀隐藻、四尾栅藻、扁圆卵形藻;藻类的年均丰度和年均生物量分别为(4552.29±4591.33)×104cells·L-1和8.15±6.63mg·L-1,藻类现存量各月份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站点间差异不显著;多样性分析显示,藻类物种多样性较好;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总氮等是影响滴水湖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青岛棘洪滩水库浮游藻类状况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对棘洪滩水库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发现藻类49属63种。水库进水口、水库中心、出水口藻类的种类组成没有明显差异,群落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以硅藻、隐藻为主,其优势种分别为小环藻和尖尾蓝隐藻。金藻有短时大规模出现,主要是分歧锥囊藻。夏秋季以蓝藻、绿藻为主。藻类周年变动模式为单峰型,藻类细胞密度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出水口,为0.05×106ind./L,主要是硅藻类的小环藻和隐藻,占总数的92.8%;最高值出现在10月份进水口,为196.7×106ind/L,主要是丝状蓝藻包括伪鱼腥藻、颤藻等占总数的81.2%。藻类生物量在0.34-7.77mg/L内变动,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出水口,此时硅藻门的小环藻占69.6%;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进水口,其中丝状蓝藻占71.44%;年均值进水口为1.82mg/L,出水口为1.09mg/L。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3-3.30,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004年1月进水口和2003年11月水库中心。年均值进水口为1.88,出水口为2.15。水质总体状况较好,处于中营养,但有向富营养转变的趋势,应注意加强对水源及水库的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鸭共育技术作为稻田复合种养模式,是有效控制常规稻作生态污染的重要技术途径.通过对不同时期稻田藻类群落种类、密度、生物量及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研究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田藻类群落包括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隐藻门及甲藻门共6门、38属、108种.随着水稻发育进程,藻类优势种单位生物量增加,前期皆以银灰平裂藻、栅藻等为优势种,后期对照以方鼓藻,灿烂颤藻,短小舟形藻等为优势种,而放鸭区优势种皆是裸藻门,包括绿色裸藻,尖尾裸藻,梭形裸藻等.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初期有个适应期,在放鸭后15d左右藻类密度及生物量显著下降,之后开始上升.与常规对照相比,稻鸭共育藻类密度及生物量较低,放鸭对稻田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放鸭45d以后,表现为水体全P增加,全N减少,藻类多样性下降,优势种发生变化.环境因子与藻类相关分析表明,全磷与裸藻生物及藻类总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625,而全N与藻类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个水工构筑物沙河渡槽与穿黄工程渠段分别设置沙河渡槽上游明渠、沙河渡槽入口、沙河渡槽出口、穿黄工程入口、穿黄工程出口、穿黄工程下游明渠和穿黄工程下游沁河倒虹吸7个监测位点,对着生藻类群落与水质指标进行了原位同步监测。结果表明:监测位点的蓝藻优势种有鞘丝藻(Leptolyngbya sp.)、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眉藻(Calothrix sp.)、席藻(Phormidium sp.)、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和拟色球藻(Chroococcidiopsis sp.)等;真核藻类优势种有链带藻(Desmodesmus sp.)、土佐牧野藻(Makinoella sp.)、芒球藻(Radiococcus sp.)、盘星藻(Monactinus sp.)、卵囊藻(Oocystella sp.)、菱形藻(Nitzschia sp.)、针杆藻(Synedra sp.)和肘形藻(Ulnaria sp.)等。经过渡槽后藻类生物量下降50%,藻类种类数下降16%;经过穿黄工程后藻类生物量下降80%,藻类种类数下降18%。经过沙河渡槽后,真核藻...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在植物界中,只有高等植物才有世代交替现象吗? 答:世代交替现象不光是高等植物都具有的生殖规律,它也存在于一部分低等植物中。例如:绿藻中的石莼、浒苔、几种刚毛藻,红藻中的石花菜、多管藻,褐藻中的海带、水云、网地藻、裙带菜、马鞭藻、黑顶藻、真菌中的异水霉,都有典型的世代交替现象。问:什么是等世代交替和不等世代交替? 答:等世代交替和不等世代交替是世代交替中的两种类型。等世代交替的植物,其孢子体和配子体在形态、大小及外观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孢子体为二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配子体是单倍数染色体的植物  相似文献   

19.
杂色藻类硅藻和金藻的77K荧光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测定了7种杂色藻包括:4种硅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牟氏角毛藻(Cheatoceros muller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和3种金藻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的77 K荧光光谱,并与其它杂色藻以及高等植物菠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种硅藻和3种金藻的77 K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相似,只有一个明显的荧光发射主峰位于684~686 nm,类囊体膜的荧光光谱中在700 nm附近有个不明显的肩峰,它们均没有高等植物作为PSⅠ特征的730 nm长波荧光发射峰,这个结果与杂色藻类褐藻的荧光特性一致。说明,杂色藻类PSⅠ缺少730 nm长波荧光峰可能具有其普遍性,预示杂色藻类在PSⅠ结构以及能量传递等方面与高等植物具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是目前已知江西叶附生苔的分布南界。现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11属和19种(含变种),分布于海拔450 ̄700m的常绿阔叶林内。其中,东亚细鳞苔、白边疣鳞苔、皱萼苔、喜马拉雅片鳞苔内齿瓣变种为江西新记录。尖叶薄鳞苔、尖舌扁萼苔、台湾片鳞苔和列胞疣鳞苔是九连山叶附生苔常见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泛热带及东亚区系成分是构成该区叶附生苔的主要成分,分别占47.37%和4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