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室内种植转基因Bt玉米植株试验表明:该玉米可免受钻心虫危害,其时效可达25天之久。然而,在此种玉米根系的周围土壤中,可以提取Bt毒素物。他们认为此现象是使用转基因植株对土壤生态学冲击的例证。美国目前栽种有600万公顷的Bt玉米,据推测在杀死危害玉米害虫的同时,对土壤中其它有机物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由于该毒素在土壤中存留时间较长,从而可使目标害虫增加抗药性。如果目标害虫增加了抗性,则表明以该种技术制成的转基因作物宣告失败。环境专家提示大家,现在是再次提出评价转基因玉米对环境风…  相似文献   

2.
Bt玉米与美洲大斑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美国农场主们种植了2000万公顷的遗传工程抗虫玉米,约占全美玉米种植面积的25%。这些玉米含有来源于细菌的Bt毒素基因,使玉米具备抗虫性,可抗玉米主要害虫欧洲玉米螟和玉米杆螟(巨座玉米螟)的为害。Bt毒素只对某些科的昆虫有效,据信对脊椎动物没有毒性。美国玉米种植者每年为防治玉米钻心虫要花费1亿多美元,种植抗虫玉米可以减少防治如上害虫所需的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既节省了害虫防治成本又对环境友好。美洲大斑蝶(Danausplexippus),具有金橙色和亮黑色相间的华丽斑纹,还有令人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3.
1 引言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为成功的微生物杀虫剂 ,除了已筛选出多种Bt菌株直接发酵培养外 ,还培育出转基因工程菌及转基因植物 ,使Bt的使用范围大为扩大。Bt在形成芽孢时产生的伴孢晶体是Bt杀虫活性的主要来源 ,它可能由几种晶体蛋白即δ -内毒素组成 ,包括Cry和Cyt两大类。一般认为 ,δ -内毒素的作用过程要经溶解、酶解活化、与受体结合、插入和孔洞或离子通道形成等五个环节[1] ,涉及到多种毒素和作用位点 ,单一因素的改变对其敏感性影响不大 …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一研究小组宣布,丁香假单胞菌 pv.phaseolicola 的鸟氨酰转氨酶(OCTasc)基因能赋予转基因烟草植株对上述病源菌的抗性。Irapuato 高级研究中心的一些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上述菌中的毒素 ph-aseolotoxin 的效应,已知该毒素是大豆植株中 OCTase 的可逆抑制剂。OCTase 是氨基酸生物合成和病源  相似文献   

5.
全生育期有效表达Bt杀虫蛋白的转基因抗虫玉米为靶标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但是,靶标害虫抗性种群的发展严重威胁了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可持续应用。截止到2018年,已经有13例报道表明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抗虫玉米产生了田间抗性;5例监测结果表明靶标种群没有降低对Bt玉米的敏感性,其中包括转vip3Aa玉米。抗性治理策略成功的关键主要包括:Bt杀虫蛋白的高剂量表达、靶标害虫的隐性遗传、初始抗性等位基因频率较低、不完全抗性、适合度代价等。当抗性为非隐性遗传时,可以通过增加庇护所的种植面积达到延缓抗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ISAAA信息     
<正>科学家评估表达蜘蛛毒液毒素(Hvt)植物的抗虫性蜘蛛产生的一种毒素多肽ω?Hexatoxin-Hv1a(Hvt)具有杀灭鳞翅目、双翅目和直翅目节肢动物的特性。巴基斯坦国家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研究所(NIBGE)的研究人员已经将编码Hvt的基因转入棉花和烟草来开发抗鳞翅目害虫的转基因植物。他们评估了表达Hvt的转基因植物,并从鳞翅目昆虫和一些非目标物种中纯化Hvt,对照植株为第二代抗虫棉(Bollgard II)。结果表明,转Hvt烟草上幼虫的死亡率为100%,而Hvt表达水平较低的  相似文献   

7.
ISAAA信息     
<正>科学家评估表达蜘蛛毒液毒素(Hvt)植物的抗虫性蜘蛛产生的一种毒素多肽ω?Hexatoxin-Hv1a(Hvt)具有杀灭鳞翅目、双翅目和直翅目节肢动物的特性。巴基斯坦国家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研究所(NIBGE)的研究人员已经将编码Hvt的基因转入棉花和烟草来开发抗鳞翅目害虫的转基因植物。他们评估了表达Hvt的转基因植物,并从鳞翅目昆虫和一些非目标物种中纯化Hvt,对照植株为第二代抗虫棉(Bollgard II)。结果表明,转Hvt烟草上幼虫的死亡率为100%,而Hvt表达水平较低的  相似文献   

8.
将抗病毒的CMV-cp基因和抗虫的Bt-toxin基因依次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E3的HindⅢ和KpnⅠ位点,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和酶切鉴定,然后以土壤农杆菌GV311-SE介导转化番茄,胭脂碱检测,染色体DNA的点杂交及PCR扩增证明CMV-cp基因和Bt-toxin基因已同时导入转化再生的番茄植株。RNA点杂交证明CMV-cp基因和Bt-toxin基因已在转基因番茄植株中同时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9.
将抗病毒的CMV-cp 基因和抗虫的Bt-toxin 基因依次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E3 的HindⅢ和KpnⅠ位点,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和酶切鉴定,然后以土壤农杆菌GV311-SE介导转化番茄,胭脂碱检测,染色体DNA 的点杂交及PCR扩增证明CMV-cp 基因和Bt-toxin 基因已同时导入转化再生的番茄植株。RNA 点杂交证明CMV-cp 基因和Bt-toxin 基因已在转基因番茄植株中同时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烟草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基因克隆到质粒pBin438中,分别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CTB、pBI-SPCTB和pBI-CTBER。采用叶盘法分别转化烟草K326,各表达载体得到了一批较基因植株。转基因烟草的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CTB基因整合到了烟草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的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BI-SPCTB和pBI-CTBER的转基因植株能有效表  相似文献   

11.
转双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将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 (insecticidalcrystalprotein ,ICP)基因转入棉花植株中获得的抗虫棉花 (下略为Bt棉 ) ,为棉花害虫综合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Bt棉除具有丰产性、纤维品质好和对靶标害虫的良好控制作用等特性外 ,更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于其高杀虫效果与维护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良性作用上[1] 。但研究结果已表明 ,害虫对BtICP的抗性适应 ,将严重威胁Bt棉的使用寿命[2 ] 。已有的报道证明 ,将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基因转入植物并同时表…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态风险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评述了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态风险及治理对策。其生态风险主要表现在目标害虫的抗性和对非目标生物群落的变化。目标害虫与转基因抗虫棉的互相作用和抗虫棉杀虫毒素的时空表达方式是目标害虫抗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在转基因抗虫棉田中,虽然对目标害虫的防治次数大为减少,但害虫和天敌群落的稳定性仍不如常规棉田,某种次要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认为将转基因抗虫棉纳入综合防治体系并培育更加高效的抗虫棉是治理目标害虫抗性和防止次要害虫上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重要场所,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对土壤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即自交系BVLA430101)于2009年9月27日获得了生物安全证书,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减少动物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本文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简称转基因玉米)和常规对照亲本玉米(简称对照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转基因玉米和对照玉米种植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转基因玉米和对照玉米大田土壤分别分离出29个属和26个属的线虫.与对照玉米相比,转基因玉米种植田食细菌线虫相对多度与数量、捕/杂食线虫数量和土壤线虫总数,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都有升高的趋势,而植食线虫相对多度与线虫总成熟度指数呈降低趋势.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内转基因玉米与对照玉米田间不同营养类群土壤线虫相对多度与数量及生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而T检验分析表明,玉米乳熟期转基因玉米田食细菌线虫、捕/杂食线虫数量和土壤线虫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玉米田,这可能与乳熟期转基因玉米田土壤总氮含量显著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害虫对表达苏云金芽胞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杀虫毒素的转基因作物在实验室和自然田野环境下产生抗性的现状,及研究表明害虫产生抗性可能的机理,简单地讨论了昆虫抗性遗传机制对转基因作物持续性应用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目前延缓昆虫产生抗性的策略.最后探讨了未来新的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延缓昆虫抗性策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是水稻研究的中心问题。水稻产量主要取决于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粒重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产量性状,由粒长、粒宽和粒厚所决定。影响粒重和粒形的基因多为数量性状基因,精细定位并克隆到的较少。本研究中,我们克隆到一个影响粒形的基因SL,超表达(SL-OE)转基因植株表现出粒长增加、粒宽减小、叶宽减小的表型;同时,SL-RNAi的转基因植株呈现出粒长缩短、叶宽增加的表型。颖壳表面细胞在超表达转基因植株中伸长,而在RNAi转基因植株中缩短。叶片横向细胞数目在转基因植株中发生变化,推测乩基因可能与细胞分裂相关。SL-OE转基因植株中G嗽因被明显上调,说明盟基因可能通过调节GW2的表达对水稻粒宽造成影响。另外,观基因影响稻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国家环保总局 2 0 0 2年 5月 2 1日举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新闻发布会 ,会议谈到了国际社会目前十分关注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 ,其涉及的主要问题有 :1、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释放到环境中的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 ,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 ,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甚至会导致一些有益生物死亡。2、增加目标害虫的抗性和进化速度。研究表明 ,棉铃虫已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 ,专家警告 ,如果这种具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对转基因表达蛋白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17.
蚜虫是我国各地玉米植株上的重要刺吸类害虫。为了进一步阐述该虫的发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转基因抗性玉米上的空间分布,本文在田间系统调查蚜虫种群动态的基础上,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5种常用指标参数法,探明了玉米田蚜虫发生与环境因素之间相关的数学模型,以及在常规玉米和抗性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江苏扬州地区两类不同玉米植株上发生的蚜虫以玉米蚜为主,玉米蚜虫的发生与当日最低气温关系最密切;玉米蚜虫在玉米植株上部的分布数量可达70%~80%,其全株玉米上的蚜量(y)与玉米植株上部1/3上的蚜量(x)关系为y=1.33x;玉米蚜虫在植株上的分布为聚集分布,其聚集由自身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确定。本研究为开展转基因玉米田蚜虫的测报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蚜虫是我国各地玉米植株上的重要刺吸类害虫。为了进一步阐述该虫的发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转基因抗性玉米上的空间分布,本文在田间系统调查蚜虫种群动态的基础上,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5种常用指标参数法,探明了玉米田蚜虫发生与环境因素之间相关的数学模型,以及在常规玉米和抗性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江苏扬州地区两类不同玉米植株上发生的蚜虫以玉米蚜为主,玉米蚜虫的发生与当日最低气温关系最密切;玉米蚜虫在玉米植株上部的分布数量可达70%~80%,其全株玉米上的蚜量(y)与玉米植株上部1/3上的蚜量(x)关系为y=1.33x;玉米蚜虫在植株上的分布为聚集分布,其聚集由自身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确定。本研究为开展转基因玉米田蚜虫的测报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桃蚜MpAChE基因RNAi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害虫取食植物表达害虫发育关键基因dsRNA的转基因植株,分析能否通过抑制害虫特定基因的表达来防控害虫。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桃蚜中克隆乙酰胆碱酯酶基因383 bp cDNA片段,命名为MpAChE。进一步利用该MpAChE基因片段构建植物RNAi表达载体RNAi-MpAChE,并通过浸花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转化植株,PCR及Southern杂交进一步鉴定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片段与桃蚜中已克隆的乙酰胆碱酯酶(GenBank登录号AY147797)cDNA序列核苷酸一致性为99%。卡那霉素抗性初步筛选和PCR进一步鉴定,获得25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从25株中随机选择的5株阳性植株,Southern杂交均为阳性。经接种桃蚜初步鉴定,转基因植株对蚜虫的抗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将玉米泛素基因-1启动子(Ubi-1)与大肠杆菌β-葡糖苷酸酶基因(gus,uidA)的编码区融合,通过基因枪粒子轰击方法转化来自玉米未成熟胚盾片组织的I-型愈伤组织,经PPT选择获得可育的玉米转基因植株,并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了Ubi-1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发现gus基因在除花药壁以外的其它所试组织中均可以有效表达.UbiGUS在花粉、卵细胞和T1代转基因植株未成熟胚中的表达显示该启动子在植株发育的早期阶段即具有活性.对T0代转基因植株的花粉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gus基因呈11分离,显示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以孟德尔方式遗传.同时发现,使用玉米本身的启动子Ubi-1可以降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拷贝数,进而避免基因沉默现象的发生.目前已得到第二代转基因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