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保留最大化内在功能连接条件下抑郁症患者脑网络效率的改变,并探索了改变的拓扑效率和抑郁症病理学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收集了20例抑郁症患者和20例在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健康被试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数据.图论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抑郁症患者的节点效率减少在左海马旁回、右杏仁核,左颞横回和左颞极(颞中回)减少.减少的节点效率表明,在抑郁症患者脑网络中这些区域传送信息到其他区域的能力减弱.此外,发现局部效率降低在左内侧额上回、左眶部额上回、右回直肌、左杏仁核、右顶上回、左丘脑和左颞极(颞中回).并且发现左内侧额上回、左杏仁核、左丘脑与PHQ-9得分呈负相关.降低的局部效率表明抑郁症患者脑网络中这些区域的局部网络信息传送能力受到抑制.这些结果进一步确认在抑郁症患者中涉及情感信息处理的前额-丘脑-边缘区域被破坏.我们的发现为抑郁症病人的辅助诊断提供了新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的评估价值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诊治的ITN患者共50例进行研究,记为ITN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记作健康对照组。两组均于静息状态下行fMRI扫描,比较两组脑区的平均低频振幅率(mfALFF)以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结果:ITN组左侧的枕中回、枕下回、梭状回、距状裂周围皮层、中央旁回、三角部额下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以及左小脑脚1区的mfALFF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ITN组右颞上回、右颞中回、右颞下回、右中央沟盖、右缘上回、右岛盖部颞下回、左前扣带回、扣带旁回、左颞极、颞上回脑区的mfALFF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ITN组患者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结论:fMRI对ITN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的评估价值较高,血清IL-1β、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与ITN的发病密切相关,可发挥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Wu YM  Bai L  Zhang ZQ  Zheng JL  Han LX  Shu SY 《生理学报》2011,63(4):319-324
本文旨在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正常人进行长时数字记忆信息提取的神经基础。选取22名右利手志愿者进行长时数字记忆任务实验,采用组块设计,记忆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同时利用Siemens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进行fMRI成像,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脑功能区定位在Talairach坐标中显示。结果显示被试者在进行长时数字记忆提取任务时,激活最显著的皮层是左侧额中回(Brodmann分区9区,BA9区),另外左额叶内侧回、左额下回、右额下回、扣带回、左顶下小叶、左顶上小叶、右顶上小叶、右颞中回、左枕舌回、左枕中回、右中脑、小脑、右尾状核尾部等结构也有激活,各大脑皮层的激活均呈现明显的左侧半球优势。根据上述结果推论,长时数字记忆由以左侧大脑半球为优势的各脑区共同参与完成,其中左侧额叶外侧面可能是信息提取的重要结构,而其它脑叶及其之间的广泛联系可能在数字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存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发全面强直-阵挛型癫痫的体素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的方法,分析了全面强直-阵挛型癫痫(epilepsy with generalized tonic clonic seizures,GTCS)患者的大脑结构异常情况。对31例临床诊断为GTCS的患者和31例正常志愿者,采集大脑三维(3-dimensional,3D)T1结构像,进行VBM全脑分析比较。通过GTC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发现GTCS患者的双侧丘脑、双侧额叶、双侧岛叶、双侧小脑等区域的灰质体积有比较明显的减小,但没发现有意义的灰质体积增高的区域;患者双侧丘脑、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额中回和其发病频率呈负相关,没有正相关的区域。结果显示,全面强直-阵挛型癫痫患者的大脑结构存在异常,说明大脑灰质体积的异常可能和全面强直-阵挛型癫痫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结合图论讨论颞叶肿瘤对整个大脑结构网络的影响以及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本文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构建颞叶肿瘤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脑结构网络,依据纤维束连接长度,将整个脑网络分为3个子网络,对比分析各个子网络的网络参数全局效率和局部效率,进而对颞叶肿瘤患者大脑内纤维束的再生以及消亡情况做简单分析.并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认知能力评估,分析患者认知能力与节点效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到患者大脑认知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全局效率和局部效率在全脑网络结构中均无显著差异,子网络拓扑参数显示,仅在短距离子网络中,患者组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局部参数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均优于患者组,且患者认知能力普遍低于正常组.脑区内部纤维束再生以及不同功能区之间纤维束连接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颞叶肿瘤患者脑结构网络发生重组,且患者在注意力、记忆功能、学习能力等方面较正常人有显著降低,患者额颞-顶叶部分脑区参与认知过程,特殊脑区信息处理效率的变化可间接反映认知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特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9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检者脑CT灌注成像检查数据,分析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特征,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CT灌注成像对抑郁症的诊断效能。随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均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其中包括连线检测(TMT)、视觉再生测验(VRT)、言语流畅性测验(VF)、数字广度测验(DST)以及数字符号测验(SDMT),并分析脑CT灌注成像与抑郁症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rCBV、rCBF、MTT、TIP、右枕叶、左枕叶、右颞叶、左颞叶、右顶叶、左顶叶CT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右额叶、左额叶CT值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90例抑郁症患者经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后分数均>20分,确定存在抑郁症状,脑CT灌注成像与HAMD评分诊断抑郁症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脑CT灌注成像的曲线下面积为83.89,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2.53%,HAMD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84.26,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7.57%;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连线提笔数、连线错误数、视觉再生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连线、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连线提笔数、连线错误数、视觉再生与脑CT灌注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连线、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与rCBV、rCBF、MTT、TIP、右枕叶、左枕叶、右颞叶、左颞叶、右顶叶、左顶叶CT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连线与右额叶、左额叶CT值呈负相关(P<0.05),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与右额叶、左额叶CT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与健康群体呈现差异,其中右额叶、左额叶差异情况最为显著,提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大脑额叶功能改变,另外,抑郁症患者的大脑额叶功能与认知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正常人脑中枢对针刺得气感的反应特点,探索针刺得气的物质基础。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男、女健康志愿者各35例,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40人,假针刺组30人,分别以外关穴针刺与假针刺作为刺激因素。采用Block方法设计刺激程序,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收集脑中枢反应信号。扫描完毕随即使用针刺感觉量表评价受试对象的感觉,依据感觉量化结果将图像数据分为针刺得气感组与无感觉对照组,以P≤0.0001,uncorrected,K10为统计检验显著性标准,以对照无感觉组为基线,在Matlab平台上采用SPM2.0软件包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得气效应:针刺组29人、假针刺组1人以酸麻胀重等得气指征为主,VAS评分4.62±3.05;针刺组2人轻微刺痛感,假针刺组21人无感觉、5人轻微刺痛感。(2)脑中枢激活效应:针刺得气激活的脑功能区有双侧额上回(BA6)、额下回(BA47)、缘上回(BA40),左侧额中回(BA47)、中央前回(BA10)、颞中回(BA21),右侧额中回(BA10)、顶下小叶(BA40)、中央前回(BA6)、颞上回(BA10)、颞中回(BA39)、颞下回(BA20)。结论:针刺得气感能特异性的激活正常人脑功能区,针刺得气效应与脑中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汉字字形刺激源在汉字认知fMRI研究中的有效性,并对参与汉字处理的脑皮层区域进行定位及初步的量化分析。方法:选择母语为汉语、经利手测试后为右利手且裸眼视力正常(大于等于1.0)的在校大学生10例(男6例,女4例)作为被试。试验任务采用组块设计,将汉字(非字、假字、真字)投射到屏幕上,受试者接受汉字字形图片的视觉刺激,按非字-假字-真字-非字-假字-真字顺序呈现,共6个block。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AFNI软件。结果:左额叶上、中、下回(包括Broca's area)、左中央前回(BA6)、左顶上小叶及顶下小叶(包括缘上回及角回)及双侧枕叶、楔前叶显著激活;左颞叶梭状回(BA37)、右额下回及双侧颞中、上回及扣带回显著激活,左大脑半球的激活体积明显大于右侧大脑半球。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汉字字形刺激源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对汉字处理的相关大脑皮层区域进行定位,为研究人脑加工处理汉字的神经机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并应用fMRI技术进一步证实其优势半球为左半球,且需要多种脑区共同参与完成。本试验模式可望成为一种对语言障碍病人进行脑功能检查的有效手段,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上造成首要危害且病因和病理机制最为复杂的精神疾病之一,寻找抑郁症的客观生物学标志物一直是精神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点和难点,而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中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进展的客观生物学标志物.然而,当前基于精神影像学的潜在抑郁症客观生物学标志物还未得到一致结论 .本文从精神影像学和以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角度,首次从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等三大临床实践环节对抑郁症辅助诊疗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我们发现:a.具有诊断价值的脑区主要集中在楔前叶、扣带回、顶下缘角回、脑岛、丘脑以及海马等;b.具有预防价值的脑区主要集中在楔前叶、中央后回、背外侧前额叶、眶额叶、颞中回等;c.具有预测治疗反应价值的脑区主要集中在楔前叶、扣带回、顶下缘角回、额中回、枕中回、枕下回、舌回等.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多中心协作和数据变换提高样本量,同时将多元化的非影像学数据应用于数据挖掘,这将有利于提高人工智能模型的辅助分类能力,为探寻抑郁症的精神影像学客观生物学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证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双语者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交流对象选择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已有的研究发现,双语者需要通过抑制控制选择合适的语言.本研究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 MRI)技术,扫描22名汉-英双语者完成语言切换任务和西蒙切换任务时的脑活动状况,通过联合分析和分离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双语产生过程中语言控制与一般领域的认知控制的脑机制的重合与分离.结果发现,双语产生过程中,语言控制需要使用一般领域的施加抑制和解除抑制机制.其中,语言控制与施加抑制共同涉及了额上回、前辅助运动区/背侧前扣带回、壳核和右侧顶上小叶的活动;语言控制与解除抑制都需要左侧顶上小叶的参与.此外发现,双语控制相比于一般领域的控制,需要特异性地激活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上回、左侧楔前叶、中后部扣带回、后辅助运动区、右侧颞中回、右侧舌回、右侧缘上回和双侧小脑等脑区,以发挥与发音动作、词汇提取、语义记忆有关的认知控制功能.这表明,语言控制与一般领域的认知控制既存在重合的脑机制,也存在分离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11.
欺骗行为会导致欺骗结果的产生,欺骗结果又会直接影响欺骗行为的发生及其内在机制.虽然有研究表明,欺骗结果会对相应的欺骗过程产生调控作用,但对这一调控作用的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功能核磁共振技术,对两组被试分别使用有、无反馈(欺骗结果)的GKT范式并记录两组被试在进行诚实反应和欺骗反应时的大脑激活模式.结果发现,有反馈组与无反馈组相比,有反馈组的诚实反应和欺骗反应都导致了左侧顶叶皮层、左背部前扣带皮层、左侧脑岛、双侧视皮层和右侧小脑的更大激活;对两组而言,欺骗反应和诚实反应都导致了右腹外侧前额区域、双侧缘上回、左侧脑岛、右后内侧额叶、右侧颞中回和右侧纹状体的更大激活;此外,与无反馈组相比,有反馈组的欺骗反应与诚实反应在双侧纹状体和左侧脑岛上的激活差异更加明显.这些结果表明,有无欺骗结果对欺骗过程的神经机制具有调控作用,当需要面临欺骗结果时,欺骗过程将更大程度地涉及到奖赏预期和风险厌恶过程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与全脑皮质厚度、甲状腺功能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常德市康复医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将患者分成暴力组(n=37)与无暴力组(n=45)。比较两组全脑皮质厚度、甲状腺功能、Th17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MOAS评分与全脑皮质厚度、甲状腺功能指标和Th17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暴力组左侧枕中回、顶上回、顶下角回、顶下缘上回、枕极以及右侧枕上回、顶上回、顶下角回、顶下缘上回皮质厚度低于无暴力组(P<0.05)。暴力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激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促甲状腺激素(TSH)、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高于无暴力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MOAS评分与左侧枕中回、顶上回、顶下角回、顶下缘上回、枕极以及右侧枕上回、顶上回、顶下角回、顶下缘上回皮质厚度呈负相关,与血清FT3、TT4、FT4、TT3、TSH、IL-17、IL-23、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明显的全脑皮质厚度降低与甲状腺功能指标、Th17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这可能对此类患者暴力行为的防治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临床上一种慢性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对于其潜在的中枢机制还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相关脑区活动,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振荡(ALFF)技术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基础脑区活动.8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与8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 MRI)成像扫描,用SPM8中的多重回归分析,在控制被试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的影响下,将每个体素的ALFF值同每个被试的病程、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相关分析.与健康志愿者相比,PHN组与VAS评分相关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后叶、前额叶背外侧区域(BA11/46/47)、右侧顶叶(BA40)、右侧舌回(BA17/18/19);与VAS评分相关的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颞中回(BA21)、左侧舌回(BA17/18)、右侧小脑前叶、左侧后扣带回(BA30/19)和右侧中央前回(BA3/4/6);PHN组与病程相关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后叶、前额叶背外侧区域(BA9/10/11/47)、左侧颞上回(BA38)、右侧顶叶和右侧舌回(BA17/18/19);与病程相关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海马旁回(BA28)、右侧小脑前叶、左侧扣带回(BA24)、右侧颞上回(BA13)、左侧中央前回和右侧顶下小叶(BA39/40).研究结果提示,涉及疼痛的情绪、警觉行为、注意的脑区在带状疱疹后遗痛慢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一直是研究者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人们在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脑结构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颞-顶叶、颞-枕叶、额下回、小脑等区域都存在一定的脑结构异常,这些脑结构异常要么表现在某个脑区的结构上,要么表现某个脑区结构的左右不对称性上.脑功能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出现脑结构异常的区域也大多表现出脑功能的异常.脑功能连接的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脑功能连接的异常不仅涉及到同侧脑区前后部分的连接,还涉及双侧脑区相应部分的连接.另外,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发现了与拼音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不同的脑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揭示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脑机制以及拓展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阿片受体样受体ORL1基因在大鼠脑内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ang R  Lu SD  Zheng ZL  Zhao J  Zhang XN  Chen L  Pei G  Ma L 《生理学报》1998,50(2):139-144
我们采用地主辛标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和原位杂产技术研究了新发现的阿片受体样受体ORL1基因在正常大鼠脑仙的表达和分布。发现ORL1基因在大鼠脑内广泛表达。尤其在大脑皮层、丘脑、下丘脑、杏仁核、海马、隔核、缰核、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群及蓝斑等区域。提示ORL1除参与痛觉调制外,还可能参与脑内多项生理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观察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局灶脑血流灌注的特点,进一步探讨抑郁症发生与脑血流的关系.方法:将41例帕金森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抑郁症分为帕金森病组22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者为抑郁组19例、其中抑郁组分为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前组、治疗后组,3组均进行CT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半定量分析各脑区血流灌注情况.结果:帕金森合并抑郁症组患者双侧额叶、颞叶和基底节的脑血流量测定(CBF)较帕金森病组显著下降(P<0.05);抑郁组左、右侧脑血流低灌注存在不对称性,左侧额叶、顶叶的CBF较右侧显著下降(P<0.01);rTMS治疗后脑血流灌注较治疗前改善,HAMD评分改善(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存在局灶性脑血流灌注降低,合并抑郁症患者额、顶叶下降更明显,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脑血流低灌注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我们建立了一个苍白球内侧部-皮层-丘脑平均场网络模型,把外界刺激电压作用在苍白球内侧部研究了失神癫痫的控制机制.研究表明,通过合适地调节电压的强度,癫痫发作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这种调节是通过三条耦合路径之间的相互竞争实现的.我们还从模型本身出发很好地解释了这种控制原理.用到的数据都来自于临床实验数据,因此,由本文得到的结果可以推断大脑苍白球内侧部有可能成为未来深度脑刺激治疗癫痫疾病的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心境低落、认知功能损伤、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受到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近年随着脑影像技术,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的发展,对抑郁症背后的神经机制已有了很多的了解.但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带来聚敛性的证据.相反,更多的脑区被发现与抑郁障碍有关.本文尝试利用Neurosynth平台,分析总结特异于抑郁障碍的核心脑机制.Neurosynth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无偏的全自动化元分析技术,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可以根据现有的脑激活模式推断相应的心理认知过程,即逆向推断.元分析流程可以大体分为6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读取坐标;离析全文,根据关键词挑选相关文献;人工检查,排除无关文献;分类,根据关键词,将所有的激活坐标分为两类:与抑郁障碍有关和与抑郁障碍无关;元分析,计算和比较与抑郁障碍相关和无关的坐标;生成统计推断结果.本次元分析包含307篇抑郁障碍的文献,137篇重度抑郁障碍的文献和252篇焦虑障碍的文献,发现最特异于抑郁障碍的三大脑区:杏仁核、腹内侧前额叶和背外侧前额叶.具体而言,杏仁核的过度激活体现了过强的情绪加工;腹内侧前额叶的过度激活反映了抑郁患者过度自我关注;而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减弱则体现了抑郁患者执行控制功能的缺陷.进一步的辨别比较表明,杏仁核和腹内侧前额叶的过度激活也是焦虑障碍的神经机制,逆向推断表明杏仁核和腹内侧前额叶都有一定的几率能推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其中最特异于抑郁障碍(相对于焦虑障碍)的是背外侧前额叶的功能异常,无法抑制过敏化的情绪加工是抑郁障碍的重要脑机制.  相似文献   

19.
拖延是指个体明知有害却仍自愿推迟执行任务的一种不理智行为.拖延不仅会对人们的情绪、学业表现以及社会成就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会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更有甚者会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关于拖延的神经基础,目前研究只探索了拖延和脑区局部活动及简单的功能连接的关系.然而,拖延行为涉及任务价值表征、认知控制、趋近与回避动机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以单变量和局部的脑活动来对拖延的神经基础进行描述会存在可见的局限.因此本研究采用图论拓扑分析的方法从大尺度脑网络连接角度考察拖延的神经基础.首先,定义Power等人的全脑264个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 ROIs)为网络的节点,进一步采用图论分析的方法重构了全脑10个固有大尺度脑网络,结果发现构建的脑网络具有较好的网络拓扑属性(如较高的局部效率和全局效率).其次,采用皮尔逊相关的方法计算了10个脑网络内以及网络间的功能连接的强度.最后,考察了脑网络连接的强度与拖延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拖延与扣带执行网络的内部连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皮层下网络的内部连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的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发现,突显网络与皮层下网络间的功能连接与拖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皮层下网络和扣带执行网络内的连接以及突显网络对皮层下网络的调节可能是特质性拖延的神经基础.本研究的结果证明了认知控制与冲动性价值表征等认知能力在拖延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小萍  罗劲 《中国科学C辑》2009,39(3):261-270
超自然概念是指那些基于对常识概念的违背和重组而产生的新的概念, 这些概念可以广泛地见诸于传说、神话、童话和宗教题材之中, 并被认为是构成神话乃至宗教概念的基础. 但是, 我们对于超自然概念形成过程的内在心理与脑机制却所知甚少. 本研究利用fMRI技术研究比较了三类动植物概念的构想和表征过程, 一是具有本范畴特征的动植物(如具有树特征的树或具有鸟类特征的鸟, 简称Violation[0]), 二是具有相对较小幅度的跨范畴特征的动植物(如具有花草特征的树或具有鱼类特征的鸟, 简称Violation[1]), 三是具有较大幅度的跨范畴特征的动植物(如具有动物特征的树或具有植物特征的鸟, 简称Violation[2]). 结果表明: 相对于静息状态而言, 三种想象过程均激活了包括额上回及内侧面的额叶(BA6,8)、左侧的额中回与额下回(BA46,45,47)、左侧楔前叶(BA7)、左侧颞中回(BA20)以及小脑等一些脑区活动. 而相对于本范畴特征的动植物表征(Violation[0])而言, 较小幅度与较大幅度的跨范畴表征(即Violation[1]与Violation[2])均伴随有更加强烈的左侧额中回(BA6)的活动, 这提示该区域可能是参与跨范畴表征的关键性脑神经结构; 而在Violation[1]与Violation[2]之间则并未观察到显著差别, 这说明脑认知机制的差别可能只存在于是否跨越范畴之间, 而并不存在于跨越幅度的大小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