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6月份和9月份,作者在对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地区进行考察时,采集到了中国特有种川东灯台报春(Primula mallophylla)的标本,这是近百年来对该种除模式标本外的再度发现。根据在大巴山观察及采集到的材料,作者对过去该种的特征描述中存在的一些疑问进行了澄清,更正和补充了其形态描述;对历史上混淆的几个种列出了检索表;报道了该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根据国际通用的“红色名录等级及标准”对其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云南报春花属(报春花科)一新变种--长萼铁梗报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云南报春花属一新变种,即长萼铁梗报春Primula sinolisteri Balf.f.var.longicalyx D.W.Xue&C.Q.Zhang。新变种与原变种的不同之处在于:花冠喉部具环状附属物,外面无毛,花萼与冠筒近等长,长7—10mm。  相似文献   

3.
张华杰  李庆军 《广西植物》2017,37(2):153-161
中甸灯台报春和鹅黄灯台报春在形态上较为相似,通常被认为是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该研究选取核基因ITS序列和叶绿体trn L-F为分子标记,利用贝叶斯的方法构建系统树,在用两种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树中,两种报春均以0.81的支持率聚成一个分支,明确了两种报春的姐妹种关系。首先,通过选取两个物种的五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结果中两种报春各自的个体分别聚在两块区域,表明两种报春的形态学性状产生了明显的分化,且中甸灯台报春的花部各性状值明显大于鹅黄灯台报春,表明花部综合征和繁育系统间的相关联系。然后,通过用8对SSR分子标记对两种报春进行STRUCTURE聚类分析,结果检测K的最适值为2,此时中甸灯台报春和鹅黄灯台报春的个体各自以不同颜色聚成界限清晰的两块区域,揭示了两种报春在分子水平上也产生了显著而稳定的分化,通过Ima2软件,依据叶绿体联合序列,计算了两种报春的分化时间大约是在更新世,推测这两个姐妹种的物种分化受更新世气候动荡和一些地质历史事件的影响。最后,运用maxent软件分析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差异,结果表明最干季节降水量、年均降水量和季节性降水量对中甸灯台报春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最冷季节平均温度、最干月降水量、年均降水量和季节性降水量对鹅黄灯台报春的分布有重要影响,两个物种间的生态位产生了分化。由此推测,这种生态位的差异是物种分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物种间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云南报春花属一新变种,即长萼铁梗报春Primula sinolisteri Balf. f. var. longicalyx D. W. Xue & C. Q. Zhang。新变种与原变种的不同之处在于:花冠喉部具环状附属物,外面无毛,花萼与冠筒近等长,长7-10 mm。  相似文献   

5.
报春花属 (PrimulaL .)藏报春组 (sect.AuganthusPaxexBalf.f.)和毛茛叶报春组 (sect.RanunculoidesChenetC .M .Hu)的界定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应用核糖体DNAITS序列数据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取样包括藏报春组和毛茛叶报春组的全部 5个种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组的代表种。ITS系统树表明 ,陕西羽叶报春 (P .filchneraeKnuth)应与藏报春 (P .sinensisSabineexLindl.)和野藏报春 (P .rupestrisBalf.f.etFarrer)一起置于藏报春组 ;毛茛叶报春组只含两种 :毛茛叶报春 (P .cicutariifoliaPax)和安徽羽叶报春 (P .merrillianaSchltr.)。这两组并不具密切亲缘关系 ,它们在报春花属中与其他组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也表明ITS序列可以为报春花属的系统发育重建提供大量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6.
凤翔报春①新变种P.sinoplantagineaBalf.f.var.fengxiangianaW.L.Zheng,var.nov.Avar.sinoplantagineareciditfolismajoribus,12~19cmlongis,1?..  相似文献   

7.
报春花属(PrimulaL.)藏报春组(sect.Auganthus Pax ex Balf.f.)和毛莨叶报春组(sect.Ranunculoides Chen et C.M.Hu)的界定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应用核糖体DNAITS序列数据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取样包括藏报春组和毛莨叶报春组的全部5个种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组的代表种,ITS系统树表明,陕西羽叶报春(P.filchnerae Knuth)应与藏报春(P.sinensis Sabine ex Lindl.)和野藏报春耕(P.rupestris Balf.f.et Farrer)一起置于藏报春组;毛莨叶报春组只含两种;毛莨叶报春(P.cicutariifoliaPax)和安徽羽叶报春(P.merrilliana Schltr.)。这两组并不具密切亲缘关系,它们在报春花属中与其他组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也表明ITS序列可以为报春花属的系统发育重建提供大量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8.
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Hance) 一新亚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春花属植物广布于我国各地,惟福建、江苏未曾有记录.本文作者最近在福建首次采得此属标本,其体态极小,高不及6 cm, 花葶短于叶丛, 甚为特殊,但无疑与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其外形与小型鄂报春P. obconica subsp. parva尤为相似, 但花更小,白色,花同型(花柱更长),可以区别,其地理分布和生殖也与鄂报春其他亚种存在明显的隔离,因此作一新亚种发表.  相似文献   

9.
张超 《生命世界》2002,(2):33-33
粉背灯台报春(Primulapul-verulenta)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花卉,是报春花家族中的一种优良的高山野生观赏植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主产于我国云南、四川等省海拔1900—2500米的亚高山及高山地区。粉背灯台报春花葶直立,总状轮生伞形花序,高40—70厘米;单花5—7轮生,呈红色、粉红色或瑰玫色;花期5月上旬至6月中下旬,长达一个半月。由于其花葶酷似我国古代民间使用的灯台,故而得名。该植物可用种子、分株等繁殖方法。其主要繁殖和栽培技术分述如下:采种处理粉背灯台报春种子一般在9月中下旬成熟。其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对报春花科(Primulaceae)报春花属(Primula)灯台报春组植物Section Proliferoe的7种报春进行了细胞学研究,其中腾冲灯台报春和川东灯台报春的核型分析为首次报道,结合已报道的灯台报春组其它植物的细胞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灯台报春组植物在染色体基数、染色体形态、着丝点位置及染色体对称性上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在灯台报春组有核型记录的种类中,其核型都属于Stebbins的2A型或2B型,核型差异很小,染色体基数均为x=11,推测其可能与报春花属中具有相同染色体基数的组亲缘关系更近。结合已发表的灯台报春组植物的细胞学资料及它们的形态特征,对其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该组的系统学及演化关系提供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ISSR 分子标记技术, 对西双版纳分布的兰科濒危植物流苏石斛( Dendrobium fimbriatum) 5 个居群共114 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00 条引物中筛选出了12 条用于扩增, 共检测到117 个位点, 其中105 个为多态位点。分析结果表明, 流苏石斛居群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在物种水平上, 流苏石斛多态位点百分率PPB 为89 .74% , 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 为0 . 3227 , Shannon′s 多样性信息指数Hsp 为0 . 4779 ; 在居群水平上, 各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 差异较大( 6.84% ~ 39.32% ) , 平均值为23.93% , 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 为0 . 0871 , 各个居群的Shannon′s 多样性信息指数Ho 平均为0.1290。AMOVA 分析的结果显示, 流苏石斛的遗传变异大多数存在于居群间, 占总遗传变异的74 . 79%。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 = 0 . 7443。各居群间的Nei′s 遗传一致度( I) 范围为0 . 5882~0 . 8331。Mantel 检测发现, 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2419, P=0.2416) 。鉴于流苏石斛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和居群遗传结构, 我们建议对流苏石斛居群所有个体实施及时的就地保护, 同时建立迁地保护居群, 促进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2.
A new species of Elettariopsis from eastern Thailand, E. chayaniana,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Key to all species currently enumerated for Thailand is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13.
黄管秦艽( Gentiana officinalis) 是一种重要的藏药高山植物, 本研究构建了该物种开花期的cDNA 文库。经检测达到中等cDNA 文库水平, 文库滴度为1 . 2×107 pfu􊄯ml , 重组率95.9% , 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大于500 bp。对343 个随机挑选的重组克隆进行部分测序, 获得的ESTs 经编辑后共有181 条有效序列。经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181 条表达序列标签(EST) 代表144 个单克隆序列, 其中55 个与已鉴定的基因同源, 35 个序列与未鉴定的EST 匹配, 54 个未找到同源序列; 后两者共有89 个EST 序列未发现功能相似的蛋白。对已鉴定的EST进行功能分析发现, 相关基因主要编码以下蛋白: 与蛋白表达相关的占35%; 光合作用相关的占22%; 新陈代谢相关的占18%; 抗性相关的占11%; 质膜运输和细胞分裂相关的分别占5% ; 染色体变化和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别占2%。根据有效EST 序列设计引物, 通过RT-PCR 进一验证了所得EST 的准确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将来研究黄管秦艽的功能基因以及该物种与相关物种的群体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方面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Two new species of Meconopsis, Mpulchella and Mheterandra are described and characterized. Differences with similar species are discussed and photos showing the diagnostic feature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揭示山东省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种群共生菌 Wolbachia 的感染率及其分类地位,探讨该共生菌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潜在影响。【方法】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COI)基因引物(LCO1490/HCO2198),通过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对采自山东省12个地区的根蛆种群进行了分类鉴定。在上述基础上,利用 Wolbachia 的16S rDNA和 wsp 基因特异引物(分别为16S-F/16S-R和81F/691R)对鉴别出的11个韭菜迟眼蕈蚊种群体内Wolbachia 感染情况进行了PCR检测;对感染个体体内 Wolbachia 依据16S rD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山东省12个根蛆种群中,11个种群为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基于 Wolbachia 的16S rDNA基因特异引物检测结果发现,这些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广泛感染 Wolbachia (感染率为6.67%~93.33%),而利用wsp 基因特异引物检测的感染率(0.00%~40.00%)相对较低些。基于 Wolbachia 的16S rDNA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这些韭菜迟眼蕈蚊种群感染的Wolbachia 全部属于A组。【结论】确定了 Wolbachia 在山东省韭菜迟眼蕈蚊体内的感染率及其分类地位,为研究 Wolbachia 对韭菜迟眼蕈蚊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甜瓜枯萎病发病植株及其根际病土中分离到8株真菌,以甜瓜品种“西甜1号”为材料,采用回接试验和种子萌发试验确定真菌分离物对甜瓜的致病性和生长抑制作用;通过测定盆栽幼苗根系诱导酶活性、抗性物质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研究两株有害真菌粗毒素对甜瓜幼苗的化感作用;根据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分析对两株有害真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 两株有害真菌TF和HF粗毒素对甜瓜种子萌发以及胚轴、胚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导致甜瓜幼苗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其中TF粗毒素原液处理下甜瓜幼苗根系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较对照分别增加108.6%和40.6%.两株有害真菌粗毒素可提高甜瓜幼苗根系保护性诱导酶活性,其中,TF粗毒素10倍稀释液处理下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对照分别增加25.6%和23.2%;HF粗毒素原液处理下根系PAL活性较对照提高30.0%.两株有害真菌TF和HF初步鉴定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和层出镰孢菌(F. proliferatum).两株镰孢菌虽然不能通过回接侵染甜瓜,但能通过分泌毒素影响甜瓜正常生长和生理生化代谢,同时提高甜瓜根系保护性诱导酶活性,具有有害和有益双重作用,其化感危害是引起甜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例, 建立了一种克隆small RNA 分子的技术平台, 为今后开展small RNA 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用抗病信号分子水杨酸(SA) 处理拟南芥叶片后, 进行small RNA 分子群体的分离与接头连接、PCR 扩增、T - 载体克隆与检测、测序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一系列实验, 成功地克隆了一些small RNAs, 并对其表达和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的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上发现了一种卷叶绵蚜,小枝端部卷叶里的蚜群在植物生长季节均有发生,绵蚜的寄生造成卷叶,部分卷叶会枯黄,影响美观。这是一种我国新记录的外来种,为原产于北美的洋白蜡卷叶绵蚜Prociphilus fraxinifolii(Riley,1879)。本文描述了该种绵蚜的鉴别特征,记录了其5种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食虫齿爪盲蝽Deraeocoris punctulatus和斑楔齿爪盲蝽Deraeocoris ater)和3种访问的蚂蚁(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丝光褐林蚁Formica fusca和黑褐草蚁Lasius niger)。  相似文献   

19.
极端环境特殊微生物资源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对分离筛选自青海可可西里境内植被根围的8株在4和10 ℃条件下生长良好的低温适生芽孢杆菌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分析、rep-PCR指纹图谱分析、16S rDNA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8株供试菌株分别为莫哈韦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3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1株和简单芽孢杆菌(B. simplex)4株.采用平板对峙试验从中筛选到4株对油菜菌核病原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及水稻白叶枯病原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均具有显著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采用MALDI-TOF-MS质谱分析生防菌株的拮抗活性物质,结果显示菌株KKD-1 (B. mojavensis)产生脂肽类化合物泛革素和表面活性素,菌株KKD-2(B. amyloliquefaciens)产生脂肽类化合物伊枯草菌素A、泛革素和表面活性素,推断生防菌株的拮抗活性可能与脂肽化合物的合成及分泌有关.该研究为低温适生性芽孢杆菌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了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