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双向电泳分析百合减数第一分裂周期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向电泳方法检测到百合减数第一分裂花粉母细胞内约有130种蛋白质组分,其中有两类蛋白质呈现周期性变化。70KD/pI6.1,66KD/pI6.4,68KD/pI7.2在中期、后期消失,末期重新出现;而10KD/pI5.3则在中、后期出现、末期消人。在减数第一分裂不同时期也有多种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现象,20KD/pI3.7,17KD/pI3.8,16KD/pI3.7,15KD/pI3.3,11KD/pI3.8,10KD/pI3.7六种蛋白质在后期合成;蛋白质呈现出周期变化和在不同分裂时期的合成与降解可能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周期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显微操作人工分离单细胞"、"微量蛋白SDS-PAGE"和"超敏感银染"技术对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分裂周期蛋白质组成与变化作了比较研究。100个百合减数分裂单细胞可检测到25条以上的蛋白质谱带。前期与中期蛋白质谱带数与谱型基本相似,并且未呈现明显变化。后期和末期谱型相同,但与前期和中期相比出现明显变化, 185KD谱带在后期和末期中出现, 28KD、27KD、26KD、24KD、23KD、22KD、18KD、16KD 8条谱带消失和H4变浅, H3完全消失。可以认为,本工作建立的实验方法和所得初步结果对开展高等植物减数分裂周期调控生化机理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Hu和APM双阻断法可以提高小麦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同步化频率,其中前期达20%,中期达79%,后-末期达27%。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蛋白质呈现出明显周期性变化,与间期细胞相比前期中呈现出5个差异蛋白质斑点,这5个蛋白质斑点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7kDa/pI 6.6、38kDa/pI 6.8、34kDa/pI 7.2、38kDa/pI 7.5和15kDa/pI 6.9,到了中期,发现有21kDa/pI 6.3的蛋白质斑点存在,而51kDa/pI 7.3和23kDa/pI 6.1蛋白质斑点消失,分生组织细胞进入后-末期分裂期时,又发现有37 kDa/pI 6.6、51 kDa/pI7.3、23kDa/pI 6.1、43kDa/pI 6.6蛋白质出现,蛋白质斑点21kDa/pI 6.3消失。在整个细胞周期运行中,蛋白质斑点37kDa/pI 6.6、51kDa/pI 7.3、23kDa/pI 6.1和21kDa/pI 6.3发生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其中有2个蛋白斑点经质谱鉴定为chromosome segregation protein SMC和helicase。它们的功能涉...  相似文献   

4.
张冰  邱礽  阚云超 《昆虫学报》2021,64(3):302-308
【目的】探究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H3Ser10ph)在家蚕Bombyx mori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功能。【方法】解剖并分离家蚕4龄幼虫至蛹期精巢组织,通过丙烯酰胺凝胶包埋制备处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精巢组织玻片,以免疫荧光标记检测H3Ser10ph抗体在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定位特点。【结果】在家蚕有核精子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组蛋白H3Ser10的磷酸化发生在粗线期染色体的特定位置,双线期H3Ser10ph信号逐渐减弱,至终变期时在染色体上完全检测不到磷酸化信号。随着细胞周期的进行,磷酸化信号又开始逐渐增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时达到最高水平。当细胞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时,染色体臂上的H3Ser10ph信号消失,在靠近纺锤体微管的分裂面处有弥散的H3Ser10ph抗体的信号,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仅剩余非常微弱的H3Ser10ph信号残留于染色体的特定位置。在无核精子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中期I至末期I一直在染色体上有较均一的3Ser10ph信号,后期I时纺锤丝微管与赤道面平行。【结论】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与家蚕有核精子和无核精子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质的动态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5.
《遗传》2011,(5):430
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这种质的差异与染色体臂上及着丝粒处黏着蛋白的分步消失有关。染色体臂上黏着蛋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消失是保证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前提;而着丝粒处黏着蛋白的维持是保证姊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才相互分开。shugoshin是一个着丝粒定位的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姊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区域黏着蛋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被降解。shugoshin蛋白在真核生物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上世纪90年代在果蝇中首先发现了shugoshin蛋白(Mei-S332),然而其功能在不同物种中有了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6.
嗜热四膜虫接合生殖周期皮层骨架蛋白组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BF株BF1、BF5系细胞为材料,根据显微观察将其接合生殖周期分为四个特定的阶段,采用生化抽提和SDS-PAGE及扫描、数据统计,分析了营养期与接合生殖前期、中期、末期同类蛋白质组成。发现80KD、87KD和88KD仅在营养期和接合前期;90.5KD、85.5KD和66KD则存在于接合生殖的各时期。这些蛋白的缺失与出现,可能与小核的减数分裂、合子的形成及分裂、接合区的形成有着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7.
减数分裂是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因为减数分裂的知识是学好生物生殖、发育和遗传三大规律的基础,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足“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新课结束之后,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粤油 116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为材料,对不同处理种子的除子叶“种胚”(以下简称“种胚”)的蛋白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花生种子活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种胚”内出现一种新蛋白质( pI6.2、MW 10 KD),随种子老化程度加深,含量逐渐增多.我们认为该蛋白质与花生种子老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可作为该种子老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粤油 116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为材料,对不同处理种子的除子叶“种胚”(以下简称“种胚”)的蛋白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花生种子活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种胚”内出现一种新蛋白质( pI6.2、MW 10 KD),随种子老化程度加深,含量逐渐增多.我们认为该蛋白质与花生种子老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可作为该种子老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以增强UV-B(10.08kJ·m^-2·d^-1)辐射后的小麦根尖细胞为材料,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FITC-Ph)为探针,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分析小麦根尖分裂期细胞肌动蛋白在分裂周期的分布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后,问期细胞肌动蛋白纤丝排列紊乱;前期细胞周质中肌动蛋白纤丝变为短的片段,点状荧光随机分布在周质;中期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明亮的肌动蛋白片段消失,点状荧光消失;有丝分裂后期到末期,成膜体区域肌动蛋白纤丝或成弥散状或完全消失,且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不均等分裂及三束分裂等染色体畸变类型和异常分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