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美国生物物理学会第46届年会看国际生物物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生物物理学会举办的第46届年会于2002年2月23 -27日在加州旧金山Moscone会议中心举行 ,来自美国各地和其他国家的6000余名代表出席了为期3天半的会议 ,与2001年在波士顿的会议相比 ,参会代表人数增加了约5 %。来自亚洲国家的会议代表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其中日本代表无论在人数上和论文质量上都远远高于亚洲其他国家。笔者从21日至27日全程参加了此次会议 ,深切体会到美国生物物理大会对国际生物物理发展的影响 ,它虽然是一年一度的美国国内会议 ,但其规模远大于三年一届的国际生物物理大会(IUPA…  相似文献   

2.
季维智 《动物学研究》1987,8(3):335-337
每两年一届的国际灵长类学会(International Primatological Society)的年会——第11届国际灵长类会议于1986年7月20日至7月25日在西德格廷根(Goffingen)市格廷根大学召开。与会代表约500名,其中40%来自美国,40%来自欧洲(大部分为西欧代表)。其他国家代表占20%,其中除20余名日本代表外,还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如非洲、东南亚和南美的代表。中国仅笔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共收到论文475篇。涉及以下各研究领域,现扼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9年7月26-30日,第16届国际介形类大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成功举办,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约1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巴西作为主办国,是参加人数最多的国家,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与会者也较多,我国有两人参加本次大会,并作了会议报告.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国际兽类学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13-20日在加拿大埃德蒙顿Alberta大学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有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科、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名代表(报名者共1085人)。代表人数最多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约占总数的60%;其次是澳大利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英国。  相似文献   

5.
1988年11月14—18日于日本京都,1988年11月21—22日于日本东京召开国际干扰素与国际细胞因素学术会议。该会议由国际干扰素学会及日本干扰素学会主持、到会代表512人,来自世界26个国家,我国参加代表8名(台湾2名),其中刘新垣,吴章琦两人受到会议奖励。会议主席由日本京都病毒研究所Kawade教授担任,付主席由国际干扰素学会主席Borden教授等担任。会议有报告60篇,墙报218篇,内容有:1.细胞因素系统中的基因与蛋白质,2.病毒性疾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第四届国际激光外科学会大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来自三十六个国家的九百六十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世界上开展激光医学的主要国家美、英、法、德、苏、意、匈等都有代表出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上海第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主任秦家楠副教授和陕西省人民医院李恩生医师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这次国际遗传学集会是在去年(1956年)9月6日在东京举行,与会者共600多位代表,他们来自21个国家,其中大多数是日本科学家,有113个是外国代表,美国代表占了一半,有不少大科学家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曹流 《古生物学报》1992,(5):584-584
为期6天的第6届国际南极地球科学讨论会1991年9月9日-13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议为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共同组织,由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承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原苏联等21个国家300多名代表.我国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组织了以上海中国极地研究所副所长颜其德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12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其成员一半来自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另有金庆民、匡福祥和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位研究生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学术气氛浓厚,讨论热烈.代表提交的论文计276篇,安排在会上作口头报告的167篇,展览109篇.  相似文献   

9.
(一)会议概况: 热带水稻和豆科作物病毒病国际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5日在日本筑波热带农业研究中心(TARC)举行。会议由TARC总所长Ken-Ichi Hayashi博士筹集召开。会议主席由各国主要代表轮流担任。来自19个国家和有关国际研究机构的156人参加了讨论会。有30名代表在全体会议上作了报告,依次为:  相似文献   

10.
第三届国际草原会议(IRC)于1988年11月7-11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这次会议由印度草地管理协会、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国家荒地发展理事会,印度农业研究与教育部四个单位主办,得到联合国发展署、福特基金会、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并得到生物技术部等单位的资助。参加会议的约250名代表,来自20多个国家。我国有12名  相似文献   

11.
第六届同工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29—6月2日在日本富山市(Toyam a)召开。此次大会正值同工酶命名30周年(1959),因此特别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共有14个国家的2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我国科学院发育所的二名研究人员也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由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Ogita教授主持。同工酶的命名者,美国科学院院士C.L. Markest教授自  相似文献   

12.
国际激光外科学会第四届大会,已于1981年11月23日至27日在日本首都东京召开。共有三十六个国家960名代表参加会议,会上宣读了二百五十篇论文,并出版论文集。本刊特约编辑,我会理事秦家楠副教授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分为四个专题进行学术讨论,分别由世界激光医学权威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建交廿周年之际,为了促进两国友好的学术交流,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与日本医真菌学会主办,并由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本菌学会、日本细菌学会赞助的第二届中日国际真菌学会议于1992年7月20—2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出席本届大会的中国代表187名,包括台湾代表5名;日本代表154名,其中有随团来参加大会的3名韩国代表。三百余名真菌学工作者相聚于一堂,互切互磋,盛况空前。代表中有86岁高龄的我国  相似文献   

14.
吴仲贤 《遗传》1985,7(2):21-21
第十二届国际计量生物学会议(The XII Interna. tianal Biometric Conference)于198,年9月2-8日在 日本东京召开,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9名代表 参加了会议。中国有7人参加会议,其中北京3人,台 北呼人,还有若干美籍华人。东道主日本政府为大会 作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到的安排。  相似文献   

15.
张润志  张钟宁 《昆虫知识》2004,41(5):486-486
第 2 2届国际昆虫学大会 (ⅩⅫInternationalCongressofEntomology ,ICE)于 2 0 0 4年 8月 1 5~ 2 1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 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 0 0 0名代表 ,其中来自澳大利亚以外的代表 2 5 0 0人 ,我国参加会议的代表约 40人。澳大利亚媒体称本  相似文献   

16.
第一届亚洲熊类会议于1985年8月6-8日在日本枥木县宇都宫市博物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或递交论文)的有中国、日本、印度及印度尼西亚4个国家的66位代表。代表们就亚洲熊类的研究及管理现状进行了学术交流及讨论。  相似文献   

17.
“国际狩猎生物学家联盟”(IUGB)是狩猎生物学家学术交流的国际性民间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讨论会,过去已召开过17次大会。第18届会议(Ⅹ Ⅷ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of Game Biologists…18th CIUGB)于1987年8月23~30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市的杰吉朗宁(Jagiell-onian)大学召开,该校B.Bobek博士为本届大会主席。有35个国家的475位代表参加,人数最多的是波兰(103名),其次是苏联(74名)和美国(63名);代表人数在10名以上的国家有联邦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芬兰、西班牙、匈牙利、日本和捷克斯洛伐克,10名以下的国家依次是挪威、新西兰、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以色列、比利时、民主德国、中国、瑞士、丹麦、印度、苏丹、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南非、罗马尼亚、埃及、葡萄牙、巴西、荷兰和津巴布韦。中国和日本首次代表远东地区被邀参加,N.Ohtaish(日本)和盛和林为远东地区的召集人,中国有4位代表应邀参加。  相似文献   

18.
以“变化中的世界植物园”为主题的第三次国际植物园保护大会于1992年10月19~2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是继国际植物园保护秘书处1987年在大加那利岛举行的首次会议以后的又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由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和里约植物园主办。参与主持这次会议的还有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国际植物园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巴西植物学会等单位,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但东方国家的代表仅有日本和中国。会议论文包括下列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由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会(会长为东京大学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的宫地重远)主办的第一届海洋生物技术国际会议在1989年9月3日至6日在东京、港区的虎之门召开.对于海洋生物技术,这次会议是第一次正式国际性学术会议.有外国23个国家的约130名代表,总计约有330人参加.发表演讲题目约150题.分“大气二氧化碳和海洋生物技术”等2个特别会议和“海洋微生物”等6个一般会议发表论文,展开了活跃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1981年9月20—25日,在日本贤岛(■)举行了第六届国际酶工程会议(The 6th International Enzyme Engineering Conference)。会议执行主席是日本京都大学福井三郎,日程主席是日本著名酶工程学家千畑一郎,常任执行委员是美国L.B. Wingard Jr.,会议指导是美国的Cole博士。24个国家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60%来自大学和研究所,40%来自工厂和企业。我国首次由中国科学院派遣张树政,袁中一和王祯祥三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