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96例IC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瘙痒、黄疸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胆酸和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观察并对比两组母婴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瘙痒改善时间及黄疸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汁酸(TBA)、甘胆酸(C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BA、CG、ALT、AST、TBiL、D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早产、剖宫产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死胎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能够有效改善ICP症状和肝功能,降低不良母婴预后发生风险,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用思美泰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重症患者瘙痒程度、妊娠结局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P重症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用思美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的Ribaha皮肤瘙痒程度评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AST、ALT、TBA、TB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AST、ALT、TBA、T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早产、胎儿窘迫、羊水胎粪污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用思美泰可有效缓解ICP重症患者的瘙痒程度,改善肝功能和妊娠结局,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共94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思美泰+地塞米松,观察组采用思美泰+熊去氧胆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瘙痒评分及妊娠结局、围生儿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BA、TB、ALT及AST、瘙痒评分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率19.15%(9/47)、剖宫产率27.66%(13/47)、羊水污染率10.64%(5/47)及胎儿窘迫率12.77%(6/47)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40.43%(19/47)、57.45%(27/47)、21.28%(10/37)、19.15%(9/47),其中早产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能明显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胆汁酸、肝酶水平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s,TBA)、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服用茵栀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检测两组的血清间接胆红素(indirectreacting bilirubin,,I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AKP、TBA、FFA、y-GT、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BIL、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IBIL、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KP、TBA、FFA、γ-GT、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清AKP、TBA、FFA、γ-GT、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促进血清胆红素和其他血清学相关指标恢复正常,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肝、利胆等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肝功能指标水平,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儿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可以减轻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炎症反应,改善其肝功能,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对阿霉素(DOX)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1 μMDOX和不同浓度UDCA处理H9c2,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分子Bax及炎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UDCA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胆汁淤积性黄疸儿童94例,按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肝功能及免疫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TBil、DBil、ALT、AST、ALP、GGT、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6.29±11.07)μmol/L vs.(132.75±16.53)μmol/L、(53.47±6.71)μmol/L vs.(86.72±9.09)μmol/L、(76.53±8.60) U/L vs.(127.05±11.79) U/L、(138.59±12.14) U/L vs.(160.08±15.82) U/L、(206.88±79.04) U/L vs.(270.40±68.19) U/L、(223.04±89.59) U/L vs.(280.62±96.17) U/L、(22.80±3.79)%vs.(26.52±4.30)%](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CD4~+、CD4~+/CD8~+[(38.91±7.20)%、(1.69±0.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4.67±6.26)%、(1.31±0.49)](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没有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患儿可有效改善其胆红素水平及肝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益生菌制剂对异硫氰酸萘酯(ANIT))所致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NF-κB和MCP-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益生菌防治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幼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中毒组(32只)和干预组(32只)。中毒组及干预组幼鼠,按100mg/kg一次性灌服ANIT诱导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变,干预组于ANIT灌胃前3d开始灌服培菲康[4.2×10^8个活菌/(kg·d)]。观察各组在灌服ANIT后24h、48h、72h和96h血浆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浓度,同时用RT-PCR测定肝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MCP-1蛋白的表达,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干预组大鼠血清ALT、TB在灌服ANIT后24h、48h、72h和96h各时间点升高的峰值较中毒组明显减低,且其肝组织MC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中毒组低。结论益生菌能够改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脏功能,降低NF-κB、MCP-1的基因表达,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肝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肠道菌群数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TBIL、ALT、TBA和γ-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肠杆菌科、普雷沃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细菌及白假丝酵母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对象肠道瘤胃球菌属、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细菌及粪肠球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BIL、ALT、γ-GT、TBA水平高于健康人群,炎性因子水平也高于正常人群,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提示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可能对肝脏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以胆汁淤积及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为特点的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肝脏病。熊去氧胆酸(UDCA)作为PBC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可使患者的生化指标、存活指标以及组织学等都得以改善。尽管如此,PBC的治疗仍是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大约40%的PBC患者对UDCA的治疗仅获得了不完全应答,而肝移植则为晚期PBC患者治疗之首选。本文简要介绍近些年治疗PBC药物的新进展,包括熊去氧胆酸、布地奈德、免疫抑制剂、贝特类、6α-乙基鹅去氧胆酸、利妥昔单抗以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期望为PBC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对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致肝损伤的作用。方法以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制作大鼠肝损伤模型,以15d-PGJ2激活PPARγ。造模第14d和第28d分批处死大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观察大鼠肝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肝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表达。结果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所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TBIL、DBIL明显升高,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升高,肝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较明显,肝细胞线粒体及内质网结构破坏,HMGB1免疫反应性增强;PPARγ激动剂15d-PGJ2处理可明显抑制上述变化。结论 PPARγ激动剂15d-PGJ2可能通过抗氧化及抑制HMGB1表达对异烟肼、利福平合用致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异硫氰酸萘酯(ANIT))所致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兔模型血清和胆汁中TNF-a、IL-6的代谢变化,来进一步探讨微生态制剂-乐托尔对该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按200 mg/kg一次性灌服ANIT来诱发新生白兔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病变,分别检测中毒后24、48 h及用乐托尔散剂治疗后血清和胆汁中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的值.结果:在乐托尔组中发现,灌服ANIT 48 h后血清和胆汁中的TNF-a、IL-6、ALT、TB值均较中毒48 h组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5);各组胆汁中TNF-a、IL-6的浓度均明显高于血清中浓度.结论: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肝功能,增加胆汁的排泄量,使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ICP)的产科处理及预防护理,探讨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收治ICP患者共67例,分为治疗组49例,经过丁烷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对照组18例服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的孕妇。对孕妇症状、生化指标、母婴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1),直接胆红素下降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1)。将治疗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丁烷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积极正确处理ICP,可明显减轻孕妇瘙痒症状及肝功异常,同时明显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率,提高围生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异硫氰酸萘酯(ANIT))所致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兔模型血清和胆汁中了TNF-α、IL-6的代谢变化,来进一步探讨微生态制剂-乐托尔对该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按200mg/kg一次性灌服ANIT来诱发新生白兔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病变,分别检测中毒后24、48h及用乐托尔散剂治疗后血清和胆汁中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值。结果:在乐托尔组中发现,灌服ANIT 48h后血清和胆汁中的TNF-α,IL-6,ALT,TB值均较中毒48h组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5);各组胆汁中TNF-α,IL-6的浓度均明显高于血清中浓度,结论: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肝功能,增加胆汁的排泄量,使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结合立体定向体部X-刀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X-刀组、TACE组以及联合组,每组患者各40例。X-刀组患者给予单纯X-刀治疗,TACE组给予单纯TACE治疗,联合组给予X-刀联合TACE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47.5%,明显高于X-刀组和TACE组(P0.05);X-刀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27.5%,显著高于TACE组(P0.05)。X-刀组、TACE组、联合组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0.73±0.18年、0.48±0.18年、1.10±0.22年,联合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长于X-刀组和TACE组(P0.05),X-刀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TACE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胺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与TACE组和X-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γ-G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TACE组和X-刀组(P0.05)。三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结合立体定向体部X-刀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TACE或X-刀治疗,且三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76)和对照组(n=174)。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的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BA、TBil、DBil、IBil、AST、ALT及γ-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血清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0%、13.2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其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ECM)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5名健康者的血清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3种ECM水平.实验分成对照组、非糖尿病肾病组(NDN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又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组、临床肾病CDN组).用直线相关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N、HA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DN组和NDN组的血清cⅣ、LN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DN组的血清cⅣ、LN水平与NDN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DN患者进一步分组后,CDN组的血清cⅣ、LN水平与M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o糖尿病惠者血清cⅣ、LN水平均分别与空腹血糖(FPG)、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N水平高于正常人,而且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熊去氧胆酸蒸发共沉淀物(SUE)对小鼠CCl4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n=10):空白组及模型组分别经口投予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其余60只采用CCl4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给予水飞蓟宾(SLB,20 mg/kg)、熊去氧胆酸(UDCA,16.25 mg/kg)、SLB与UDCA等摩尔物理混合物(PM,36.25 mg/kg)和高中低剂量SUE(以SLB计10、20、40 mg/kg)治疗,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肝体比变化,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肝体比有显著性升高(P0.05),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SLB、PM、SUE组血清AST、ALT显示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但UDCA组无显著性差异;与SLB和PM相比,SUE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LT、AST含量(P0.05),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SUE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说明LB与UDCA制备成共沉淀物后,可更好的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联合应用的药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α-荼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发展及其炎症通路。方法: 将15只体重为(23±2) g的129/Sv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10)。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实验组小鼠给予0.05% ANIT饲料食饲。实验组分别在14 d和28 d各处死5只小鼠,收集胆囊、血清、肝脏等标本。按试剂盒程序检测胆汁淤积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Q-PCR和WB分析肝纤维化、炎症反应等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第2周ANIT -14 d组(A-D14)中的主要胆汁淤积指标总胆汁酸(TBA)从(3.2±0.9) μmol/L显著增加至(31.6±4.3) μmol/L,肝损伤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也显著升高(P<0.05);纤维化因子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Collagen I和α-SMA纤维化蛋白表达均上调;肝脏胶原纤维大量沉积,纤维化已产生(P<0.05)。炎症因子表达高于对照组,JNK、c-Jun、STAT3等均被激活(P<0.05)。ANIT-28 d组(A-D28)中除AS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ollagen I指标稍有降低外,其余胆汁淤积、肝损伤、肝纤维化、炎症等指标继续上调或保持稳定(P< 0.05)。结论: 0.05%的ANIT饲料干预14 d,小鼠即发生明显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28 d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趋于稳定;JNK炎症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肝病,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是其中一种,具有潜在的严重性,其发展涉及多次打击过程。一些临床研究表明,熊去氧胆酸(UDCA)和维生素E单独或联用对治疗NASH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效果具有一定可逆性。而关于UDCA和维生素E联用治疗NASH的机制研究也尚少,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探究UDCA与维生素E联用对改善NASH大鼠的效果与机制,为NASH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构建NASH大鼠模型,通过喂养不同饮食分别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和2组给药治疗组(UDCA单独用药;UDCA/VitE联合用药),12周后对大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检测AST、ALT、MDA、SOD等生化指标和组织NF-κB、TNF-α蛋白表达水平,对比不同组间差异,评估给药治疗的疗效,分析可能的机制;UDCA能有效改善NASH的各种组织特征或生化指标,并且与维生素E一起对NASH大鼠的肝保护具有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可能与抑制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细胞浸润,减轻肝损伤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