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物学课本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部分内容,以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极好素材,阐述利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章在植物生理学教材中占有相当的分量,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亦为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我们从植物生理教学过程中体会到,要真正讲授好这部分内容很不容易,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全面又比较容易地掌握这方面的内容,是每个讲授植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师都要面对的教学问题.我们总结了多年的植物生理学的教学经验,整理出一个深受本校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即运用多媒体列表比较、归纳式的教学方法,现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花序类型"一节的教学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花序一节的教学实践中,按照"花序类型的演化关系"树型结构图这一主线,开展室内课堂教学,并采用"二合一"的教学模式;再计划室外课堂教学实践,不仅使学生能够通过外部形态准确地辨别出植物花序类型,也能讲出该花序在演化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藏药"作毛兴"原植物的资源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藏医常用植物药"作毛兴"原植物作了本草学考证,产于青藏高原的锦鸡儿属数种植物为药材来源;同时对"作毛兴"原植物的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资源的现状等进行资源学方面的分析,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该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植物的抗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飞  王忠  顾蕴洁  陈刚 《生物学杂志》2012,29(2):108-110
阐述了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将之引入"植物的抗逆生理"教学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过程,评价了其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就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研究专题的选择、学生的成绩考核指标及教师扮演的角色等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茎与运输作用"的教学中,通过对教材中相关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获取证据,鼓励学生基于实验现象大胆猜测、合理推断,构建茎与运输作用的相关概念,并帮助学生基于茎的运输作用将植物的各生理作用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在江苏淮安、山东济南、河南淮阳等地的菜市场上,人们经常可以见到当地乡民出售一种色泽洁白、细长柔软的野生蔬菜——蒲菜。发源于淮安、扬州的淮扬菜中有"开洋蒲菜""鸡粥蒲菜"等名品,济南人善做"奶汤蒲菜""锅塌蒲菜""蒲菜烫面饺""蒲菜扁食",淮阳县的"酱蒲菜""烧蒲菜"也是地方特色菜肴。另外,云南建水野生湖荡中出产的一种"建水草芽",也有人叫它为蒲菜。这些被称为蒲菜的植物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利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所延伸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以培养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思维习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相似文献   

9.
"前华夏植物群"一词由李星学等提出,原义指以西北地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靖远组为主)及华南相当地层中的植物总称。作者分析了当前古植物地理区划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前华夏植物群"的涵义不但可以代替欧美植物群中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 flora),而且还可能包括自早志留世植物登陆以来至早石炭世,在中国大陆(或称华夏复合大陆)生长的、独立的植物群。文中以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植物群中独特的科、属、种等地方性土著分子为例,以当前古植物地理区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认为"前华夏植物群区"可以从以往的"欧美植物群"或"拟鳞木植物群"区中单独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植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10.
至今保留着以"胡""番""洋""西"等冠名的外来成分的瓜果、蔬菜、香料、草药等植物物种,足可证明古丝绸之路产生的作用。新疆地区长期积累的民族植物学知识,不仅受中原地区传统知识的影响,也有来自国外的经验的充实。本文介绍了古丝绸之路对新疆农林产业的发展影响,全面介绍了新疆学习和吸纳世界各民族优良的植物学传统知识的过程。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应推动新疆民族植物学的深入发展,最终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联系多年教学经验和高中学生实际情况,以"绿叶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为例,沿循"自主学习,提出疑惑""立体整合,优化设计""预实验,检查验证"和"微课题,再探究"的主线,进行教学再设计,以期在高中生物学实验课堂真正地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德过千人曰英""智过万人者谓之英""才能过人曰英""夫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英龍蕴含着人们对中华、对故乡、对祖先、对人民、对自然、对社会的深爱,现已成为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独特的学院精神。历史沿革学院源于1940年创办的福建省立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由著名农业教育学家严家显、裘维蕃、周明牂、黄齐望、李舜訇、李凤荪等植保专家学者组建而成,由此也掀开了福建省植物保护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51年6月更名为厦门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58年更名为福建农学院植物  相似文献   

13.
农业院校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教材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许多农业院校都将植物生理学实验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合并,单独设课,开设为植物生理生化实验课,并编写了《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教材[1].教材中除了实验方法外,还增加了实验理论部分,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无疑对高等农业院校实验教学改革起了推动作用.但阅读几本已有的相关实验教材[2~5]后,我们认为,作为单独设课的教材,一般应包括实验导论、实验原理、实验技术、综合实验或设计实验及附录五部分.本文就我们在编写单独设课的实验教材中增加的实验导论和综合实验或设计性实验两部分内容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4.
戴春 《生物学通报》2006,41(6):23-24
[教学简要程序]放映视频短片《植物的开花过程》,进入情境,引入植物的生殖话题,引导学生欣赏并领会植物开花和生殖的意义,借此对学生实施美育。以FLASH动画配合学生回顾、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提出问题: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有其他的繁殖方式吗?用学生熟悉的诗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激趣的作用,并请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哪些植物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开花结果)产生后代?使学生对扦插这一概念形成基础性的感性认识,再准备有芽的生姜、蒜瓣演示,学习无性生殖的概念。出示用嫁接的方式培育的仙人掌科植物图片,提出问题:有没有同学知道培育的方法?——引出嫁接的话题,并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学习植物营养繁殖的不同方式,选材始终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学习植物嫁接的活动中,要求学生以课本为参考,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期间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或小组进行个别性教学。活动之后,教师演示嫁接的动画操作,请学生对照,反观自己的操作中有没有不科学的地方,为什么?在活动中,学生先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进行实践,最后在演示的指导下建立正确的认知,符合探究的精神和程序,符合认知规律。而在活动的展示环节中,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有不同的展示平台。通过这个动手实验,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用评选的方法激励他们继续关注自己的劳动成果,专注于自己所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通过在浙教版科学教材"种子的萌发"探究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化,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西瓜汁对西瓜籽萌发的影响""探究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种子萌发时物质的变化"等课外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热点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的医学案例为载体,创设复习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疾病诊疗,在分析数据、解释现象、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完成"生物圈中的人""健康地生活""生物与环境"等一级主题下相关概念的复习,促进学生建立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在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过程中切身体会学习生物学的重要价值,理解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意义,关注相关社会问题,从而突出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世界》2022,(1):94-95
虎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动物形象,既象征着权威和力量,为人们所敬畏,又有着驱邪避灾、寄寓吉祥幸福的意义.在植物中,也有许多以"虎"为名的植物.这些"虎字辈"的植物之中既有因斑纹令人联想到虎皮上的纹路,从而得名的物种,如虎纹凤梨、虎杖、虎尾兰以及被称作"Tiger lily"的卷丹;也有因为外形与虎相似而得名的物种,如虎耳草...  相似文献   

18.
将"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讨论,比较分析,得出了实验的改进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9.
正芳香植物是指具有香气和可以提取芳香精油的植物总称。芳香植物的精油是通过特殊方法提炼萃取的具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被称为"植物的荷尔蒙""植物的灵魂"。这种来自植物的天然芳香之气不仅能够改善体质,调节生理功能,还可以帮助我们敞开心胸、涤荡心灵,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外界环境时时刻刻都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遭遇不良环境,其原生质结构常受到影响,原生质膜的选择性丧失,对物质的透性发生改变,盐类或有机物从细胞渗出到周围环境中(潘瑞炽等2004).根据测得的电导率,可以知道这些物质外渗量,从而了解植物受害情况."高温和低温对植物的伤害"是本科植物生理学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极端温度对植物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