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粉红女士'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 μL/L 1-MCP(1-甲基环丙烯)对苹果冷藏期间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果实硬度以及香气成分和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粉红女士'苹果冷藏期间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有效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冷藏期内'粉红女士'苹果香气物质主要有醇类、醛类、酯类、烯类、酸类和烷烃类等,并以酯类香气为主(占46.15%);1-MCP能显著减少果实贮藏期间酯类、醇类和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处理果中酯类和醇类香气成分种类比同期对照分别减少了50%和78%,主要香气成分丁酸己酯在处理和对照果实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12%~1.73%和1.87%~5.18%.可见,1-MCP处理对'粉红女士'苹果具有良好保鲜效果,也显著地抑制了贮藏期间香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刁春英  高秀瑞 《广西植物》2016,36(4):492-496
为研究茶多酚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对香椿芽的保鲜效果,该研究以多年生香椿树嫩芽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茶多酚(TP)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处理香椿芽,(4±1)℃条件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香椿芽感官变化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腐烂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茶多酚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可维持香椿芽的感官品质、降低生理衰老程度并减少腐烂率。其中,0.3%茶多酚-0.5%壳聚糖复配液对香椿芽保鲜效果最显著。0.3%茶多酚-0.5%壳聚糖复配液处理的香椿芽在贮藏12 d时失重率仅为1.52%、维生素C保持率为63.08%、叶绿素损失率为20.67%,同时对降低香椿芽的腐烂率和脱叶率有明显效果,贮藏21 d香椿芽的完好率接近84%、脱叶率为8%。1%茶多酚会加剧香椿芽的腐败脱叶,掩盖了香椿芽原有的香味,并导致褐变现象。因此,0.3%茶多酚-0.5%壳聚糖复配液在香椿芽保鲜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伦晚脐橙’成熟果实及其留树保鲜果实的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了‘伦晚脐橙’成熟果实和留树保鲜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成熟采收(3月30日)后的果实中香气物质有28种,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97.69%,主要成分为烃类、醛类、醇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而留在树上保鲜(5月7日)的果实中香气成分仅检测到15种,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87.11%,特征香气成分D-柠檬烯和β-月桂烯明显减少,且未检测到醇类和酮类化合物,但巴伦西亚桔烯的相对含量剧增,相对含量高达20.27%,成为主要香气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4.
木瓜果实贮藏期间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同步蒸馏萃取(SDE)法提取不同贮藏期木瓜果实的香气成分,通过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瓜果实成熟后随着贮藏期延长,香气成分总体呈现出醇类、酮类、醛类相对含量下降,酯类、烯烃及萜烯类上升趋势。贮藏初期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包括4-甲基-5-(1,3-二戊烯基)-四氢呋喃-2-酮、二氢-β-紫罗兰醇、(Z)-3-己烯醇等。当8℃贮藏40 d时,香气物质主要以萜烯类、酯类和醇类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21.07%、18.73%和16.34%。当贮藏90 d时脂肪酸乙酯类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达到34.86%,其中3-壬烯酸乙酯相对含量最高(21.67%),成为构成木瓜香气的关键物质。α-金合欢烯相对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不断上升,由贮藏初期的3.63%上升到贮藏40 d时的19.00%,当贮藏90 d时达到35.22%。  相似文献   

5.
以1%的CaCl_2和1%的壳聚糖为保鲜剂对新鲜的紫山药进行贮藏保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的壳聚糖在紫山药保鲜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壳聚糖能有效地调节紫山药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活动,减少水分散失、抑制紫山药PPO活性、降低紫山药MDA的堆积、阻止病菌入侵紫山药组织、防止紫山药表面发生霉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柑橘精油(0.25%、0.75%、1.5%)和壳聚糖(0.25%、0.75%、1.5%)复合处理对橄榄(Canarium album)果实采后生理和耐贮性的影响,以鲜食橄榄品种(系)‘檀香’、‘梅埔2号’为材料,对采后贮藏期间的腐烂率、褐变指数、相对电导率、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内源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进行测定,筛选橄榄果实复合保鲜剂的最佳浓度组合。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柑橘精油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均可有效降低橄榄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率、褐变指数和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呼吸作用,保持较高的内源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含量和POD、APX活性。因此柑橘精油及壳聚糖处理能够有效延长橄榄果实的保鲜时间,提高耐贮性,其中以1.5%柑橘精油和1.5%壳聚糖组合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福建漳州巴西蕉为原料,采用2%壳聚糖/1%纳米二氧化钛、1.5%蔗糖酯对香蕉进行涂膜处理并低温冷库贮藏,并设立对照组(12.5°).通过跟踪测定香蕉贮藏期内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丙二醛、硬度及a~*值,探讨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协同蔗糖酯涂膜处理对香蕉冷藏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拟定主成分线性回归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a~*值与贮藏时间呈高度正相关,而其总酸与硬度与贮藏时间呈高度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A(蔗糖酯组)与处理组B(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协同蔗糖酯组)能有效抑制香蕉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a~*值的升高,并延緩其总酸与硬度下降(P 0.05),在贮藏后期,处理组B效果要优于处理组A;通过对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a~*值指标呈现正相关性,上述指标均与总酸、硬度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个检测指标可简化为2个主成分,其方差总贡献率为91.946%,能较好地反映原始信息.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营养成分及感官品质变化程度,其线性回归函数为:Y_1=-0.057X_1+0.165X_2+0.181X_3-0.170X_4+0.180X_5-0.170X6+0.178X7;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其呼吸作用程度,其线性回归函数为:第2主成分提取为:Y_2=0.918X_1+0.080X_2+0.095X_3-0.221X_4-0.170X_5-0.170X_6-0.076X_7,本研究为香蕉的复合涂膜处理及低温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涂膜对机械伤苹果抗性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苹果采后抗机械损伤能力,减少贮藏损失,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通过人工模拟机械伤试验,研究壳聚糖涂膜对损伤红富士苹果常温贮藏条件下果肉褐变、相关酶活性及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探索壳聚糖涂膜在果蔬防腐保鲜上的应用。结果显示:壳聚糖涂膜处理科显著减少红富士苹果果实机械伤口的扩张,提高机械伤果实的总酚含量,降低PPO活性,从而有效抑制机械伤苹果贮藏期间的果肉褐变的发生。同时,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提高机械伤苹果的POD和PAL活性,延缓酚类物质含量的下降,促进体内木质素的合成。研究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够有效防止机械伤苹果贮藏期间的酶促褐变,减少果肉组织中有害物质的积累,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从而增强了机械伤苹果的抗性,有效延缓了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在香蕉果实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巴西香蕉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5%、1.0%、2.0%)的壳聚糖溶液对香蕉果实贮藏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可明显延缓香蕉果实的软化进程和病情指数的升高;同时维持了果实较低的细胞膜透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UN)的活性。在四种处理中,以2%壳聚糖处理效果最好。表明壳聚糖对香蕉果实的贮藏保鲜效应可能与其调控病害相关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壳聚糖对冷藏(4±1℃)带鱼贮藏期间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选取0、2、4、6、8、10、12 d,以感官评分、pH值、菌落总数为测定指标,同时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提取细菌DNA与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10.0 g/L的壳聚糖溶液能明显延缓带鱼鲜度下降,抑制细菌增长,冷藏货架期较对照组延长了4~5 d。对照组样品在腐败末期(10 d)的菌相组成是:草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29.5%),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33.4%),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32.0%),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5.1%);处理组(12 d)有:草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38.2%),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30.1%),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29.0%),热死环丝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2.7%)。经壳聚糖处理后的带鱼样品,在其贮藏期间,使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与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p.)的生长受到抑制。草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与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为优势腐败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低剂量辐照、抗氧化剂、包装条件以及贮藏时间等影响辐照冷却肉脂肪氧化的主要因素和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对冷却猪肉的辐照处理会加剧其脂肪的氧化,真空包装或无氧包装可以明显的降低贮藏期间辐照冷却肉的脂肪氧化.辐照处理前在肉糜中添加抗氧化剂并采用真空包装时, 肉糜可以贮藏2周以上而不产生脂肪氧化.比较几种主要的抗氧化剂的效果表明,茶多酚在抑制辐照冷却肉糜脂肪氧化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背景】NX11424酵母是一株具有良好发酵特性且能赋予赤霞珠葡萄酒浓郁果香的宁夏本土酿酒酵母。【目的】解析NX11424酵母发酵的赤霞珠葡萄酒中的水果香气特征。【方法】以赤霞珠为材料,设置3个发酵处理:自然发酵、灭菌接种NX11424的发酵和直接接种NX11424的发酵,利用26S rDNA D1/D2区测序分析法鉴定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类,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测定不同发酵处理下赤霞珠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及含量。【结果】三个发酵处理下赤霞珠葡萄酒各理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所分离到的酵母菌鉴定为2属3种:萄葡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布拉迪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S. boulardii);这2属3种均存在于自然发酵中,接种发酵中仅存在H. uvarumS. cerevisiae两种酵母。三个发酵处理下的赤霞珠葡萄酒中香气物质种类无差异,均为69种;其中,酯类28种,醇类25种,有机酸5种,萜烯类2种和其他类化合物9种;但各发酵处理下香气物质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69种香气成分被聚为3类。第1类香气物质包括香茅醇、丙醇等9种成分,其中7种香气物质的含量在灭菌接种发酵中较高;第2类香气物质包括己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31种成分,其含量均在直接接种发酵中较高;第3类香气物质包括丁酸乙酯、乳酸乙酯等29种成分,其中27种香气物质的含量在自然发酵中较高。虽然直接接种发酵处理中酵母菌的多样性低于自然发酵处理,但是该处理的赤霞珠葡萄酒中酯类香气物质含量较多,水果香气浓郁,对赤霞珠葡萄酒香气的改善更明显。【结论】NX11424与发酵中的其他本土酵母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葡萄酒的质量,为宁夏本土酵母NX11424在赤霞珠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改善葡萄酒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南果梨’及其红色芽变品种‘南红梨’为试材,对两种果实的采后生理特性及后熟期间品质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与‘南果梨’相比,‘南红梨’果实外观红色鲜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低、固酸比较高,口感更甜。(2)采后‘南红梨’呼吸高峰值及后熟前期乙烯生成量显著高于‘南果梨’,果实硬度下降更快,并在贮藏第6天至第18天均小于同期的‘南果梨’果实,使口感更绵软。(3)最佳食用期时,两种果实均检测到43种香气成分,其中40种相同,并各有3种香气成分对方为检出;‘南红梨’香气成分总生成量显著大于‘南果梨’,并且酯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80.335%)显著高于‘南果梨’(75.713%),因此,‘南红梨’的香气更加浓郁。  相似文献   

14.
以‘西州蜜25号’哈密瓜果实为试材,分别进行55℃热水浸渍3min、2%壳聚糖涂膜及两者结合处理(55℃热水浸渍3min+2%壳聚糖涂膜),以不进行任何预处理为对照,再对各处理的哈密瓜接种交链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研究接菌哈密瓜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抗病性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3种预处理均能明显抑制哈密瓜细胞膜渗透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上升,显著提高贮藏后期果实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增强了哈密瓜的抗病性,有效降低贮藏过程中接菌哈密瓜病斑直径和病斑深度、防止哈密瓜的腐烂变质,并以55℃热水浸渍3min+2%壳聚糖涂膜结合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青稞为原料酿造新型黄酒,为研究原料脱皮与否对新型黄酒风味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脱皮青稞黄酒、不脱皮青稞黄酒及青稞麸皮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未脱皮青稞黄酒中香气物质总量为71 134.67μg/L;脱皮青稞酿造黄酒香气物质含量较少为39 208.99μg/L。挥发性香气成分在含量上差异主要来源于,3-甲基丁醇、苯乙醇、2-甲基丙醇。通过香气活力值OVA分析发现,对两种青稞黄酒香气贡献的较大的物质种类均为辛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苯乙醇和苯甲醛,贡献值的大小有差异。对麸皮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发现,青稞黄酒中香气成分均是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麸皮中富含的苯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通过代谢产生苯乙醇、2-甲基丙醇、3-甲基丁醇,是造成两种青稞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青稞麸皮对黄酒风味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背景】壳聚糖是广泛存在于甲壳动物的一种多糖,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但壳聚糖是否影响炭黑曲霉(Aspergillus carbonarius)和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生长和发育尚未见报道。【目的】明确不同浓度壳聚糖对A. carbonariusF. sulphureum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测定两种真菌的菌落直径、生物量和菌丝干重,观察产孢量、孢子萌发和芽管长度,比较抑菌的差异。【结果】壳聚糖处理可显著改变两种真菌的菌落形态,处理浓度越高菌落皱缩和变形越明显;壳聚糖还可以有效抑制两种真菌的菌落生长、菌丝干重和菌丝生物量,抑制效果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对F. sulphureum的抑制效果更好。壳聚糖可抑制两种真菌的产孢量、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处理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对F. sulphureum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壳聚糖对A. carbonariusF. sulphureumEC50值分别为0.12 mg/mL和0.075 mg/mL。【结论】壳聚糖可有效抑制A. carbonariusF. sulphureum的生长发育,抑制效果呈浓度依赖,F. sulphureum对壳聚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壳聚糖对鲜银耳保鲜效果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用浓度为0.3%壳聚糖处理新鲜银耳,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鲜银耳病情指数(P<0.05),在贮藏前期诱导O-·2、H2O2及ASA含量升高,诱导提高PPO、CAT、SOD、APX、PPO活性,抑制POD活性上升。说明壳聚糖处理可以诱导银耳体内活性氧爆发,加速了银耳体内活性氧清除反应;增强银耳体内抗病性,延缓鲜银耳采后成熟衰老。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壳聚糖对鲜银耳保鲜效果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用浓度为0.3%壳聚糖处理新鲜银耳,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鲜银耳病情指数(P0.05),在贮藏前期诱导O-·2、H2O2及ASA含量升高,诱导提高PPO、CAT、SOD、APX、PPO活性,抑制POD活性上升。说明壳聚糖处理可以诱导银耳体内活性氧爆发,加速了银耳体内活性氧清除反应;增强银耳体内抗病性,延缓鲜银耳采后成熟衰老。  相似文献   

19.
以延长双孢蘑菇货架期为目标,探讨壳聚糖和ε-聚赖氨酸处理对采后双孢蘑菇在4 ℃贮藏过程中生理特性、营养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双孢蘑菇相比,壳聚糖与ε-聚赖氨酸6:4复配溶液处理能够有效抑制双孢蘑菇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加,保持双孢蘑菇子实体较高的L*值和硬度,延缓双孢蘑菇的质量损失和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减少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腐烂,保持较高商品率。在4 ℃条件下,壳聚糖与ε-聚赖氨酸6:4复配溶液对双孢蘑菇的保鲜性能最优,能够有效保持双孢蘑菇的商品品质和延长其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20.
苹果双变气调贮藏(TDCA)是在产地简易气调贮藏基础上,总结发展形成的一项新的理论与技术。与传统气调不同,TDCA贮藏初期采用较高温度(10℃或更高),高CO_2(10%以上),并在贮藏期间变动,由高到低。对比试验证明,TDCA贮藏效果优于冷藏,与气调相近。其生理机制在于显著抑制呼吸作用;抑制乙烯的生成和催熟作用,减弱叶绿素和原果胶分解;保持果实色泽和硬度,抑制虎皮病的发生。初步确定的双变模式在生产上应用获得良好效益。同时还讨论了贮藏期间温度和气体成分变动之间相互依赖的辨证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变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