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免疫细胞体外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严重阻碍了HIV-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鼩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为了探讨树鼩是否可以感染HIV-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5种HIV-1病毒株,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鼩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检测。用RT-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用PCR法未能发现树鼩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1的树鼩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而感染HIV-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鼩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1,可能的原因是树鼩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1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严重阻碍了HIV-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qu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为了探讨树qu是否可以感染HIV-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5种HIV-1病毒株,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qu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检测。用RT-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用PCR法未能发现树qu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1的树qu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而感染HIV-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qu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1,可能的原因是树qu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1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探讨滥用阿片类毒品(Opiates)对Ⅰ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LR9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阐明阿片类毒品促进HIV-1复制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首先在南宁、柳州、钦州市地区的美沙酮、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招募对象,经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分为4组,即阿片类毒品滥用的HIV-1感染组(Opiates HIV(+)组)、阿片类毒品滥用非HIV-1感染组(Opiates HIV(-)组)、非阿片类毒品滥用的HIV感染组(Non-opiates HIV(+)组)和健康对照组(Control组),每组随机招募50人。其次,以问卷形式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并采集其外周静脉血,分离出PBMCs后提取RNA。最后采用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法检测4组人群PBMCs中TLR9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经调查发现4组人群在年龄、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吸毒年限等人口学特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piates HIV(+)与Non-Opiates HIV(+)组病毒载量中位数分别为4.450×103和3.977×103 cp/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9 mRNA相对表达量在Opiates HIV(+)、Non-Opiates HIV(+)、Opiates HIV(-)和Control组中分别为(2.13±1.59)×10-3、(3.66±2.22)×10-3、(1.96±1.42)×10-3和(7.66±4.87)×10-3。阿片类毒品滥用和HIV感染对TLR9的表达存在交互作用(F=25.91,P=0.000)。经单独效应分析,HIV阳性与阴性人群中,阿片类毒品滥用者TLR9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非毒品滥用者(P0.05);在吸毒人群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吸毒人群中,HIV阳性者低于正常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的结果显示,Opiates HIV(+)、Non-Opiates HIV(+)、Opiates HIV(-)三组TLR9蛋白的表达量均低于Control组。上述结果表明阿片类毒品能够下调HIV-1感染者PBMCs中TLR9的表达水平,提示阿片类毒品可能通过影响TLR9所介导的机体免疫效应,进而促进HIV-1的感染复制。  相似文献   

4.
IL—18DNA免疫对HIV—1核酸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核酸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将人IL-18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VAX1-IL-18;将pCI-neoGAG联合pVAX1-IL-18或者pCI-neoGAG单独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IFN-γ,同时观察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人IL-1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与pCI-neoGAG免疫组比较,pCI-neoGAG联合pVAX1-IL-18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HIV-1p24抗体滴度降低(P<0.01);而与pCI-neoGAG免疫组比较,pCI-neoGAG联合pVAX1-IL-18免疫组小鼠血清的IFN-γ升高(P<0.01);pCI-neoGAG联合pVAX1-IL-18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刺激指数(SI)以及特异性CTL活性均高于pCI-neoGAG免疫组(P<0.01)。IL-18基因联合HIV-1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可能增强特异性Th1细胞和CTL反应,白细胞介素-18基因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趋化因子(chemokine)在机体的免疫监视和慢性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β-趋化因子受体5(CCR5)是巨噬细胞嗜性(M-tropic)HIV-1进入靶细胞的一个重要辅助因子。作用在成功克隆一新的趋化因子受体5(muCCR5)中研究了该基因在小鼠活体内的表达。结果表明,muCCR5 cDNA全长2888 bp,ORF为  相似文献   

6.
IL-18 DNA免疫对HIV-1核酸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核酸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将人IL-18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VAX1-IL-18;将pCI-neoGAG联合pVAX1-IL-18或者pCI-neoGAG单独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IFN-γ,同时观察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人IL-1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与pCI-neoGAG免疫组比较,pCI-neoGAG联合pVAX1-IL-18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HIV-1p24抗体滴度降低(P<0.01);而与pCI-neoGAG免疫组比较,pCI-neoGAG联合pVAX1-IL-18免疫组小鼠血清的IFN-γ升高(P<0.01);pCI-neoGAG联合pVAX1-IL-18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刺激指数(SI)以及特异性CTL活性均高于pCI-neoGAG免疫组(P<0.01).IL-18基因联合HIV-1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可能增强特异性Th1细胞和CTL反应,白细胞介素-18基因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mi R-181b-5p靶向调控TIMP3对apo E~(-/-)鼠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筛选,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 R-181b-5p靶基因。同时在ox-LDL刺激THP-1巨噬细胞及apo 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中检测mi R-181b-5p靶基因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并且检测转染mi R-181b-5p后细胞水平和动物体内炎症因子TNF-α、INF-γ、IL-1β、IL-18、CCL2的表达变化。此外,通过病理切片方法检测转染mi R-181b-5p后小鼠主动脉窦处病变情况。研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TIMP3为mi R-181b-5p靶基因,并在ox-LDL刺激THP-1巨噬细胞及apo 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中证明了mi R-181b-5p可以降低TIMP3转录水平从而降低其蛋白水平表达,同时研究发现mi R-181b-5p在细胞水平和动物体内均会增强炎症因子TNF-α、INF-γ、IL-1β、IL-18、CCL2的表达,并可以增加小鼠主动脉窦处病变面积。研究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mi R-181b-5p可以增加病变面积并且提升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分泌,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通过抑制靶基因TIMP3表达,进而降低TIMP3蛋白水平实现的,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凯  肖娟  李爱丽 《广西植物》2022,42(9):1454-1458
为研究罗汉果苷IIE在脂多糖(LPS)和棕榈酸(PA)联合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糖尿病炎症模型中的作用,该研究采用1 ng·μL^(-1)的LPS和100μmol·L^(-1)的PA联合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构建糖尿病炎症模型,并运用qRT-PCR分别检测0、1、3、6、12、24 h六个不同时间点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1)1 ng·μL^(-1)的LPS和100μmol·L^(-1)的PA两者共同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在24 h时产生的炎症协同作用最好;(2)在LPS(1 ng·μL^(-1))和PA(100μmol·μL^(-1))联合诱导小鼠巨噬细胞12 h后,进而用20μmol·L^(-1)的罗汉果苷IIE处理12 h,qRT-PCR检测结果发现,20μmol·L^(-1)的罗汉果苷IIE处理12 h可显著降低LPS和PA联合诱导的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mRNA表达水平,说明罗汉果苷IIE能够有效降低巨噬细胞的炎症水平。综上认为,罗汉果苷IIE可能在治疗糖尿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该研究结果为糖尿病治疗新策略的提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5年,Cocchi等[1]发现RANTES、MIP-1α和MIP-1β等β-趋化因子具有抗HIV-1感染活性.1997年,Feng等[2]和Deng等[3]证实β-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5分别是HIV-1侵染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辅助受体(co-receptor).T淋巴细胞嗜性(T-tropism)分离株被称为X4毒株,巨噬细胞嗜性(M-tropism)分离株则被称为R5毒株[4].RANTES与CCR5有着高度的亲和力,二者的结合可对HIV-1的细胞附着产生空间位阻效应,并下调CCR5在细胞表面的表达.这一结果使RANTES抗HIV-1感染机制在分子水平上得到合理的解释.最近,Garzino-Demo等[5]证明,β-趋化因子的诱导分泌与HIV-1感染后疾病进程的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人群中β-趋化因子水平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表明β-趋化因子对艾滋病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价值.为此,我们在克隆人RAN-TES基因的基础上,在体外转录与翻译系统中实现了该基因的表达,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0.
SCID-hu小鼠:HIV研究的小型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缺乏病毒体内感染的小动物模型是制约HIV-1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大障碍。研究者将胎儿的胸腺和胎肝组织移植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构建了SCID-hu(Thy/Liv)人鼠嵌合模型。该模型具备正常功能性的人造血器官“Thy/Liv”,较真实地模拟了HIV-1感染人胸腺后的状况,是研究HIV-1体内感染较成功且很有潜力的嵌合鼠模型。SCID-hu(Thy/Liv)模型的构建使得在小型动物体内研究HIV的某些致病机制、临床前评价各种先导药物的体内抗HIV活性、评价新的治疗方案及寻求合适的基因治疗等成为可能,为在体内研究人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病理生理机能及人干细胞基因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医学领域,用小动物建立有关人类免疫系统的病毒感染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尤其是HIV-1感染的研究。这是因为HIV-1的易感性局限于人类。C.B-17-scid/scid小鼠由于T细胞受体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基因缺陷性的重新整合导致缺乏成熟的T、B淋巴细胞。现已在scid小鼠身上建立了两种人淋巴细胞chime-ra。第一种已经取得了成功。人胎儿肝脏和胸腺移植到肾囊内,最终在小鼠体内发育成正常的人胸腺组织。这种带人淋巴组织的scid小鼠被确认为scid-hu小鼠,它的胸腺组织易被HIV-1感染。看起来HIV-1的感染局限于新的胸腺组织。另一个人类淋巴组织s…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CD4~+淋巴细胞计数HIV-1 RNA水平的检测是监测HIV感染者的临床疾病进展及治疗的重要指标。由于价格昂贵,这两项检查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广泛采……  相似文献   

13.
巴斯德研究所(法国巴黎)的Luc Montagnier和他的同事证实,存在着第二种艾滋病毒。据他们报道,该病毒是在西部非洲的人体内发现的,能引起免疫缺陷综合症。现在,他们已在30例患者身上(其中17例出现十足的艾滋病症状,而4例出现与艾滋病相关的综合症)鉴定了对该病毒的抗体。从11例患者的淋巴细胞中得到了逆转录病毒的分离株,并且用DNA 探针进行了分析。所有的新病毒(HIV-2)都已被鉴定,而没有一株是原始的艾滋病毒(HIV-1)。这些结果实质上表明:HIV-2具有感染性并引起艾滋病;但尚未弄清 HIV-2的流行程度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它是否有与 HIV-1一样的致病性。但几乎可以肯定,艾滋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通过巨噬细胞在肺气肿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小鼠分别烟雾暴露8、16、24周建立肺气肿模型,有创小鼠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参数;收集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进行细胞计数;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共染,分析肺泡结构破坏、β2m表达及其靶细胞情况。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人重组β2m刺激48 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模型组小鼠肺泡腔明显扩大,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 TLC)、肺泡弦长(mean linear intercept, Lm)和肺泡破坏指数(destructive index, DI)均明显增加(P<0.05);BALF细胞总数明显增多,以巨噬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共染显示肺气肿组小鼠肺组织β2m表达上调(P<0.05),且可与巨噬细胞共定位。体外用人重组β2m刺激THP-1巨噬细胞可促进炎症因子IL-1β、IL-6、IL-8的产生(P<0.05)。结论上述数据表明β2m可能通过上调巨噬细胞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参与肺气肿的发病过程。研究为未来肺气肿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宿主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应对烟曲霉感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滴鼻方式使野生小鼠和磷脂酶D双基因敲除小鼠(pld1~(-/-)pld2~(-/-))感染烟曲霉孢子后,取小鼠肺组织、抽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用组织匀桨与菌落计数的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烟曲霉负荷,采用eBioscience公司的多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分泌情况;分离两种小鼠的骨髓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熟巨噬细胞(BMDM),制霉菌素法检测其吞噬和杀死烟曲霉孢子的能力。结果感染烟曲霉孢子6 h后,pld1~(-/-)pld2~(-/-)小鼠肺部真菌负荷显著高于野生小鼠,其肺泡灌洗液和肺泡巨噬细胞中均存在大量孢子,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浓度显著升高;体外实验证明pld1~(-/-)pld2~(-/-)小鼠的BMDM细胞吞噬和杀死烟曲霉孢子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小鼠pld1基因和pld2基因同时敲除导致其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死烟曲霉孢子的能力显著减弱,进而可能降低小鼠抗烟曲霉感染的能力。同时机体可能通过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以招募其他免疫细胞杀灭烟曲霉孢子。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采集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用磁珠分选纯化记忆性B细胞和体外活化记忆性B细胞,促使其分泌抗体,用ELISA法识别阳性B细胞克隆,并提取阳性B细胞的RNA,从中扩增抗体重链和轻链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再用携带重链基因的质粒和携带轻链基因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HIV-1特异性人单克隆抗体,进行抗体特性的鉴定。结果从1例HIV-1感染者的记忆性B细胞中筛选出了4株HIV-1包膜糖蛋白(Envelope glycoprotein,Env)特异性人单克隆抗体,其中2株具有较好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活性,另有1株对HIV-1假病毒有较弱的中和活性。说明我们成功地引进了利用B细胞培养和RT-PCR技术从人体淋巴细胞中筛选特异性抗体基因的人单克隆抗体技术平台。用该技术可以成功获得HIV-1En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将来从能产生高滴度广谱中和抗体的感染者体内筛选广谱中和抗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DrugDiscoveryToday2003年8卷16期730页报道:基于近年来有关RNA干涉(RNAi)研究的新发展,将有望利用RNAi来消灭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或艾滋病毒。例如,在利用转染干细胞的研究中,Banerea等(2003)利用慢性病毒(包括猿猴免疫缺陷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载体转导的小干涉RNA(siRNA),在SCIDhu小鼠的来自CD34 祖先细胞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抑制了HIV1。认为siRNA可在这些遭受病毒侵犯的细胞中持久地抑制HIV的复制。这些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http://welcome.colostate.edu/)和霍普城癌症中心(http://www.cityofhope.org/)的…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肉芽肿病(CG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免疫缺陷综合症.CGD病人最常见为NADPH氧化酶2(NADPH oxidase 2,NOX2)功能缺失造成吞噬细胞内活性氧生成障碍,不能清除外源的细菌与真菌的感染.凝胶多糖curdlan属于1,3-β-葡聚糖,是白色念珠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目前,作为吞噬细胞中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凝集素dectin-1是否参与curdlan诱导巨噬细胞参与免疫炎症反应以及其分子机制不十分清楚.为了研究这一机制,我们采用luminol和Amplex Red法检测活性氧生成水平,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β水平以及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表明,curdlan浓度依赖性上调巨噬细胞活性氧生成,NOX2缺失显著降低活性氧产生,dectin-1缺失部分降低活性氧的生成和部分阻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NOX2 KO小鼠炎症因子IL-1β水平显著升高,Dectin-1缺失后NOX2 KO小鼠IL-1β水平降低;Dectin-1 KO小鼠的IL-1β水平与WT小鼠比无显著差异,与Dectin-1/NOX2 KO小鼠比差异显著.上述结果提示,curdlan刺激下机体通过巨噬细胞内的dectin-1受体诱导免疫应答,激活NF-KB信号通路释放炎症因子IL-1β,同时通过dectin-1受体激活NOX2释放活性氧清除病原,促进机体修复.在这一过程中dectin-1不是唯一参与的受体.  相似文献   

19.
李志杰  李贵生 《生态科学》2012,31(2):197-201
建立荷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SCID小鼠模型,用脂质体介导进行基因转染,流式细胞术检测TCRVβ7.1基因表达,分别以尾静脉注射,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以及腹腔注射三种方式给予荷瘤免疫缺陷小鼠(SCID鼠)转染TCRVβ7.1基因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24h后处死小鼠取各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检测淋巴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的情况.通过检测瘤重、肿瘤体积大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观察该基因对SCID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为该基因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动物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 12)基因对HIV-1核酸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以探求治疗性HIV-1核酸疫苗的新策略.将pCI-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12基因或者pCI-neoGAG单独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IFN-γ,通过MTT实验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通过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与pCI-neoGAG免疫组比较,pCI-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12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HIV-1p24抗体滴度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pCI-neoGAG免疫组比较,pCI-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12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IFN-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CI-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12基因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刺激指数(SI)以及特异性CTL活性均高于pCI-neoGAG免疫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白细胞介素-12基因基因联合HIV-1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可能增强特异性Th1细胞和CTL反应,白细胞介素-12基因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