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集合司空见惯,离群索居往往被视为怪涎,鸟儿成群结伙亦不少见,原因是有利于它们的生存竞争。蛇的天性好独往独来。即便在数目众多的蛇岛,它们也大多各自为政,不搞团体活动。所以,蛇的集会使人觉得怪异,是生物世界中一个不解的谜。诸君不信,请看几例。一天早晨,湖南省安化县岳溪乡古楼坡村村民易某的家四周突然出现了群蛇,这些蛇有的围住房屋,有的还往屋里钻。这群蛇的数目很多,仅被易家人打死的就有38条,最大者为2.4公斤。有人解释说,是因易家附近一个大溶洞被山洪淹没,里面的蛇便逃到易家来避难。但它们为什么“异口同声”地选中了易家这块宝  相似文献   

2.
“一、二、三……”当我第四遍数过“三”时,终于下定决心,拿开了蒙在眼睛上的两只手。爸爸用小木棍正挑着他刚刚打死的那个怪东西。“快扔掉它!”我惊恐地喊道。那是一条蛇。爸爸告诉我,“不能扔,好吃哩!”我顿时被吓坏了。那年我才五岁。真没想到,这一吓竟吓走了二十多个春秋,倘若今日父亲能够亲眼目睹我这副坐在餐馆里品尝蛇肉的滋滋乐样,肯定会笑话我的(最终,我还是象他一样被蛇诱惑了)。这个餐馆就是广西人至少是南宁人十分熟悉而又青睐的“蛇餐馆”。虽然中华民族食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明朝清朝还颇为普及,但由于种种因素,中国的老百姓真正能够经常食蛇或者曾经食过蛇的,人数并不十分可观。在广西、在南宁,自1981年蛇餐馆建立之后,这才给许许多多食蛇爱好者和对食蛇深感好奇的朋友带来了方便和乐趣。不信,您试一试,到距离南宁市中心六公里处的“蛇餐馆”  相似文献   

3.
《蛇志》1989,(4)
伊朗北部吉兰省的一个村庄,农民萨法里在一所房子里住了35年。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现他的5岁的儿子的床上有一条蛇,就立即将它扔出门外。第二天晚上他发现这条蛇又回到了他儿子的床上,又将蛇扔了出去,但是第三天晚上他又发现这条蛇爬到他儿子的床上,就将他打死了。不久,萨法里的房子被许多从15公分到一米半长的蛇包围了。他急忙向邻居求救,在打死2500条蛇之后,仍有数千条蛇包围着他的房子。情况危急,有人报告了区政府,区里派人将包围了一天的萨法里全家解救了出表。  相似文献   

4.
蛇有脚吗?     
有一次,我碰到两个人围绕着蛇有没有脚?进行争论。甲说:“蛇有脚。”乙说:“蛇没有脚。”甲又说:“没有脚怎么走路呢?”乙说:“怎么走路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看过几百条,几千条蛇,除了四脚蛇(蜴蜥)外,从没有看到有脚蛇”。甲振振有词的说:“你没有看到,不等于没有。  相似文献   

5.
你见过一蛇挡洞、众蛇莫出吗?你见过两蛇狼吞虎食同一只老鼠,最后竟连对方也想吞下肚的情景吗?你知道蛇食鼠是从哪里先夹起的吗?这些既惊心动魄,又似斯斯文文的场面,我是在百色市阳圩乡阳圩一组养蛇专业户刘甘军家里一饱眼福的。那天清早,老刘把装到的老鼠一个个打死后扔进食坑里,一条一米多长的吹风蛇(公蛇)便闻味而出,这家伙伸着闪电般的舌头探索前进,当它找到一只死鼠后,先是四周闻遍,后把鼠头夹进自己的三角嘴、断而逐步吞噬。一只直径比它大近一倍的老鼠、吞了足有15分钟。看着它慢条斯里的模样,我简直无法想象蛇类是如何捕食行动迅速的活鼠。这时,其他比它粗大、修长的蛇也懒洋  相似文献   

6.
1987年4月,广西上思县两位青年农民从地里收工回家,半路上看见一条如钢笔一样大的小银环蛇在小路上爬行,既温顺又可爱,因而不忍心打死它,后来想到如把这小“小乖乖”抓去卖,或许今天晚上还得“干几杯”。于是他们就动手抓这“小乖乖”,由于这蛇太小,  相似文献   

7.
奇迹     
“蛇!这里有一条,嘿!又一条!”在某单位办公楼附近的池塘边,三个外乡人正在草丛中搜索,矮个子高声喊道。当办事员小赵探出头来张望时,只见精瘦的高个正把一条活蛇往布袋里装。“同志,你们单位养蛇吗?”年纪较大的男子迎过来,和小赵搭话。“我们不养蛇,这里也没有发现过毒蛇。”小赵如实相告。“同志,这城边的蛇可真不少哩,我原先还以为是你们养的呢。”年长者说着从一个精致的小药瓶里倒出一点药粉在手掌上,憋足气往竹丛里一  相似文献   

8.
十二生肖,我属蛇,虚度三十有七。然而,对蛇,我一度很忌恨,就是这种被人们捧称为“小龙”的爬行类动物,曾两度伤害于我,其情境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毛骨悚然。在我十三岁那年,由于家境生计所迫,上小学六年级的同时兼任了生产队那头老黄牛的“司令”。每日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个仲夏的夜晚,我赤着脚,牵着老黄牛在一条田埂上放牧。突然,脚下似乎踩到一堆有生灵的东西,当我还没有反映过来,脚背神经传来了针刺般的痛疼。“哎哟!”我惊叫一声,急速打开亮光微弱的手电筒,隐约看见一条灰里带红的蛇向田间循去。“啊!土孟子”。“我被蛇咬了!”。尖叫声唤来了牧友,将我背回家中,家兄即速请来了村里的草药老人李公公。给我清洗伤口,敷上了解蛇毒的草药。一连几天躺在床上,忧心忡忡,脚脖子肿的象馒头。联想起邻村一位小伙子也曾被“土孟子”咬了一口,由于处理不当,整条腿变成了莲藕状,成  相似文献   

9.
漫步蛇园     
驰名中外的福建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蛇类王国”,曾有人发现在一个枯树洞就盘缠着100多条蛇,有时在一条树枝上就挂着几十条竹叶青蛇。据说在这一带光五步蛇就有100多万条,占全世界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因为这里的气候极其适应蛇的繁殖条件。 在这莽莽林区的“蛇的王国”里,又有一个国内外闻名的模拟自然栖息环境的“武夷山蛇园”! 蛇,它和人类同样在自然界生存。然而,在你未进“蛇园”前,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一种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0.
钧海蛇     
晚霞似火,残阳如血,这是北部湾一个初夏的黄昏。我们的小船,划破残阳染红的海面,轻轻地驶着,小船上只有我和渔民老李。我们不是去钓鱼,而是去钓海蛇。老李很健谈,一路上,话题没有离开过海蛇.“你跟我去钓海蛇,就不怕碰上海蛇精吗?”老李很神秘地问我。老李说,这海蛇精很可怕,身体有十多米长,两三米宽,瞪着两只可怕的大眼睛,把头高高抬出水面……这的确非常可怕,不过,我听着听着,终于明白了,老李说的所谓海蛇精,就是  相似文献   

11.
蛇由于善于捕鼠的缘故,故享有“无脚猫”的美名。但是,农村一些老年人说,蛇确实是有脚的,关键是它平时不显露出来罢了。如若不信,只要把一条蛇打死后,拿到火上去烧,有的蛇就会卜的一下弹出脚来。早在六十年代,浙江省有一位教师送给我一条有脚蛇的标本。  相似文献   

12.
《蛇志》1989,(4)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对蛇学亦精。其名著《聊斋志异》,论蛇者有十五章。其虽有类似谈狐说鬼的“蛇精”,或道人变幻的“蛇术”,但更多者乃捕、养、驯蛇,蛇羹、蛇血酒,蛇癖,以及蛇与鼠、蜂、鹳、蜘蛛、螳螂间的奇闻趣事。兹择要剪集于后。巨蟒胡姓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弟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怒出  相似文献   

13.
蛇类是地球上古老的生物,很早就与人类的生活有联系,在原始社会中,不少氏族将蛇作食物,更多民族把它当作图腾崇拜,今天壮族民间广泛流传蛇的故事,就是起源于古代蛇图腾崇拜: 马山县的《大蛇娶美女》说,很久以前,有一户农家三姐妹,长得漂亮而勤快。她们每天做工时,都有一条大蛇来帮工。日子久了,大蛇与三姐妹混熟了,便向三姐妹求婚。大姐、二姐都拒绝了,而三妹想,这条大蛇非同一般,既厚道,又善良,帮自己家做了很多工夫,不嫁它,过意不去。于是她答应了大蛇的要求,与大蛇结婚。成亲的那一天,三妹高高兴兴地跟大蛇去蛇洞。蛇洞里有一座很阔大的房子,金碧辉煌。大蛇脱去外皮,变成一个潇洒英俊的小伙子。他们夫妻过着美满、  相似文献   

14.
蛇饲料及人工喂蛇方法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龙辉 《蛇志》1997,9(4):81-82
蛇饲料及人工喂蛇方法研究初探徐龙辉(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广东人对养蛇场归结了一句话:“十个蛇场九个亏”。可见养蛇之艰难。养蛇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收来的蛇多有内伤或经蛇仓、转运等周折而互传疾病,身体虚弱,到养蛇场以后便不断死亡。...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蛇,许多人怕它,且不说人被毒蛇咬伤后会致命,光是它的形态就够令人生畏的啦.而我,却喜欢它.我把它当作一种虫.可不是嘛,古人就称虎为大虫,蛇为长虫.孩提时,我不知捉过多少次蛇.小伙伴对我又喜又怕.喜欢我捉蛇给他们看,可又怕我把蛇弄到他们身上.捉蛇,是我的一种乐趣.捉蛇并不容易.发现了蛇,不一定能捉住它.蛇行动利索,横行或上坡有时可追捕,下坡滑行速度很快,你想捉它很不易,就是打它也难.它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一旦发现人追,它会拼命就近进洞或利用隐蔽物掩蔽.有一次,我发现一条三尺多长的花蛇,当我追上抓住尾部时,它的头部已进洞,怎么拉也拉不出来,反而给它拉进  相似文献   

16.
舒普荣 《蛇志》1989,1(3):20-21
蛇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是邪恶的代表。因为毒蛇伤人,受伤者十有八九丧生、致残。在民间流传“蛇精”的神话故事中,被涂上迷信的色彩添枝加叶地将蛇描绘成是能呼风唤雨、残害百姓的妖魔鬼怪,其形象十分可憎、可恶,令人谈蛇色变,望而生畏。夏秋季节,南方农村毒蛇伤人的事故常有发生,实为农民一害。近几年来蛇伤防治知识的普及,蛇伤死亡率,致残率有所下降,而蛇的经济价值也逐步为人们所认识,蛇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蛇类资源在自然资源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并展示了它的光明前景。一、蛇的药用众所周知,蛇全身都是药。我国以蛇入药,历史悠久,近50年来,国内外以蛇为原料加工制药非常时  相似文献   

17.
卖蛇姑娘     
我漫步在深圳的一条小街上。这里一个货摊挨着一个货摊,沿街两边摆着,来者熙熙,往者攘攘。几处卖蛇者,面前都有铁丝编织的圆形笼子,里边有各色各样的蛇在蠕动呢! 在拐弯处的卖蛇者,竟是两个年轻而俊俏的姑娘,看上去近二十岁。她俩手里都拿着蛇,嘴里大声喊叫着:“卖蛇啰!谁买蛇!”蛇在手里摇头摆尾地挣扎,还高高的昂着头,嘴里不时地向外探须伸出火红的舌头,面前围着一些人,好象在观看表演呢。这两个姑娘,上着白底带红杠的衬衫,下着牛仔裤,脚着白力士鞋。这时,在她俩的裤管上,鞋子上都溅上了斑斑蛇血,旁边的地上有两滩蛇头、蛇皮、蛇尾巴,鲜血淋淋。看样子,都是刚刚杀过的蛇,我很为惊奇,不禁啧啧称赞,姑娘能如此卖蛇、杀蛇,真不简单啊!  相似文献   

18.
面前这位病人已经是我从事蛇伤研究工作以来所遇到的第六位特殊病例了,他一边用手掩住右眼,一边向我诉说他那不幸的遭遇。他名字叫刘安兴,今年30岁,系广西南宁市郊区江西乡锦江村农民。这天上午八时来南宁农贸交易市场做完买卖后,看见这里众多经营活蛇的摊店,好不热闹,便走了过去。只见一位妙龄姑娘正熟练地将笼中一条约二斤重的眼镜蛇提捉了出来,好家伙,真有你的!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离自己一米远的眼镜蛇,想看个仔细。“噗”的一声呼啸,一束闪亮的液体从蛇口喷射而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蛇液击中了刘安兴的右侧眼睛。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使一旁的人都惊呆了。刘安兴立即觉得眼睛刺痛,顺手将喷浅在脸部的一滴液体用舌头一尝,很苦。“不好,是蛇毒!”立即要了碗清水,对准眼睛一冲,洗掉了外面的毒液即刻赶来求医。我叫病人移开掩住右眼的手,打开眼睛的上下睑,此刻见眼球结膜充血,他看东西模糊不清,给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印度人耍蛇人能用“魔笛”引眼睛蛇翩翩起舞的故事,早为世人所闻。这种“魔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奇妙乐器呢?这是一种叫“蛇笛”的奇特乐器。蛇笛,在南亚次大陆称为“提克提拉”,在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地区称为“丙”,在印度的名称是“朋吉”。  相似文献   

20.
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对蛇进行观察研究,并且按照它的形象,把它记录在甲骨文中,于是就有了最早的蛇字“”。及至秦朝,蛇字在小篆中就愈加有模有样了。不信,请您查一查《说文解字》中的“”字。在这儿,我可要提醒您,在《说文解字》中查蛇字时,可别象现在去查虫字旁的蛇字,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虫字旁的蛇字呢。您必须查“它”字.然而蛇字怎么写成了“它”字呢?原来,那时候,“它”字就是“虫”字,在我们的祖先看来,蛇只不过是条虫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