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顺铂组与洛铂组,各47例。2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并术前行辅助化疗。其中顺铂组采取紫杉醇+顺铂方案,洛铂组接受紫杉醇+洛铂方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KPS评分,并对Ig A、Ig G、Ig M、CD4+及CD8+指标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洛铂组有效率(CR+PR)为87.2%(41/47),与顺铂组[80.8%(3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铂组术后KPS评分及CD4+水平高于顺铂组(P0.05),但CD8+水平低于顺铂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手术前后Ig A、Ig G及Ig M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铂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顺铂组(P0.05)。结论:含洛铂术前辅助化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Ki-67、p53、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完成化疗,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完成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i-67、p53、P-gp和GST-π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32/42)比45.24%(19/42)](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和化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其能有效降低Ki-67、p53、P-gp和GST-π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宫颈癌术前行TP与PF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优选新辅助化疗方案。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入选的91例Ib-Ⅱa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A(n=46)、B(n=45)两组,A组患者子宫切除术前予TP新辅助化疗方案,B组予PF方案,各2个周期,对比化疗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化疗期间药物毒性反应及术后2年内宫颈癌复发率。结果:①A、B两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9.1%、82.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化疗后瘤体直径明显小于B组(P0.05);②两组药物毒性反应构成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胃肠道反应与肝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③A、B两组组术后2年内宫颈癌复发率分别为2.2%、11.9%,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术前TP新辅助化疗方案较之BIP方案具有比较优势,更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比较多西他赛或紫杉醇联合奈达铂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及45例同期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前接受辅助化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和术后病理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2.22%vs.55.56%),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和宫旁浸润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辅助化疗宫颈癌的疗效与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相当,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方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是临床低毒性且有效的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分析其对microRNA-21与SIRT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数字随机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加顺铂化疗,观察组采用斑蝥酸钠联合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microRNA-21与SIRT1表达量变化情况。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7.4%,显著高于对照组(44.2%)(字2=4.71,p=0.0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microRNA-21表达量为(4.67±1.2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表达量为(2.45±1.08)(t=8.81,p=0.0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SIRT1表达阳性率为62.8%(39.5%~76.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表达率为42.5%(25.1%~54.1%)(t=10.9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癌组织中microRNA-21表达量和SIRT1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CD~(4+)/CD~(8+)和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率和白细胞下降率分别为13.9%和9.3%,对照组分别为39.5%和30.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够有效抑制microRNA-21和SIRT1的表达,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西紫杉醇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晚期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紫杉醇组(n=90)和多西紫杉醇组(n=90),两组患者在放疗基础上分别接受紫杉醇135 mg/m~2,每周1次,多西紫杉醇25 mg/m~2,每周1次,4周一疗程,维持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和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组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1%和8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且均未出现进展期的病例。紫杉醇组3年生存率为58.89%,明显低于多西紫杉醇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紫杉醇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5.56%和37.78%,明显高于多西紫杉醇组的22.22%和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能显著提高患者3年生存率,降低毒副作用发生率,且用药量更少,相对安全、合理,患者可耐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中不同给药方式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132例初治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Ⅲc一Ⅳ期。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单纯紫杉醇静脉化疗B组:单纯卡铂腹腔灌注C组:紫杉醇静脉联合卡铂腹腔D组:直接手术)。A、B、C三组给予1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评估其疗效,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D组直接手术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情况。结果:4组的满意肿瘤减灭率分别为78.8%、75.7%、87.9%、63.6%;化疗A、B与C组间、化疗各组与D组间在减灭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各组不良反应可耐受,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骨髓抑制及神经毒性以C组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1新辅助化疗可降低手术风险,有效提高满意的减灭术的成功率,改善生存质量。2静脉联合腹腔灌注较单途径用药的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略高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妇产科收治并确诊的90例肿瘤直径大于4 cm的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手术前采用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B组患者手术前采用静脉介入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手术治疗,并对3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了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3组患者MMP-2、Fas和FasL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以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A组(有效率=83.33%)和B组(有效率=73.33%)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A组疗效显著高于B组(χ~2=2.116, p=0.045);Ⅰb期有效率显著高于Ⅱa和Ⅱb,Ⅱa显著高于Ⅱb,鳞癌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腺癌,低分化宫颈癌患者有效率显著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p<0.05);A组中共有14例出现化疗副作用,B组共有11例出现副作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和FasL治疗后的阳性率在A组和B组中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A组和B组中Fas阳性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中MMP-2、Fas和FasL治疗前后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结论初步说明:新辅助介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显著,MMP-2、Fas和FasL细胞因子与宫颈癌肿瘤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洛铂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用于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1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组和II组,每组95例,I组给予洛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II组给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应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平均缓解期(6.33±1.82)月显著长于II组的(5.13±0.84)月,I组中位生存期为(9.95±2.31)月显著长于II组的(7.82±1.24)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均显著提高,且I组高于I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II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I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用于晚期肺癌患者化疗近期疗效相当,洛铂联合吉西他滨具有较好远期疗效,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NP方案(奈达铂+紫杉醇)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的影响。选取我院手术后子宫内膜癌患者119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59例(NP方案+放疗)、对照组60例(仅给予放疗),收集时间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E4、CA125、CA199、SCCAg水平,术后5年生存率、总生存时间、放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HE4、CA125、CA199、SCC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HE4、CA125、CA199、SCCAg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的腹泻、周围神经毒性、脱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5年生存率78.18%与对照组的6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生存时间显著的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Mantel-Cox)=3.897,p=0.0480.05)。N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毒副反应的发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5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顺铂联合氟尿嘧啶,观察组为顺铂、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为5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P=0.047);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脱发、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胃癌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疗效及预后,本研究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病理性瘢痕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n=32)和B组(n=30),其中A组给予光动力疗法治疗,B组给予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同时检测瘢痕组织羟脯氨酸和β-半乳糖苷酶含量。研究显示,A组治疗疗效显著好于B组(p0.05),其中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和56.67%;A组治疗后VSS评分为(4.73±1.01)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瘢痕组织羟脯氨酸为(0.34±0.09) mmol/L,显著低于B组(p0.05),而β-半乳糖苷酶为(89.01±10.14) U/L,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复发率分别为0.00%和5.88%,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38%和16.67%,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瘢痕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老化,抑制瘢痕形成,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9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n=30)给予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B组(n=30)仅给予术前调强放疗治疗,C组(n=30)给予替吉奥化疗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清TPS、CYFRA21-1水平变化情况,1年、2年、3年复发、转移、生存率,保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86.68%显著高于对照B组的46.67%和C组的50.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三组TPS、CYFRA21-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TPS、CYFRA21-1水平均显著下降,且A组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1年、2年复发、转移情况无显著差异;A组3年复发、转移情况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A组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A组保肛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采用术前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疗效好于术前放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探讨宫颈癌术前行TP与PF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优选新辅助化疗方案。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入选的91例Ib-Ⅱa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A(n=46)、B(n=45)两组,A组患者子宫切除术前予TP新辅助化疗方案,B组予PF方案,各2个周期,对比化疗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化疗期间药物毒性反应及术后2年内宫颈癌复发率。结果:①A、B两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9.1%、82.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化疗后瘤体直径明显小于B组(P〈0.05);②两组药物毒性反应构成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胃肠道反应与肝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③A、B两组组术后2年内宫颈癌复发率分别为2.2%、11.9%,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术前TP新辅助化疗方案较之BIP方案具有比较优势,更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及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A组,n=58)和对照组(B组,n=58)两组。B组予以门冬胰岛素30治疗方案,A组则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方案,均持续治疗24周后观察疗效。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控糖指标、脂质生化指标及体重指数(BMI)等变化情况,记录其甲级血糖控制率、血糖总控制率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结果:1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除HDL-C水平较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FBG、2 h PG、Hb A1c等控糖指标,TG、TC、LDL-C等脂质生化指标及BM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甲级控制率及血糖总控制率分别为70.7%和100.0%,均显著高于B组的37.9%和93.1%(P0.05);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其中A组轻微低血糖发生率为6.9%(4/58),显著低于B组的24.1%(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门冬胰岛素30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方案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血糖控制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抑制体重发展,于患者预后提升有利。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胸苷激酶1(TK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与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9年7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60例LACC患者,均接受3个周期的紫杉醇和卡铂新辅助化疗,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化疗前检测血清OPN、TK1、FGFR4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收集相关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PN、TK1、FGFR4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1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新辅助化疗,治疗有效129例(有效组),无效31例(无效组)。无效组血清OPN、TK1、FGFR4水平均高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为Ⅲ期、IVA期以及血清OPN、TK1、FGFR4水平较高是影响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OPN、TK1、FGFR4预测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695、0.767,三项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93,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受到FIGO分期和血清OPN、TK1、FGFR4水平影响,联合检测血清OPN、TK1、FGFR4水平对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室镜和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脑积水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90例老年脑积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C组患者给予脑室镜和腹腔镜综合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A组63.3%及B组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患者术后感染及分流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和C组脑实质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A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镜和腹腔镜综合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脑积水的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DIA方案治疗骨肉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肿瘤骨科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DIA方案治疗,然后手术,对照组先手术后接收DIA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疾病的总缓解率为75%,对照组疾病总缓解率为50%,两组疾病总缓解率相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细胞的坏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损害相互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新辅助化疗DIA方案能提高骨肉瘤的治疗效果,减轻肝肾功能损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探讨奥利沙铂(Oxaliplatin,L-OHP)与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XL)化疗方案联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治疗晚期局限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临床效果并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间入选的94例局限性NSCLC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L-OHP、DXL化疗方案并联合同步3DCRT治疗方案,对照组予3DCRT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毒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疗效构成不同,观察组完全缓解率(12.5%)与总有效率(81.3%)均高于对照组(6.5%、58.7%),且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13,P=0.017);②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比例分别为56.6%、33.3%,两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Z=-2.101,P=0.036);③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死亡2例(4.2%)、1例(2.2%),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末梢神经损害、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OHP与DXL化疗联合同步3DCRT放疗治疗NSCLC可提高后者对原发病灶的近期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也应注意对联合放化疗期间出现毒副反应的对症处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肾功能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泌尿外科119例肾结石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本研究将这些患者分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组(A组,57例)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组(B组,62例),并对比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肾功能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一期及二期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c)、尿肾损伤分子-1(KIM-1)、β2微球蛋白(B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A组患者的Scr、Cysc、KIM-1水平高于B组(p0.05),术后48 h、72 h,A组患者BMG、RBP的水平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发热4例,血尿2例,B组患者出现术后疼痛9例、发热7例,血尿4例,A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B组(χ~2=6.757,p=0.009)。本研究表明,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对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会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