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兴汉 《生物技术》1991,1(4):28-32
采用CDI和CCA两种方法活化Sepharose4B,制备亲和层析柱,并对这两种方法的优劣进行了比较。分别用超声液破碎和Ribi机器压榨制备布氏菌强毒M28株和疫苗M25株的可溶性抗原,作为亲和层析柱的配基。抗M28的血清经过M28和M5柱,洗脱液中的抗体再分别和M28、M5抗原反应经电转印检查证实,M28抗原中的一条蛋白带只与M28柱洗脱液反应,不与M5柱洗脱液反应。这种只与M28柱洗脱液反应的蛋白可能即是布氏菌强毒M28株所特有的抗原成分,也就是强毒株和弱毒株的差异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2.
3.
本实验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布鲁氏菌弱毒疫苗M5(或M5—90)菌株的株系特异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IC—11)。以其分泌的IC—11McAb的酶结合物,M5菌株特异抗原(P_2)和受检血清建立的免疫班点试验(DB),具有特异地识别出动物出动物接种M5或M5—90疫苗血清抗体能力,其DB反应阴性的血清,再作凝集试验呈阳性为自然感染动物,本法适(?)用布氏菌M5或M5—90疫苗免疫予防地区布病的发病与疫苗接种动物的鉴别,经若干(?),对2573份动物检测,证实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试管凝集试验(TAT)已成为布氏菌病血清学诊断的标准方法。是公认的关于布病血清学的定量试验。虽然TAT是标准方法,但因其繁琐,所以不适用于布病大量标本的初步试验。TAT对于现场或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不方便。已报导了几种快速筛选试验,包括玻片凝集试验(TAT),酸性平板抗原凝集试验(CAT)和微量凝集试验(MAT)。在报告中,对SAT、MAT和CA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AT真阳性和真阴性的结果界限进行了严格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2014年山东省青州市人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疫情的分布特征,为预防控制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Excel 2000软件对青州市2011—2014年布病的流行地区、时间,患者年龄、性别、人群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青州市2011—2014年共报告布病病例207例。布病发病时间多集中在3—8月,发病地区以谭坊镇(44例)、黄楼办事处(36例)、云门山办事处(20例)和邵庄镇(20例)居多,占发病总数的57.97%(120/207);布病发病年龄以30~60岁青壮年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7.63%(140/207),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0.82%(188/207),男女性别比例为2.23∶1(143/64)。结论青州市2011—2014年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明显的人群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布鲁氏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评价该方法鉴定布鲁氏菌的特异性和实用性.[方法]用PCR扩增布鲁氏菌的16S rDNA片段,将扩增的产物纯化后测序,从GenBank下载与布鲁氏菌易发生血清学交叉反应的细菌的16S rDNA序列.使用DNAMAN软件进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在布鲁氏菌中16S rDNA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了99.74%,而与其他有血清型交叉反应的菌株相比较,16S rDNA序列间有显著差异.[结论]16S rDNA序列分析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的鉴定布鲁氏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 检查了有毒和无毒布氏菌的表面大分子脂肪、蛋白质、肽聚糖以及脂多糖(LPSs)的含量和结构,光滑型菌种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表面的脂多糖部份.已发现光滑型布氏杆菌含有A和M两种不同抗原.在光滑布氏菌株中,两种抗原的相关量不同,而在粗糙型菌株中缺乏。在牛种布氏菌2208、19和1119株中发现了A-LPS。在羊种布氏菌16M和15M株中发现了M-LPS。而牛种Ⅳ,猪种Ⅳ的A和M-LPS两者的量几乎相等。  相似文献   

8.
【背景】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世界很多国家养殖业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布病在我国出现反弹趋势,给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由于我国牛羊养殖数量庞大且相对分散等多方面原因,对于动物布病的相关发病数据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目的】了解我国奶牛布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布病防控措施及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根据过去5年(2013?2017)国家动物布病参考实验室的监测数据,深入分析我国奶牛布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结果】2013?2017年,从有流产症状的布病非免疫牛场采集了血清样本23 381份,其中布鲁氏菌血清抗体阳性占44.2%,2015年奶牛布病疫情最为严重,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分别为55.3%和93.5%。一类布病疫区5个省市的流产畜群间布病阳性率介于13.8%?57.8%,二类布病疫区4个省的流产畜群间布病阳性率在54.4%?86.9%之间。在这5年间,人间、流产畜群间布病发病趋势呈高度相关(r=0.806>0)。【结论】流产奶牛群体中,布病发生率处于高流行水平,且与人间布病流行趋势高度吻合;另外,二类布病疫区布病疫情严重。这些重要的信息,有助于全面掌握布病流行情况,提示进行人病兽防的重要性,为制定适合国情的布病防控战略提供技术依据。针对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对全国动物布病展开全面监测,做好动物布病预防、准确诊断以及牧场净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牛、羊、猪三个种的布鲁氏菌弱毒菌种,分别制出牛、羊、猪及三个种混合的4种菌素,发现猪种菌素致敏性较强,又用猪种菌作短期(4和7天)间歇振荡培养和长期(14和28天)静止培养,制出另外4种菌素。生化检测这8种菌素的总氮量和蛋白量相近。还观察到用牛、羊、猪三个种布鲁氏菌分别致敏豚鼠,皮肤试验结果未见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背景】犬种布鲁氏菌是犬种布病的病原菌,主要导致犬流产和繁殖障碍。虽然犬种布鲁氏菌感染人群的病例极为少见,但是犬种布鲁氏菌对人的安全风险仍存在争议。目前,我国犬种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犬种布鲁氏菌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相对缺乏。开展犬种布病的流行特征及遗传多样性调查对加强犬种布病的监测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对犬种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犬种布鲁氏菌的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为犬种布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常规鉴定方法和BCSS-PCR对63株试验菌株进行鉴定。采用HGDI (Hunter and Gaston diversity index)多态性指数调查犬种布鲁氏菌的遗传多态性,用MLVA方法基于BioNumerics5.0软件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揭示犬种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此外,基于MLVA-11采用goeBURST软件构建犬种布鲁氏菌的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阐述我国犬种布鲁氏菌的地理起源特征。【结果】常规鉴定方法和BCSS-PCR扩增结果显示63株试验菌株全部为犬种布鲁氏菌。BCSS-PCR与常规鉴定方法的符合率为100%,BCSS-PCR的分析敏感性为10-3 (即50 pg/μL犬种布鲁氏菌DNA)。我国犬种布鲁氏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HGDI分析表明Panel 2B的5个位点具有较高的变异度,等位基因型由高到底依次为bruce09(11) bruce07(8)bruce16(7)bruce04(6)bruce30(5)。MLVA聚类分析表明北京地区出现了3次较小规模的犬种布病暴发流行,其余地区均为零星散发。我国犬种布鲁氏菌可分为5个地理集群,以MLVA-11基因26型克隆群为主导种群,该种群与来自美国、希腊、加拿大、法国、罗马尼亚和韩国等国家的菌株具有共同的地理起源,其余4个种群为中国特有。【结论】我国犬种布鲁氏菌呈现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并有广泛的地理来源,表现为输入性和中国特有血统共存的起源进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羊种布鲁氏菌16M的omp25基因,克隆至pET-32a质粒。重组质粒pET32a-OMP25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诱导表达。利用Ni2+柱纯化试剂盒进行蛋白纯化。用纯化的重组蛋白(rOMP25)和Rev.1疫苗株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脾细胞中IFN-γ和IL-2的水平,以及小鼠血清中IgG抗体和抗炎因子IL-10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反应原性。结果 (1)omp25基因大小为642 bp,编码214个氨基酸,rOMP25大约在40.8×103处出现蛋白条带,纯化后为单一条带。(2)用t检验方法统计显示,rOMP25免疫小鼠后,诱导脾细胞产生IFN-γ和IL-2的水平,小鼠血清中IgG和IL-10的水平与Rev.1组相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OMP25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结论 rOMP25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OMP25蛋白的功能,以及研制...  相似文献   

12.
冯宇  王芳  丁家波  蒋卉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3):1033-1040
[背景]布鲁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胞内寄生菌,是引起动物和人发生布鲁氏菌病(布病)的病原体.高效消毒剂杀灭环境中的布鲁氏菌是防控布病的关键措施.[目的]评价市面上常用消毒剂对布鲁氏菌的灭菌效果及差异.[方法]选用市面上9种不同类型的常用消毒剂,以高、中、低3种不同使用浓度分别研究其对牛种、羊种和猪种布鲁氏菌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3.
LS蛋白(2,4-二氧四氢蝶啶合成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是催化核黄素生物合成的重要合成酶之一。该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其在不同物种中具有空间结构差异。布鲁氏菌LS蛋白(BLS)是布鲁氏菌的一种优势抗原,是由两个五聚体组成的结构稳定的十聚体。BLS是光滑型和粗糙型布鲁氏菌所共有的抗原,用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可提高其敏感性;BLS可以激发抗原特异性细胞应答产生IFN-γ,从而对宿主产生保护力,是一种理想的布鲁氏菌病亚单位疫苗的候选蛋白。本文综述了BLS的结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BLS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变态反应原的研究Ⅴ.犬种菌的变态反应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建  马丽君  杨瑞芬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3):149-152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抗独特型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布鲁氏菌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基础上,筛选具有保护作用的单抗A7免疫家免制备抗独特型抗体(简称二抗)。经阻断试验和竞争抑制试验证实,该二抗具有抗原“内影象”。将其提纯后配制成甘油佐剂苗免疫豚鼠和小白鼠.检测结果表明:免疫豚鼠和小白鼠产生了布鲁氏菌凝集抗体;免疫小鼠的循环T ANAE-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豚鼠在免疫后4个月时强毒菌株攻击有79.2%获得保护。因此认为,该二抗不仅具有抗原的。内影象”结构,而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供作疫苗用。  相似文献   

16.
用粗糙型布鲁氏菌B115菌种制成浓菌液,丙酮脱水,高浓盐溶液处理,离心去渣,上清用酒精沉淀,制成粗提液;再过Sephadex G100柱,用致敏豚鼠证明第2峰液(P2)为特异性变应原。聚丙烯酰胺电泳测定为单一成份;用致敏豚鼠作皮肤试验,45小时P2组平均值为:14.7—23.2mm;布鲁氏菌素组为:7.5一12.2mm.用致敏家兔作皮肤试验,P,组为19.2—22.4mm,菌素组为0--16.8mm.初步证明P2具有较好的变态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按照规程要求制备了犬种菌素。它在致敏豚鼠和人体中证明了:它虽为粗糙型菌种,但仍具有变态反应原性;用死菌液10亿/0.1ml给致敏动物作皮试,亦出现良好的变态反应。24小时反应强度为15.8—18.4mm;48小时为6.8—10.8mm。犬种菌液热处理后,其上清液经硫酸铵透析,取其粗提蛋白作为变态反应原,用50μg/0.1ml给致敏动物作皮试,经犬种菌免疫的动物出现弱变态反应(24小时均在10mm以下),经活菌苗致敏的动物出现较强的变态反应(24小时为13—14mm,48小时为10.5—11mm)。犬种  相似文献   

18.
用无外源蛋白的液体合成培养基制备布氏菌素,猪种和羊种布氏菌均能生长,但牛种菌不长。液体培养基中糖含量以1.0%—2.5%为好;间歇搅拌培养优于静_卜培养,其菌液浓度比静止培养高2一11倍;培养时间14天与25天的结果相近;猪种菌较羊种菌易于繁殖;对致敏豚鼠的皮肤试验,与现用的成品菌素相近或稍次,能引起明显的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9.
羊布鲁氏菌的分泌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蛋白是指那些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布鲁氏菌的分泌蛋白可能介导了病原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布鲁氏菌的毒力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限制了分泌蛋白的研究。本文报道了利用蛋白质组的方法来寻找羊布鲁氏菌的分泌蛋白。首先用TCA-丙酮法提取布鲁氏菌培养上清中的分泌蛋白, 双向电泳进行分离, 然后用质谱来鉴定这些蛋白, 最终鉴定到40种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 发现这些蛋白主要是ABC转运系统的底物结合蛋白、外膜蛋白和热休克蛋白。这些蛋白的识别不仅有助于对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的理解, 而且也可为  相似文献   

20.
构建突变株是病原微生物致病机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以往研究中布鲁氏菌的无痕缺失突变株都采用传统的自杀载体来构建,效率低下。首先对布鲁氏菌的电击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然后选择含有反向筛选基因sacB的pEX18Gm质粒作为自杀载体,构建了缺失Ⅳ型启动子区的布鲁氏菌无痕缺失突变株。这不仅为构建布鲁氏菌的突变株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技术平台,也为深入研究Ⅳ型分泌系统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