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亚东璃眼蜱用家兔喂血后放在30℃、各种湿度和无光条件下观察产卵情况。从宿主体自然掉下的饱血雌蜱,体重平均为1,321.3±462.6毫克;总产卵数平均为13,392±5,041.4粒;总产卵数/饱血体重平均为10.08±1.33:总产卵重/饱血体重平均为 0.599±0.06;产卵前期平均为 4.9±0.52天;产卵期平均为18.1±2.93天;一天内产卵最多平均为2,173.1±745.8粒;产卵高峰产卵开始后的第3天。饱血体重与总产卵数和产卵天数间以及总产卵数与一天内产卵最多数目间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饱血体重和总产卵数与雌蜱吸血前的体重有关。从宿主体人工摘下未饱血雌蜱的体重为 136—395毫克,其产卵过程中各种相关关系与自然掉下的饱血雌蜱相似,但产卵高峰所需天数缩短和体重最轻者(136—155毫克)其产卵前期所需天数延长。  相似文献   

2.
<正> 蜱螨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国外常用地衣红压片法或涂片法,笔者前曾介绍过玻璃纸压片法。近年来,我们参照人类和其他动物染色体的制片方法,经反复试验,成功地建立了空气干燥法制片技术。气干法明显优于压片法,为分带技术奠定了基础,对深入研究硬蜱的细胞遗传有一定意义,现将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蜱卵的收集 将饱食血雌蜱放于湿饲养试管中,置28℃温箱中培养,产卵后每1—2天分批取蜱卵于另一饲养管中,继续培养4—6天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蜕皮激素在硬蜱发育和生殖中的作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银盾革蜱和长角血蜱中饱血和产卵前后雌虫整体、血淋巴、合神经节及卵巢中蜕皮激素含量的变化.此外,还用HPLC测定了长角血蜱的卵和幼虫中蜕皮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饱血前雌虫整体中蜕皮激素含量的变化不大,饱血后迅速增加.血淋巴中的蜕皮激素在饱血后第5天(即产卵前1天)达到高峰,可做为产卵的信号.合神经节中蜕皮激素含量的高峰在饱血后第5天,与血淋巴中高峰出现的时间一致,这与神经分泌细胞的分泌活性变化相吻合.从饱血后第3天起,卵巢中蜕皮激素含量增加很快,直到产卵时止,在长角血蜱的卵中也测到α-蜕皮素,来源于卵巢,随胚胎发育进程其含量逐渐增加.卵产出后第4天到第12天,蜕皮激素的含量增加十几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宿主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对长角血蜱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进而评价伊维菌素对长角血蜱的防治效果。【方法】以新西兰白兔为宿主,皮下注射不同剂量伊维菌素,观察幼蜱、若蜱及雌蜱的叮咬率、死亡率、吸血期、饱血体重、产卵量和孵化率等生物学参数,分析伊维菌素对长角血蜱生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伊维菌素对长角血蜱各期蜱虫的叮咬率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伊维菌素可显著增加幼蜱和若蜱死亡率,延长若蜱和雌蜱的吸血期并降低其饱血体重,降低雌蜱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抑制卵巢及卵的发育。【结论】宿主皮下注射伊维菌素能够显著抑制长角血蜱的发育及生殖,可作为防治长角血蜱的候选杀虫剂。  相似文献   

5.
非洲钝缘蜱(Ornithodoros moubata)叮咬感染精河株斑点热立克次体的豚鼠后45-52天,再叮咬正常豚鼠,可使后者感染。除个别蜱外,受精的感染雌蜱第一次产的卵(吸感染血后10—19天产出)和1龄稚蜱均为阴性。间隔.1个月又喂以正常豚鼠血,这些蜱第二次的吸血率、产卵数和卵的孵化率都明显降低,但从第二次六的卵和1龄稚蚌压印片中均查见大量立克次体。经卵传递率60%,子代感染率59%(6-100%)。  相似文献   

6.
笼养褐马鸡的繁殖行为与雏鸟生长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1984年、1985年、1990年对褐马鸡在人工饲养下的发情、交配、产卵、繁殖等进行了观察,6只褐马鸡平均产卵为22.5(15—28)枚。14枚褐马鸡卵孵化天数为26.17(26.13—27.00)天,1—7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9克,8—14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7克,15—21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3克,22—26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8克,褐马鸡卵从孵化到出雏平均水分散失为6.9克,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7克,褐马鸡卵在人工孵化期间,卵重的变化以前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参照GenBank中长角血蜱致病性Okayama株卵泡抑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Q248886)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从本实验室保藏的单克隆洁净长角血蜱饥饿成蜱中快速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814bp的卵泡抑素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长角血蜱致病性Okayama株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7.8%和99%,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表达,GST融合重组蛋白预期分子量为57kD。表达重组蛋白经MagneGSTTM蛋白纯化系统纯化后作为抗原分别与抗不同发育阶段长角血蜱(卵、幼蜱、若蜱、成蜱)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进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与长角血蜱卵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有很强的免疫反应,而与其他发育阶段(幼蜱、若蜱、成蜱)饥饿长角血蜱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反应性很弱。以上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卵泡抑素蛋白在长角血蜱产卵及卵成熟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较其他发育阶段(幼蜱、若蜱、成蜱)的蛋白表达水平高。  相似文献   

8.
金泽革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在阶 《昆虫学报》1987,(3):285-290
金泽革蜱是分布于东洋区的三寄主蜱, 成虫活跃于夏季到晚秋, 其发育历期随季节而不同.雌虫在兔休上吸血时间, 七、八月为16—20天, 十一月只需9天.产卵前期在夏季饱食的雌虫为13—27天;十一月饱食者产生滞育, 至少需244天.产卵期持续31—43天(七、八月), 总产卵量为1749—8995粒.雌虫产卵显与饱血雌虫体重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989, p<0.001).金泽革蜱的产卵力(饱食后每毫克体重产卵数)为7.631.卵期为55—79天(九、十月), 幼虫在兔体上吸血4—6天, 饱食后经18—29天脱皮为若虫, 若虫寿命可达124天.  相似文献   

9.
两种硬蜱产卵的观察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 Sulzer和刻点血蜱Haemaphysalis punctata Canestrini etFanzago是人类某些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有广泛分布。为观察这两种蜱的产卵过程,我们于1974年从新疆新源那拉堤地区的牛和羊体外采集了一批成蜱,从其中称取不同程度饱血的雌蜱,边缘革蜱29只,重量146.1—748.5毫克;刻点血蜱17只,重量111.7—483.3毫克。按每管1只,分别装入玻璃管,置于温箱内。现将观察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硬蜱产卵分布的规律,积累硬蜱生物学基础资料.方法 从西藏易贡采集长角血蜱,在自然室温玻璃管常规饲养,逐日记录产卵量,得到观察数据实际分布情况,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并拟合其分布函数.结果 长角血蜱产卵分布服从指数分布.  相似文献   

11.
岛氏日本血蜱Haemaphysalis japonica douglasi Null et Warb.分布于苏联以及我国的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森林地区。根据过去的报道,该种蜱与森林脑炎、蜱传斑疹伤寒等疾病的传播有关。 本文介绍岛氏日本血蜱生活史在实验室的研究结果。 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是从呼和浩特市市郊大青山林区采获的,从牛体上采集吸饱血的雌虫在实验室内进行试验观察。 雌虫的产卵、卵的孵化以及发育各期的蜕皮等的观察都是在玻璃管中进行。玻璃管的两端覆以绸布,再用橡皮圈捆紧,将装着蜱的玻璃管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内,把玻璃管垫起以防与水直接接触。玻璃缸的上口用盖盖好,并稍留些间隙以保持流通空气。在试  相似文献   

12.
赤眼蜂的产卵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蜂能在多种宿主卵中产卵寄生,并且还具有在人工物体上产卵的习性。Holloway早在1912年即观察到秋葵植物汁滴干燥结膜后,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企图在其表面产卵。Salt(1935)观察到赤眼蜂有企图将产卵器插入玻璃珠,水银滴,植物种子等表面的行为。Hagen等(1965)试制人工蜡卵饲喂草蛉幼虫时,偶然发现赤眼蜂可以产卵在这种蜡卵内。近年来,Rajendram和Hagen(1974)曾用上述蜡卵引诱赤眼蜂产卵于盐水或氨基酸溶液内。总之,赤眼蜂可在不少的非天然的宿主或物体上产卵,并且所报道产过卵的物体都是球形的。Salt(1937)认为决定赤眼蜂产卵的因素是化学感觉,夜蛾中促使赤眼蜂产卵的物质是22—25碳的直链烷烃成分。但影响产卵行为的各种因素尚缺乏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不同交配时长对广聚萤叶甲雌虫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的影响。【方法】在室内条件下,对不同交配时长下广聚萤叶甲的雌虫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进行观察:(1)选取羽化第3d的广聚萤叶甲雌雄虫随机配对,观察24 h,记录交配情况和时长;(2)在交配开始1、5、15、30、60 min时,强行分开雌雄成虫,然后将不同交配时长的雌虫进行单独饲养,以正常交配一次的雌虫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选取23组;(3)将15~30 cm健壮豚草小苗插入注满水的塑料小瓶内,将配对的一组雌雄成虫和豚草小苗放入养虫盒中饲养,每天更换带卵的小苗并记录叶片上的产卵量;(4)将上述带卵的小苗至于适宜条件下培养,记录5~7 d内卵块孵化的情况。【结果】广聚萤叶甲正常交配一次的对照组的产卵水平显著高于各处理组,单雌产卵为889粒,交配时间15 min以下各组雌虫的产卵量明显低于交配30 min以上的各组雌虫。同时交配时长5 min以下雌虫产的卵基本不能孵化,而交配时间达到30 min以上的各组卵块的孵化率明显提高。【结论】雄虫转移雌虫受精所需精子量需要耗费的时间为30 min左右,且雄虫有延长交配时间的趋性。该结果为研究广聚萤叶甲的生态特性以及优化种群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记录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雌性成虫的产卵行为,并研究了其产卵习性。结果发现,绿盲蝽卵主要产在植物组织中,单次产卵平均历时31.4 s;产卵主要在夜间进行,白天的产卵量仅占全天的6.6%。成虫交配后主要产可育卵,后期偶产不育卵;而未交配个体大部分能产不育卵。在25℃下,成虫从7日龄起开始产卵,16日龄前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48.9%;17~40日龄间产卵量约占40%。在棉株上,约65%卵分布在中部(第4到第7果枝),同时94.3%卵集中在叶柄、叶脉、蕾柄和铃柄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记录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雌性成虫的产卵行为,并研究了其产卵习性.结果发现,绿盲蝽卵主要产在植物组织中,单次产卵平均历时31.4s;产卵主要在夜间进行,白天的产卵量仅占全天的6.6%.成虫交配后主要产可育卵,后期偶产不育卵;而未交配个体大部分能产不育卵.在25℃下,成虫从7日龄起开始产卵,16日龄前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48.9%;17-40日龄间产卵量约占40%.在棉株上,约65%卵分布在中部(第4到第7果枝),同时94.3%卵集中在叶柄、叶脉、蕾柄和铃柄上.  相似文献   

16.
在人工环境条件下对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的产卵行为进行了观察,统计了6年的气温与产卵情况,发现每年2~4月平均气温之和与4月份的产卵量正相关(P<0.05),2~4月的气温决定了每年初始产卵的提前或推后.观察了黄喉拟水龟的产卵行为,发现其产卵巢址通常选择在高出产卵场平面(36.378±7.140)cm(n=30)的地方.根据黄喉拟水龟产卵过程的固有行为特征,将其整个产卵过程分为六期:第Ⅰ期选巢、第Ⅱ期挖掩体、第Ⅲ期掘巢穴、第Ⅳ期产卵、第Ⅴ期盖巢穴和第Ⅵ期回水体.对产卵过程各期时间与窝卵数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第Ⅰ期、第Ⅱ期、第Ⅲ期、第Ⅴ期、第Ⅵ期及整个产卵过程所需时间均与窝卵数无关;而第Ⅳ期产卵时间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揭示了窝卵数越少,母龟在产卵场消耗的能量对应于投入到每一枚卵的能量就越多;而窝卵数越多,则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7.
柳蓝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室内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振德  朱麟  赵博光  方杰 《昆虫知识》2005,42(6):647-650
在实验室条件下(27±0.5℃,12 D:12 L)研究了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幼虫每隔2~3 d蜕皮1次,共蜕皮2次。成虫产卵前期4 d,世代周期17 d。产卵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约10 d为1个周期。叶龄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和成虫的产卵行为有极显著的影响。当幼虫以成熟叶为食料时,其生长发育速率明显减慢,各龄期延长,蛹重较轻;成虫以成熟叶或老叶为食料时产卵几乎完全被抑制,而以幼叶为食料时几乎每天均能产卵。此外,柳蓝叶甲产出卵表面化合物对产卵行为有极为显著的影响。卵表面的有机提取物对成虫产卵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相反,卵表面的水提取物对产卵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两种寄生蜂的卵巢结构与卵成熟特点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开珺  古德祥  张古忍  陈宗麒 《昆虫知识》2005,42(1):69-71,F002
对斜纹夜蛾的内寄生蜂双斑侧沟茧蜂MicroplitisbicoloratusChen和南美斑潜蝇的外寄生蜂潜蝇姬小蜂Diglyhusisaea(Walker)的卵巢结构进行了研究。双斑侧沟茧蜂的2个卵巢管底部膨大有大量的卵,通过凹陷的颈部与萼区相连接,在萼区里大量成熟待产的卵浸泡在萼液中。产卵量随产卵时间延长而降低,在日产卵实验中,日产卵量202(±114SE),从1000至1800每2h的产卵量分别占日产卵量的38,32,17和13%;在一生产卵量实验中,9d产卵期,每头雌峰一生平均产卵量为502(±78SE)粒,第1d产卵量占一生总产卵量的42%。潜蝇姬小蜂的每个卵巢由3条卵巢管组成,每条输卵管中仅有1粒成熟卵,整个卵巢中只有6粒成熟卵,每次产卵数不超过6粒。结果表明,M.bicoloratus是早熟卵(proovigenic)类昆虫;D.isaea是同步卵(synovigenic)类昆虫。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家蝇(Musca domestica L.)广州种群繁殖力及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旨在为利用家蝇广州种群大规模高效养殖提供技术支持。选同一天刚羽化的健康雌、雄蝇,分别置于20、24、28、32和36℃环境下单对饲养,重复6次。每天测定成虫日产卵量、卵孵化率及死亡数等,统计家蝇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同时自雌蝇羽化第一日起,连续15 d,每天每个温度处理下取雌蝇3头,采用间接酶联免疫(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ID-ELISA)法测定5种温度下雌蝇每日卵黄蛋白合成量及羽化后前15 d卵黄蛋白合成总量。结果表明,温度对家蝇成虫繁殖力影响显著。产卵量以24℃环境下最高(1 921.17粒/雌),24~28℃时产卵量显著下降。28℃时卵孵化率最高(93.48%),高或低于此温度,卵孵化率显著下降,当温度达36℃时,孵化率仅为60.78%。雌蝇在20~28℃范围内产卵期差异不显著,32℃及以上温度下,雌蝇产卵期显著缩短。产卵前期以20℃最长(9.83 d),28℃最短(3.00 d),高于28℃产卵前期又显著延长。雌、雄蝇寿命均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温度对广州种群雌蝇羽化后前15 d的卵黄蛋白合成影响显著,24℃下前15 d合成的总卵黄蛋白最高(1 683.15μg/雌),其次为28℃(1 591.95μg/雌),20℃最低(232.81μg/雌)。家蝇广州种群在24~28℃繁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交配是蜱类繁殖过程的关键环节,诱发雌蜱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并最终产卵。蜱雄性附腺分泌物在交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保护、活化精子,促进受精、卵巢发育和卵黄发生的功能,并对雌蜱的生殖生理行为等产生影响,如诱导雌蜱快速吸血和加速产卵。本文在简要分析蜱雄性附腺结构和分泌物生化特性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蜱雄性附腺分泌物中各种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其在精子获能、诱导雌蜱吸血、促进雌蜱卵巢发育和卵黄发生等方面的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