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移性肾癌(mRCC)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疾病,以进展快、病死率高为特点,且一直以来临床上对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联合化疗和(或)放疗也不能显著提高反应率或改善生存.在分子靶向药物诞生之前,临床上应用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免疫治疗作为mRCC的一线治疗.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彻底打破了传统细胞因子免疫治疗mRCC的局面,使mRCC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将系统阐述mRCC的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进展,详细介绍目前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mRCC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T 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至少需要 T 细胞受体和共刺激分子“双信号”参与的学说目前得到了广泛支持。共抑制或共刺激分子提供的 共信号决定了 T 细胞受体信号介导的免疫应答的最终效应。近年来,靶向共抑制分子如 CTLA-4 和 PD-1 开发的抗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获 得了巨大成功,使得肿瘤免疫治疗成为最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并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 2013 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肿瘤免疫治疗有 望成为与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并驾齐驱的抗肿瘤主流治疗方案。针对共抑制分子 CTLA-4、PD-1、PD-L1 和共刺激分子 CD137,综述 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靶向治疗中、晚期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室行肾细胞癌根治术或原发灶切除术等姑息性手术治疗的肿瘤直径≥7 cm,并术后经病理证实为中、晚期肾细胞癌,伴发转移病灶或静脉瘤栓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应用的辅助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组(8例)及干扰素免疫治疗组(12例),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退出治疗的情况。结果:免疫治疗组的药物客观反应率(50%)低于较靶向治疗组(75%),总有效率(83.3%)亦低于靶向治疗组(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靶向治疗组相比,免疫治疗组患者发热、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及皮疹等副反应的几率明显增高(P0.05)。免疫治疗组的患者退出治疗率明显高于靶向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索拉非尼靶向治疗中、晚期肾细胞癌的效果要优于免疫治疗,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肿瘤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临床上,实体瘤治疗仍以手术切除、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但这些方法往往不能根除肿瘤病灶,易导致肿瘤复发和进展。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增强或恢复抗肿瘤免疫力实现控制和杀伤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肿瘤免疫治疗能够在众多患者中产生持久反应,过继性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治疗均可产生显著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是一种存在于肿瘤组织内部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细胞,在宿主抗原特异性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在肿瘤发生和治疗过程中,TILs的亚群组成和数量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抗肿瘤的TILs介导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已在多种实体瘤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中就实体肿瘤中TIL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潘韦兰  韦凤娟  薛昉云 《蛇志》2013,(4):455-45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中晚期鼻咽癌联合放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51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功能锻练、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以预防和减轻联合放化疗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结果 1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无1例因严重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结论对鼻咽癌联合放化疗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克服放化疗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顺利完成治疗,提高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相,探讨VEGF与局部晚期鼻咽癌预后的关系,研究是否能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或作为局部鼻咽癌治疗的靶分子,为寻找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疗效的分子生物学评价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7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收集外周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中VEGF蛋白水平。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VEGF表达水平均与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有关(P0.05)。(2)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VEGF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3)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VEGF的表达水平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VEGF的表达水平对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有影响,提示VEGF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VEGF检测对筛选较高鼻咽癌转移风险的患者可能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婷  张贝贝  解伟  王进 《生命科学》2022,(11):1368-1377
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位居第一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早期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结合其他药物治疗。耐药性大大降低了化疗的成功率,从而增加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早期和低危疾病患者预后良好,而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极差。目前,现有药物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不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潜在的新靶点和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有助于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好的临床指导。本文根据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对子宫内膜癌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药物靶点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肝细胞癌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开发及应用为肝细胞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这些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分为小分子靶向药物、肝细胞癌抗原特异性靶向药物和免疫检验点靶向药物3类。现就肝细胞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属于基因型疾病,患者在分子遗传上具有很强异质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相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对同一种抗癌药物的治疗反应差异较大,因此,肺癌是在我国实施精准医疗的最佳领域之一。肺癌的发展进程与驱动基因密切相关,驱动基因突变状态为靶向治疗疗效的重要预测因子。随着对肺癌发病机制及其生物学行为研究的深入以及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以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小为特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成为关注的重点,促进了伴随诊断的发展,使得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对精准医疗及伴随诊断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以手术、放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为主。近几年,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与传统的放化疗联合应用获得了更好的疗效。肿瘤多药耐药是临床上化疗和靶向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产生耐药的肿瘤细胞不仅仅对已使用过的抗肿瘤药物耐药,对未曾使用过的治疗肿瘤和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药物也会产生耐药。这种肿瘤的多药耐药,往往是多种耐药蛋白参与及不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肿瘤细胞能量代谢依赖于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而有氧糖酵解是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途径。我们就肿瘤细胞糖酵解调节机制与耐药的关系做简要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由于卵巢癌的早期临床症状较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就处于晚期阶段,这对其有效治疗造成了很大困难,使其成为妇科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一直广受关注。但目前传统的手术与放化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入,生物治疗作为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生物治疗作为第四种卵巢癌的治疗模式,其采取的针对不同靶位点和靶途径的策略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卵巢癌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生物治疗主要是运用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重组病毒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基因治疗包括细胞毒性或自杀基因治疗、纠错性基因治疗、免疫增强性基因治疗和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等。而免疫治疗又分为主动和被动免疫治疗,前者包括树突状细胞疫苗、自体肿瘤疫苗和分子疫苗治疗等,后者如细胞因子治疗、单克隆抗体拮抗治疗以及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等。上述目前在卵巢癌治疗研究中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其卵巢癌的生物治疗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7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全脑放化疗同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靶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81.08%,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9.4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优秀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态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2例鼻咽癌晚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营养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均采用同一放化疗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放化疗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QOL)评分、营养状态、黏膜损害程度、体质量变化和近期疗效。结果:放射剂量达40Gy时,营养干预组QOL评分≥41分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结束后营养干预组发生Ⅲ级以上的口腔黏膜损害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放化疗第4周营养干预组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放化疗治疗结束后两组原发灶残余比例和淋巴结转移比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化疗第4、7周营养干预组的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明显,营养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体质量和营养状况,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应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治疗中推广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应用于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本研究按照有关纳入标准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以及MEDLINE光盘数据库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以及练级检索SCI数据库等的文献,应用Rev 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0个临床研究的1 200例患者进行研究,比较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化疗在晚期鼻咽癌中的治疗中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化疗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7.33%和47.33%、51.91%和41.22%;同步放化疗组比单纯放疗组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了12.1%和11%。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化疗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6.19%、38.71%;同步放化疗组比单纯放疗组远处转移率下降了12%。同步放化疗比单纯放化疗组更能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5.
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恶性程度很高,患者就诊时大多已经发生转移。虽然VEGF和m TOR为主的靶向治疗大大改善了肾癌的治疗现状,但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幸运的是肾癌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PD-1/PD-L1抑制剂、个体化疫苗和CAR-T疗法等免疫疗法显示了巨大的临床效益。而且PD-1/PD-L1抑制剂与抑制血管生成或CDK4/6抑制剂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出更强的治疗效果。在肾细胞癌中针对免疫治疗靶点和肿瘤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有望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这些新的免疫疗法发挥作用的同时,随之也会带来很多毒副作用。因此探索预测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十分重要,可以帮助确定哪些肾细胞癌患者适合这类治疗,提高治疗效应并使毒副作用降到最低。本文就肾癌中新的免疫治疗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抑制肾癌的发展和用于治疗的靶点而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真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真菌感染情况.方法口腔咽拭子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真菌感染率较高,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真菌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致病菌.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目前治疗以放化疗为主,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无显著升高.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肺癌治疗方法.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senchymal-epithelia transition factor,c-Met)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  相似文献   

18.
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恶性程度很高,患者就诊时大多已经发生转移。虽然VEGF和m TOR为主的靶向治疗大大改善了肾癌的治疗现状,但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幸运的是肾癌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PD-1/PD-L1抑制剂、个体化疫苗和CAR-T疗法等免疫疗法显示了巨大的临床效益。而且PD-1/PD-L1抑制剂与抑制血管生成或CDK4/6抑制剂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出更强的治疗效果。在肾细胞癌中针对免疫治疗靶点和肿瘤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有望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这些新的免疫疗法发挥作用的同时,随之也会带来很多毒副作用。因此探索预测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十分重要,可以帮助确定哪些肾细胞癌患者适合这类治疗,提高治疗效应并使毒副作用降到最低。本文就肾癌中新的免疫治疗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抑制肾癌的发展和用于治疗的靶点而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递增,分子靶向治疗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革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多种EGFR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但总体有效率偏低。研究表明EGFR过表达和/或突变对治疗效果影响显著,因此治疗前准确评价肿瘤EGFR表达水平及突变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分子成像能够实现活体细胞及分子水平生物学过程成像,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使在体揭示EGFR表达状态成为可能。本文简述EGFR靶向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分子探针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分子成像探针的功能进行评价,以期有益于EGFR靶向分子成像探针的研发及EGFR靶向分子成像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细菌作为一种癌症治疗手段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机制等相关问题的不断探究,细菌疗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平台技术,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策略、新潜能。某些细菌依靠其自身特性,能够特异性靶向肿瘤组织,不仅对肿瘤生长产生直接抑制作用,还能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显著提升抗肿瘤治疗的疗效,甚至有助于解决转移性肿瘤等难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从基因水平上调控细菌的分子机制来定制其生物功能,高效递送各种免疫治疗剂至肿瘤病灶处而发挥作用,达到精确调控、有效激活的目的,这是其他药物传递系统所无法比拟的。此外,肿瘤靶向型细菌介导的治疗方案既可作为单一疗法应用,也可与其他治疗方式如化疗、放疗和光热治疗等联合,以获得更佳的临床治疗结果。因此,该文主要讨论了活细菌发挥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免疫作用的关键,总结了生物工程菌用于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及其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的优势,为细菌疗法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