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为宿主表达外源蛋白的系统称之为分子农场,通过农杆菌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进行表达具有高效、安全、廉价的优点,特别是植物具备一系列翻译后修饰功能,因此该系统能弥补原核表达系统的缺陷。本综述首先介绍了近些年在烟草叶片瞬时表达和水稻胚乳组织特异性表达上取得的进展,特别是一些利用分子农场进行医用蛋白表达、药物合成、疫苗制备等典型案例。在优化生物反应器、提高表达效率策略上,本综述重点探讨了蛋白翻译后水平上的调控,包括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糖基化修饰环节以及分子伴侣共表达等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最后,围绕外源蛋白大量囤积于内质网可能引发内质网胁迫的问题,展望了通过优化内质网环境来提高外源蛋白表达效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及利用植物表达外源蛋白的特点与优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比较了大肠杆菌,酵母,昆虫细胞/杆状病毒,哺乳动物细胞,动物乳腺以及植物等不同受体作为外源蛋白表达系统的优缺点。论述了植物外源蛋白表达系统的特点,阐述利用植物生产外源蛋白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豌豆植物为实验材料建立了一种瞬时表达外源蛋白的新方法-发芽种子真空侵染法。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对该体系进行优化的结果表明其最佳工作条件为:菌体工作液浓度OD600=1.0~1.5,真空压力0.08 MPa,真空侵染时间1 min。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同时侵染大量的豌豆植物材料,并将实验周期缩短为15 d,植物侵染后12~14 d可收获外源蛋白,外源蛋白表达量与叶片注射法相当,是一种在豌豆植物中批量生产外源蛋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口蹄疫灭活疫苗是口蹄疫防控的主导产品,为控制口蹄疫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抗原不稳定、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存在因病毒灭活不彻底而散毒的风险、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与传统的微生物和动物生物反应器相比,通过转基因技术以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抗原蛋白,具有成本低廉、安全便捷、易于储运等一些优势,且无需蛋白提取纯化过程,可直接食用免疫;但也存在着表达量低、控制性差等问题。因此,通过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口蹄疫病毒抗原蛋白,可能是一种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不断优化的疫苗生产手段。本文综述了在植物中表达活性蛋白的主要策略,以及通过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口蹄疫病毒抗原蛋白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解析基因的剪接加工机制是了解植物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的重要环节.与动物相比,植物中相应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分别对单子叶植物水稻BADH2和双子叶植物拟南芥GR7基因片段在烟草叶片中的转录后剪接加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些重要剪接调控元件在植物中保守存在,而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可以作为研究高等植物剪接调控的重要工具,快捷灵敏地检测基因的剪接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击法将带有ble基因的pSP124S转入杜氏盐藻细胞内进行瞬时表达.研究了外源基因在盐藻内的存留及表达情况,确定了合适的电击转化条件,发现利用电击法可以使大量的质粒导入盐藻细胞,质粒在细胞中逐渐降解但至少96h内可以检测得到。外源启动子能够使ble基因有效转录,转录至少可以持续72h,ble基因能够在盐藻细胞中正确翻译,可以作为盐藻遗传转化研究的筛选标记。  相似文献   

7.
植物瞬时表达技术的主要方法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瞬时表达技术是一种获得目的基短暂的高水平表达的技术.与稳定表达相比,瞬时表达所需时间短,但未将外基整合到宿主植物染色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我们简要综述了植物瞬时表达技术的各种方法,介绍了各方法的理、技术流程、影响素及其应用.关其应用,主要分析了生物制剂的合成、转录元件和转录子的克隆与分析、基沉默、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分析、抑制子功能鉴定、选择性剪接调控、植物品种的改良和选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王忠华夏英武舒庆尧(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杭州310029)近十几年来,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产生许多转基因植物,包括水稻、小麦、棉花、烟草、大豆、番茄、马铃薯等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获得...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拟南芥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重组酶删除系统,以拟南芥热激蛋白Hsp18.2基因的启动子诱导加入马铃薯StLs1基因第2个内含子的重组酶表达,证明瞬时转化质粒DNA中位于识别位点之间的基因元件可以被有效删除。建立了一种快速验证重组酶外源基因删除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植物材料,分析了不同农杆菌菌株(LBA4404菌株、EHA105菌株、GV3101菌株)、菌液浓度以及侵染时间在瞬时转化过程中对报告基因GFP荧光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农杆菌菌株瞬时表达外源基因的最适浓度和时间均有所不同:LBA4404菌株在菌悬液OD600值为0.8时所介导的瞬时表达效率最高;而EHA105和GV3101菌株在菌悬液OD600值为0.6时可达到最高瞬时表达效率。LBA4404菌株所介导的瞬时表达在农杆菌注射后第2天时表达量最高,而EHA105和GV3101菌株所介导的瞬时表达在农杆菌注射后第4天时表达量最高。不同菌株间比较分析表明,LBA4404菌株所介导的瞬时表达效率最高。上述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株以及浓度和侵染时间等转化条件均是影响瞬时表达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现状、瓶颈及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10年,植物作为重组蛋白生产系统是生命科学中研究最活跃领域之一。植物系统具有低成本、安全和易规模化优势,其表达生物活性药用蛋白能力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同时,植物药用蛋白产品还表现出潜在的市场和广阔应用前景。鉴于此,回顾了植物生物反应器兴起,介绍了植物表达系统和重组蛋白研究现状,综述了植物生物反应器面临瓶颈问题、解决对策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研究热点;在展望植物生物反应器前景同时,对我国研究现状、与国外差距和未来发展应采取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的新型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产药物的反应器提供了技术基础,目前已育成生产多种药物和疫苗的转基因植物,在克服了表达效率低下和遗传性不稳定以后,最终可发展成“分子药田”。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药用蛋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生物反应器被称为\"分子农田\",它具有无限生产重组蛋白的巨大潜力。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的重组蛋白具备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从而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大量生产药用蛋白的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新生产体系。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工业、农业尤其是生命科学以及医学制造领域。用植物生物反应器产重组疫苗、重组抗体和其他药用蛋白已成为国内外基因工程研究热点之一。然而,转基因植物产物的表达量、下游加工等问题却也成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应用的限制因素。本文就其优势、近三年内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以香蕉吸芽为实验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和传统组培方式对香蕉组培进行快繁研究的比较。以两种培养方式对香蕉苗进行培养,比较其生长形态、增殖倍数以及光合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方法优化浸没频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浸没频率20 min/6 h是香蕉在植物生物反应器中快繁的最佳培养条件,并且两种培养方式下,香蕉组培苗的生长形态、增殖率、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性能有显著差异。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系统可以提高香蕉组培苗增殖率,改善香蕉组培苗的生长状态;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系统培育香蕉苗可以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At Weyerhaeuser Company, somatic embryo production in liquid medium and manufactured seed delivery has been developed to reduce labor cost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of mass clonal propagation. We have scaled-up embryonal suspensor masses (ESM) of Douglas-fir in 1-l liquid medium flasks. Over 10,000 somatic embryos have been produced from a single flask. We have cryostored ESM of over 700 genotypes in liquid nitrogen. Somatic embryos of Douglas-fir have also been produced from liquid medium in a bioreactor. Different types of bioreactors are required for embryo multiplication and for cotyledonary embryo development. Over 250,000 Douglas-fir somatic seedlings from a large number of genotypes have been produced for clonal field tests.  相似文献   

1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mmary A nutrient mist was used forin vitro culture of plant tissue in a novel bioreactor, wherein the tissues were grown on a biologically inert screen within a sterile chamber which allows excess media to drain away from the tissue. Plants tested includedDaucus, Lycopersicon, Ficus, Cinchona, andBrassica. The latter 4 genera were fully regenerated within the bioreactor. Tissue inocula included callus, anthers, and shoot meristems. All plants grew at least as well in nutrient mists as in agar and always produced a greater quantity of shoots of a higher quality and often faster than agar cultures. Cost analysis estimates showed up to a 65% savings in production costs (labor and materials) could be realized using nutrient mist culture. Nutrient mist culture offer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 micropropagation of plants.  相似文献   

18.
    
Balimau Putih [an Indonesian cultivar tolerant to rice tungro bacilliform virus (RTBV)] was crossed with IR64 (RTBV, susceptible variety) to produce the three filial generations F1, F2 and F3. Agroinoculation was used to introduce RTBV into the test plants. RTBV tolerance was based on the RTBV level in plants by analysis of coat protein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level of RTBV in cv. Balimau Puti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IR64 and the susceptible control, Taichung Native 1. Mean RTBV levels of the F1, F2 and F3 populations were comparable with one another and with the average of the paren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was no dominance and an additive gene action may control the expression of tolerance to RTBV. Tolerance based on the level of RTBV coat protein was highly heritable (0.67) as estimated using the mean values of F3 lines, suggesting that selection for tolerance to RTBV can be performed in the early selfing generations using the technique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he RTBV level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lant height, bu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disease index value.  相似文献   

19.
农杆菌接种法作为一种简便的植物病毒载体的侵染方法贾洪革 庞永奇 方荣祥  相似文献   

2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