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石》2017,(3)
<正>杨钟健在古脊椎动物学中最早接触的是小哺乳动物,他研究了中国北方的啮齿类化石,从而在1927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发表了国人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他早期主要研究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后来研究重心转向中生代的四足类,尤其是恐龙为代表的主龙类。他是中国许多中生代类群的第一个研究者,在主龙型类、兽孔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年是他诞辰120  相似文献   

2.
金荫昌教授先后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药理研究室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教授、主任。他特别强调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以科研带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他在阿片受体的溶脱及纯化研究中,成绩卓著。在师资队伍的培养方面亦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他曾任本刊副主编多年,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3.
喷司他丁是一种核苷类抗生素,对腺苷脱氨酶有极强的抑制效果,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其生产成本高、市售价格昂贵,难以满足需求。近10年来,关于生物合成喷司他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选育、优化培养基组分与发酵工艺等方面。目前,尽管喷司他丁的生物合成机制得到了阐明,但生物合成喷司他丁方面的综述尚无。对此,文中综述了喷司他丁的生物合成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首先,简介了喷司他丁的合成方法及其生产现状;其次,总结了喷司他丁在不同微生物中的生物合成机制;最后,探讨了生物合成喷司他丁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调控微生物合成喷司他丁的策略,以期为喷司他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纳他霉素是一种天然、广谱、高效的多烯大环内酯类还原性抗真菌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真菌污染的防治和临床真菌感染的治疗。纳他霉素胞外转运效率可能是限制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发酵高产纳他霉素的重要因素。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纳他霉素胞外转运蛋白SgnA/B,发现SgnA和SgnB两个异源二聚体组成的ABC转运蛋白是内向开口构象的转运蛋白,且2个结合位点与纳他霉素结合能力有强弱差异,更有利于纳他霉素的胞外转运。本研究以纳他霉素生产菌株——褐黄孢链霉菌F607为出发菌株,构建了sgnA/B基因超表达菌株F-EX,以分析sgn A/B基因超表达对纳他霉素合成及胞外转运的影响。研究发现,纳他霉素对数合成期的F-EX菌株不仅提高了纳他霉素胞外/胞内比,其120 h发酵总产量也提高了12.5%,达到7.38 g/L。最后,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sgnA/B基因超表达除提高纳他霉素胞外转运效率外,还影响了与多种氨基酸、丙酸盐、糖、五碳化合物代谢和TCA循环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强化纳他霉素胞外转运有利于纳他霉素的合成,是提高褐黄孢链霉菌纳他霉素产量的有效...  相似文献   

5.
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23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止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生物合成法是他克莫司制备方法的研究热点,但他克莫司生物合成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生产技术上的瓶颈。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他克莫司代谢途径改造和发酵过程控制等方面对他克莫司生物合成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突破他克莫司生物合成的技术瓶颈提供参考,进而利用代谢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提升他克莫司的生物合成水平。  相似文献   

6.
留学历程记     
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教授是树突功能研究的先驱者。他发现的光线照射网膜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这一现象,被国际上公认为“张氏效应”。七十年代,他领导开展了有关针刺镇痛神经机制的研究,曾荣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一等奖及1980年茨列休尔德国际奖金。他在国际神经生理学界享有极高声誉;他是为中华民族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老科学家。今年适值他的科学研究生涯50周年,受到党和人民的表彰。  相似文献   

7.
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者、我国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裴文中不幸于9月18日12时19分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九岁。裴文中同志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9年12月,年青的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他的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以及不久发现的中国猿人石器,震动了当时的国际学术界,揭开了人类学研究史上灿烂的一页。他的这一成就,使他年轻时起即在国内外享有盛名。1957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史前学和原史协会推选他为名誉常务理事;1982年,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推选他为荣誉会员。他一生从事旧石器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第四纪地层  相似文献   

8.
老生常谭     
刘曾复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躯体和内脏部分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有关迷走神经系统生理的研究。从50年代起,他开始研究控制论与稳态的联系,着重研究了神经调节问题;他对“神经中枢”的概念重新评价,认为中枢神经系统自身稳态的维持依赖于所接触的内环境的稳定性。70年代后期,他叉将注意力转移到生物控制论、信号处理和数学模型工作上。刘教授应本刊特约撰述此文,顺节读下,对京剧的表演艺术及脸谱学的研究亦独树一帜。起伏跌宕,丝丝相扣,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9.
王择义先生是知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为发展山西省的古人类学、为开拓河南和陕西的旧石器考古研究,鞠躬尽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在中、新生代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化石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使我们受益非浅。今年是王老诞生81周年,也是他逝世10周年。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怀念之情油然而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个戎装铁马的军人,也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他在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享誉世界,同时在临床医学方面也成绩斐然;他,在美国有幸福的家庭和蒸蒸日上的事业,却毅然决然地选择扎根祖国……他就是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的郭亚军教授。他逆境求进、顺境求新、奋发图强、不苟科研的精神,铸就了中国医学研究领域的一枚闪耀的勋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