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痛觉调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有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五个肽段。它们的氨基酸顺序分别为:CGRP-1(24-37);CGRP-2(14-37);CGRP-3(9-23);CGRP-4(1-23)和CGRP-5(1-13)。用酶标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抗原性,发现CGRP-2和CGRP-1能够很好地与抗CGRP抗血清结合。将CGRP-1;CGRP-3和CGRP-5分别免疫兔子,获得的抗血清分别与CGRP进行反应,发现只有抗CGRP-1的抗血清能够与CGRP很好地结合。因此,可以推测CGRP的羧端部分是其免疫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6.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肽段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有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五个肽段。它们的氨基酸顺序分别为:CGRP-1(24-37);CGRP-2(14-37);CGRP-3(9-23);CGRP-4(1-23)和CGRP-5(1-13)。用酶标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抗原性,发现CGRP-2和CGRP-1能够很好地与抗CGRP抗血清结合。将CGRP-1;CGRP-3和CGRP-5分别免疫兔子,获得的抗血清分别与CGRP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7.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由3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生物活性多肽,与降钙素(CT)源子一个共同的基因。CGRP分布广泛,具有很强的血管扩张、降低血压以及心肌正性肌力作用等,并参与心血管系统稳态的调节。目前,CGRP已能人工合成,将为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缺血、痉挛性或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等的治疗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降钙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选择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钙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T/CGRP)由同一基因编码,该基因结构及其5'端侧翼序列决定了它能够在甲状腺C细胞以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细胞生成不同的表达产物.这种选择表达调控决定多细胞生物的发育、性别分化和进化.如果表达失控将导致甲状腺髓样瘤(MTC)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文章对该基因的结构和选择性表达调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组分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组分蛋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receptor component protein,CGRP-RCP)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的一个具有146/148个氨基酸的胞内膜周边蛋白,特异地与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like receptor,CRLR)相互作用并促进CGRP和肾上腺髓质素的信号跨膜转导,现认为CGRP-RCP也是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个动态的调节器。CGRP-RCP的mRNA在人和鼠的几乎所有组织均可检测到,在小鼠睾丸中分布尤其明显。在哺乳动物中,CGRP-RCP与C17(酵母菌中聚合酶III的必需亚基)是直系同源蛋白,人体的CGRP-RCP能取代酵母中的C17,发挥与C17相同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直接注射大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所设计的基因表达一个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37个氨基酸)、及其N端信号肽和C端酰胺化位点的多肽.该基因克隆到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BPV上并构成pBPV-CGRP.将此质粒DNA直接注射自发高血压大鼠并导致其血压在注射样品后3~22 d内明显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了12%,在第16天甚至达到了24.42%.基因直接注射比CGRP本身的降压作用维持时间更久.  相似文献   

11.
C-Fos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转基因糖尿病小鼠下颌下腺形态学改变与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为糖尿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引进日本C57BL/ksj-db/ m表型正常隐性基因小鼠,其近亲交配所得纯合子后代,即为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取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 m正常小鼠下颌下腺,行HE染色及SP免疫组化染色后进行图象分析,统计各组下颌下腺C-fos阳性表达的细胞数,观察其形态学改变。结果糖尿病小鼠下颌下腺腺泡萎缩,细胞缩小,形态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各月龄糖尿病小鼠颌下腺C-Fos阳性细胞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且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结论db/db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细胞表达C-Fos蛋白明显降低,c-fos低表达可能与下颌下腺实质细胞的增殖减弱性形态学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雌激素受体在小鼠睾丸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雌激素受体在小鼠睾丸的定位与分布。取A/J系小鼠睾丸, 制备石蜡切片。用间接酶标免疫组织化学和高温处理抗原暴露技术显示雌激素受体的所在部位。睾丸所有Leydig 细胞和约20% 的肌样细胞的胞核呈雌激素受体阳性反应。睾丸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为阴性。本研究首次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明了睾丸中雌激素受体的存在,并定位于Leydig 细胞和部分肌样细胞的胞核。为研究雌激素对雄性生殖功能的调节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实验用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46只,分为溃疡组、盐水组和空白组。溃疡组和盐水组各又分为术后2、4、10、14、21和28天组。分别于术后相应时间取颌下腺,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溃疡术后2~4天。多颗粒细胞和颗粒明显减少;术后10天略增多;术后14~21天,多颗粒细胞和颗粒明显增多,尤以术后14天明显;术后28天,上述变化趋于恢复。溃疡术后2~4天,GCT 细胞 PAS 反应明显减弱;术后14~21天,反应增强,以术后14天更明显;术后28天恢复;溃疡全过程中 GCT 管腔内容物 PAS 反应均强于对照组,溃疡术后2~4天,GCT 细胞 SDH 活性由略弱到略强,ACP、NE 活性略减弱;术后10~21天,SDH、NE 活性强于空白组;术后28天,SDH、NE 趋近恢复,ACP 于术后10天恢复,Mg~(++)—ATPase 活性于术后14~28天增强。作为反映 GCT细胞功能重要指标的颗粒多少和各类型细胞相对数量以及与 GCT 细胞分泌物的形成、物质转运和分泌等活动有关的酶活性.在溃疡愈合过程中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提示 GCT 细胞可能参与了溃疡愈合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体外培养小鼠颌下腺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有上皮样细胞生长。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质印迹转移分析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颌下腺上皮样细胞可合成并分泌表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测雄性大鼠颌下腺内雄激素受体(AR)表达及细胞分布特征,了解氯化镉和丙酸睾酮对AR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C)组、镉(Cd)组和镉加丙酸睾酮(Cd T)组。利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图像分析系统作AR表达检测及平均光密度(AOD)值定量分析。结果AR在浆液性腺泡(AC)、颗粒曲管(GCT)、纹状管(SD)和排泄管等细胞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定位以细胞质为主。其中GCT细胞内AR的AOD值最高,SD次之,AC细胞最低。Cd处理24h后,三种细胞内AR的AOD值均见下降,7d时达最低水平,此后有所增加,但到30d时仍低于对照组(P<0.05)。Cd T处理后,GCT细胞内AR的AOD值明显增加。与3、7、15d时Cd组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AC和SD细胞内AR的AOD值虽高于相应时间点的Cd组,但两者比较仅在7d时差别有显著性。结论雄性大鼠颌下腺内广泛存在AR,镉可致颌下腺GCT、AC、SD细胞AR表达减少,补充雄激素可明显增加GCT细胞AR表达,但对AC和SD细胞AR表达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钙调素在文昌鱼性腺和表皮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首次发现雌、雄文昌鱼成熟性腺内分布有丰富的钙调素免疫反应物质。钙调素免疫阳性反应分别定位于精细胞和卵细胞的胞核内。文昌鱼表皮细胞尤其细胞顶端胞浆对钙调素抗体显示强阳性反应。作者讨论了文昌鱼性腺和表皮内钙调素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兔抗人血小板TGF-β_1 N末端1—29氨基酸残基人工合成多肽抗血清作探针以及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染色技术,分析了1—12天小鼠早期发育期间胚胎的TGF-β_1物质分布。结果表明,着床前胚胎包括卵裂细胞,桑椹胚和胚泡的ICM及滋养外胚层等细胞均显示TGF-β_1阳性免疫荧光染色。免疫酶染色还证明,沿囊胚腔顶部单层排列的原始内胚层细胞比邻近的ICM细胞有较深的染色反应。随着胚胎着床和进一步发育,7天龄胚胎中胚层早期形成阶段,紧靠中胚层一侧的外胚层胞质中含有浓集的棕色颗粒;各胚层的部分区域也存在着染色强度上差别。8—12天龄胚胎中,体节,心壁、间质细胞和肠道以及卵黄囊的脏壁中胚层均有显著的TGF-β_1免疫酶阳性物质。这些结果表明,着床前小鼠胚胎富含TGF-β_1物质,着床后的胚外组织,例如卵黄囊也为胚胎进一步发育提供了富含TGF-β_1物质的微环境;同时也提示,小鼠早期胚胎发育期间的胚泡形成,ICM细胞分化出原始内胚层,卵柱期中胚层形成,以及以后的神经管、体节和肢芽形成阶段等一系列形态发生和器官形成过程中,TGF-β_1可能是参与重要作用的一种生长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8.
动物实验发现睾酮能改善干眼病动物模型干眼症状,促进泪腺分泌,但作用机理不明,本研究探讨泪腺细胞中是否存在睾酮受体。雌雄各8只大鼠的泪腺分别制成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睾酮分别采用ABC法及免疫金标记,通过真空负压ABC法光镜观察及免疫金探针超微结构定位进行细胞睾酮受体检查。结果:光镜下泪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及胞核中出现免疫染色阳性,泪腺上皮细胞则很少见到;电镜下泪腺细胞胞浆及核中可见金颗粒,对照组则染色阴性。结论 泪腺细胞存在着睾酮受体,睾酮通过受体对泪腺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显微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HSP70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海马未见HSP70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组海马HSP70阳性细胞数增多.分别注射CGRP或NGF后海马区HSP70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二者合用时平均光密度值较比单独应用高(P<0.05).结论CGRP和NGF上调缺血神经元HSP70的表达,二者合用作用更强,对缺血神经元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了大鼠胃,胰CGRP的分布。结果显示;(1)在大鼠胃内有大量的CGRP阳性神经纤维存在。未见CGRP阳性神经元。(2)大鼠胃窦部可见到少量CGRP阳性细胞:(3)在大鼠胰岛内有两种CGRP阳性内分泌细胞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