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炎症标记物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 9,MMP-9)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98例脑膜炎儿童患者分为感染组,根据不同患病原因分成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PM=107例)和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 VM=91例),另选取同期58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ormal Control, NC=58例)。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F)中降钙素原(Prcoalcitonin,PCT)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内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三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及MMP-9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分析血清白蛋白和脑脊液白蛋白含量,并计算白蛋白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化脑组和病脑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CRP、PCT、TNF-α及MMP-9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化脑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CRP、PCT、TNF-α及MMP-9水平显著高于病脑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化脑组患儿治疗前、治疗72小时和治疗1周后血清和脑脊液PCT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脑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PCT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脑组和病脑组患儿脑脊液中CRP、PCT、TNF-α及MMP-9水平与患儿白蛋白指数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和脑脊液炎症标记物及MMP-9变化可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进行初步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 (MFG-G8)、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颈动脉彩超诊断的CAS的患者120例(CAS组)、60例颈动脉无病变的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HGF及炎症因子水平,并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亚组分析。研究显示,CAS组血清HGF、MMP-9、TNF-α、IL-1β、MFG-G8、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120例患者中IMT增厚患者有7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患者有50例,IMT增厚患者血清HGF、MMP-9、TNF-α、IL-1β、MFG-G8、ICAM-1水平显著低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120例患者平均IMT厚度为(1.29±20) mm,CAS患者的血清HGF、MMP-9、TNF-α、IL-1β、MFG-G8、ICAM-1水平与IMT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CAS患者的血清HGF、MMP-9、TNF-α、IL-1β、MFG-G8、ICAM-1水平显著升高。说明HGF及各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δ(PPARδ)的表达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2例ACS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者,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PARδ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MMP-9和TIMP-1的水平。结果: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PPARδ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清MMP-9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TIMP-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PPARδ表达水平与MMP-9呈负相关(r=-0.421,p0.05),而与TIMP-1呈正相关(r=0.531,p0.05)。结论:PPARδ可能在ACS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血浆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79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分为无肾损害组和有肾损害两组;对照组为28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ELISA测定各组儿童血浆IL-9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HSP患儿血浆IL-9水平为(28.32±6.9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3.92±5.9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HSP患儿血浆IL-4水平为(93.86±25.3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7.75±15.9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5);紫癜有肾损害组及紫癜无肾损害组血清IL-4及IL-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有肾损害组血清IL-9水平较紫癜无肾损害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有肾损害组血清IL-4水平较紫癜无肾损害组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P患儿血浆IL-9水平变化与IL-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98,p0.05)。结论:IL-9水平的显著增高在HSP特别是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基质金属蛋白2)、MMP-9(基质金属蛋白9)、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60例,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TBM组)、化脓性脑膜炎组(PM组)、真菌性脑膜炎组(CM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VM组)各15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检测5组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采用ELISA法检测其脑脊液及血清中MMP-2、MMP-9、MCP-1的表达,并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治疗前、治疗后TBM组、PM组、CM组和VM组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TBM组、PM组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水平均高于CM组和VM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TBM组、PM组、CM组和VM组的脑脊液糖水平、GC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TBM组、PM组、CM组、VM组的脑脊液氯化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四组与对照组在脑脊液氯化物水平以及GC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TBM组、PM组、CM组、V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TBM组、P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CM组、VM组以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PM组、CM组、V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BM组、PM组、CM组以及V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表达均与GCS评分负相关(相关系数r=-0.859~-0.574,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表达均与GCS评分相关,动态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表达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缺新生儿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脊液和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IL-1β和TNF-α水平与HIE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HIE组(28例)和对照组(13例)新生儿出生后24h内脑脊液和血浆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HIE组脑脊液和血浆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者0.05),其脑脊液和血浆IL-1β水平比是4.05,TNF-α水平比是2.15.重度HIE组脑脊液IL-1β和TNF-α水平较轻和中度HIE组明显升高(p<0.01或者0.05).脑脊液IL-1β水平与HIE分度相关性(r=0.68,P<0.01)较脑脊液TNF-α水平与HIE分度相关性好(r=0.42,p<0.01).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脊液和血浆IL-1β和TNF-α水平均升高.较高的脑脊液和血浆IL-1β水平比和TNF-α水平比暗示这些因子产生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受损脑组织.脑脊液IL-1β水平与HIE分度相关性较TNF-α水平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血清白介素及多肽生长因子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0例),稳定斑块组(20例)和不稳定斑块组(20例),选取同期的6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MMP-12水平,血清白介素IL-6、IL-8、IL-18以及血清多肽生长因子VEGF和TGF-β1水平,对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检测结果以及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MMP-12水平,血清白介素IL-6、IL-8、IL-18水平以及血清多肽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多肽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斑块组体质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性斑块组与对照组相比,BMI、TC及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与无斑块组相比,甘油三酯水平也偏高(P0.05)。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MMP-12水平,血清白介素IL-6、IL-8、IL-18水平以及血清多肽生长因子VEGF和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除血清多肽生长因子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其它2组外,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MMP-12水平,血清白介素IL-6、IL-8、IL-18水平以及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血清白介素以及血清多肽生长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脑炎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脑炎)45例、对照组(未合并脑炎)45例。观察组中重型22例,危重型23例。统计分析患儿脑脊液常规分析指标(脑脊液蛋白质、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水平及脑脊液和血清中VCAM-1、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入院时脑脊液中蛋白质、白细胞计数水平,脑脊液和血清中VCAM-1、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危重症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中VCAM-1水平显著高于重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患儿的脑脊液蛋白质、血清VCAM-1、VEGF水平、脑脊液VEGF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清VCAM-1水平与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计数和VCAM-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852,0.791,0.775,P0.05),患儿血清VEGF水平与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计数和VEGF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809,0.882,0.813,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VCAM-1、VEGF水平显著上调,且均与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计数和VEGF水平显著相关,对于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9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化脓性脑膜炎62例记为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31例记为病毒性脑炎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治疗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脑脊液CRP、PCT、TNF-α、MMP-9水平及阳性率,并计算血清和脑脊液CRP、PCT、TNF-α、MMP-9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脑脊液CRP、PCT、TNF-α及MMP-9水平及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脑脊液CRP、TNF-α及MMP-9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血清、脑脊液PCT水平及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或脑脊液CRP+PCT+TNF-α+MMP-9联合检验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脑脊液CRP、TNF-α、PCT及MMP-9水平明显升高,其中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脑脊液PCT水平高于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或脑脊液CRP、PCT、TNF-α及MMP-9联合检验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球蛋白A1(Immunoglobulin A1,Ig A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变化,并研究这些因子与HSP发展为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相关性。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确诊的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共72例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HSP患儿病症是否累积到肾脏,再分为普通HSP组(39例)和HSPN组(33例),另对照组为3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1、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A1的含量,同时研究此类因子与紫癜性肾炎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组结果对照,HSPN组和HSP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和免疫球蛋白A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HSPN组IL-21、TGF-β1、TNF-α和Ig A1水平均高于HSP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HSP患儿血浆TGF-β1水平与TNF-α呈正相关(r=0.478,p0.05)。IL-21、TGF-β1、TNF-α和Ig A1可能参与HSP和HSPN的发病过程,HSP患儿TNF-α水平的升高可能和TGF-β1水平改变有关,了解这些因子在HSP发病和发展过程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过敏性紫癜肾脏合并症的发生率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脑出血后脑水中患者过程中血清MDA、MMP-9和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这种变化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关系。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脑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GC组50例。健康体检对照组50例。检测脑出血患者不同时间血清中的MDA、MMP-9和ICAM-1水平,通过CT检查计算同时间的脑水肿体积。TBA法检测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MMP-9和ICAM-1水平。入院24 h内,常规治疗组和GC组血清MDA含量,MMP-9和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4 h内常规治疗组与GC组比较,脑水肿体积、MDA、MMP-9和ICAM-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7 d和14 d,GC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脑水种体积、MDA、MMP-9和ICAM-1均减少(p0.05),GC组MMP-9和ICAM-1与脑水肿体积呈正相关(r=0.881,r=0.845,r=0.861,p0.05)。治疗后14 d,GC组MDA与脑水肿体积无相关性。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降低ICMA-1和MMP-9表达,消除自由基等机制减少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与脑卒中后失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失眠且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型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脑卒中后非失眠患者7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失眠患者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PSQI总评分(13.10±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3±2.35)(t=17.90,P0.05)。观察组患者IL-6、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56,13.61,14.35,均P0.05)。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患者TNF-α、IL-6、IL-1β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7,10.36,11.27,均P0.05),且随着睡眠障碍程度的增加,IL-6、IL-1β水平呈上升趋势,TNF-α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程度与血清TNF-α水平呈负相关,r=-1.856(P0.05);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720,0.745(均P0.05)。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与卒中后失眠有显著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对有上述血清细胞因子异常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1例每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血肿周围水肿量、血肿量,血清IL-6、IL-1β、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12%(48/51)比78.43%(40/51)](P0.05);神经功能评分、血肿量、周围水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1.04±1.21)分、(8.65±0.54)m L、(5.87±0.54)m L比(19.87±1.76)分、(13.56±1.23)m L、(9.65±0.92)m L](P0.05);血清IL-6、IL-1β、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8.98±0.87)ng/m L、(12.34±1.21)ng/L、(74.21±8.42)ng/L比(11.21±1.02)ng/m L、(23.87±2.37)ng/L、(92.17±9.86)ng/L](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能与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6、IL-1β、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清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CD40 ligand, s CD40L)和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水平变化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本研究随机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和60例就诊的ACS患者,将ACS患者根据危险分层GRACE评分系统分为3组(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每20例。测定并统计各组间血清s CD40L和MMP-9水平变化,分析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ACS患者血清s CD40L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危组差异与对照组更显著(p0.01),且ACS患者血清s CD40L (r=0.867)和MMP-9 (r=0.725)水平与危险分层分数呈正相关性关系。ACS患者血清s CD40L和MMP-9水平与危险分层分数呈正相关性关系,这些数据将为今后临床防治ACS提供更可靠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中表达的意义,探寻肾脏损害预测的敏感指标。方法:选取HSP与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各30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组血清和尿液中的HGF及血清MMP-9含量,并采用比浊法检测24 h尿蛋白,分析HGF、MMP-9与24 h尿蛋白的相关性。结果:HSP组、HSPN组血清、尿液HGF,血清MMP-9及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HSPN组中Ⅱ~Ⅳ期患者血清HGF及Ⅰ~Ⅳ期尿液HGF、Ⅲ~Ⅳ期MMP-9及Ⅰ~Ⅳ期尿蛋白定量均高于HSP组(P0.05);血清及尿液HGF与血清MMP-9无明显相关性(r=0.014,0.027,P0.05);血清HGF与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r=0.032,P0.05);尿液HGF、血清MMP-9与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r=0.412、0.302,P0.05)。结论:尿液HGF、MMP-9均参与HSP、HSPN病情的发展,尿液HGF、MMP-9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HSPN的病情及预后,但HGF与MMP-9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和血 清visfatin 和MMP-9 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70 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性斑块组(n=43)和非易损 性斑块组(n=27),选取健康体检者30 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Visfatin 和MMP-9 水平,并对二者间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 梗死伴颈动脉硬化组血清Visfatin、MMP-9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易损性斑块组血清Visfatin 和MMP-9 水平高于非易 损性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外周血中的Visfatin水平与MMP-9 呈正相关关系(r=0.643,P=0.000)。结论:在脑梗 死患者中,血清Visfatin和MMP-9 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Visfatin 和MMP-9升高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不稳定性的形成相关,Visfatin 可通过调控MMP-9 的分泌和活性从而改变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联合通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通痹胶囊完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下移程度、血清IL-1β、TNF-α、ET-1、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86%(39/42)比66.67%(28/42)](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下移程度、血清IL-1β、TNF-α、ET-1、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通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1β、TNF-α、ET-1、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和依那西普联合使用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AA大鼠关节炎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来氟米特组、依那西普组、来氟米特联合依那西普配伍组;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法评价大鼠关节炎症程度,半定量RT-PCR和放射免疫法检测滑膜组织及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MMP-3含量。结果:①相较于AA模型组,来氟米特组、依那西普组和配伍组中大鼠的A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以配伍组关节炎指数为最低(P<0.05)。②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的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后各组的IL-1β和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并以配伍组降低最为明显(P<0.01或P<0.05);③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MMP-3表达阳性密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后各组的MMP-3阳性密度降低(P<0.01),其中配伍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来氟米特组和依那西普组(P<0.01)。结论:来氟米特和依那西普联合使用可明显减轻AA大鼠的关节炎症,降低血清和滑膜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减少滑膜中MMP-3的表达,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来氟米特或依那西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体内PCT和IL-17的变化,本研究选择AECOPD患者(AECOPD组) 60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的受试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变化,并分析血清PCT和IL-17水平与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AECOPD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PCT和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ECOPD患者的PCT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AECOPD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FEV1%Pred、MMEF%Pred、FEV1/FVC%和V50%Pred均显著升高(p0.05);AECOPD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和IL-17水平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754, p=0.001);血清PCT和IL-17水平均与4项肺功能指标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结论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PCT和IL-17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PCT和IL-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CT和IL-17水平与患者的肺功能和气流阻塞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血清、脑及血管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以及血压与两者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RHR组(40只)和假手术组(40只)。RHR组采用双肾-双夹法制作高血压大鼠模型,鼠尾测压仪测定血压。根据Longa5评分法和病理学结果确定脑卒中;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和血管中MMP-9和TIMP-1的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MMP-9和TIMP-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RHR组大鼠术后2、4、6、8、10、12周血压均明显升高[(157±9.0)比(128±7.0),(176±10.0)比(122±6.0),(194±8.0)比(117±6.5),(202±12.0)比(124±8.0),(218±15.0)比(126.±8.5),(224±20.0)比(129.±9.0)mm Hg,均P0.05];术后12周,RHR大鼠血清MMP-9高于假手术组[(783.4±109.79)比(573.4±109.59)ng/m L,P0.05];而RHR大鼠血清TIMP-1低于假手术组[(313.02±83.9)比(976.19±191.1)pg/m L,P0.05]。同时,RHR大鼠脑组织和血管MMP-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而TIMP-1的表达则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与血清、脑及血管组织中的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r=0.557,r=0.774和r=0.661,均P0.05),而与TIMP-1水平均呈负相关(r=-0.481,r=-0.535和r=-0.685,均P0.01)。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脑和血管组织中MMP-9表达升高,而TIMP-1表达降低。两者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血压的升高与血液和组织中MMP-9的升高和TIMP-1的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