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锤跗姬蜂属一新种:膜翅目:姬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新疆的锤跗姬蜂属一新种;伊犁锤跗姬蜂Acrodactyla ili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林业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相似文献   

2.
报道在江西省发现的姬蜂科我国新纪录属:异唇姬蜂属Coptomystas Townes,1970,并记述1新纪录种:黑头异唇姬蜂Coptomystax atriceps Townes,1970.  相似文献   

3.
报道发现于我国的两个新纪录属,短颚姬蜂属Skiapus Morley,1917和棒角姬蜂属Hellwigia Gravenhorst,1823的种类:黑短颚姬蜂Skiapus niger Sheng,sp.nov.和暗棒角姬蜂Hellwigia obscura Gravenhorst,1823.编制了这2属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耕姬蜂属(膜翅目,姬蜂科)及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采自河南省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耕姬蜂属Arotes Gravenhorst,1829的新种,斑耕姬蜂Arotes moculatus sp.nov.和采自辽宁及吉林的1已知种:白带耕姬蜂A.albicinctus albicinctus Gravenhorst,1829.编制了耕姬蜂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报道我国的特姬蜂属Teleutaea Forster,1869种类,含2新种:赤特姬蜂T.rufa sp.nov.、侧特姬蜂T.pleuralis sp.nov.,4中国新纪录种:角特姬蜂T.corniculata Momoi,1978、小特姬蜂T.diminuta Momoi,1978、东方特姬蜂 T.orientalis Kuslitzky,1973和乌苏里特姬蜂T.ussuriensis(Golovisnin,1928).编制了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隐姬蜂属(膜翅目,姬蜂科)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报道采自我国的隐姬蜂属Cryptopimpla Taschenberg2新种:短尾隐姬蜂Cryptopimpla brevis Sheng,sp.nov.和河南隐姬蜂Cryptopimpla henanensis Sheng,sp.nov.,中国1新纪录种:古北隐姬蜂Cryptopimpla helvetica Brauns,1901.编制了中国已知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相似文献   

7.
中国兜姬蜂属分类研究(膜翅目,姬蜂科)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报道兜姬蜂属Dolichomitus Smith 1新种:嵩兜姬蜂Dolichomitus songxianicus Sheng,sp.nov.及中国2新纪录种:头兜姬蜂D.cephalotes(Holmgren)、卡西兜姬蜂D.khasianus Gupta et Tikar.编制了中国已知的14种2亚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报道在江西省发现的我国姬蜂科1新纪录属:全沟姬蜂属 Amrapalia Gupta et Jonathan,1970,并记述2新种:黄面全沟姬蜂 A.flavifacialis sp.nov.、黑面全沟姬蜂 A.nigrifacialis sp.nov..指出了与近似种的鉴别特征.编制了我国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洛姬蜂属RothneyiaCameron ,1 897是个小属 ,全世界目前仅知 6种 ,均分布于东洋区 ,在我国已记录2种。寄主目前仅知光侧洛姬蜂R .glabripleuralisHe从棉红铃虫Pectinophoragossypiella(Saunders)中育出。本文报道一新种 :西藏洛姬蜂R .tibetensis,并列有世界洛姬蜂属分种检索表。西藏洛姬蜂R .ti betensissp .nov . ,本种与光侧洛姬蜂R .glabripleuralisHe接近 ,区别见检索表。标本记录 :正模 :♂ :西藏日喀则 ,1 979-Ⅳ - 2 7,胡胜昌 ,No .80 0 978。  相似文献   

10.
王淑芳 《昆虫学报》1989,32(2):228-229
亮姬蜂属Phalgea系Cameron(1905)根据模式种lutea所建立,系姬蜂豆科、犁姬蜂族的一个小属。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报道两种,其中Phalgea lutea Cameron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另外一种只报道分布在菲律宾,但无详细记载,因而此属在我国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沙门菌细菌壁缺陷突变株(CWDMs)的生物氧化及遗传特点和探讨细菌壁缺陷变异的性质与机制。方法:采用PAGE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及其CWDMs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活性与类型。结果: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经PAGE电泳可见一条MDH同工酶带,CWDMs电泳后可见两条MDH同Ⅰ酶带,在CWDMs的MDH中有一条泳动速率与细菌型及粗糙型的相同,另一条则较快。分光光度法检测证实。细菌型与粗糙型的MDH活性相似,CWDMs的MDH活性则明显较低。结论:CWDMs保留了与亲代细菌型一致的MDH和形成了一种新的MDH,并且其MDH的活性已显著降低,此特性可能与CWDMs生物氧化特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