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食用菌灭活原生质体电融合及属间融虫产物的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荣  张树庭 《微生物学报》1995,35(2):149-154
  相似文献   

4.
平菇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振岳  赵世民 《遗传学报》1991,18(4):352-357
通过分离和出菇试验,获得了纯化的平菇(Pleurotus sapidus)和香菇(Lentinus edodes)单孢系。用溶壁酶去细胞壁制备成原生质体。以PEG为融合诱导剂,诱导两者原生质体融合。1988年获得了可以出菇的融合子。这些融合子形成的子实体,从形态、生长习性和菌伞的颜色特征上都与双亲有明显的差异。大部分氨基酸含量介于双亲之间。同功酶分析也显示出融合子呈现与双亲不同的酶带。融合子出现的上述新性状,可能是平菇与香菇的原生质体基因重组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黑曲霉原生质体电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TG和UV分别对生淀粉糖化酶菌株——野生型黑曲霉N 11,N一16(Aspergillusniger)进行诱变处理获Lys-和Arg-两类营养缺陷型。采用纤维素酶和蜗牛酶复合酶处理其菌丝并探讨了酶浓及菌龄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以BAEKON-2000型基因转移仪将上述营养缺陷型进行原生质体电融台处理。产生高融合率的最佳参数为:脉冲幅度4.5kV,脉冲数32,脉宽62.5μs,电激时间0.2s,距离3mm,周期数10。融合率可达60%。经连续传代7次获得4株稳定的融合子,经孢子体积,核DNA含量,生长速度测定证明上述融合子是种内杂合二倍体。以PFA处理得稳定的单倍体分离子。  相似文献   

6.
柑桔原生质体电融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原生质体电融合研究进展刘继红︵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柑桔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也是我国南方最为重要的一种水果。由于柑桔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童期长,遗传上高度杂合,一些主栽品种雄性败育(如温州蜜柑)或/和雌性败育(如...  相似文献   

7.
以龟裂链霉菌(S.Rimosus,Otcr,Sm s)和灰色链霉菌(S.Griseus,Smr,Otcs)为原始出发菌株,经NTG诱变处理,获得前者(Asp-)和后者(cys-)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制成109个/m1等量原生质体混合液,在岛津细胞融合装置SSH—C11融合槽(电极间距为0.5mm)内,以频率lMHz、强度800V/cm的高频交流电场作电介质,电泳15s形成原生质体珠串,旋即施加电场强度6 kV/cm、短时程20μs的直流高压方形电脉冲触发原生质体融合,在R3再生培养基上选取34971个菌落,移植于双抗基本培养基,检出四个双抗原养型融合子。它们具有亲株的优良生物学特性,生长速度较快,产素能力大,抗菌活性高。生物显影结果表明,它还产生两个亲株所不具有的抗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8.
坛紫菜和条斑紫菜的原生质体电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电融合装置(SSH-2),进行了坛紫菜和条斑紫菜的原生质体融合试验。探讨了不同的电刺激条件、融合缓冲液种类以及蛋白酶的前处理与细胞融台的关系。其结果是,高频电压30一35V,印加时间25—30s;脉冲电压300—350V,印加时间60μs,及添加3m mol/L Ca2+、Mg2+的融合缓冲液可使融台率达到21—31%。蛋白酶的前处理对细胞融合有明显的效果。融合细胞培养7天后产生细胞壁,4l天长成多细胞团。  相似文献   

9.
普通番茄叶肉原生质体和多毛番茄茎尖原生质体的电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番茄叶肉原生质体和多毛番茄茎尖原生质体在一交变电场中(正弦波;1mHz,200v/cm)可发生双向电泳而随机排列成串。再附加单个直流方波脉冲,可诱导相邻原生质体的融合,适宜的融合脉宽为40μs,电压幅度为3000v/cm。最高融合率可达57%。培养经电融合处理的原生质体,观察到了少数原生质体的第1次分裂。  相似文献   

10.
凤尾菇和桃红平菇种间原生质体电融合获杂种菌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自然标记的双核风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和桃红平菇(P.Rhodophyllus)为出发菌株,以它们携带营养缺陷型标记的单孢菌株为直接亲本,采用BAEKON 2 000基因转移仪进行侧耳属种间原生质体电融合,成功地获得若干株融合体,其中有一株编号为F57的融台体已培育出子实体。比较了融合体F57与亲本的形态、生理、生化和遗传等性状,结果证实,融合体F57是一株新的种间杂种菌株。  相似文献   

11.
12.
长江三角洲石荠苧属群体水平变异式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5种石荠苧属植物的群体进行了表征变异式样的分析,并参照繁育方式、生态适应和染色体数目等证据,来揭示种内群体间变异式样的差异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探讨了这些种可能的种系发生关系。笔者认为石荠苧属Mosla在进化的早期就已经分化为两个大支,在分类上即表现为两个组——唇萼组和石荠苧组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在体外长期增殖、生长并长期保持分化潜能的新方法,我们将PGCs分别与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和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结果与SCs共培养的PGCs集落明显多于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共培养PGCs集落,传代次数也显著多于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目前与SCs共培养的PGCs已成功传代培养至了第51代。因此我们认为PGCs与SCs共培养,可有效提高原始生殖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能力并可长期维持干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培养原始生殖细胞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在体外长期增殖、生长并长期保持分化潜能的新方法,我们将PGCs分别与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和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结果与SCs共培养的PGCs集落明显多于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共培养PGCs集落,传代次数也显著多于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目前与SCs共培养的PGCs已成功传代培养至了第51代。因此我们认为PGCs与SCs共培养.可有效提高原始生殖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能力并可长期维持干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描述了云南省条鳅亚科鱼类一新属和一新种。根据形态特征并结合区系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属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7.
记述储藏食品上的食甜螨1新亚科和洛美螨属的1新种。  相似文献   

18.
广东及海南菝葜属植物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灰叶菝葜、短便菝葜和四翅菝葜在广东分布的新记录,缘毛菝葜在海南分布的新记录,将小刚毛菝葜作为缘毛菝葜的异名,暗色菝葜和折枝菝葜作为马甲菝葜的异名。  相似文献   

19.
孟燕  田建军 《植物研究》1997,17(2):143-143
本变型(塞北红景天)和正种的区别在于花紫色。产于河北崇礼县东染底大南沟。海拔1700m。1988.6.14.孟燕88号。(模式标本存于西北植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寄生在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L.)L'HeritexVent.](桑科)上的小树状霉属一新种:构树小树状霉(DendryphiellabroussonetiaeY.L.GuoetZ.Y.Zhangsp.nov.)小树状霉属DendryphiellaBubak&Ranojevic仅报道过2种,即淡褐小树状霉D.infuscans(Thuem)M.B.Ellis和葡酒色小树状霉D.vinoisa(Berk.&Curt.)Reisinger.前者与新种的区别在于分生孢子梗具有宽的结节(7~9μm),分生孢子平滑或具小疣,短而稍宽(9~16×4~7μm);后者与新种的区别在于分生孢子模具疣,结节宽(6~11μm),分生孢子3个隔膜,明显具疣,长而宽(16~39×4~8μm)。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并附图。模式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