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材料和方法 1.菌种: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2.培养:将青霉和黑曲霉斜面制成悬液,吸0.1ml于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粉11克,水1000毫升,15磅/吋~2灭菌30分钟)平板上涂布,于28℃培养2天。 3.制片:取两块干净载玻片,在其中一块上涂一层薄胶层(胶为光学树脂),然后用解剖针在青霉或曲霉平板上挖一小块带菌琼脂(约0.5厘米~2),将琼脂块放在薄胶层上(培养面朝下),用另一块载玻片在琼脂块上轻轻按压,然后将琼脂块小心弃去。将印有菌迹的载玻片  相似文献   

2.
用哈栖木霉ATCC48131的细胞溶壁酶从指状青霉的菌丝体中制备原生质体。将指状青霉ATCC10030于27℃培养在马铃薯右旋糖液体培养基中,静止培养24小时,菌丝用Whatman 1号滤纸过滤收集,然后用0.6%的氯化钠冲洗3次。原生质体是从0.8克分子甘露糖醇溶液(pH5.5~6.0)的菌丝悬液(50~100毫克/毫升)中,用5~7%(W/V)对哈栖木霉中得到的细胞壁溶解酶,在每分钟100转的往复式摇床上,30℃下,摇4小时浸提。采用二相梯度离心,从剩余菌丝体碎片中分离出原生质体。1毫升1M硫酸镁同1毫升粗制原生质悬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反向线点杂交技术(reverse line blot hybridization,RLB)快速鉴定临床常见的曲霉属和毛霉目真菌。方法收集我院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保存的5种曲霉菌(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和7种毛霉目真菌(冻土毛霉菌、总状毛霉菌、卷枝毛霉菌、少根根霉、小孢根霉、微小根毛霉、伞状犁头霉),共计98株菌株。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菌株进行PCR扩增,用12个真菌种特异性探针与扩增后产物进行反向线点杂交。将RLB结果与真菌传统形态学鉴定结果、ITS区DNA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RLB可以正确鉴定98株实验菌株,与形态学方法和ITS区测序方法鉴定结果100%一致,种特异性探针之间未见交叉杂交,显示出该方法的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8株阴性对照菌株(白念珠菌、茄病镰刀菌、尖端赛多孢、马尔尼菲青霉、疣状瓶霉、棒曲霉、日本曲霉以及雅致小克银汉霉),使用RLB方法无法鉴定。通过烟曲霉基因组DNA浓度10倍倍比稀释法验证RLB的敏感性为1.8×10-3 ng/μL。结论 RLB技术为实验室早期快速诊断、鉴定临床常见的曲霉属和毛霉目真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肝癌高发区——扶绥县主粮中真菌代谢提取物的致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六十年代以来,真菌和真菌毒素在肿瘤发病因素中已经引起人们广泛重视和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真菌及其代谢产物与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肝瘤高发的扶绥县主粮真菌污染严重,肝癌的发生与粮食霉菌污染呈正相关(叶馥荪,1984)。为进一步观察该县主粮中常见真菌代谢提取物是否有致突变和致癌性,我们随机选取主粮常见真菌100株,用 Ames 试验对其代谢提取物进行诱变试验,以探讨摄入这些霉变食物在肝癌发病因素中的地位和其它可能的作用。随机选取从扶绥县主粮中(玉米、大米、花生和豆类)分离的常见污染真菌100株(曲霉属除黄曲霉外的杂色曲霉、黑曲霉各10株;棕曲霉、构巢曲霉、局限曲霉、文氏曲霉、溜曲霉、白曲霉、土曲霉、薛氏曲霉、安氏曲霉、赤曲霉等各5株;青霉属的冰岛青霉和草酸青霉各5株;镰刀菌属的串珠镰刀菌3株,尖孢镰刀菌1株,木贼镰刀菌4株,本色镰刀菌1株;集头霉2株,新月弯孢、格链孢和芽枝霉各3株)分别  相似文献   

5.
致癌物亚硝基哌啶(Nitrosopiperidine)可以在林县食物中几种常见的真菌(串珠镰刀菌、圆弧青霉、娄地青霉、白地霉、互隔交链孢霉和杂色曲霉)参加下,由异丁胺和NaNO2合成。以白地霉和娄地青霉的合成能力为最强,分别为每瓶48120ng和40754ng,是杂色曲霉合成量的十几倍。利用气相色谱(Gc)/热能分析器(TEA)分析和鉴定,井用薄层色谱(TLc)将其纯化,又用高分辨气相色谱(GC)/质谱(MS)予以证实。本实验首次证明真菌可以使一级胺环化,生成环状二级胺,这为真菌与亚硝胺生成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用生物碱沉淀试剂预试、薄层层析确试的生物碱筛选方法,对青藏高原土壤中分离的624株低等真菌的发酵液和真菌组织提取物中存在的生物碱进行了筛选研究。所得结果表明:有114株或18.3%的真菌显生物碱阳性反应。40株生物碱阳性反应较强的真菌包括有青霉。曲霉、镰刀菌、匍柄毒、腐质霉和毛毒属等。除圆弧青霉、顶青毒、淡紫青霉、焦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烟曲霉、构巢曲毒等已有报道外,点青霉、两形青霉、真青霉、荨麻青霉、黑青霉、燕麦镰刀菌、拟直孢镰刀菌、木贼镰刀菌、拟丝孢镰刀菌、弯角镰刀菌、匍柄霉及腐质霉等,均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7.
龙葵素又称茄碱,对热稳定,在马铃薯中有少量存在。若将马铃薯暴露在日光下,马铃薯逐渐形成绿色,此时在芽和皮中会大量出现龙葵素,在每100克新鲜马铃薯组织中龙葵素的含量高达20毫克,食用后有时会造成中毒。该种毒素可引起胃肠道紊乱及某些神经错乱症。在体外实验中,龙葵素可抑制神经递体——胆碱酯酶。如将发芽、发青的马铃薯去芽、去皮可减少毒物含量,但一般情况下忌用。黄曲霉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其中  相似文献   

8.
工厂化生产海鲜菇菌包污染霉菌的鉴定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工厂化生产中海鲜菇菌包污染霉菌进行分离,根据霉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哈茨木霉、拟康氏木霉、脉孢霉、长枝木霉、黑曲霉、产红青霉和产黄青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常用抑菌剂对霉菌的防治效果及对海鲜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100 mg/L克霉灵对哈茨木霉、黑曲霉、产红青霉、产黄青霉、拟康氏木霉有强抑制作用,质量浓度100 mg/L多菌灵对长枝木霉、产红青霉、产黄青霉、拟康氏木霉有强抑制作用,二者对海鲜菇菌丝生长的抑制都比较弱。可为海鲜菇工厂化生产中污染霉菌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降解农药的微生物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朱福兴  王沫  李建洪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5):120-123
按农药的品种综述了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降解农药的细菌主要有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菌属、节细菌属等 ;降解农药的真菌主要有曲霉属、青霉属、根霉属、木霉属、镰刀菌属等 ;降解农药的放线菌主要有诺卡氏菌属、链霉属等。  相似文献   

10.
广东湛江湾优势真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年1月9日采自广东湛江湾的海水样品中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发现第一优势属为枝孢属,包括球枝孢、枝状枝孢、芋枝孢、极细枝孢、尖孢枝孢、收窄枝孢、夏生枝孢7个种;第二优势属为青霉属,包括疣孢青霉、灰黄青霉、菌核青霉、嗜松青霉、棘孢青霉、简青霉6个种;第三优势属为侧齿霉属,仅白色侧齿霉一个种;第四优势属为曲霉属,包括土曲霉、棘孢曲霉、黄曲霉、烟曲霉4个种。从真菌种类的优势度来看,球枝孢为该海域第一优势种(7.97%),白色侧齿霉为第二优势种(3.60%),枝状枝孢为第三优势种(3.29%),疣孢青霉为第四优势种(3.04%)。鉴定出的收窄枝孢为中国新记录种。通过对菌株数量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19个站位的表层真菌数量与无机磷和硅酸盐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层侧齿霉属和曲霉属与总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曲霉属与p 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侧齿霉属与p H呈显著负相关(P0.05),曲霉属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底层真菌数量与悬浮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 H呈显著负相关(P0.05);底层枝孢属与悬浮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侧齿霉属与溶解氧和总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5),曲霉属与总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5)。海水温度、油污和海水深度与真菌数量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青霉(Penicillium)、曲霉(Aspergillum)和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中学植物实验课必需的实验材料。本人经过摸索,为中学制作出霉菌、放线菌活体悬滴标本和永久装片,很受中学老师们的欢迎,在中学简陋条件下很易制作,效果极佳,现介绍如下。 1.悬滴活标本的制作方法 (1)倒平板 100毫升水中加2克琼脂,煮开使琼脂溶化,待凉至40℃左右(不烫手为度),将该液态琼脂培养基倒入直径90毫米的培养皿中,每皿倒培养基15—20毫升左右,约2—3毫米厚。待琼脂凝固(5—1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涂布平板法在马丁氏培养基平板上对麦草浆污泥作真菌分离研究,共分离纯化获得27株真菌,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麦轴梗霉属(Tritirachium)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为其优势菌群;在麦芽提取物-OPP培养基平板上分离得到10株真菌,其中拟指突孢曲霉属(Emercellopsis)为其优势菌群。通过对麦草浆污泥连续富集培养得到真菌10株,经初步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对富集培养分离的菌种进行木聚糖酶产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菌株为Aspergillussp.MC-JAⅡ,其木聚糖酶酶活性最高值达到2060 U/mL,发生在产酶培养的第84 h,相应纤维素酶活为99.5 U/mL。为国内首次报道麦草浆污泥中的降解木质纤维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酶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1种快速测定遗址木构件有害真菌的方法:用孢子菌丝悬浮液直接接种于供试木块上,培养4d,即可确定其侵染性;培养8d,即可确定其侵染力。应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枝孢霉(Cladosporiumsp.)、顶青霉(Penicillium corylophilum)、柑桔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团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微紫青霉(Penicilliumjanthinellum)、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绿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等10种真菌的侵染性和侵染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食用真菌”知识时,能观察到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过程,经过反复实验,采用金针菇培养皿平面培养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观察目的,效果良好。培养基配制去皮马铃薯煮出液20毫升,葡萄糖2克,硫酸镁0.05克,磷酸二氢钾0.1克,琼脂2克,水100毫升。把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三角烧瓶中,加棉塞外包牛皮纸,经1.5公斤/厘米~2高压灭菌25分钟,冷却备用。并将洗净的中号(直径9厘米左右)培养皿若干套也同时高压灭菌。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因医源性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有所增加,从而使深部丝状真菌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检测上的种种原因,大部份是尸检后发现,难以鉴定到属种,对临床治疗带来直接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丝状真菌的快速诊断,我们从肺活组织中分离出的微小根毛霉,注射接种到不同剂量的~(60)Co-γ辐照鼠体内后,间隔一定时间,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3GY辐照后14—28日检出率是41.87%(皮下注射),66.66%(腹腔注射),7GY、5GY、1GY的辐照均低于3GY,除与根霉有交叉反应外,曲霉、青霉、白色假丝酵母等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6.
凝固剂对水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初步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凝固剂对水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用Gelrite、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可溶性淀粉代替琼脂可明显促进水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的产生而尤以5.0%马铃薯淀粉为最佳。出愈率比琼脂增加5.2倍,达液体培养水平。以8个不同基因型,为材料研究发现,5.0%马铃薯淀粉作凝固剂,有7个材料出愈率高于对照,最高的BC 163比对照增加7.75倍,平均增加1.15倍。另外,以5.0%马铃薯淀粉作凝固剂代替0.8%琼脂可降低成本30%。因此,用马铃薯淀粉作凝固剂在水稻花药培养中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辽宁碱蓬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及其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璐  姜华 《生态学报》2016,36(4):1050-1057
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形态学鉴定法进行了辽宁碱蓬(Suaeda liaotungensis)根际土壤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季节、盐度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辽宁碱蓬根际土壤中的真菌菌落数分别为6410、4180、5730和3340,种类分别为6属13种、9属16种、11属31种、6属12种,共分离鉴定出13属42种真菌;其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的次序均为秋夏春冬,3种指数均在秋季达到峰值;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差异较大,均匀度指数波动较小,春季和冬季的均匀度指数相近。辽宁碱蓬根际土壤真菌种类明显多于无植被土壤,是无植被土壤的7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是无植被土壤的4—8倍和1—1.2倍;其根际土壤真菌优势种群包括青霉属(Penicillium)、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枝孢属(Cladosporium)、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和镰孢属(Fusarium);4个季节的优势菌不尽相同,但均有一个共同的优势菌属青霉属。以Na Cl浓度梯度法制造盐胁迫生境,检测辽宁碱蓬根际土壤真菌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60%左右的菌种能耐受5%以下盐度、15%左右的菌种能耐10%—20%盐度;筛选出了6株高度耐盐菌:细交链孢霉、草酸青霉、产黄青霉、烟曲霉、细极链格孢和赭曲霉,其中最高耐盐菌种赭曲霉可耐20%盐度。创新之处在于以盐度和季节为变量检测辽宁碱蓬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构成,为其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初步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凝固剂对水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用Gelrite、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可溶性淀粉代替琼脂可明显促进水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的产生而尤以5.0%马铃薯淀粉为最佳。出愈率比琼脂增加5.2倍,达液体培养水平。以8个不同基因型,为材料研究发现,5.0%马铃薯淀粉作凝固剂,有7个材料出愈率高于对照,最高的BCl63比对照增加7.75倍,平均增加1.15倍。另外,以5.0%马铃薯淀粉作凝固剂代替0.8%琼脂可降低成本30%。因此,用马铃薯淀粉作凝固剂在水稻花药培养中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中国辐射污染区真菌多样性,了解辐射污染对辐射区土壤中真菌群落分布的影响。以中国辐射污染区某污染源为圆心,在其半径50 km范围内采集各类样品54份,依据其辐射剂量合并为高、中、低三组9份样品,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及多种培养基对辐射区内真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共分离出真菌209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确定其分属于交链孢霉(Alternaria)、离蠕孢属(Bipolaris)、茎点霉属(Phoma)、Westerdykella、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根霉属(Rhizopus)、Kernia、毛壳属(Chaetomium)、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座孢霉属(Myrothecium)、镰孢属(Fusarium)、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红酵母属(Rhodotorula)、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共计16个属,其中曲霉属、隐球酵母属、青霉属和镰孢霉属菌株为主要菌群,分别占分离株的22.5%、19.1%、17.2%和11.0%。同时发现,辐射污染区真菌的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明显受辐射污染程度的影响,各类菌株的分布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本研究首次分析了中国辐射污染区真菌的分布和多样性,并收集了大量辐射污染区真菌资源,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真菌耐辐射特性及探讨真菌耐辐射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实验I—A 研究不同浓度的糖液对马铃薯块大小有什么影响。当你把一小块马铃薯块茎在不同浓度的糖液中浸泡24小时后,薯块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是皱缩、膨胀,还是保持不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就得做实验,从实验中去获得回答这个问题所必需的资料。这些资料就是:浸入不同浓度糖液中马铃薯块的第一天的和第二天的体积。这个实验将向你提供一个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也使你学习使用一些测量工具。大多数科学家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公制的,也就是说,长度单位是厘米而不是英寸,重量单位是克而不是磅。下面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可帮助你搜集一些能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资料。在以后的实验中,你就可以自行决定实验材料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步骤了。实验材料马铃薯块茎、刀片、米尺、天平、标签、吸水纸、打孔器(直径5—10毫米),量筒,解剖针,10%的糖溶液(90%的水),20%的糖溶液(80%的水),蒸馏水(100%的水),铝箔或蜡纸,大试管或小烧杯若干。主要步骤用打孔器从同一个马铃薯块茎上取三块样品,分别测量其长度、直径、体积和重量,得到起始数据。然后将这三块样品放入10%和20%的糖水以及蒸馏水中。24小时以后再测量其长度、直径、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