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探讨微创治疗对乳糜尿的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92例乳糜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情况、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费用、住院肺炎以及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组手术时间为76.5±33.2 min、出血量为25.4±23.1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9.8±5.6h、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为33.5±5.4 h、手术住院天数为6.3± 2.4d、总住院天数为13.9±4.3 d、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例数为1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例数为0例、术后体温大于38.5℃的例数为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5.4± 23.2 min、187.3±56.7 mL、75.2±14.3 h、67.4± 15.4 h、12.3±4.5d、23.4± 7.3 d、5例、6例以及7例,实验组手术费用为7643±1453元高于对照组的3432±1043元,但实验组住院总费用为14854±2323元与对照组的14348±2134元无差异.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对乳糜尿的治疗通过腹腔镜的放大使淋巴管结扎更完整同时其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无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单孔胸腔镜、单操作孔胸镜和传统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生存期差异,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A组(n=57例)、B组(n=58例)和C组(n=58例)。A组采用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B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C组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通过观察3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差异,本研究发现B组和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1 d、3 d和7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且C组患者术后1 d、3 d和7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3组患者中位OS、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研究的初步结论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及开胸手术相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效果,且可减少创伤,降低术后疼痛感,有利于术后恢复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使用单根胸腔引流管联合负压引流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放置一根30#多孔胸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放置一根负压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VAS评分及CRP及PC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引流管留置时间和胸腔总引流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30#多孔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次胸腔穿刺率显著短于/低于对照组(P<0.05),肺不张、漏气、积液或积气等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和术后5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的CRP及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使用单根胸腔引流管联合负压引流管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30#多孔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再次胸腔穿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缓解患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标准通道及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0例行PCNL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通道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70)及(研究组,n=7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前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均有升高,研究组术后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 d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以及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更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用单孔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技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使用悬吊式腹腔镜技术在下腹部通过单孔或多孔,实施输卵管线性切开取胚或输卵管切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结果:116例患者均在悬吊式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近、远期并发症,其中16例行单孔腹腔镜,100例行多孔腹腔镜.两种术式相比,接受单孔腹腔镜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接受多孔腹腔镜治疗的患者(P<0.05),术中失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孔悬吊式腹腔镜技术治疗无盆腹腔粘连、腹腔内积血少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具有快速、安全、有效、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肺大泡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经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肺大泡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孔组(n=45,单孔胸腔镜治疗)和三孔组(n=48,三孔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单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出血量少于三孔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d血氧分压(PaO2)较术前升高,且单孔组较三孔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3d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术前降低,且单孔组低于三孔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较术前升高,肺总量(TLC)及肺残气量(RV)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2d、术后3d VAS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单孔组低于三孔组(P<0.0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治疗相比,单孔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并自发性气胸,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促进患者恢复,同时还可改善血气指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单孔与两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对照组行两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和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和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两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用于气胸患者的创伤更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中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轻中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延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费用、并发症、复发率、血淀粉酶水平、中性粒细胞比率和WBC计数。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观察组的总住院费用为(17 684.5±4 131.2)元显著低于对照组(34 215.0±6 512.8)元(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手术之前相比,手术后7 d时两组患者的血液血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且中性粒细胞比率和WBC计数显著下降(p0.05)。然而,两组间术前及术后中性粒细胞比率、WBC计数及血淀粉酶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中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减少住院费用,并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难度。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2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非切口疼痛持续时间、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恶心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of nausea, NVAS)、胃复安使用率、围手术情况差异。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2 h疼痛比例1.64%、6 h疼痛比例8.20%、24 h疼痛比例3.28%、48 h疼痛比例0.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结束时VAS评分(3.87±1.05)分、术后2 h (3.61±0.87)分、术后6 h (2.34±0.56)分、术后24 h (2.17±0.34)分、术后48 h (0.23±0.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6.56%、术后NVAS评分(1.21±0.68)分和胃复安使用率4.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2.51±0.96) d、术后排气时间(1.42±0.53) d、住院时间(8.51±2.49) d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本研究初步表明,针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可缓解疼痛,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单孔和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期间施行单孔(单孔组)和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率、手术方案转变率、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胆漏、出血、伤口感染)、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4 h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满意度等。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四孔组[(42.48±6.66)min Vs (32.18±7.08)min],单孔组腹腔引流管留置率显著低于四孔组(1.67% Vs 2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四孔组[(2.22±0.65)天 Vs (2.71±0.57)天],单孔组住院费用高于四孔组[(2.19±0.17)万元Vs (1.81±0.14)万元],单孔组术后24 h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四孔组(4.17% Vs 16.67%),术后满意度评分单孔组较四孔组更高[(4.68±0.64)分 Vs (4.47±0.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方案转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与四孔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安全性与传统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红素氧化酶(HO)-1、癌胚抗原(CEA)、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 IL-2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92例直肠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使用传统多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使用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24 h、手术后24 h血清HO-1、CEA、YKL-40、s IL-2R水平的变化,并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4 h,两组血清HO-1、YKL-40、s IL-2R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CEA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O-1、YKL-40、s IL-2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尿潴留、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多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且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可能与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O-1、YKL-40、s IL-2R、CE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手术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98例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收集时间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根据患者所采取的麻醉方法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49例,联合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患者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学波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MMSE评分。研究结果显示,T0时刻,联合组和对照组的MAP、HR、SpO2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时刻,联合组患者的MAP、HR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AP、HR在T1、T2、T3时刻较本组T0时刻均显著的降低(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联合组MMSE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纯全麻,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全麻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麻醉效果好、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在自发性气胸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选取自发性气胸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与研究组(n=35)。研究组采取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双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24 h)疼痛程度(VAS)分值、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12个月,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率。研究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长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留置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VAS分值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在术后12 h及24 h的VA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与对照组(8.57%)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在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疾病复发率(2.86%,8.57%,11.43%)与对照组(5.71%,14.29%,17.1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采取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康复及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7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字数表法随机分成联合组和传统组,各36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开腹开胸手术,联合组则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随访1年,比对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死亡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量对比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创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传统组,住院费用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转ICU者1例、并发症者2例,与传统组的3例和5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1例,死亡1例,传统组复发1例、转移1例,死亡1例,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联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及精力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其余5项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低,预后良好,值得在老年食管癌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组(56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60例)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并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l、3、5年的生存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近期疗效指标,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减少(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伤口感染、肠梗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l、3、5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3年、5年,腹腔镜组>60岁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肿瘤根治性与开腹手术相似,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高龄患者的术后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比较经胸腔镜与开胸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本研究指胸骨正中劈开胸腺瘤扩大切除术)共120例胸腺瘤伴MG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WHO病理分型、Masaoka分期、术后MGFA分级、远期随访总缓解率、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WHO病理分型、Masaoka分期、术后MGFA分级及远期随访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肿瘤直径明显大于胸腔镜组,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VAS疼痛评分明显短于或低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腔镜与开胸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MG的远期疗效相当,但胸腔镜手术创伤更小,有利于减少术后疼痛并加快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传统组(97例)和微创组(101例)。传统组接受开放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微创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炎性指标和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并作组间对比。结果: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切口总长度更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术后2 d组间对比,微创组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2 d组间对比,微创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均低于传统组(P<0.05)。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该术式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免疫抑制程度均较传统治疗更轻,是治疗此类患儿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免疫球蛋白G (IgG)、补体C3、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样本收集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其中60例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6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腔镜组),对比两组的卵巢功能指标、IgG、补体C3、CRP水平的变化并总结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腔镜组和开腹组的血清LH、FS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腔镜组患者的LH、FSH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E2水平显著的高于开腹组(p0.05);术前,腔镜组和开腹组的血清IgG、补体C3、CRP、PA、T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72 h,腔镜组患者的CRP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血清IgG、补体C3、PA、Tf水平显著的高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开腹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Ig G、补体C3、CRP影响更小,本研究为临床子宫肌瘤手术的选择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7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91例老年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9例和开腹组52例,术后随访3年,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发热请况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低于开腹组的21.1%(P0.05);腹腔镜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与开腹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当,且安全、微创,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胸腔镜手术方式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为临床手术方式提供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肺癌根治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共100例,分别采用单孔胸腔镜(40例),两孔胸腔镜(32例)及三孔胸腔镜(28例)手术方式,比较三组手术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单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两孔胸腔镜组和三孔胸腔镜组(P0.05),而两孔胸腔镜组明显少于三孔胸腔镜组(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两孔胸腔镜组和三孔胸腔镜组(P0.05),而两孔胸腔镜组明显短于三孔胸腔镜组(P0.05)。三组组内疼痛评分术后24h低于术后12h,术后48h低于术后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发现,单孔胸腔镜组疼痛评分低于两孔胸腔镜组和三孔胸腔镜组(P0.05),而两孔胸腔镜组低于三孔胸腔镜组(P0.05)。三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淋巴结站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与两孔、三孔胸腔镜手术相比优势明显,且不会显著增加术后并发症,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