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B2(Cyclin B2,CCNB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对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样本,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CNB2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进一步分析CCNB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CNB2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CCNB2的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脉管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45例结直肠癌标本中39例表达(+~+++),6例表达(-)。CCNB2蛋白主要表达于结直肠癌细胞质中,少量见于细胞核。结直肠癌组织中CCN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6.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和肿瘤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分期、浸润程度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CCNB2在结直肠癌中呈异常高表达,且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有望作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预测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的42例癌旁组织中PD-L1的表达,并分析PD-L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ELISA方法测定这42乳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PD-L1的表达及另外18正常对照血清中PD-L1的表达,并分析PD-L1在血清中表达与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关联程度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PD-L1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PD-L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且乳腺癌患者血清PD-L1的表达与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显著相关(r=0.811,p0.001)。PD-L1在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均高表达,两者显著相关,高表达PD-L1与乳腺癌进展及预后不佳相关。我们的研究初步表明采用免疫组化及ELISA检测乳腺癌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PD-L1的表达,对于解释PD-L1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对乳腺癌的诊治及临床应用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氨肽酶N(APN)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探讨AP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APN、VEGF和bF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0例结肠癌组织中APN的阳性率达52.5%(21/40),15例转移淋巴组织中达66.67%(10/1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VEGF与bFGF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期和有无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APN与VEGF、bFGF的表达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VEGF、bFGF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节结直肠癌的发展,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油二酯激酶α(DGK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蛋白激酶C(PK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GKα、PKC和TNFα在48例结直肠癌、癌旁正常组织和9例腺瘤性息肉中的表达。结果 DGKα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有表达,结直肠癌组织中DGKα阳性表达率(79.2%)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阴性)和癌旁正常组织(33.3%,P0.05);PKC主要分布在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结直肠癌组织中PKC阳性表达率(35.4%)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阴性),与癌旁正常组织(20.8%)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在三种组织中均表达阳性,结直肠癌组织中TNFα阳性表达率(95.8%)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55.6%,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87.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DGKα与PKC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7,P0.05),与TNFα的表达没有相关性(r=0.185,P0.05)。结论DGK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腺瘤性息肉,DGKα可能抑制了PKC的活性,但对TNFα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中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益民  林洁  陈俭  黄琼  邵丽娜  来茂德 《遗传》2005,27(5):705-709
为研究甲基化差异相关基因Staufen在结直肠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在结直肠癌病人中检测Staufen基因在腺癌、癌旁粘膜和相应远端切缘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发现,在mRNA水平上,远端切缘正常组织中Staufe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腺癌(P<0.05);从正常组织、癌旁粘膜到腺癌,Staufen基因的表达有降低的趋势;未发现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结肠/直肠)、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与Staufen基因的表达有关(P均>0.05)。正常组织与腺癌组织的Staufen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粘膜(P<0.05),而正常组织与腺癌组织之间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果表明,Staufen基因在癌旁粘膜和肿瘤中有低表达的趋势,该基因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网织钙结合蛋白2(RCN2)和伪足富集的非典型激酶1(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CN2和PEAK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RCN2和PEAK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CN2和PEAK1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CN2和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RCN2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PEAK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RCN2阳性表达组和PEAK1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均分别低于RCN2阴性表达组和PEAK1阴性表达组患者(P0.05)。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呈正相关性(r=0.586,P=0.000)。结论:RCN2和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均与肿瘤恶性进展和不良预后关系密切。RCN2和PEAK1可作为结直肠癌治疗靶标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7.
8.
研究miR-190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C)患者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采用Real-time PCR和探针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iR-190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利用Targetscan数据库,寻找潜在的miR-190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结果发现,相比于癌旁正常组织,miR-190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0 1)。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找到miR-190可作用于细胞因子IGF-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也证实了miR-190可以作用于IGF-1的3'UTR区域,从而抑制IGF-1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miR-190表达量下降,导致IGF-1含量上升,进而促进了结肠癌的发展,miR-190具有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结直肠癌中B细胞淋巴瘤因子9(B-cell lymphoma 9,BCL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检测83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BCL9及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且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BCL9和VEGF在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7.47%(56/83)和69.88%(58/83),而癌旁正常组织中均不表达.BCL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而与肿瘤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直肠癌中VEGF的表达随BCL9表达的升高而升高(P0.01).BCL9、VEGF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CL9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脂肪细胞增强结合蛋白1(AEB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对AEB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EBP1在结直肠正常组织、腺瘤和癌组织中的免疫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AEBP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和浸润深度明显相关。基因水平AEBP1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结论:AEB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并且可能是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浸润深度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lluoproteinases7,MMP-7)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方法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MP-7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MMP-7蛋白在10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00%(77/100)和13.33%(8/60),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蛋白在10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0%(65/lOO)和15.00%(9/60),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7与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此外,MMP-7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也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MMP-7与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r=0.097,P〉O.05)。结论MMP-7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等相关,检测癌组织中MMP-7和Survivin的表达有助于为结直肠癌的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去泛素化酶RPN11和增殖相关核标记物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与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增殖的相关性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6例结直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RPN11和Ki67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RPN11及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RPN11和Ki67的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RPN11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RPN11和Ki67可能共同参与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并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抑癌基因磷酸化蛋白(EBP50)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关系,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EBP50和EGFR蛋白的表达。研究发现,EBP50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5);EGFR在食管癌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上调(p0.05);EGFR高表达和EBP50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大小、浸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EBP50与EGFR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969, p0.05),而联合EBP50低表达、EGFR高表达的患者存在比较差的预后(p0.05)。本研究表明,EBP50蛋白的低表达和EGFR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的过程,可作为预测食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微管相关肿瘤抑制基因1(MTUS1)是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编码血管紧张素II AT受体结合蛋白(ATIPs). MTUS1基因表达下调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但MTUS1基因表达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尚不知晓.本文以接受根治性手术、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新鲜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为材料,探索MTUS1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揭示,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MTUS1 基因表达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MTUS1 蛋白质在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表达下调,并进一步得到免疫组织化学的验证.实验结果提示,MTUS1的表达量与肿瘤的侵润深度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结合临床资料,推断抑癌基因MTUS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γ-谷胱甘肽环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 cyclotransferase,GGCT)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GGC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进一步探究GGCT表达与CR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9例结直肠肿瘤组织和其中能收集到的16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GGCT、Ki-67和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2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GGCT在CRC和癌旁组织的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4%和75.4%(P=0.792),而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和74.3%(P=0.045);Ki-67在CRC和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和60.5%(P=0.040);cyclin D1在CRC和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2%和12.0%(P=0.030)。GGCT在细胞核中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GGCT在CRC组织中的表达与Ki-67、cyclin D1呈负相关。CRC患者中GGCT核阴性表达组生存期低于阳性表达组。结论 GGCT在CRC和癌旁正常组织细胞中的定位存在差异,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胞核上。GGCT在CRC胞核中低表达,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GGCT在CRC细胞中的定位不同,发挥功能不同,胞核上GGCT表达的降低可能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增加有关,与CRC患者生存预后有关,参与了CRC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MAT2A(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和NDRG2(N-Myc下游调节基因-2)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的研究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68例术中切除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应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直肠癌中MAT2A和NDRG2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中MAT2A和NDRG2mRNA表达情况:MAT2A阳性表达率(66.2%,45/68)高于癌旁组织(7.4%,5/68);NDRG2阳性表达率(36.8%,25/68)低于癌旁组织(91.2%,62/68);两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位置等因素均无关,与癌肿临床分期、分化水平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癌肿组织中MAT2A蛋白表达量相较于癌旁组织明显增多(t=39.1152,P=0.0000),而癌肿组织中NDRG2蛋白表达量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t=46.5103,P=0.0000);且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两基因的表达可能有相关性(χ~2=7.41,P=0.009)。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AT2A表达增高,NDRG2表达下降,两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推测可能与DNA甲基化异常有关,但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叉头盒蛋白M1 (forkhead box protein M1, FOXM1)是细胞分化和增殖的重要调节因子,目前已经证实FOXM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然而其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为了揭示FOXM1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关系,本研究检测了5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邻近非癌组织中的FOXM1表达水平。此外,应用FOXM1 siRNA转染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并考察FOXM1敲低对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92.45%的结直肠癌组织为FOXM1高表达(49/53),18.87%的相邻非癌组织为FOXM1高表达(10/53),FOXM1在不同组织间差异显著(χ~2=58.141, p=0.001)。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FOXM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非癌组织(p0.05)。此外,siRNA敲低SW620细胞中FOXM1的表达后,CCK8检测显示FOXM1沉默显著降低SW620细胞的增殖活性;Transwell测定和细胞划痕愈合结果显示,FOXM1沉默显著降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表明FOXM1可能介导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其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分子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E-钙粘蛋白(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Elivision)检测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在这6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5.00%、58.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67%、6.67%(P<0.01)。β-catenin与E-cadherin蛋白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r=0.683,P<0.01)。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异常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此外,E-cadherin蛋白表达还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结论β-catenin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均有异常表达,E-cadherin可通过对β-catenin的调节,间接地影响Wnt信号通路传导。两者联合检测可能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早期诊断、新靶点治疗提供新思路和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ER2基因表达水平和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3例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性肠切除术结直肠癌患者的标本,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ER2在肿瘤组织和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PER2的表达与患者的病理资料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R2在结直肠患者肿瘤组织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减少(P0.001)。与PER2阳性患者相比,PER2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有远处转移(P=0.026)、AJCC分期为IV期(P=0.011)的比例更高。结论:PER2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低表达现象,其对于患者的AJCC分期评价以及了解患者有无远处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yclin D1,bcl-2,p53和survivin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方法检测cyclin D1,bcl-2,p53和survivin在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基本正常的肝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各因子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利用Kaplan-Meier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各因子与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yclin D1,bcl-2,p53和survivin在基本正常肝脏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递增的趋势,且cyclin D1,bcl-2,p53和survivin在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基本正常的肝脏组织(P0.05);经统计学分析,cyclin D1,bcl-2和p53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survivin与血管的浸润情况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cyclin D1,p53和survivin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P0.05),而bcl-2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无关(P0.05)。结论:cyclin D1,bcl-2,p53和survivin可能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cyclin D1,p53和survivin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而bcl-2与预后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