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厦门中华白海豚体内微量元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头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9种器官组织中的Cu、Zn、Cd、Pb、Hg、Ni、Se、As、Mg、Mn、Al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少年个体中,Cu(P<0·05)和Mn(P<0·01)在肝中的含量及Zn在肝(P<0·01)、肠(P<0·05)、胃(P<0·05)和心(P<0·05)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肌肉中相应微量元素的含量,其余微量元素在各种组织中变化不大;在成年个体中,Pb在肺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肝(P<0·001)、肌肉(P<0·01)、胃(P<0·01)和心(P<0·05)中的含量,Hg在肝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胰(P<0·05)。整体上来说,大多数微量元素在成体中的含量高于少年个体,表明微量元素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累积的。有毒重金属如Hg、Cd和Pb在肾、肝以及卵巢中累积较多,提示这些器官承受了较大的毒性压力。  相似文献   

2.
孟凡信  祝茜  郭建东 《四川动物》2005,24(4):613-616
本文对中国中华白海豚的形态、分类、种群数量及分布、濒危状况及原因和保护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中国境内的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仍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河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生物量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河口地区潮流、径流共存,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环境因子复杂多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因此,研究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近海生态系统的特征。河口水域重要的浮游动物有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糠虾、水母等。环境因素和人类的活动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受到食物、温度、盐度、动物摄食以及径流等因素的影响,盐度是决定浮游动物分布的关键性非生物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在河口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微食物网和传统食物网连接的关键环节。浮游生物网是采集浮游动物样品的主要工具,对研究结果有重要影响,我国许多学者使用浅水Ⅰ型或Ⅱ型浮游生物网(网孔为507μm和169μm)采集样品,导致小型和微型浮游动物(如无节幼体)逃逸,研究结果被严重低估,而这些小型和微型浮游动物是幼鱼的重要开口饵料,因此合适的浮游生物网对于研究浮游动物极其重要。并对今后我国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技术、生物化学技术、示踪原子、基因工程、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微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微生态方法学的进步,不断地开拓了微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并把它引向深入。近几年来,新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微生物定性和定量方面已具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将在微生态学研究的应用综述如下。1色谱技术1.1高效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 igh perform ance liqu idchrom atography,HPLC)又叫高压(高速)液相色谱。它在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方面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高效液相色谱仪是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5.
旅游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香菊  钟林生 《生态学报》2019,39(24):9396-9407
作为生态学和旅游学相交叉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旅游生态学关注旅游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生态系统管理,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论文采用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3和文献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旅游生态学研究的国际进展。分析发现,文献数量在进入21世纪后快速增长,文献来源地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国家,研究方法呈现多学科综合性和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及时等特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旅游生态系统管理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测度及实现途径3个方面。基于国际进展的分析,论文最后提出我国旅游生态学研究应在学科的基础理论、旅游影响的系统性和持续性、旅游生态修复、旅游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变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和本土性旅游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6.
这是我参与中华白海豚考察工作的第13个年头。海上调查并不是什么浪漫的工作。严谨的考察,不是只有拍照和看海豚;所谓的中华白海豚考察,针对的不只是动物本身,还包含它们所生活的海域。除了拍照,还必须测量海洋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吴兆录(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650091)Developmentstagesofecologyandtheircharacteristics.¥WuZhaolu(InstituteofEcologyandGeo...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食肉目动物中,大熊猫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物种之一,既在科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亦是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我国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开展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研究
以来,迄今已积累了大量有关该物种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学知识,近年来3S 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本文在综合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栖息地生态学、觅食
生态学、繁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等不同方面就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力图归纳已有研究发现,阐明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及在保护生物学上的意义。同时,结
合研究与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前瞻。  相似文献   

9.
松江鲈的生态学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别名四鳃鲈、老虎鱼、新娘鱼、媳妇鱼等,隶属于鲉形目(Scorpaeniformes),杜父鱼科(Cottidae),松江鲈鱼属(Trachidermus)。    相似文献   

10.
中华白海豚     
《人与生物圈》2014,(2):34-35
<正>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并非中国独有,从中国东部到澳大利亚再到南非的近海水域都有它们的身影,而且种群数量巨大。在中国,虽然在辽宁庄河、江苏如皋、上海横沙岛、浙江乐清和福建宁德都发现过中华白海豚的尸体,但目前能得到确认的种群只有5个,且都位于我国长江口以南的如下地区:福建厦门及台湾金门(不足100头)、台湾西部沿海(100~200头)、珠江口(约2500头)、雷州半岛东部(超过1000头)、北部湾(数量未知)。可见,雷州半岛东部的中华白海豚数量仅次于珠江口。相对中国其他水域的种群,雷州半岛东部的中华白海豚生存状况最好,值得珍惜并大力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一头中华白海豚的病理解剖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华白海豚 (Sousachinesis)是生活于河口内湾的小型鲸类 ,我国香港、珠江口和厦门海域是其主要栖息地。根据黄宗国等调查 ,厦门海域约有60头中华白海豚[1] 。该海域 2 0 0 0年被定为海洋珍稀物种国家级保护区 ,其中中华白海豚是主要保护对象。 2 0 0 2年 2月 2日上午 ,在厦门海沧温厝村滩头上发现一具中华白海豚尸体 ,当时是退潮 ,水温14°C ,尸体放入冷库冰冻。 2 0 0 2年 2月 2 1日 ,对尸体进行了详细的解剖 ,随后在实验室进行了年龄鉴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现报道如下。1 病理解剖结果1 1 外部检查测量身体浑圆饱满 ,体长 1 92m ,体重…  相似文献   

12.
麻雀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阮向东 《动物学杂志》1989,24(6):44-48,11
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是世界性分布的食谷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我国树麻雀分布极广,早在三十年代就开始了对其的研究工作(Shaw,1935)。从五十年代以来,我国鸟类学工作者曾对树麻雀的食性、分布、繁殖、种群动态,生态生理等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但大多数工作至七十年代终止。八十年代只有少量的工作继续进行。然而,国际上对麻雀生物学及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很快,研究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和深入,而且开始注意到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学和形态学方法研究了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雄性生殖系统。以睾丸和附睾中是否存在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等作为判断雄性中华白海豚性成熟的标准,通过比较不同个体睾丸和附睾的组织结构特征,发现成熟个体的生精小管和附睾的组织学结构与未成熟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测量样本睾丸的2个形态参数:生精小管直径和生精小管的相对面积,得到性成熟个体的生精小管直径为(118.3±12.8)μm,生精小管相对面积为0.52;未成熟个体的生精小管直径(47.4±3.5)~(60.3±6.0)μm,生精小管相对面积为0.27~0.40。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   总被引:69,自引:16,他引:69  
王如松 《生态学报》2000,20(5):830-840
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听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人类活动对局地、区域和全球环境的胁迫效应,自然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城市时、空、量、构、序的耦合规律、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是当前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介绍了转型期城市人类生态影响研究的一些主要国际科学计划,如SCOPE及IHDP等,综述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三大前沿领域的国际研究动向和案例,即人居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和城镇生命支持系统生态  相似文献   

15.
在长江沙洲上搁浅的中华白海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江沙洲上搁浅的中华白海豚STRANDINGOFANINDO┐PACIFICHUMP┐BACKEDDOLP┐HINONASANDBANKINTHEYANGTZERIVER中华白海豚(Sousachinensis,Osbeck)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当前许多生态学的研究工作使用了数学的方法和手段。因为它可以对生态现象进行量化的研究,而且理论上的分析往往还能使研究结果得以深化。数学模型是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生态学研究的桥梁。自从60年代数学模型的研究在生态学上再次被人们重视以来,其发  相似文献   

17.
杆状病毒是一类寄生于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及其它节肢动物的病原体,是具有囊膜的双链环状DNA病毒.目前至少已从600多种昆虫中发现有杆状病毒的感染,其中一部分能够引起宿主种群不同程度的流行病.杆状病毒在分类上独立为杆状病毒科,其典型的结构特征是病毒粒子包埋于蛋白质基质的包涵体中.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中华白海豚气管和肺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中华白海豚的气管和肺的组织结构表现出了对海洋生活的适应,包括气道加强、丰富的弹性纤维组织、括约肌系统及肺泡隔两侧的双毛细血管床等,探讨了中华白海豚肺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机制,同时与鲸目其他物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杆状病毒是一类寄生于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及其它节肢动物的病原体,是具有囊膜的双链环状DNA病毒。目前至少已从600多种昆虫中发现有杆状病毒的感染,其中一部分能够引起宿主种群不同程度的流行病。杆状病毒在分类上独立为杆状病毒科,其典型的结构特征是病毒粒子包埋于蛋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石山是一类特殊环境,生存在喀斯特石山的动物形成特殊的行为机制以适应这一特殊的环境.石山叶猴是仅分布于喀斯特石山地区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属疣猴亚科乌叶猴属的一个种组,包括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白头叶猴(T.leucocephalus)、德氏叶猴(T.delacouri)、金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